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关注泸州水生态环境治理:为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今日,《人民日报》聚焦泸州河流湖泊水生态治理,刊发《直面薄弱环节,强化污染防治,四川泸州——为了一江清水向东流》,全文如下:


清理白色垃圾、查看是否乱排乱放、制止他人偷偷钓鱼……55岁的郭春明是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敦和村党委书记。两年前,他有了新身份——濑溪河敦和村段河长。从那时起,他每周都会沿着自己负责的河段巡河两次。


作为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泸州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近年来,为了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泸州市直面薄弱环节,强化污染防治。




01全力治污减污,为长江减负


位于龙马潭区罗汉街道的老鹰坵生态湿地公园,是附近居民的亲水休闲之地。两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原来,老鹰坵所在的罗汉街道石樑社区及周边的化工苑社区是城乡接合部。整治前,该区域未进行彻底的雨污分流改造。同时,由于历史原因,老鹰坵截污管网体系不完善,经常发生污水溢流长江的情况。

2018年11月,罗汉、高坝片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启动。目前,罗汉、高坝片区雨污已实现分流,污水全部纳管处理,未再发生污水溢流长江情况。2019年9月,占地16万平方米的老鹰坵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启动,雨污分流的雨水排水沟被打造成了一条生态溪沟,清澈的水流顺着溪沟从排水口排出,成了公园里的一道风景。

老鹰坵的改变,是泸州市近年来落实长江大保护、全力治污工作的一部分。2018年6月,《泸州长江沱江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通过评审。泸州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推进沿江产业、临江企业退江入园,严禁在长江沱江沿岸一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严控新建石油化工、造纸、印染等项目。截至今年9月,泸州市完成550艘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油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设备整治改造,14座港口码头和3家船厂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自身环保设施及岸电设施建设改造。


纳溪区清溪河(牟科 摄)


02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促生态修复


泸州江河众多、水系发达,清溪河就是其中一条。前些年,由于工业污染,以及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等原因,清溪河的水质一度跌到了劣Ⅴ类。

2012年,清溪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保护长江水生态的源头工程开始实施,目前已先后投入2.3亿元,如今这里已是远近闻名的“花田酒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清溪河的变迁,是泸州市构筑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注脚。2016年以来,泸州对27个小流域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点带面带动全社会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2平方公里,年减少土壤流失量约86万吨;先后完成长江干线泸州段、赤水河古蔺港区、沱江干流、赤水河合江港区非法码头整治任务,取缔并生态复绿码头89座,规范提升码头6座。

保护生态的同时,泸州也在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出台了《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改造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试行)》等措施文件,逐步推进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工作,鼓励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泸县濑溪河) 曾正群 摄
03推进联防联治,共护母亲河


濑溪河水从胡市大桥下流过后汇入沱江,站在桥上四望,虽已入冬,但两岸绿意不减。濑溪河是沱江一级支流,属于长江水系。


“河边有棵桂圆树,桂圆掉到河底,很深都看得见!”说起濑溪河,郭春明很有感情,在他的记忆中,儿时的濑溪河水清亮、鱼多。有段时间,濑溪河变得让郭春明越来越陌生,“河里的水不敢喝了,鱼也少了,河边垃圾满地。”


今年,泸州市将濑溪河水质达标攻坚作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头号工程。1—9月,濑溪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虽然濑溪河短时间内还恢复不到以前的样子,但是我对濑溪河的治理有信心。”郭春明说。


在濑溪河的治理中,泸州市在着力提升自身治理能力的同时,聚焦流域协同治理,深化生态共建,通过开展跨界联合巡河、联防联治座谈会等形式,与重庆市荣昌区、内江市共商濑溪河及其支流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同时,泸州市与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宜宾市签订了《四川省长江(金沙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建立联合预警、联合检查、联合演练、信息互通、联合监测、协同应对等工作机制。


聚力长江大保护,泸州努力守护一方水清岸绿。今年1—10月,泸州纳入考核的7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End

来源丨人民日报,泸州发布编辑丨王兴权、魏杰
推荐阅读

袁维荣到叙永县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今冬明春 泸州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演员”请就位!全国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形象宣传片在泸州开机

四川省泸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揭牌

泸州首座10万吨污水处理厂通过验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