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庸、李咏逝世:死亡,是需要被谈论的

周小宽 胡慎之 2020-08-21

# 欢迎关注并置顶我 #




老胡说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个人都不想面对的问题。


怕死,很正常,没有人不害怕。


人一出生,就带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最重要的是,看你如何对待死亡。


死亡很残酷,但它也告诉你,需要珍惜当下。


公众号:胡慎之



怕死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对于很多人来说,特别是在中国,死是一个很大的忌讳。


我们不谈论死,我们觉得谈论死可能会引来一些不好的结果。更不要说,自己怕死,怕死,这似乎是一个很羞耻很丢人的事情。


也许,你曾经去尝试在生活中和别人谈论死亡的时候,而你对面那个人他会岔开话题,他会说“这有什么可说的,人都是会死的”,他表现得那么的淡然,那么的不在乎,那么的无所谓。


于是你顿时就觉得自己“有问题”。



于是你默默的,将死亡的问题,埋藏在自己的心里,防御在你意识都找不到的潜意识里。


其实你是很怕死的,这成为了一个秘密。


而,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揣着一个这样的秘密。



这一个星期,很多人都经历了与死亡相关的事情。


✕✕

十月二十四日,心理学界的一个大师级的人物,也是很多人心理学的启蒙者、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因病离世。


十月二十五日,我非常喜欢的电视主持人李咏,也在经过了十七个月与癌症的抗争后,不治身亡。


十月三十号,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逝世。


十月三十一号,印尼航空的一架飞机失事,189人无人生还。

✕✕


有的人因病离开,得了不治之症,还有一个和疾病抗争的过程,有的人因为意外离开,离开的时候猝不及防。


他们走的年纪或许都没有去到我们觉得“相对理想”的像八十岁那样的年龄。


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死亡,总是令人心痛和惋惜。


当人生从四十岁,跨入到五十岁,这样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更多的考虑到自我,没有那么慌乱和焦急,


我们能够在照顾完孩子忙完工作之后,去想想自己人生的后半程如何度过如何安排——如果我还有30年的寿命,我应该如何规划,但就在这样一个时刻,他们就离开了。


这件事情让很多人生活中和他们也许并无太多交集的人,也感到一种内心的震动。


让很多人去谈论死亡。



我身边的朋友会主动的跟我聊起这件事,甚至我的来访者在咨询当中也会和我提起。


我的朋友对我说,她这周接到的死亡的消息太多,今年很多她喜欢的文艺界的名人离世,这让她有点恍惚。


我想,这种死亡引发的恍惚感也许可以理解为——我们确信自己活着,而我们身边又不断有人死去。


  • 那么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活着的存在?

  • 活着意味着什么?

  • 而我离将会到来的死亡有多远?


在人生的某一个时刻,恍惚感,会突然袭击到你。


这种他人的死亡带来的,对我们个体的冲击是一定会在的。是一定会出现的。


无论你多么避讳“死”这个字眼,但是死,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


我们热爱生命,我们也畏惧死亡。


我们防备着死亡恐惧的袭击,所以,我们在人生当中不断地追寻着一种存在感,因为我们那么的害怕自己不存在(死亡)的那一刻。




是时候,审视一下,在死亡的阴影里,我们是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活着。


无数的心理类文章都会写,“我希望被父母看见。”这句话,大家很熟悉,也有深刻的理解。


有的人为了被父母看见的一瞬间,而一生都在讨好着父母,想要做一个好孩子。也讨好着他人,希望被人肯定,令人满意。


我有一位心理学的老师,曾经跟我说:


“你看医院里边的老人床前的孝子,有的老父亲倒在医院,身边有很多的孩子围着,你不要以为这一定是因为父亲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对他们有很多很多的爱,孩子在回报他,未必。


中国有句古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可能是因为孩子始终都没有被父亲真正的肯定过,看见过,所以孩子用一辈子的讨好,一直在等这一天,等他的父亲会对他感到满意,会好好爱他,会看见他。


对于这个守在床前特别害怕爸爸离开的孩子来说,他没有办法完成和爸爸的分离,爸爸你不能走,因为如果你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我还没有得到你的认可,那么剩下一个我,我该怎么办?”


我们太需要存在感。甚至用一生,去等待父母对自己的看见。



同样的,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在关系里,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


  • 有的人特别需要体验“获得成功”,感觉自己被大家瞩目;

  • 有的人很醉心于那种“面前有一个舞台,他们都看着我,焦点在我身上”的感觉,

  • 有的人希望所有人都关注着自己,有的人特别在意自己在关系里有没有被重视。


这些都是为了体验自我,强烈的存在感。我们为了这个存在感,汲汲营营一生。


为什么呢?为什么“存在”如此重要呢?


是因为一旦没有这个存在感,或者当存在感变得很薄弱的时候,我们就会接近死亡,我们会接近死亡带给我们的恐惧。


死亡的恐惧是什么?就是“不再存在”。意味着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我了。



其实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有这种对死亡的恐惧。


比如说我的儿子,现在七岁,他们学校组织了关于地震的安全演习,就是如何在地震当中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但是演习也给孩子带来了一点惊吓,他在随后的一个月当中,总是反复地问我,我们城市会地震吗?我们住的房子会不会倒?


我告诉他,我们的房子很坚固,我们的房子可以抵御大部分的地震。而迄今为止,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历史上也没有记录过地震。


但是他仍然会恐惧和担心。


终于有一天他跟我说,妈妈,我很害怕,


我认真地问他,你怕什么?


