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老会堂、追寻中国的犹太人历史...哈尔滨市唯一长居以色列籍犹太人本·卡南教授
19世纪末,大批来自欧洲的犹太人迁居哈尔滨,使哈尔滨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集中心。最多时,这里有2.3万名犹太人定居。犹太人向来重视文娱的发展,哈尔滨家喻户晓的“马迭尔宾馆”就是犹太人一手创办的,除此之外还有犹太会堂、电影院、图书馆、影剧院,犹太人还举办音乐会和文艺演出等等,如此种种数不胜数。可以说,哈尔滨的“东方莫斯科”美誉,哈尔滨犹太人功不可没。
丹-本·卡南教授
但如今,在哈尔滨你很少能见到犹太人的身影,你是否好奇过为何那么多的犹太人选择了离开?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丹-本·卡南教授为了追寻答案,多次来访中国,于2002年在中国哈尔滨定居了下来。他是哈尔滨唯一一名以色列籍的犹太人,同时,本·卡南也是黑龙江大学的教授,更是以色列犹太历史研究专家。对于犹太人在哈尔滨生活的那60年,丹本·卡南通过全世界范围内寻访,来还原这段历史,写成了《犹太人在哈尔滨的印迹》。到现在,本·卡南教授都在为哈尔滨的历史保护和教育竭尽全力。
居住在哈尔滨的犹太人
丹 - 本·卡南
黑龙江大学教授
“我不是外国人,我是哈尔滨人,是黑龙江人。如果你生活在某个地方,你就要积极参与(这里的事务),关心你生活的地方发生了什么,因为你是这里的一员。”
“20世纪中期左右,一些白俄暴徒流亡到哈尔滨,带来了反犹主义,日本的入侵也给犹太人的生活带来了灾难。
犹太人开始离开哈尔滨,逃往天津、上海和国外。二战结束后,哈尔滨只剩下2000名犹太人。1963年,哈尔滨最后一个犹太家庭离开了哈尔滨。” (来源:本·卡南教授采访)
来华前
丹-本·卡南教授出生于以色列,于1966至1982年间在美国度过多年,并在那里获得了纽约城市大学大众传播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75),美国大学政治信息博士学位(1978),及纽约的美国广播学校电视指导和制作专业文凭(1968)。在美国期间,他担任过学术讲师,研究员,记者,媒体专家,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助理以及弗吉尼亚和北卡罗来纳州的反诽谤联盟地区总监。
20世纪80年代初返回以色列后,他在以色列的杂志和报纸行业中担任过讲师,新闻工作者,公关人员和特殊兴趣杂志的发行人。他曾担任地方政府理事会的新闻秘书和发言人以及以色列议会在市政厅的游说,也曾担任政治信息和大众传播的顾问和讲师,并在市政和全国选举中进行了政治运动。
来华后
教育工作
本·卡南于1985年以交流记者的身份首次来到中国。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年都访问中国。他在2002年定居于哈尔滨,从那时起他便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家。他于2002至2018年间在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和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担任研究与学术写作方法学的荣誉教授。自2003年以来他担任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2010年后担任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生委党校客座教授,并曾在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担任研究方法学研究生的兼职教授。
今年夏天,以色列计划的志愿者Sharon(图左)在本·卡南教授(图右)的带领下,在哈尔滨追寻犹太文化
本·卡南对教育的态度认真又严谨,作为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写作方法论这一枯燥但却重要的学科的教授,开朗热情的本·卡南成了学生眼中的“魔鬼”老师。他说道,“在国外,大学新生都要上这门课。每学期,每门课都要写研究报告,这很难,但这能让你(学生)学会思考。这门课是黑大最难修的课程,学生们要做大量功课,有时候甚至没有睡觉、吃饭的时间。他们投票选出我是中国最严厉的、像魔鬼一样的老师。”
但本·卡南却希望透过这种方式帮助自己的学生学会思考,他说:“我更看重教育本身,关注学会开放式的思考,因为如果不思考就没有创造。这和注重记忆的中国式教育有很大区别。我的贡献很有限,但是我希望能够有一些改变。我做这些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我的学生,为了年轻一代。”
这种教学方式的确使本·卡南的学生们终身受益,他的一个毕业后到广州自主创业的学生池媛媛说道,“上这个课对后来的工作也是挺有帮助的,我都会一直运用。除了学会调研方法,他那种很严谨的态度,做事的方式,我觉得都值得我学习。有一些重大的事要决定,我都会和他见个面聊聊天,或者是发个邮件打个电话,就是会特别有力量。”
哈尔滨犹太文化的保护工作
本·卡南定居哈尔滨后,便创建了中以研究中心(2002)并担任其主席,在这十几年间他搜集了数千份档案资料,使之成为研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犹太历史的重要资料库。他还在2014年建立了哈尔滨犹太文化协会并一直担任其高级研究员及荣誉议员。本·卡南也在这些研究工作中和众多哈尔滨犹太人的后裔建立了联系,为后来哈尔滨犹太老会堂的重建打下了基础。
犹太老会堂
