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纪录片 中国文明之谜.中国文明の謎.2012 日本人的角度告诉你中华文明为何4000年繁荣不灭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NHK纪录片分享会 Author 片子哥
文:片子哥
图:来源于网络
客服微信:296461606
欢迎关注公号NHK纪录片分享会
始有华夏、再有天下、后有中华,简单说来就是中华文明诞生于夏朝,天下观念形成于周朝,中华思想创造于秦朝,这是片子哥看完NHK纪录片《中国文明之谜》三集纪录片之后,对其所要所讲史事的总结,关于其中细节片子哥将其汇总整理于是有了这篇推文。
始有华夏
中国人常说我们是华夏的子孙,那是因为中华文明始于夏朝,然而历史常识告诉我们,中国直到秦朝才实现第一次统一,也就是说在秦之前,中国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如下图所示从考古发现看,当时中国境内至少存在十余处文明,就像河出多源一样,文明应该也是这样,那么为什么我们把中华文明的正源选在了夏朝,只承认自己是华夏的子孙,那么片子哥想从三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绵延不绝的夏朝文明
前面说了,与夏朝同时存在的文明还有十余处,比如良渚文明,其从时间上算要远早于夏朝,其遗址规模也远大于夏朝,然而很不幸它在夏朝建立的500年前即已经化为废墟。因为在此时中国大地正在经历一场距离的气候变化。
上图为考古研究发现的当时气温和降水量的列表,从图中我们看到这是时期降水增多,气温降低,所以连《史记》夏本纪都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于是一方面面对大洪水,治水有功的大禹成为了夏朝的王,一方面洪水给农业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机,于是以良渚文明为代表的农业文明即在这个时期开始走向灭亡。
然而,位于中原地区的夏朝,一方面治水让这里的老百姓免遭洪水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处于南北结合部,于是这里的百姓可以根据今年气候的变化,调整适应旱涝的农作物,减少气候对农业的威胁。从夏朝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看,唯有夏朝遗址出土了五谷——稻、黍、稷、麦、菽,其他文明都只存在单一作物,所以我们看到当其他文明开始走向没落甚至灭绝时,夏朝文化开始走向兴盛,并由此远播四海绵延五千年。
赓续始终的夏朝制度
尽管夏朝的都城通过考古发掘,被认为建都于今天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村,然而片子哥认为夏朝应该与其他文明一样,建都也是一个不断迁都最终定都的过程,只是文献没有记载考古还没有发现而已。同时,二里头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都城。
上图为二里头宫城和紫禁城对比图,从图中看夏朝宫城的形制——内有宽阔的广场、中有威严的正殿、四周建有高耸的围廊,被后来的朝代所继承,这是夏朝被继承的制度之一。
围绕宫城的形制,通过举行宫廷礼仪,凸显王权的尊贵和不可侵犯,让参加者认识到身份差别,留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印象,也是被历来封建王朝所继承的制度之一。
上图为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所组成的龙形图案,将龙作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将龙代表了王权,这种观念始于夏朝,也是被历来封建王朝所继承的制度之一。
而依托上面三项制度所形成的依靠“文化软实力来治国”的理念,为周朝形成天下观念,为秦朝建立中华思想,以及为形成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国,起到了源头引领的作用。
博采众长的夏朝文化
前面已经谈了始于危中找机的夏朝,由于处在南北结合地区,使得可以种植北方和南方的各种农作物,从而实现夏朝农业文明遥遥领先于当时其他部落文明,这是夏朝博采众长其他文化的例证之一。
