查看原文
其他

九毛九老板管毅宏:我是怎样3年开100家店的?

2015-05-18 红餐网


  “九毛九”,三年时间开100家店,管毅宏是怎么做到的?扬言未来还要开300家、500家,究竟是什么动力,什么理念支撑着他?一起来看看。




  管毅宏广州市麦点九毛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将山西面食带向全国的山西人,其创立的山西面食品牌“九毛九”1995年在海南海口诞生。最初,“九毛九”只是一间57平方米、6张小桌的小面馆,如今已有100家分店,并且成为华南地区知名餐饮连锁品牌。他是怎样做到的?今天就让我们听听他的创业体会。


现象背后的力量

  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九毛九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一路走来一路思索的一些个人心得和体会。

  大家都知道,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九毛九品牌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三年来我们多开了100来家店,这个速度引起了行业和媒体的一些关注;在其他的场合中,我也曾经分享过“九哥速度”的来由,包括“坚持努力”、“高性价比”、“商超生态链”、“顺应互联网潮流”等等,这些都是支撑“3年100家店”的推动力。

  但是还有一点,我没有细说,那就是"效率"。

  作为一个直营连锁品牌,平均每10天新增1家店,这需要什么样的效率?为了达到“快而稳”的标准,我们的每个部门都在高速运转,正是他们像一个个的小齿轮那样,带动了九毛九的加速和冲刺。

  我们在这十几年中凝聚而成的团队,就是九毛九“3年100家店”背后最大的动力;而我接下来要讲的,正是九毛九的团队观和人才观。



好人最迷人

  基本上在每个团队里,都有一个奇怪的职位,这个职位没有很明显的定义,但谁都不能否认他的重要性,这个职位通俗一点叫“老板”,严格来讲叫“创始人”。

  创始人不一定是团队的核心,但一定是团队的源头。

  我创办了九毛九,前面经历了很多坎坷,在这个过程中,深深的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我对团队很看重,作为一个团队的源头,我对自己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做个好人”!

  这个世界上,好的企业很多,好的人才也很多,但大家能遇见并投缘的很少很少;有的企业仗着自己的名气大,行业地位高,对人才的压制比较大,我觉得这是很不对的。

  企业与人才之间的选择,不是买卖商品,更像是相亲一样,我在选择你,而你也在选择我;在大家相互选择的过程中,创始人的角色就很重要,除了当面留下的印象之外,通常大家私底下都会打听:"这家企业怎么样啊?""老板人好不好?"

  所以,做一个“靠谱”的创始人,很重要。

  如果刘备不是一个好人,他的团队里就不会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每个人都很珍惜自己的个人价值,没有人愿意冒险把自己的事业前途押在一个不靠谱的老板身上。

  换句话说,一个老板如果没有“做好自己”,他就失去了对团队的核心吸引力和性格魅力。

  对创始人来讲,先做好自己,这是任何团队成型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当好团队指挥家

  把自己做好,我们就可以拉人入伙了,这是团队建设中的第二环。

  我不赞成一次大批量的引进人才。因为输入的血液就算是再新鲜再有活力,身体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企业就是躯体,引进的人才就是血液。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岗位不同、性格不同,融入一个新的集体中都会有一个磨合和相互认可的过程。

  除非是特别需要大刀阔斧的做革命,否则这个过程最好不要过于激进,要不很容易会造成新旧团队之间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反而降低了做事效率和团队氛围。

  梁山上一共有109位好汉。施耐庵写到第70回,才把人招齐全了。要不然林冲还是个公务员、时迁还是个小偷...


  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人,要是一窝蜂的一起上,别等招安,梁山早就被打塌了。

  用人是一种艺术,需要用指挥家的思维。

  就象乐器的叠进要有节奏,引进人才,也要有节奏。
这个节奏,是根据企业发展的脉搏,市场的导向,战略的规划来决定的。

  每个企业的状况不同,但总的原则,不外乎是"以岗定人、逐步引进、稳定磨合、顺利过渡"。




莫让人才变庸才

  有人才,还要敢用!

