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为什么明星的人设会崩?
噔噔噔!
全新栏目《这些神奇的效应/原理,你听说过吗?》正式上线!
每周日,我们都会为大家介绍一个神奇的效应或原理!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讲诉一下你对这个现象的理解或亲身经历!!
如果有想让我们说的效应或原理也可以留言互动哦!
第九期的栏目,给大家介绍一个著名的心理效应——晕轮效应!
在介绍晕轮效应之前,我给大家介绍两个故事,一个是卫灵公宠臣弥子瑕的故事,另一个是俄国著名文豪普希金的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名叫弥子瑕的美男子,是卫灵公的宠臣。
一日,弥子瑕母亲生病,一心挂念母亲的他情急之下假传君令驾用国君的车出宫探望母亲。根据卫国的律法,私自驾用国君的车会被处以刖刑(砍去双脚)。而卫灵公知道后称赞他非常孝顺,并未治罪。
另一天,弥子瑕和卫灵公出游果园,弥子瑕吃到一个很甜的桃子,没有吃完,将剩下的一半给卫灵公吃。卫灵公说这是弥子瑕爱我的表现,忘记了自己吃过这个桃子而拿来给我吃。
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卫灵公对他的宠爱淡薄。有一次,弥子瑕得罪了他,卫灵公开始记恨从前弥子瑕假传君令私驾国君的车、将吃剩的桃子给他吃,昔日对弥子瑕宠爱有加的国君现在反倒怪罪起来了,弥子瑕因此获罪失宠。
俄国著名文学家普希金,在年轻的时候,深深地爱上过一个女人。
她就是娜坦丽,被人们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坦丽长得十分漂亮,普希金觉得这样女人是善解人意的、浪漫的、优雅的,跟她生活在一起肯定是幸福的。
在普希金的热烈追求下,娜坦丽嫁给了他。而结婚以后,普希金却发现娜坦丽与自己完全是志不同道不合的。每当普希金将他的作品念给她听的时候,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拉着普希金与她一起出去玩,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
普希金为此丢下了自己的创作,还欠了一屁股的债,最后还为了娜坦丽而与别人决斗,最终死于非命。
为什么明明是同一个人,卫灵公和普希金对他们的态度和看法,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这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
“晕轮”,指的是刮风的前夜,月亮周围会围着一圈光环,这一圈的光环会导致月亮周围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和判断是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被定义是个“好人”,那么ta就会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定义为“坏人”,那么ta就会被赋予所有坏的品质。
就像明星,我们喜欢明星,其实只是喜欢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样子。他们身上的光环,让我们无法看清楚他们真实的模样,不知道他们究竟私底下是个怎么样的人,是不是跟荧幕上的他们一样?
有两个较为著名的晕轮效应实验:
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Nisbett也论证了“光环效应”这个案例。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Nisbett和Wilson, 1977)。
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同时也被告知,实验得出的不同评价取决于,学生对某一讲师的感兴趣值。
但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酷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
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特殊语言习惯在两段视频中是一样的)打分。与光环效应相一致,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是一般魅力,有的则没有魅力。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
结果表明,被试人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了更多积极的人格特征,如友善、和蔼、沉着和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会给我们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即当你第一次见到这个人的时候,你对ta的一个直观评价。当然,这样的直观评价肯定是非理性的,而且会影响我们日后对这个人性格品质的判断。
二、投射倾向
投射倾向是指,我们会把自己的心理特点附加到对方身上。这种倾向的发生,往往是在无意识间的。例如:我认为这个人做事不认真,那么无论他做得再好,我也认为他是不好的。
三、“循环验证”和“以貌取人”
心理学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研究证明,人们常会利用“自动”获得实证来解释对他人的偏见。当我们对一个人有偏见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加强对ta的偏失度。
就好像,我们在街上看到一个人穿得很朴素,你会觉得ta只是个打工的,尽管ta走近一个很贵的餐厅吃饭,我们可能也会觉得ta是存了很久的钱去吃饭,或者ta是想装有钱人。
那么,该如何减少晕轮效应对我们的影响呢?
第一,注意投射倾向。
我们需要不定时地,进行清醒的、理智的反思和思考,自己是否将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别人,因为投射倾向的产生往往是不自觉的,所以就有可能导致我们在无意识间对别人产生各种偏见。
第二,客观对待第一印象。
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有极大的可能会误导你对一个人的评价。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也只能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
第三,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将他人分类。
我们通常会根据一些特征将他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穿着打扮比较讲究的,我们就会更倾向于觉得对方是高阶层人士;穿着打扮较为随便邋遢的,我们就觉得对方是低阶层人士。
我们都需要客观地对待晕轮效应,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同时,它也在提醒我们,一个人的“好”永远不会只存在于ta的表面。
“一见钟情”很美好,但“日久生情”才是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晕轮效应,让你的眼睛和感觉迷惑了你。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总觉得某些人很好,很棒,无论ta做什么,都让你觉得很舒服。而对某些人就怎么看怎么不爽,无法提升任何好感。
欢迎在评论区或在后台留言,告诉我们你的看法哦!我们会在下期栏目中,抽取最走心的留言公布出来!
如果大家对某些原理或效应感到很有兴趣,希望我们进行简单科普的,也可以给我们留言哦!或许下一期,就是你想要的简易科普哦!
上周登门槛效应的走心留言!阅读链接请戳下面红色标题!
@心鑫
现阶段还只能做到承认情绪,原生家庭烙印这种东西根本不给你反应时间,前几天孩子跟我聊天说:妈妈,我更爱你了,你做错了会跟我道歉。
谢谢这个宽容的天使!
@水墨凝香
情绪如水,总是流向低处,流向那个对自己无害的人。
作者介绍
汤汤和爆米花,胡慎之公号电影专栏作者,爱养羊,爱吃爆米花的电影爱好者,公号:胡慎之(hushenzhixl)。
公众号又又又改版了!!
为了各位小伙伴不要走失,请大家把我们星标哦!
这样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消息!
推荐阅读
☟ 失眠、焦虑、压抑....席卷了我
戳阅读原文,预约心理咨询
我们在这里,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