2012年至2014年间,本·卡南担任哈尔滨政府的官方顾问,负责哈尔滨市通江街“犹太街区”的重建工作。重建工作包括了犹太老教堂、犹太体育馆、犹太家庭私人建筑以及学校中犹太教师的小公寓。根据本·卡南的建议,犹太老教堂现在被改作了室内音乐厅、犹太体育馆改成了一所音乐学校、旧的私人住宅成为了音乐图书馆,而小公寓则成为了时尚的咖啡馆。
哈尔滨犹太老会堂建于上世纪初,曾在远东地区的犹太人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为了尽可能地保证犹太老会堂能够修旧如旧,身为项目顾问的卡南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对于犹太老会堂每一块窗户的颜色、每一个花纹的形状、每个房间的用途,卡南都会认真地一一核对。
负责项目改造的哈尔滨副市长曲磊女士说,犹太老会堂能够恢复历史原貌,卡南功不可没。“当他听到我们政府要对这个项目进行恢复和保护并向世人再现时,他非常激动,向我介绍了很多情况。后来他从家里找来很多资料,还通过发微博向他的朋友和世界各地的关注这个项目的犹太朋友发出信息。这些资料对我们帮助非常大。也正是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目前来看,我们的设计经过很多专家论证,是基本忠实原貌的。”
对内对外交流工作
除了对哈尔滨教育及哈尔滨犹太人历史文化保护上作出的贡献外,本·卡南对哈尔滨的对内对外交流也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马迭尔宾馆
他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地满满当当,但他自己却说道,在中国的这十几年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因为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每天做他的研究。在这里虽然只有一个犹太人,但真的一点不孤独。每天坐到电脑前,几乎和全世界(的犹太人)都在沟通。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关注中国时,本·卡南的回答让人印象深刻:“我不是外国人,我是哈尔滨人,是黑龙江人。如果你生活在某个地方,你就要积极参与(这里的事务),关心你生活的地方发生了什么,因为你是这里的一员。而如果你是这其中一员就不能坐着等待别人给你什么,你必须要有所付出。这是我的哲学,你必须对这里有所贡献。”
以色列计划的年度论坛——“所罗门论坛”即将举行,我们也邀请到了本·卡南教授进行分享,“所罗门论坛”今年的活动预告将在近日发布,记得关注我们,了解最新信息。欢迎查看上一届论坛《所罗门论坛2019——广州》、《所罗门论坛2019——上海》进行了解。
自2003年以来,本·卡南教授一直担任着黑龙江电视台中-英新闻节目的主编,他也曾担任德国海德堡大学与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项目的主任,以及联合研究计划“在一个全球化城市中的跨文化过程--哈尔滨历史研究”的主任。另外,本·卡南教授作为专栏作家,曾在中国《环球时报》的专栏页面上探讨社会,教育和文化事务,而且他还为其他中国媒体撰写文章。他也曾担任黑龙江大学西方研究学院The Link杂志的总编辑,并制作了多部教育电影。
本·卡南教授还作为客座教授出席很多国内外知名大学,如中国的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大学和巴伊兰大学,美国的伍斯特理工学院和纽约研究所,日本的东京科技大学等。他还筹办策划了多场展览和组织,如2005年在黑龙江大学的“哈尔滨的犹太人”历史展览,哈尔滨犹太博物馆的“哈尔滨犹太社区的历史”永久历史展览,2019年在美国纽约埃尔德里奇街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哈尔滨|过去/现在-20世纪初,一个偏远的中国城镇中一个蓬勃发展的犹太社区的故事”,2008年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中以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一届中以犹太科学大会:文化间的科学与思想”等。
他还担任多个组织的顾问及获得多个荣誉称号。他担任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荣誉研究员(2003-至今),黑龙江省委党校中共党校的客座教授(2010-至今),哈尔滨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的顾问(2007-至今),黑龙江省政府组委会的国际会议顾问(2012-至今)。他于2011年荣获哈尔滨市荣誉市民奖,2013年荣获中国友谊奖,并于2020年获得哈尔滨文化奖。
本·卡南教授也著有并出版许多图书,如《哈尔滨的犹太足迹:简明的历史笔记》、《纠缠的历史-东北的跨文化历史》、《犹太人:中国人和哈尔滨人的经历》、《哈尔滨的犹太人-绘画史》、《20世纪日记–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和《不断变化的媒体–时代的变迁》。而正在写的一些书籍则有《哈尔滨的回声:对时空的思考》、《寻求最后的安息之地:哈尔滨犹太公墓的历史》及《中国人对犹太人的看法》等。
撰文丨Sharon 雪影
以色列计划志愿者
“教师,犹太教育硕士在读”
参考来源:
《丹-本·卡南:我不是外国人,我是哈尔滨人》
《定居在哈尔滨的犹太人:我是中国人,爱吃锅包肉》
更多精彩内容:
点赞+在看,好文自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