  不敢用,人才也会变成庸才。

  我相信每一位企业的创始人都是有想法、有魄力、有危机感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把企业做到今天这样,但是这种危机感不能放在团队的其他人身上。

  有句老话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很有道理。

  你是信任他,才千辛万苦、费劲口舌的找他过来,但是来了之后,又顾忌这、害怕那,那找他来有什么用?

  我一直都把我的团队称呼为“同事”,而不是“员工”。

  因为我对他们有足够的信任,我觉得大家在一起,是做“同一份事业”,而不是“为我打工的职员”,所以我对一个人信任了,我就会放权给他。


  我相信大家是朝同一份事业去努力的,有同样的方向,有对能力的共识,即使处理事情的方法有所不同,这也是理所应当的。

  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他会这么想:明明在这个领域,我比你更有经验,更有想法,为什么还要处处受你的制约,外行领导内行,这不是把事情越做越糟吗?

  一来二去,他越来越发挥不了,进而越做越没劲,本来是个人才,也硬生生的被压制成了庸才,这时离散伙也不远了。

  还有一点,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有事都抓在自己手里,就必然没空间让自己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看事情。


  作为企业的领导人,眼界放不宽,心胸放不宽,整个人都被锁住了,企业的发展也就被锁住了,方向也会越来越迷失。


  诸葛亮那么厉害的人,事必躬亲,呕心沥血,都把自己累死了,我远远比不上诸葛亮,所以我很早就学会了放权,让有能力的人,去做他适合的事。



害怕失败最失败

  有的时候你也会发现,交给别人的事情可能结果没有你想像中的那么好,甚至是失败了。

  这个时候,我会先反省我自己:

  是不是我给予的支持不够?

  或者是我的一些意见左右了本来该正确的走向?

  如果都不是,那么就是你用的人,他的确犯错了。

  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事情。

  甚至在我看来,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没有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反而是一件好事。

  是人都会犯错,我自己犯错的机率也不见得就一定比别人少。只盯着别人的错误,忽略了他的优点,很容易瓦解团队之间的信任。

  通常我会从另一个角度去想事情:

  他这次错了,得到了经验,有所成长。那么我收获的,就是一个更为成熟的人才和一个凝聚力更强的团队。这是花钱去上课和培训都学不到的。我允许团队去试错,错过了,就赚到了。




规范方能成长

  最后一点,我想谈谈企业的规范,与团队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企业跟团队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人才为企业提供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企业就必须给予人才更大的发挥空间和生存空间。

  一个专业的团队,肯定希望自己是在一个机制规范的环境中,这样他们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如臂使指。
一个不规范的企业,会存在很多的阻碍和噪音,比如某些累赘的环节、不必要的内耗等,这些都会成为效率低下的成因。

  企业的的机制规范,为管理团队提供了一个快速反应、有效执行的平台,这个平台就像是一个放大镜,能将人才的效能放大数倍。反之,就会成为拦在团队面前的高墙。

  同时,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规范自身也是一种成长的必须,规范的企业能让团队更有效率,也能走得更远!




许个愿吧

  现在九毛九开到了一百多家店,未来还会开三百家、五百家。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和效率,正是因为九毛九这个招牌的背后,站着一个强大而高效的团队,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力量。

  现在互联网正在给传统餐饮带来新的思想和转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应对。

  可以肯定的是,九毛九的团队,也会以开放的心态,去强化自己,拥抱互联网。

  也祝大家在这个新的时代,展翅高飞!


关注我们后,回复数字获取更多内容

601

西贝员工去海底捞做卧底的总结

603

老板骂员工的十句话!太有道理了

604

分享香港著名酒楼厨房管理经验

606

马云说:管理.就不要怕员工离开!

613

致餐饮职业经理人

615

餐饮管理:读懂90后的餐饮员工

红餐微杂志,超过35万餐饮人共同关注!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