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江奔流绿满川 四川贯彻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四年间

四川日报

1月6日01版

四川日报


1月6日06版

1


“这鱼巴适不?都是自己养的。”1月1日上午8时,货车刚刚停稳,合江县虎头镇甘雨村村民罗俊江就开始吆喝起来。这天,这位祖祖辈辈在长江打鱼的渔民,转型成了养鱼大户和鱼贩。

也正是从这天起,长江干流迎来10年禁渔期。这也意味着,全川1.6万渔民全部告别渔船上岸。不折不扣执行“禁渔令”的背后,是四川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决心。

4年前的1月5日,重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4年来,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以行动作答。




2019年12月,泸州市沿长江两岸禁捕工作正式展开。何海洋摄


始终坚持立足当下与统筹长远,
做好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加减法”

“停车场塞满了!”今年元旦节当天,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村民戚述明的农家乐里人潮涌动。

3年前,仁和村外还是一堆堆磷石膏矿渣堆场,有着“起风臭三里”的坏名声。2017年开始,当地通过综合治理,硬生生在矿渣堆上建成了两千多亩的森林公园。从此,“靠山吃山”在当地有了新注解。

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有43万平方公里土地处于长江流域范围内。保护长江,就是保护四川人赖以生存的家园。

把生态负资产归零,仁和村不是孤例。放眼全川,截至去年年底,四川全面完成建陶、石化、煤炭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基本消除“散乱污”企业。

生态负资产归零的号角,在2016年吹响。这一年,四川全面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围绕做好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加减法”,重拳出击。

加法,锁定增加生态供给。连续4年,年初下达当年大规模绿化全川任务已是我省惯例。去年,我省再次启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等生态治理专项行动。

减法,锁定突出环境问题治理。所到之处,直面问题,我省将省级环保督察常态化,并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

减法,还瞄准削减污染存量“硬骨头”。2018年,组织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去年初出台的《四川省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方案》,再出实招以守护一江清水绵延后世。重拳之下,四川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19年1月至11月,我省8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7.7%。全省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沱江流域创近10年来最好水质。

这只是做好长江大保护这一“必答题”的一个缩影。

赤水河泸州段。容中远 摄
既出重拳,又出长拳。从建章立制开始,四川不断将生态建设纳入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

建章,把全民共识外化成行为规范。

去年,全省首部流域保护类省级法规《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随后,《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四川省节约用水办法》先后落地,不断标注生态建设的底线和红线。

立制,环保高压更加常态化。2017年,四川启动实施河长制,明确党政同责和各级党政一把手出任同级总河长。去年,《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出台,明确列出禁止投资建设的项目类别,建立起省级层面生态环境约束机制。

有高压,也有放活。2018年初,云贵川三省共同签署《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去年6月,《四川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政策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市场手段下,四川生态环境治理“朋友圈”不断扩大。

共舞长江经济带,如何实现绿水青山?从去年川渝滇黔的4个年度重点工作方案可见端倪——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被摆在重要位置。

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果,体现在老百姓的日常感知里——

绿水就是美丽。一项名为“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岸线治理工程,让宜宾南溪区市民多了一处散步的江边公园。

绿水就是生机。“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截污清淤补水等工作下,成都的母亲河锦江流域水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泛舟锦江已从杜甫的诗歌中走进人们的生活。

蓝天就是幸福。去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前20强中,四川占了5个。

伴随着保护长江内化为每一个四川人的自觉行动,四川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更优美了,美丽四川的本底更厚实了。



《远眺泸州港》。刘学懿 摄

以长江为坐标,
加速汇入开放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大潮

“出发!”去年9月29日11时,伴随汽笛长鸣声,首趟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满载商品,从达州站驶出,奔向157公里外的重庆万州港。这批货物的最终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东亚和东南亚。出发抵达之间,四川东出长江货运出海新通道成功开辟。

长江母亲河给四川带来的发展动能,不止于此。仅去年,全省水运货运量达到6896.5万吨,水运周转量和水铁联运箱量分别增长13.12%和14%。

水运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一个事实不容忽视:四川境内长江干流长度占长江干流总长的四分之一以上。如何抢抓机遇,让“黄金水道”更加名副其实?

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长江上游,“龙头”起舞。以长江为坐标,加速汇入开放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大潮,这是四川的时代使命与抉择。

聚焦准。
从一开始,四川就锁定破解瓶颈,加快构建进出川大通道。就在达州至万州长江货运出海新通道首发班列发出当天,省港投集团挂牌成立,全川水运布局“一盘棋”再次强化。截至2019年,全省无水港已达7个。

出手快。去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构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完工;成南达万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成贵高铁全线开通运营;长江航运与中欧班列深化衔接,中欧班列(成都)境外站点城市扩增至26个……以长江为轴,四川对外开放步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

合作广。去年,四川与桂、滇、黔三省区分别签署全面交流合作系列协议,内容涵盖强化特色优势产业合作等多个领域。截至去年,我省已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获批在川设立的领事机构增至19个、居内地第三。

创新驱动,为四川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注入澎湃动力。

把实体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四川锁定构建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为支柱和数字经济为引领的“5+1”现代工业体系,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子。去年前三季度,全省节能环保主营业务收入达1628.9亿元,增长11.2%。

巴山蜀水间,绿意浸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推进的美丽画面,正在不断铺展。



End

来源丨四川日报
编辑丨王兴权 魏杰

推荐阅读

绿水青山守初心 美丽泸州践使命

坚持生态优先 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泸州生态环境”2019年成绩单来啦 全年阅读94W+

快来为泸州“绿芽”投票!“四个100”先进典型

防治土壤污染,这几招你得学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