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古蔺磺渣土地“变形记”:环保治理后,这个镇的地成了“金土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发现泸州 Author 环境治理
3月9日,古蔺县石屏镇石屏村2组的村民王秋林,在一个小地名为“月亮岩”的地方忙着翻土、打窝,为今年的春耕生产做准备。放眼望去,这一片土地均由一级级石块垒成梯田样式,层层延伸,焕发着生机。
这是农户们2年前不敢想象的。这片土地曾经多被荒废,无人耕种,一度是四川土壤生态修复的难点问题。
环保治理
“终结”无人问津的磺渣土地但由于受冶炼工艺落后、生产方式粗放和政策调控等影响,磺厂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逐渐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湮灭。近50年遗留下来的硫磺矿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发展,该区域亟待进行土壤生态修复。
而一直以来,土壤生态修复也因技术水平不高、治理难度大、资金需求量大、耗时长,成为国内土壤生态修复的难点问题。
为了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2012年11月,针对石屏炼磺区土壤环境问题,四川省环保厅选定石屏扎山村(小地名:苗儿坝)历史遗留矿区58.53亩地作为全省首个土壤生态修复试点,实施土壤环境修复治理工程,该工程共投入约430万元,于2014年正式完工,检测结果显示治理后土壤理化和肥力指标均优于治理前,这片58.53亩地废弃地重焕生机。
具备一定的试点经验后,泸州市先后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泸州市工作方案》《泸州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等文件,将古蔺县石屏磺厂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等重点工程纳入《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邀请国家和省级专家实地踏勘,优化技术路线,将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拓宽治理修复试点范围,分期分类推进实施,扎实开展省级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试点区建设。
近年来,泸州市、县环保部门结合石屏炼磺区实际和生态扶贫理念,围绕产业改土,通过小并大、坡改梯、弯改直,硬化护坡、修筑田坎,完善灌溉系统和田间道,改善耕作条件,同时通过磺渣封闭隔离封闭、土壤钝化改良和地力培肥技术,阻断污染源,土壤结构得以改善,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增加了群众收入。从2015年至今,在前期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泸州市环保部门指导古蔺县开展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不断总结和推广土壤治理修复试点适用技术,已累计治理磺区土壤近1000亩。
调整结构
低产地打开增收新空间未来发展特色中药材如今,泸州通过对修复好的土地进行集中流转,全镇也迎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契机,现已发展红粱种植7000余亩,各类中药材栽种5000余亩。石屏镇将继续以集中连片的土地资源为优势,构建以大理石园区为引擎的工业加工支柱体系,打造万亩红粱集中连片基地,力争完成万亩特色中药材带状区域建设,将农旅结合,实现规模化、科学化、精品化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目前,石屏镇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中药材近千亩,其中涉及已修复好土地面积700余亩,这些修复后的土地由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和中药材种植商签订合同,从2020年到2024年,按照每年按250元/亩价格流转农户土地,2025年开始,除每年按250元/亩继续给予租金外,农户每年按每亩毛收入的2%参与分红,将惠及石屏、向顶、茅坝3个村200多户农户,打开群众增收的新空间。
“分散的土地集中了,堡坎砌了,机耕道、沟渠也修了,现在我把土地流转出去,还帮忙做小工,收入还是好哦!” 石屏村2组村民徐利说,以前家里人手有限,土地都没来得及管理,产量不高,时间长了,就丢荒了,现在磺渣土地变成摇钱树了,谁也舍不得丢。石屏村1社村民陈华利说。
End
来源丨川报观察 记者:魏冯 作者:黄梅编辑丨王兴权、杨希、魏杰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