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们是天津人!虽然......”
长按数字复制 17032933625打电话应聘,祝你成功!
货车全品牌全车型0首付,咨询电话 17032933625
在邯郸涉县的深处,有着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数量庞大,家里至少两代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又工作在这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 天铁人。
如果你翻阅过天津地方志,在河东区志中会看到一个名为“天津铁厂”的街道,但跑遍整个河东区,却也找不到关于这个地名的蛛丝马迹。
那是因为,天津铁厂街道,是天津位于河北省的一块飞地。
尽管地理位置是在河北省涉县境内,却归天津市管辖;尽管生活在这里的天铁人来自全国各地,却都有着天津户口。
他们都有共同的烦恼,那就是总要不厌其烦的解释:为什么天铁在河北省,而身为天铁人的自己却是天津人?
每每看到身边的天津人,听完之后一脸惊奇的样子,天铁人总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对不起,我们是天津人!”
0
1
天铁的前世今生
天铁,在太行山脚下巍然屹立
不知从何时开始,天津铁厂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老厂子,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号,还是一个封闭却五脏俱全的小社会。
如果说天津由“海河”而盛,那天铁便是因“厂”而旺。
在那个紧张年代,要建设祖国,要准备打仗,就需要搞钢铁建设。尽管天津是老工业基地,却是有钢没有铁,更没有铁矿。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69年8月5日,国家决定由天津市在涉县建设钢铁基地,当时定名为“六九八五工程”,后来这也就成了八五铁厂名字的由来。
一声令下,一万多名天津青年、六千名复转战士、数百名国内钢企技术人员和天津干部,浩浩荡荡开赴太行山区。
他们和邯郸当地数万名农民建设者一起,开启了天铁的建设征程。
1970年的春节刚刚过完,铃铛阁、四十七中等大批学校,把当时最优秀的学生都分配到了6985,因为天津好不容易有了个工矿企业。
还有很多单位企业都是成建制的转移,几万名工人集中住在工地方圆10多公里内的农户家中,每天步行往返于工地和住处之间。
1972年,在荒山野岭中第一座焦炉、高炉建成投产,开荆斩棘从无到有,很多人为此付出了青春甚至生命。
从此,天津真正告别了"手无寸铁"的尴尬境地,之后一批又一批天津铁厂的职工在那里扎根。
▲ 这是一张天津涉县铁厂发行的《六九八五战报》。通过查万年历验证发行时间是1976年10月1日。图/新天铁爱生活
0
2
52岁的天铁
历经沧桑,初心不改
1981年,6985工程正式改名为天津铁厂,而此时铁厂的小型社会也基本形成规模,于是工厂向天津市政府申请设立街道机构,但这件事直到7年后才落实。
因为此时天铁的发展并不顺利。
▲ 由于种种原因,铁厂长时间没有形成综合产能,连年亏损。到1984年,铁厂还戴上了一顶“12年亏损2.4亿元”的帽子。图/新天铁爱生活
凝聚无数人心血的天铁,竟因亏损的报道被人知晓。
这时,赵之泉挺身而出出任厂长。他大刀阔斧地开展治理整顿,更新设备,改进流程,铁厂迅速扭亏为盈。
▲ 在百度上搜索“赵之泉”,仍有很多怀念老厂长的帖子。
到1987年,生铁产量甚至突破设计能力,年产达100万吨以上,跨入全国大型冶金企业行列。此后多年,天铁的生铁质量一直非常好,还得了“人参铁”的称号。
▲ 图/刘政凯治未病研究
随后几十年间,天铁人见证铁厂的辉煌与没落,不甘与奋起。
1995年12月7日,天津铁厂整合为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2003年,天铁成为全国最大的钢坯生产企业;
2004年9月,天铁集团公司在中国500强大企业集团中排名第100位;
2010年,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整合成渤海钢铁集团;
2019年6月,天铁集团公司被邢台德龙钢厂收购,命名为“新天铁”;
......
▲ 图/修渣
太行脚下,清漳河畔,天铁人用自己的热爱与坚持,始终践行着“精业奉献 不言苦 不言难 只言干”的天铁精神。
▲ 图/天铁集团
0
3
天铁人的记忆
忆往昔,更期待未来
1988年9月,市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天津铁厂街道办事处,受天津河东区人民政府和天津铁厂双重领导,其辖区范围总面积5平方公里,辖区内居民两万多人。
▲ 图/天铁一好人
别看在大山深处,这里就是一个小社会,里面什么都有。
学校、商场、电影院、医院、公园、文化宫…都是铁厂投资兴建的,这里基本可以解决一切生活需要。
▲ 图/冰清玉洁
这里的人祖籍来自五湖四海,常年生活在河北邯郸,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习惯,但户口都隶属于天津河东。
这里的电话区号和邮编与涉县的一样,但汽车牌照却挂的是“津”字牌。
▲ 图/冰清玉洁
在这里长大的孩子基本都是互相认识的,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自己的同班同学几乎没变过,所以小时候的那点糗事大家都知道。
对了,高考的考卷也是天津卷。
▲ 天铁二中是天津市的市重点中学,考生连年被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录取。
那时候,或曾一度嫌弃厂区的天地太小,或曾无比憧憬外面的花花世界。但如今,再次想起那里的人那里的事,却只剩下深深的怀念…
▲ 还有走了三十多年的天津-涉县的绿皮车,从381/2次专列到4481/2次专列,车虽然变了,但坐车的人没变。
2014年中国好声音徐剑秋就是天铁子弟。
他曾说“我在铁厂这儿吃过南方的米糟、四川的麻辣、东北的猪肉炖粉条……这儿的味道跟谁的都不一样,不是天津的,不是河北的,不是任何一个地方的。在我心里,这儿是故乡。”
▲ 图/新国线集团TXP
也有很多老一辈的天铁人,退休后回到了天津,买了房子,落叶归根。这些人出走半生,鬓发已白,但仍旧乡音未改。
尽管回到了天津生活,但他们还是惦念着那边的“家”,惦念着老朋友、老同事,没事总要回去看看。
▲ 图/冰清玉洁
族掰掰之前也曾写过有关铁厂的文章,这些天铁人在这里工作、定居,他们的子女在这里出生、成长,尽管可能最终离开了这里,却始终不会忘记这里。
已经关闭的天铁游泳池,重新装修的天津铁厂百货大楼,还有天铁职工医院...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记。
大家用自己的行走,在京津冀地图上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路;用自己的经历,钩织出了一片片关于天铁的记忆。
最终汇集成三代 “天铁人”对这里最特殊的情感。
——“家在哪里?”
——在天津,在天铁。
///
岁月更迭,时代前行
我们总会见证一个企业
或是一个地区的兴衰没落
但对这里的热爱却始终不变
在那方我们曾踏过千万次的土地上
厂还是那座厂,人还是那群人
↓↓↓天津生活服务平台,就看他↓↓↓
觉得有用请点右下角“在看”
拜托各位读完了,
去点个“在看”吧!
多点“在看”,你会变好看
多多留言,你会变有钱哟~
由于微信公众号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
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和“赞”!
“天津族”整理自天津人,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天津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