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利时“历劫”:高层动荡、利润下滑、要约收购

工控参考 2023-07-11

工控参考

关注工控自动化大事小事






国内两家DCS领头企业中,中控经历了“浴火重生”,而和利时却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工业自动化大脑的DCS,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关键系统。


5G产业时代数据中心(TD)统计,2020年中国DCS市场总体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2.54%,2016至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8%,预计未来三年,中国DCS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以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TD预测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7亿元


国内DCS 市场中,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分庭抗礼,已形成一定替代效应。在中国的DCS 市场中,跨国公司和国内两家龙头企业(中控、和利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中控是“浴火重生”,而另一家企业和利时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高层动荡


2020年7月,和利时突然解除董事长兼CEO邵柏庆的所有职务。原董事乔力变成董事会主席,原独立董事兼审计委员会主席Nim Colin Sung成为公司CEO。


即便是局外人也可能感受到了,这场人事变动背后,和利时正在酝酿的一场人事“大清洗”。一个月后的8月31日,Jerry Zhang辞任和利时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薪酬委员会委员和主席以及公司治理和提名委员会委员和主席的职务。


“大清洗”之后“新班底”亮相。


9月1日,Kok Peng TEH被任命为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以及公司治理和提名委员会的成员以及薪酬委员会的主席。Khiaw Ngoh TAN被任命为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公司治理和提名委员会的成员以及审计委员会的主席。


在经历了高层动荡之后,目前和利时自动化的五名董事中,有两位新加坡人、一位美籍(或拥有美国永居权),另外一位拥有新加坡永居权。


此外,和利时公司章程将公司所有实质性权力全部集中在董事会,董事为无限期任期,股东无权无因罢免董事。和利时在2020年9月份又修改了毒丸计划,所有这些安排使得只要掌握了上市公司几名董事,就完全控制了整个公司集团。


公开资料显示,邵柏庆为和利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已在公司服务18年以上。他自2013年11月起担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据多家媒体报道,邵柏庆曾公开表示,自己是被“无正当理由”罢免的。


利润下滑


伴随着人事动荡而来的是和利时利润的下滑。


根据和利时公布的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1财年第一财季(即2020年7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的业绩:归母净利润为2054.6万美元,同比下降30.8%;基本及摊薄后每股收益0.34美元,上年同期为0.49美元,同比下降30.6%。


不过从历史业绩来看,和利时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地方。2016-2020年,在邵柏庆的领导下,公司各财年经营净现金流从4673万美元增至17500万美元,增长近4倍,发展势头迅猛。


创始于1993年的和利时于2008年8月在美国上市,是中国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覆盖流程制造、离散制造、轨道交通、医药健康、城市基础设施等国计民生重要领域,掌握着国家两大名片(高铁、核电)核心控制系统技术。




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和利时为各行业用户打造了助力其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完整产品线及成熟技术解决方案。十三五期间,和利时又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信息安全等业务,其研发的工业互联网目也已服务多个国央企及地方龙头企业。


2020年3月18日,和利时面向工业互联网的生产管理基础App群HolliEBR正式发布,助力工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智能制造升级。


在疫情中,和利时集团看到了工业互联网对于工业生产企业提升抵御风险能力的作用,基于HolliCube不断地应用赋能各个行业领域,构建了多种基础App,并根据应用属性不断聚集开发了HolliEBR。


和利时集团此前已发布数字工业操作系统HolliCube,可扩展的、基于“数据和模型”管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应用于智能工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园区等场景。


要约收购一波三折


离开和利时的邵柏庆却发起了对和利时的收购计划。邵柏庆称,这正是为了改变该公司董事会成员姓“外”这一局面。


2021年1月,和利时自动化宣布,其董事会已收到来自和利时联合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邵柏庆、Ace Lead Profits Limited和一家国内的产业基金的收购提议。


随即在第二天,和利时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拒绝了买方团的初步非约束性建议书。理由是该提议严重低估了公司的价值,而且不符合股东的最佳利益。


不过2021年2月3日,和利时自动化宣布,买方团将对公司拟议收购价格提高11%至17.1美元/股,而此前提出的拟购价格为每股普通股15.47美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认为,产业安全一直是我们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中国的核心工业控制系统必然需要自主、安全、可控。目前和利时收到的联合体收购要约,可以让其摆脱外资控制以及极其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一方面,收购要约为中小股东提供了绝佳的退出机会,可以避免和利时业绩进一步下滑以及美国对中概股愈发严厉的监管环境下未来可能被强制退市的风险。


另一方面,考虑到和利时涉及中国核心工业技术,由实力雄厚的中资控股也会使其在未来业务发展上拥有更大空间。无论是重新整顿、修炼内功还是再续辉煌,都非常值得期待。


近年来,中国国产品牌频频发力,已逐渐显露在特定行业的竞争优势。


由于中国DCS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国产DCS厂商依靠政府的补贴大幅降低DCS产品价格,海外DCS企业无法在中小型企业中获利,渐渐退出中小型DCS市场。


在政策的扶持下,电力行业的DCS系统基本被国产品牌垄断,在核电、食品饮料、制药、市政等领域,国产品牌具有商业灵活贴合度高、维护服务响应迅速等方面的优势,已渐渐占据自动化产品市场。此外,在举国体制下,政策将助力DCS 国产化进程,产业+政策双驱动,国产化替代有望加速。


来源:大东时代


罗克韦尔、西门子、汇川技术……14家电气自动化企业财报
哈工智能、海得控制……10天内调研多家公司,这家资本公司看中智能制造新赛道
财报 | 霍尼韦尔2020第四季度销售额89亿,今年预期全年达334亿
罗克韦尔自动化发布《引领快速消费品的智能制造未来》白皮书【下载】
“十四五”,机床行业如何补短板、锻长板?
一文速览1月工控自动化大事
自主移动型机器人:能“走”多远?
疫后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将如何发展?看看这份报告的预测
ARC:ABB 蝉联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2020年漏洞年报》发布,PLC、工业软件、SCADA等产品受影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