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8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他是日本“治沙愚公”,84岁来中国种树,14年300万棵治愈了“地球癌症”!

2016-08-13 日窗君 日本窗


没有哪个外国人像远山正瑛(Toyama Seiei,1906年12月14日 - 2004年2月27日)那样,深深爱着中国的沙漠。



远山正瑛先生是日本鸟取大学教授,著名沙漠治理专家,日本漫长海岸线上24万公顷沙丘在他的长期努力下得到了有效治理,美国《明星》杂志称誉他为“日本沙人”。



这位日本老人在去世的10年前就立下遗嘱:“死后一定要葬在中国”。2004年3月5日,97岁高龄的远山正瑛逝世一周后,他的骨灰一半埋在日本故乡,一半埋在了中国中国八大沙漠之一库布齐沙漠的腹地——他奋斗了14年的恩格贝。



恩格贝在蒙古语中意为平安、吉祥,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地处库布其沙漠中段,平均年降雨量仅250毫米左右,风狂沙漫,植被稀疏,被称为不可治理的“地球癌症”。



1979年,远山先生组织“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飘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大西北,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来回奔波,足迹踏遍了腾格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恩格贝也一直是他关注的地方。



1991年,远山正瑛听说有一位叫王明海的中国企业家在恩格贝,带领一批志愿者开始治理沙漠,并自称为“治沙部落”,便急切地飞往内蒙草原,要求去当一名治沙志愿者,尽管他已84岁。



对于治沙,远山正瑛和王明海的想法一致,“沙漠是我们的祖先欠下大自然的。为了生存,为了繁衍,你无法谴责生产还不发达的古人。可今天,我们有责任去为祖先偿还自然的旧账”。


年龄虽然相差半个世纪,但二人却相见恨晚,相互约定:今生今世,不治住沙,就不离开恩格贝。


远山正瑛和战友王明海研究治沙方案(1998年)


治沙的艰难程度超乎想象,进到沙漠里的时候,连走路都要手拉着手,否则风会把人卷走,张嘴就是一口沙,没有电,几乎没有水,最初种树只有20%的成活率,这在当时是个非常让人绝望的数字。


耄耋之年的远山正瑛和中国志愿者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先把木棍砸进沙里,然后横放沙柳条,并且要将它们固定住,以保证柳条格子里的沙子不再流动。种树时,一个人一次只能提一到两桶水,而种一棵树却需要浇6桶水。




远山的“坏脾气”远近闻名,但凡和远山先生共过事的人,都体会到远山先生很倔犟,容忍不了大大咧咧,轻视只说不干和虎头蛇尾。


那是一种勤勉和执着敬业精神的写照:凡事必亲自动手,不论是用脑筋思考的大事,还是消耗体力的粗活,包括清扫地面和捡垃圾,都一概不嫁于人手。


插条的切口要平整,长短粗细要均匀,成捆时捆绑的松紧要适度;用完农具要清洁,摆放要整齐划一;把细微末节,把平凡小事,都要求做得到位,精益求精。


他的一辈子,永远都是那样。



为保持水分,树坑要深挖80厘米,过去志愿者少挖一厘米,远山先生都会破口大骂。当地农民图方便,进出恩格贝不走大门爬围墙,直至爬豁了口。远山屡修屡坏,最后拉来一车大粪,把围墙涂个遍,一举杜绝爬墙。


劳作时的远山先生,不喜被人打扰,即使当年盟委书记到访,也被他晾在了一边,最后书记卷起袖子陪着松了一个多时辰的土。记者去采访也要跟着去种树,因为远山先生曾训诫日本记者:“只靠报道,世界是不会绿起来的。”



14年间,这位身穿工作服、手拿铁锹的老人总是出现在这片沙漠上。每年住八九个月,每天最长工作达10小时。


炎热的夏天,沙漠气温高达40摄氏度,寒冷的冬天,气温下降到零下20摄氏度以下,而挖到湿土,让植下的树木汲到保持生命的水分,又决非易事,可以想象,远山和志愿者每栽一棵树要付出多少艰辛! 



