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名人堂 | 与马丁·布伯的相遇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第一次读马丁·布伯这句话时正值面临一个重要抉择的十字路口,这句话像一道光划破了自己犹疑困惑的黑暗。布伯说:“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相遇有种种,与布伯则属一种精神的相遇,虽然有时空种族等等阻隔,却那么真实而撼动心灵。
马丁(希伯来语名字: מָרְדֳּכַי,Mordechai)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祖父所罗门·布伯是犹太传统和摩西五经的著名学者,住在伦贝格(今乌克兰利沃夫),马丁·布伯童年时代大部分时间住在祖父那里。马丁·布伯接受的是多语种的教育:在家中说意第绪语和德语,在童年时期学习了希伯来语和法语,在中学时期又学习了波兰语。
1892年,马丁·布伯回到伦贝格父亲的家中。在经历一次个人宗教危机后,他放弃遵守传统的犹太教宗教法典,并开始阅读伊曼努尔·康德、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等哲学家的作品,其中后面两位尤其鼓舞他日后从事哲学研究。1896年,马丁·布伯前往维也纳求学,学习哲学、艺术史、德国研究和语言学。1898年,他参加了锡安主义运动,参与大会和组织工作。1899年,在苏黎世求学期间,马丁·布伯遇见了未来的妻子、来自慕尼黑的Paula Winkler(一位非犹太人锡安主义作家,后来改信犹太教)。
马丁·布伯的锡安主义具有他自己个人的观点,他不同意西奥多·赫茨尔的锡安主义的政治与文化方向。赫茨尔所设想的锡安主义的目标只是建立一个民族国家,没有考虑到犹太文化或宗教的需要。与此相对照,马丁·布伯则认为,锡安主义的潜力在于其社会的和精神的财富。赫茨尔与马丁·布伯终其一生,始终在相互尊敬和争论中,各自朝向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1902年,马丁·布伯成为锡安主义运动中央机关的周刊《世界报》(Die Welt)的编辑。但是一年后马丁·布伯加入了犹太教的哈西德运动。马丁·布伯很赞赏哈西德派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中实践他们的宗教。与总是关注政治利益的繁忙的锡安主义组织相比,哈西德派更关注于马丁·布伯所渴望锡安主义采纳的价值观。1904年,马丁·布伯退出了大部分锡安主义运动的组织工作,专心于研究和写作。同年,他发表了论文。
布伯的经典著作是《我与你》,在国内有陈维纲先生的译本。在此著作中,布伯指出:真正的关系是“我-你”关系,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我-它”关系。在“我-它”关系中,“我”是主体,是主动的,而“它”是对象,是被动的,是被“我”认识、体验和利用的对象,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的、不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交融的关系,而且需要借助中介手段,是非直接的。而“我-你”关系是一种直接的、相互的亲密关系,彼此平等的一种共在、自然的融合。布伯阐释的相遇关系中并不是要放弃“我”,而是要摈弃惟我独尊的妄虚本能。惟我独尊使人回避关系世界,而进入“对物的占有”。相遇则让人脱离自我主义,它使“我”向世界敞开,接受生命中所遇之物,遂形成一无限宽广的关系世界。
“相遇”哲学超越了神秘主义和大乘佛教的局限,认为真正的价值存在于关系之中,体现在与你的相遇中。此种哲学赋予人的各种关系以全新的解释,突破了许多精神的隔阂。布伯毕生对人类所倾注的热切期望就是把全部生命投入到与其他在者的相遇之中。他是知行合一的哲学家,虽然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但对东方文化持毫不排斥的接纳与尊重,他潜心研究东方的古老文明,包括神话、巫术、宗教。他不仅翻译了《聊斋志异》和《庄子》,还发表过多篇论述道教、佛教、印度宗教的学术论文。他主张西方人应该学习中国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认为道家的无为思想能够为处在工业化时代的西方人提供继续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撑。他满怀激情地向犹太人呼吁,切不可把阿拉伯人当作仇敌,当作利用、仇杀的对象,要与他们建立相遇关系,让两个民族组成一个国家。意味深长的是,1965年布伯去世时,阿拉伯学生联盟竟派出了代表团参加他的葬礼,向这位犹太思想家致哀!可见,以相遇的心态对待世界,可以打破多么顽固的心之壁垒。
马丁·布伯虽然不是心理学理论家或心理治疗家,但是他的著作体现的存在主义和对话哲学思想对许多心理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罗杰斯、马斯洛、皮尔斯、弗兰克尔等人的心理理论和实践均深受布伯思想的影响。“相遇”描绘了人与人之间一种很美好的关系,既亲密又独立,既融合又自由,彼此尊重而不越界,相遇的关系并不是丧失自我的依赖,也不是强加于人的控制。这也打破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医生与病患、权威与服从者的关系模式,使得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达成一种更加自由平等的关系,治疗师以迎接未知的心态而不是预设的心态来面见来访者。
这种态度似乎适用于我们生活的全部:自己的身体与精神;内在特质的各个部分,包括理性与感性的部分,阴性与阳性的部分,光明与黑暗的部分;还有与自然,与他人。罗杰斯曾当面向布伯提出过与自己相遇的问题,当时布伯认为这不是相遇,而是一种独白。而我更愿意接受以对话或相遇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各个部分,彼此尊重每一部分的存在,独立又相倚,共生又自由,或许会有一种和谐的自在,而且会保持如孩子般的好奇,关照、体验各个层面的相遇。与布伯的精神相遇,使我学着安然接纳自己的各个部分,接纳生活的各种色彩与冷暖,而且让我领悟到,原来带给我喜悦和力量的种种皆是相遇,有些不能持续或凋谢的不过是不能再相遇。生命本源自男女的相爱、阴阳的相遇,生命的历程和种种际遇究其实质也不过是与各种人和物的相逢。相遇,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阻隔,超越世俗的各种偏见羁绊而同在,感受着彼此的悲伤与喜悦,忧愁与欢乐,脆弱与勇气,绝望与希望,因为同在,我们成为一个整体而不再孤独。
以色列计划 | 专注于以色列与中东问题及中以关系!
Israel Plan | Related with Israel
中以联合的以色列专业非营利机构!
An NPO organization for Israel
文化 | 经济 | 旅游 | 军事 | 历史 | 科技 | 信仰 | 艺术
点击标题下方“以色列计划”一键关注
来稿及建议:info@israelpl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