他说“我怕死”。


他意识到了,也鼓起勇气对我说出了那个害怕。



所以你看,孩子是怕死的,那么大人就不怕吗?


当然在孩子这样的一个年纪,我不会去直接告诉他,其实我也害怕,我也在建立我的死亡观,但我想,不管是孩子的害怕还是成年人的害怕,我们需要去承认的是,那份害怕是在的。


我们也许战胜不了死亡,可是我们如果承认对死亡的害怕,这也是一种真实的面对。


去承认,就意味着,我们试图和这份害怕共存,去抱持自己的这份害怕,这就是一种成长。


就如同,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不是全然优秀的,可能有一些无法跨越的障碍,无法改变的缺点,无法解决的现状,那么,去抱持这份不完美,抱持这个问题,就是成长与和解。



面对死亡,活着的人,往往是两条道路:


  • 有的人,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以回避对于我们即将或终将到来的“不存在”的害怕。

他们从不思考死亡,也从不让自己停下来,给自己机会去思考死亡。他们让自己被眼前的事情填满,甚至被焦虑、劳累、奔波、操心填满,那样就可以回避,对死亡终将来临这个巨大恐惧的面对。


  • 而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我去面对、承认这份害怕。

在面对了之后,你就会开启真正的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定义和怎么度过这个并不漫长的人生。


而后者,这种活着的态度,就叫做“向死而生”。


所以当我们经由别人的死亡,体验到我们对于死亡的害怕,并且又敢于去谈论和面对,不再躲避的时候,也许这就是我们人生的转折时刻。


人生当中会有几个这样的转折时刻,我们有机会感受到,死亡带给我们的启示。


死亡的议题,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意识当中能够被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差不多就是七八岁的时候,或许更早一些。



一个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


比如说我儿子,他现在会有一个明确的需求,就是他需要有一个人能够和他去谈论死亡。


因为他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和情绪,他需要建立他对于死亡的理解,哪怕是一个孩子的理解。


理解,会给他带来确定感和安全。


在有一些家庭当中,流传着一种大家都默认的“律法”——死亡这个字眼是被禁止的,在我们中国的一些比较传统的家庭里,小孩子是不可以提死的。


那么在这样的家庭里,也许他的这份想谈而又不能谈的疑惑,他的未解决的死亡问题就只能够被压抑,也就是说他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思考会被压抑。


而与此同时他也会意识到死亡是一个禁忌,是一个不能去触碰的东西,这就会让孩子更害怕死亡。


埋下对死亡压抑的害怕,开启逃避死亡感觉的人生。


实际上在我们长大到谈论死亡之前,我们早就有对死亡的恐惧。


这就是弗洛伊德说的,


我们从一个婴儿开始,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开始,甚至我们在母体当中的时候,作为一个生物,我们就有一个生物的本能,就是想活着,与此同时,我们就有着对于死亡的深切的害怕。


即一切焦虑的根本,死亡的焦虑。


死亡是需要被谈论的。因为它一直就在啊。



看到了身边的人的离开,看到了如此真实的死亡就在眼前,在伤痛和恍惚中,在死亡强烈的震荡下,我们就有机会,从对死亡的无休止的回避中,转到另外一条道路上。


  • 在意识到我们终将有一天不存在的时候,我们又如何度过此刻的存在,才更为合适呢?

  • 如何活着,才是你真正要的呢?

  • 如果,死亡即将来临,那么对你而言此刻最为重要的又是什么呢?


怕死,是我们的本能,死亡,是每一个人终极的恐惧。


如影随形,不如转过身看看它,不再躲。


怕死,不丢人。


我们需要谈论,死亡,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对死亡的害怕,这害怕,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保持清醒。


让我们不要活在极度自恋的狂想里,不要活在许许多多的执着里,也不要活在“我是神”这种虚妄的控制里。


我们需要为将会到来的死亡,去认真地筹备我们在有限的人生里,要如何活着。


我想不出,比这更认真更健康的生活态度了。



写在最后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里,我收到了一个同龄好友突发心脏病离世的消息。


因为和他一直不在一个城市生活,我们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微信联系一次,也没有他父母家人的联系方式,所以他离开的消息,我是整整迟了三个月才得知。


原来,我以为他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其实他已经不在了。


而这一周,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好就在他所在的城市工作。


四天后,当我要从那个城市离开,在高铁站台,我很想说出一句“再见”,却不知道怎么去说。


突然看到远处烟花绽放,那一刻,几天来,并没有哭泣的我,泪流满面了。


我想对他说,我脑海中充满的都是对你美好的回忆,你存在过在我的生命里,那些时刻,那些情感,就是你的生命,在我的生命中的映照。


而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感知到,过去与你之间的点点滴滴,其中的真诚和深意。


死亡是残忍的,但死亡也带来馈赠。它定格当下,留住此刻,即为永恒。


面对无法战胜和控制的死亡,我们可以做的或许就是,尽可能以真实的自我,去表达、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更多的当下。



< The End >


 作者介绍 


周小宽,心理咨询师、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有点特别,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已出版新书《你不必更好,也很好》。微信公众号:周小宽(ID:xiaokuanjoy),本文转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如果喜欢本文,可以给我们一个赞或评论哦!



公众号又又又改版了!!

为了各位小伙伴不要走失,请大家把我们星标哦!

这样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消息!



推荐阅读

不健康的家庭关系,你是时候该走出来了





周小宽首部作品

《你不必更好,也很好》


现在新书到货啦!

当当、京东均有售!


☟ 小宽老师出新书啦

戳原文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