第一批倔强的中日治沙人就是这样一个坑,一棵树,一桶水的坚持,一定要把这片沙漠由过去的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沙漠绿洲。


在外人看来,这位日本老人好像不知疲倦,其实他完全是凭一种信念在支撑。远山说,“沙漠化从不止步,他必须努力工作”。


现任恩格贝实业开发公司总经理的王明海不止一次强调:远山先生是恩格贝的“精神导师”。



求真务实的远山正瑛先生,通过亲自的实践,得出了一个看法:“21世纪是沙漠开发的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出路在于中国沙漠的开发利用”。


他还说,环境问题早已超越国界,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世界一盘棋,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人绿化中国沙漠也是在帮助自己。


同时,作为对侵略中国的一种补偿,日本也应该支援中国的建设事业。



为筹集资金,远山先生做了多种努力,变卖老家多处家产,带领王明海在日本四处讲演,筹集了恩格贝开发示范区的最初一集装箱劳动工具的所需资金。



他还在日本影响最大的NHK电视台,向他的同胞们讲述绿化黄河两岸的意义。他发起了恩格贝“百万株植树工程”活动,向日本同胞发出“每人每周省下一顿饭”的号召,以支援恩格贝。



许多日本人被远山正瑛的的精神打动,纷纷捐款,让他带到了恩格贝。在他的感召下,共有包括他的子女在内的1万多名日本友人来恩格贝参加绿化沙漠运动。



他们自愿自费参加“中国沙漠日本绿化协力队”,来到中国绿化沙漠,每人栽下100棵小树,其中包括日本前大藏大臣武村正义。



一位当年随日本侵华军队到过内蒙古,在包头城楼上站过岗的日本老人,来到恩格贝,说他的心都在颤抖。当年,他是扛着枪来的;现在,他是扛着树苗来的,他要栽下绿树,栽下一份忏悔,让绿色永远记住中日人民的世代友谊。



德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澳大利亚人、奥地利人、韩国人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的同胞,也陆续到了恩格贝。



无论是从新闻媒体得知的,还是人人口耳相传的,他们在恩格贝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绿色的目标。


天高地宽,空气清新,饮水洁净;艰苦的劳动更是一种心灵净化剂,每天,从祖国各地都有志愿者来到恩格贝,希望在这里接受一次灵魂净化。



远山先生说,绿化沙漠要像中国传说中的愚公移山那样,子子孙孙种树不止,才能最终击退沙漠。


经过几代志愿者的不懈努力,1995年种植白杨达100万棵,1998年达200万棵,2001年达300万棵,今日的恩格贝,已是拥有400多名职工、2亿多元固定资产的集团公司,养殖了万头种羊、鸵鸟和孔雀,种植了2000多亩苗圃与经济作物,开办了年生产能力7000万吨的矿泉水厂,还是内蒙古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恩格贝远山正瑛绿化示范区20年的变化


治沙是远山正瑛毕生热爱的事业,他坚信有沙漠的地方一定有水,沙漠一定能够治理,他说:“我要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联合国为次授予他“人类贡献奖”。中国国家领导人也两次接见他,91岁高龄时,他荣获了中国政府友谊奖。


远山正瑛先生获得被称为“亚洲诺贝尔和平奖”的“麦格赛赛奖”,他致词说:日本自卫队应该放下枪炮拿起铁锹,去中国的沙漠种树!



远山先生84岁时说,还想再工作30年,因为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其中包括办一所沙漠开发大学。然而,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人类无法抗拒,97岁的远山先生不得不撒手人寰,留下很多遗憾!


中国中央政府授予远山“沙漠绿化之父”的光荣称号,并在当地建造了与远山等身大的铜像,恩格贝不仅安放了他的部分骨灰,也留下了他的精神。



远山先生的雕像屹立在公路边,他身着工作装,脚穿胶靴,手持铁锨,目光眺望着远方,那边是他亲手培育的绿色生命。


铜像基座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远山先生视治沙为通向世界和平之路,虽九十高龄,仍孜孜以求,矢志不渝,其情可佩,其志可鉴,其功可彰。”


恩格贝远山正瑛纪念馆


远山正瑛先生在世的时候说过:我的余生将致力于治理中国的沙漠。我要再活30年,活到130岁,150岁。可是,中国太大了,沙漠太多了。所以,我很痛苦。


令远山正瑛欣慰的是,他亲手创立的日本沙漠实践协会的成员会把这一事业发扬光大,而且大量中国年轻人也每年坚持到恩格贝植树,尽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日本自由行省钱8大绝招,值得永久收藏!

日本彩妆"不老神话"植村秀,哪些东西值得种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