另一方面,从出土器物看,举行宫廷礼仪活动所用的玉璋来自东部地区,然而其上面雕刻的龙原为东北地区原住民信仰的神物。所用的青铜酒器——铜爵,形制来源于黄河下游原住民所使用陶器鬶的形状,然而却加入了从西域获取的青铜冶炼技术,这是夏朝博采众长其他文化的例证之二。
关于夏朝面对这些已知,由于史料缺乏,伴随考古发现的深入,或许又更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的探索。
再有天下
从夏到商,其中恩恩怨怨几百年,因为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所以直接跳过,我们直接从武王伐纣开始说起。周发迹于现在陕西宝鸡渭河边的周塬一带,周字在甲骨文中写作“田”然后再四个方格各加一个大点,因而从字源上看,您就可以明白它是一个从事农业种植的诸侯国。
从周早期的考古挖掘看,当商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器时,周还在使用陶器,足见当时之落后。后来,周不断向商学习,才习得青铜制作工艺,于是才开始有青铜器出土。
在这之后的故事大家看过《封神榜》的肯定大致知道,就是周文王周武王见纣王无道,于是趁纣王派兵攻打东夷、都城朝歌防务空虚的机会,联合众诸侯讨伐纣王,纣王仓促应战,最终由于士兵临阵倒戈,商在牧野之战中大败,天下从此改元姓周。
这里我们也要顺便说一下,在古代农民除了缴纳皇粮国税外,还要承担徭役,就比如官府要组织修路造桥,那么老百姓就需无偿出人出力,这称为力役,如果君王要打仗,那么老百姓就需当兵打仗,这叫服兵役,同样是无偿的。
夏商时代时期,中国实行兵农合一制,也就是老百姓的身份是农民士兵合一的,而且国家没有建立后勤补给制度,上战场要自带干粮,所以一方面战争不可能持续时间很长,三五天肯定就结束了,另一方面临时招募的士兵,几天就能定出输赢的战争,就跟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是一样的,成功的偶然性很大,所以周打败商真不能说明周的实力超群。
俗话说打天下易坐天下难,何况是一个实力一般的周,然而要当众诸侯之主,于是傻子也知道,周人要想国家稳固必须先解决政权合法性的问题和实力强大诸侯国可能会叛乱的问题,然而周的军事实力实在一般,既然硬实力硬拼这条路肯定不行,那么只好在软实力上做文章了,于是周朝人的“天下观念”由此产生,片子哥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以德获利、以德治国解决政权合法性的问题,二是以人文本、以文治国把人心聚拢在周的旗帜之下,解决实力强大诸侯国可能会叛乱的问题。
以德获利以德治国
我们常听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实这种观念早在商朝便有了,因为商朝认为天命降临到那个部族,那个部族就是天下共主,所以商朝统治者通过不断地祭天来维持正统,证据就是我们知道中国自夏朝始有文字,然而商代的甲骨文记录的多是祭天之后占卜吉凶的文字。
然而周人关于政权合法性的解释却是“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也就是说天是很公平的,谁好,谁有道德,天就授权给谁。当年大禹治水有功,于是天就把天下授予夏,后来夏桀失德,天就弃夏把天下授予商汤王,现在纣王失德,天就弃商把天下降于周武王,通过这套解释就解决了周政权来源合法性的问题。
总结起来就是,周武王是因为德才得到天下的,那么治理天下当然也要靠德,于是便产生周朝治国的第一个思想——以德获利、以德治国。同时,我们注意上面这两个解释,商说天命降临到商这个部族,而周解释天命降临到了周武王这个具体的人,这个变化蕴藏着周人怎么样的治国智慧呢。
下面这个解释来自于罗辑思维第415期,也就是说周武王它不是周这一个部族的王,他是全天下的王,他不是来奴役你们的,而是要给全天下的人主持正义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最早是由一个个部落组成的,每个部落首先要维护好自己的利益,掠夺别人的利益,打赢了某个部落,要杀要剐都随胜利方处置。然而正是因为周人夺天下时实力实在一般,所以才能想出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天下观念”。
以人文本以文治国
前面说了牧野之战,商朝人临阵倒戈,从而导致大败,周吸取了商只热衷于祭天,不把人当人的亡国教训,于是周朝产生了治国的第二个思想——以人为本,所以周结束了兄亡弟继的奴隶制社会,取而代之建立起了以嫡长子继承和分封诸侯为代表的分封制,这为周赢得了天下百姓的民心。
