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仅用3周就研发出智能救生利器
给你三周时间,你能做些什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门第二外语?学会炒几个新菜?考个驾照科目一?有没有想过研发一种能在战场上救人的小设备呢?以军技术部门的一个小组用了三周时间,研发了一种可穿戴的单兵救生数码配件,其效率之高令人啧啧称奇。
由于用户群远少于民用数码,军事领域这样人手一机低头刷屏的场面还不多见。穿戴式智能技术在当今民用移动设备上已经相当普及,但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速度却并不那么快。
以色列国防军技术军官培训课程中,有一个相当有挑战性的实践环节,要求学员从以军目前的技术装备中找毛病,发现若干缺点和不足(这可绝不护短哦),然后尝试用一些当下的新技术来对问题进行解决,最后还要用快速原型开发方法设计出样机。最近他们的学员设计出一款智能手环,专门用于在战场上监测跟踪伤员的救治情况和生命体征。
略显粗糙的原型机,指尖传感器用于检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典型的穿戴式医疗设备的做法。这套还不能称为产品的样机,大致原理并不复杂:首先当有官兵负伤时,医疗兵在实施急救的同时,把智能手环佩戴在伤员手腕上。手环采用arduino板驱动,搭载多种传感器,系统开机后即刻开始测量伤患的脉搏、血压和体温等参数。
以军工程人员用arduino开发板和RFID 522模块进行开发
此外,手环还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NFC)芯片来获取参与急救人员的身份信息、用药类型、时间和剂量,以及伤员都接受了哪些救治措施。记录这些信息在黄金五分钟的生死关头相当重要,比如对四肢大出血的士兵使用止血带止血,必须准确记录止血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松开一次止血带,否则可能会导致伤肢坏死的严重后果。以往美英军队的做法一般是直接用记号笔在伤员患处附近标出。在伤员被各类救护平台紧急后送直至医院进行更完善的救治过程中,智能手环跟踪记录的救治数据都会一直更新和保留,保证一切均在掌控中。
阿富汗战争中的联军救援直升机一幕,图中插满管子的士兵疑似出现气胸症状
这种急救手环解决的看似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在战场上却关乎一个普通士兵的生死。以色列国防军军医总队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由于伤员从战场、军方的战地医院到后方医院(在以色列通常是交给地方医院负责)的后送经常相当紧迫,伤员的很多治疗诊断信息在转运过程中,并不能保证准确完整地移交给后方医院。这个问题在各国军队中普遍存在,朝鲜战争中还发生过很多重伤员后送回国后连姓名、部队番号都不能确定,成为“无名战士”的混乱情况,更不要说曾经接受过哪些救治了。
战场急救和后送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能大幅度降低伤患的死亡率。
以军研发团队用了三个星期就完成了样机的构思和设计。之所以有如此卓越的效率,则要归功于以军C4I部门的努力,以往技术部门做类似的研发需要花去大量时间从零开始进行调研学习、原型设计、测试和优化,如此反复迭代,而现在其中的很多重复工作都得到了优化。如今中东战场上各种新技术一日三变,连ISIS极端武装的自爆卡车都开始用无人机实时视频引导作战,唯有以快制快才是捍卫一个国家自由安全的不变法则。
(来源:IDF,王晓云编译)
感谢广大朋友对以色列计划一如既往的支持,为了向大家提供更加精彩而有趣并有用的以色列相关信息,现向社会各界征稿,稿件需符合以下条件,最好是原创文章,一周(7天)内的所有赞赏金额全部奖励作者,上限1000元,超过1000元的部分捐赠以色列计划作为运营经费。也欢迎在不侵权的情况下推荐其他人撰写的稿件,采用5篇以上即可获得我们寄出的奖品。
稿件要求:与以色列相关任何题材形式的内容,真实不虚构、不夸大亦不带任何攻击性,可读性强,新鲜有趣。英文稿件我们可以进行翻译。
猜你喜欢
以色列计划 | 专注于以色列与中东问题及中以关系!
Israel Plan Organization | Related with Israel
中以联合的以色列专业非盈利机构
An NPO for Israel
文化 | 经济 | 旅游 | 军事 | 历史 | 科技 | 信仰 | 艺术
点击标题下方“以色列计划”一键关注
来稿及建议:info@israelpl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