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春天我在茶山⑪】小品种茶叶怎样“救活”古村?

俞文珍 茶周刊 2023-08-29

2018,沐浴春风与阳光,茶人一年一度的忙碌生活已经开始。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推出春茶系列报道“这个春天我在茶山”栏目。在这里,您将看到各大茶区的春茶情况,感受茶园人文生态,感悟茶叶市场行情,一起足不出户走茶山!


俞文珍

嵊州市财政局就职  

喜好饮茶、文学


 在浙江嵊州,四明山脉覆卮山山腰的褶皱里,一个叫泉岗的古村依偎山中。


四月,我回到故乡泉岗。


泉岗村群山裹拥,清风与炊烟共舞。新旧民居相对,将小村划分为新村和古村,新村环一池碧水而建,新民居错落有致映影水中,岸柳池鱼,整洁静谧。古村村道幽深逼仄,鹅卵石与青石板铺就的小道,贯穿整个村落,散落在青砖黛瓦的清代建筑群间。古代民居大多是清代砖木结构的建筑,清一色的青砖黛瓦,灰白的墙面人字屋顶,虽印痕斑驳,却充满旧时温情。泉岗村以其独有的魅力入选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被命名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


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使泉岗村孕育出一款名优绿茶——泉岗辉白茶。这款茶清代同治年间成为贡品,民国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闻名遐迩。

宁静的古村——泉岗村。


泉岗村海拔500-600米,新培育的辉白茶基地连绵数百亩,一层一层苑若绿色游龙游走山瘠。老茶园大多分散在山岙和丘陵,一副嘉木择地而长的模样。这里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合适茶树生长,土壤为肥沃的红黄壤香灰土,有机物含量高。山上常年云雾缭绕,茶叶芽特別肥厚。谷雨前随着暖湿气流的活跃,泉岗茶园里新茶的绿茸就冒出来,泉岗村辉白名茶的采制季节如期而至,茶农便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采青是制茶第一步,泉岗辉白茶的青叶釆摘要求是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三叶初展,叶芽均匀干净,朵形完整。没有釆摘经验的人采下来的茶叶不是一小半就是只有一小片,没有一朵是完整的。而熟练采茶工轻采轻捏轻放,所采的茶叶是既饱满又水灵,朵朵鲜亮,采摘的数量也多。

泉岗辉白茶的青叶。


早晨,迎着第一缕晨曦,茶农匆匆吃了早饭就上山采青,迎面山风阵阵,耳边溪水潺潺,脚下山道曲曲。薄薄的晨雾从山谷升起,茶园里清新且寂静的淡绿色的光如同清水一样,满浸在空气里不停地流动着,然而茶农是无心顾及这些的。茶农要和时间赛跑抢制好茶,农谚说“早采一天是个宝,晚采一天便成草”。春日天气多变,反常的回温常常使茶农措手不及。为了赶时间,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妪,下至儿童一齐上阵。

茶农在争分夺秒地采茶。


中午,为了节省来回的时间,茶农便在茶园里吃中饭,有的是自带的干粮,有的是家人送过来。这样的中餐是简单的:些许咸菜、一个咸蛋、一碗米饭,在茶园里站着或者蹲着草草地吃了。吃好便又投入采摘,直到太阳的余晖落尽,天空中扯起淡薄的夜纱,采茶人才拖着一身疲惫回家。 整整一天十几个小时,那份苦与累,却是没有时间喊的。


夜幕降临,茶农最后一口晚饭还没来得及咽下,又投入炒制干茶。

茶农挑着茶青回家。


泉岗辉白茶炒制工艺十分精湛,匠心独运。整个制作工艺,分为杀青、初揉、初烘、复揉、复烘、炒二青,辉锅七道工序。茶农一丝不苟地拿捏每一道工序,在质朴的茶农心里,做好每一锅茶叶是本分。焖、揉、推、转、翻、抛,每一个动作力度、火候和时间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其中,“泉岗闷杀青"、“辉锅"工艺是泉岗辉白茶的独特工艺,一般绿茶炒干就能起锅,而泉岗煇白茶还要再辉锅三个多小时,直至茶叶“色白起霜”,期间灰白色茶毛轻轻飞起,茶色渐变成白中透绿。


手艺是穿过身体的知识。制茶师傅的手艺赋予泉岗辉白茶“盘花卷曲 状如发髻"的外观,还赋予它特别温和的品性和特别高的干燥度。

茶农在炒制泉岗辉白茶。


上等泉岗辉白茶形状“似圆非圆,盘花卷曲,紧结匀净,色白起霜,白中隐绿”,冲泡后“汤色黄明,香气浓爽,滋味醇厚,叶底嫩黄,芽峰显露,完整成朵”,茶性非常温和,在绿茶中独树一帜。有茶专家评价:泉岗辉白茶在珠形绿茶中无与伦比,是珠形绿茶中的珍品。


近日,我再次回到泉岗村,今年的春茶季已落幕,茶山上传来电剪的鸣声,从这山谷传到那山瘠,唯见一片片修剪过茶园镶嵌在暮春翠绿的山地中分外显目,泉岗的茶园已全面进入休整期,静待下一轮春风。泉岗茶农一般不采制夏秋茶,一方面天气热起来虫害增多,洒农药对茶叶品质损害较大,另一方面延长釆制期导致第二年春茶品质变差。在泉岗村,人与自然的这份默契,如此简单祥和!

泉岗村的茶园。


绿苍苍的嘉木

雨雾滋养波动的枝条

我特意向你俯身

那是祖祖辈辈向你的姿势

读者朋友们:

如果您也想记录下您在茶区的所见所感;

如果您方便了解当地春茶的价格、市场等情况;

欢迎投稿分享!

来稿除在微信推送外,还将在茶周刊报纸刊出。

本栏目投稿邮箱:hzchazhoukan@163.com


请您在投稿时,以“文章名称+工作单位名称+姓名”的形式命名文件,并附上您的生活照!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监制/ 赵光辉   本期编辑/ 梁妍

电话:010—63744187

投稿信箱:hzchazhoukan@163.com


往期好文推荐

【号外】周莹守护的茯茶,是如何从陕西“走到”湖南的?

【这个春天我在茶山⑩】还只知道“三坑两涧”?你OUT啦!

【这个春天我在茶山⑨】雷达山:探访鲜为人知的茶树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