兄亡弟继那是暴力统治者为了保持战斗力的做法,因为哥哥去世,哥哥的儿子不一定成年,而弟弟一般已经成年。而嫡长子继承的建立却是为了构建连续稳固的治国力量,从这个角度讲您就能明白它的进步性。同样的道理,把土地分封,构建起了稳固的行政班底,一下子提高了治国效率。当然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也为战国割据埋下了隐患,不过这是后话,在诞生之初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周朝继承并发展了夏王朝开创的“文化软实力来治国”的理念,在继承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夏朝宫廷礼仪,创制了更加严谨和复杂的礼乐制度,以至于提到后世提到礼乐首推周礼。在发展方面,重要贡献就是以文治国,把华夏各民族统一在汉字文化圈这面大旗之下,为形成同文同种的中华民族思想奠定了基础。
前面已经说了商代的甲骨文,主要作为了天与王沟通的工具,而实行以人为本的周,把文字变成了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工具,特别是官员体系中。即使我们现代人也知道,中国方言众多,特别是片子哥呆的南方,经常会遇到彼此听不懂各自方言的情况,这种事放在古代更是要命。于是汉字这种表意文字的作用开始凸显了,尽管音我们听不懂,然而只要我们的文字是一样的,彼此始终是有文化上的联系的,我们始终归属于同一个文化圈。
反之,如果我们汉语是一种表音文字,可能今天的中国就是现在的欧洲,我们知道欧洲在罗马统一时期也曾有共同的语言——拉丁语,当时英语、法语、德语之类的语言,只是乡下的一种方言,然而欧洲的语言主要是表音文字,很容易从统一的拉丁语变成一种新的文字,所以当莎士比亚写完《莎士比亚戏剧》、马丁路德翻译完《圣经》、普希金写完他的诗歌和小说,一种新的语言文字便由此诞生,于是原来的拉丁语文化圈分崩离析,开始变成了英语圈、德国圈、俄语圈,于是欧洲从此再也没有走向统一。
当然片子哥这样说,不是说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孰优孰劣的问题,这只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例如:表音文字在吸收外来新名词上,肯定比表意文字要方便并且快捷。同时,表意文字的汉语也在吸收表音文字的优势来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比如沙发、咖啡、可口可乐等名词就具有表音属性。
话题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周代如何以文治国上来,商代文字主要写于甲骨之上,到了周代铭文开始出现在青铜器上,其中不少内容就是周王与诸侯国之间所立的盟约,而这里的盟约再也不是之前那种部落之间弱肉强食的契约,而是只要您履行缴纳税负、定期朝贡、派员服兵役等义务,周王朝就保证您的土地和人民利益不受侵犯,于是汉字便伴随这些青铜器的到来,在各地的官吏系统中普及开来了,同时也把他们的心笼络到了周的旗帜之下,这便是周以文治国的智慧。
后有中华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祖上因为养马有功,故受舜赐姓嬴,到了西周第8代君王周孝王(前891年-前886年)时期,赐秦地作为嬴氏封地,于是嬴氏也被称为秦嬴。秦地据考证在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的秦亭乡。
我们知道西安号称十三朝古都,历史上第一次建都西安是在西周周武王时期,然而武王伐纣结束后,周武王深感周与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建都西安镐京实在远离文化兴盛的中原地区,所以就有了迁都的想法,然而武王没过多久就去世了,直到他儿子周成王才实现了迁都中原洛阳的梦想。
关于这一点,片子哥想多说一句,关于迁都,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陈仓区的一件器物——何尊,该器物的铭文上清楚地记载了这件事,同时,该器物上写有“宅兹中国”(意思是居住在这里)的铭文,这是“中国”一词的最早的来源,史料意义极大,该器物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中华的诞生
从上面的这段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即使西周早期都城镐京,在当时都是远离中原文化的落后之地,何况嬴被封的秦地,那就更是蛮荒之地,属于未开化的西戎,这就是秦发展的基础。
直到周代第13代君王周平王时期,也就是春秋争霸开始的时期,秦通过不断讨伐西戎诸国终于成了西戎霸主,并开始有了逐鹿中原的可能性。然而就像片子哥所说,由于当时军队缺乏有效的后勤保障,战略纵深不可能拉的太长,远征的难度可想而知,于是秦在起初讨伐中原诸国时,屡屡受挫。
面对秦的屡次讨伐,中原诸国也产生了危机感,于是他们开始通过结盟的方式,抱团式抗秦,这便为诞生中华思想提供了契机。因为既然要结盟,就需要一盟主来统一协调诸国的事务,就需要有一股力量能把大家号召并统一在一面大旗之下,于是诸侯各国又祭出了夏这面旧旗,毕竟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原诸国皆认为自己继承了夏的正统地位。同时,夏与位居中心的“中”结合了起来,就形成了中夏这个说法,再后来,夏被发音相近的华所代替,于是中华一词便由此诞生。
中华思想的诞生
远离中原文化,被人蔑称为西戎的秦,面对强大的对手被迫走上了自我改革的道路,于是打破原来出生决定阶级,激发士兵战斗力的制度便由此诞生,片子哥认为这项制度就是论功行赏制度的细化。
周朝共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爵位,然而秦从低到高共划分了20个层次的爵位,而且每战以士兵斩杀的敌人头颅数作为奖励的依据,也就是说只要你战场上敢于拼杀敌人,就能获得爵位,从此改变出身命运。
规定虽然简单粗暴,然而对于激励农民出身的士兵来说管用,虎狼之师之名由此诞生,最终依靠军事上的优势,秦横扫六合,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中国的第一次大一统。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摆在秦帝国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叛乱不断地问题,毕竟自持拥有先进文化的中原民族居然要被视为野蛮民族秦统治,即使两千年之后的清朝,老百姓给出的答案不也是一样,坚决反对坚决抵抗。所以疲于平息叛乱的秦,开始意识到光靠武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于是也开始在软实力上做起文章了,于是秦朝人的“中华思想”由此产生。
原来夏仅仅指地理上的中原地带,然而秦把夏的范围进行扩大化解释,于是原来夏的中心区域河洛平原,就变成了秦所在的关中平原,这样秦也成为了夏的正统。同时,因为自己是野蛮出身,所以秦摆脱了中原民族认为的只有自己是开化民族,四周边地都是野蛮民族的狭隘民族观,提出了只要您认可秦国的统治就可被称为“夏”的平等民族观。
另一方面,秦大规模地与被占领诸国的贵族进行通婚,从而实现被秦所同化。更加关键的一点就是两者结合所生的孩子既拥有代表正统地位“夏子”的身份,同时还是秦的血脉,一旦他们走上政治舞台,忠于秦并且也能得到被占领地人民的认可,这样被秦同化的目的就达到了,于是秦朝就最终实现了从狭隘的“中华”变成了实现中国一统的“中华思想”的转变。
只要您认可并臣服这套思想体系,即便远离中原千里万里,就可以被纳入中华的范围,这套思想后来被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并发展出了册封和朝贡制度。进入中华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将中华思想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更大范围同化意义的中华民族的概念。现在我们仍然继承了这套思想,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了超越地域超越民族能够把全中国的人统一在一面旗帜之下的思想。
在这里片子哥想到了之前新华社公布了一批禁用词,其中就有一带一路战略,现在我们提到一带一路都用倡议而不是战略,从战略到倡议变的是两个汉字,然而其中的智慧就是从以我为主变成了自愿平等,只要您认可这套体系,就可以随时加入的“中华思想”。
点击左下"阅读原文"链接获取下载信息
-THE END-
防失联、交流群、合作推广 可扫码或加 lovedoc2000
前次推送(2018/12/25)
BBC纪录片 她说.Snatches: Moments from Women's Lives.2018 告诉你面对性侵不该沉默
历史推送
最近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