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丨委员频频“抢麦”,发言很拼!这个会议开得真“燃”~
高标准谋划“两城两湖”规划,高起点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当前,市委、市政府高标准谋划“两城两湖”发展新格局,使之成为引领温岭未来发展的“双引擎”。然而,我市城市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地区近域发展竞争大于合作,区域合作联动战略共识不足;发展要素配置缺乏有效统筹,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尚未形成;陆海资源整合利用仍需优化,跨区交通联动亟待加密提升。
建议:立新局,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构想,转变自主生长,增强大局意识、主动意识,转变局部对接,突出网络化、同城化发展导向。优布局,构筑协调融合的空间格局,围绕“强心聚合、统筹共享、链式协同、统分结合”的战略导向,加快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营商环境开放共惠。强设施,打造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严管控,做细做实专项规划,进一步深化落实国土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专项规划。
整合资源,统筹项目,打造沿海生态产业带
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市域、立足大统筹,高屋建瓴提出了“两城两湖”总体战略部署。滨海新城建设、沿海产业带的开发利用是其中的重要一极。近年来,随着一批产业育强提升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积极实施,沿海资源开发利用初具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陆海资源统筹不够、滨海空间塑造不足、联动格局优化不深等。
建议:强化机制保障,筑牢海陆一体化发展基底,统筹协调实施项目,深化细化方案内容,积极争取上级资源;提升生态魅力,营造绿色多元化滨海场景,着力开展生态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提升,有序实施生态开发;拓展美丽经济,做强优质现代化临港产业,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特色传统文化挖掘,加快优势主导产业育强。
并行推进标准化数字化,突破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
近年来,我市以“强工兴市”为主题,全面吹响“工业强市向2000亿奋进”的号角。标准化和数字化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标准化、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工业强市向2000亿奋进”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市工业企业的标准化、数字化水平与工业强市、先进制造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产品标准化水平低,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技术标准化水平低,制约产业高端化发展;标准数字化水平低,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议:建设三大体系,加速企业标准化进程,即探索建立评价体系、运行体系和示范体系;建强实验室,提升企业标准化、数字化质量,提升实验室建设的引领性,探索实验室建设的共享性;强化引导机制,提升行业标准化、数字化水平,分领域提升认识,分行业建立规范,分类别制定计划;完善保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考核管理和政策支持,激发产业标准化、数字化动力。
优化推进商业体系建设,深度融入“两城两湖”发展格局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市是人口大市、消费大市、产业大市,已初步构建了商业中心、特色街区、交易市场三大体系,近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一直居台州市前列。
但现有商业体系还存在不适应这一发展格局的问题,亟须优化调整,如商业设施布局不够合理、商业业态发展不够丰富、市场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
建议:紧扣新发展战略,强化规划引领,及时修编规划,加强部门协同,严格规划实施;紧贴新品质需求,完善设施布局,优化商圈布局、生活性商业设施布局和生产性商业设施布局;紧跟新潮流趋势,引导业态发展,务实谋划商圈业态,努力打造特色业态,转型发展市场业态。
坚持青年优先发展,打造青春活力标杆市
青年强,则城市强;青年兴,则城市兴。2022年6月,我市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全力推动青年发展与县域发展紧密融合,为构建“两城两湖”发展新格局、谱写“两个先行”温岭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青年支撑。
然而,在解决青年“急难愁盼”的当务之急和留才引育的要素之需上,我市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制约因素,如青年就业环境亟待优化、青年“急难愁盼”亟待破解、青年友好氛围亟待营造等。
建议:以产业升级拓宽人才发展空间,打造岗位丰富之城,激活传统产业、引入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就业精准服务打开引才格局,打造就业宜选之城,精准对口招才,全面设岗引才,大力墩苗育才;以多元保障解决青年住房难题,打造青年安居之城,完善青年住房保障体系,出台青年住房补贴政策;以多措并举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打造青年乐活之城,营造重青年环境,强化城市硬环境,提升城市软环境。
始终坚定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奋力谱写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温岭篇章
近年来,温岭农业稳产保供基础不断夯实、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日趋完善,农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取得显著成绩。对标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产业优势正在削弱、产业融合进展缓慢、龙头企业不大不强、科技支撑亟待提升、要素制约较为突出。
建议:聚焦一个目标,即围绕农业强市建设要求,以谋划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高地为目标,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基础,全面稳定构建农业新发展格局;坚守两条底线,一方面积极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实施绿色生产方式转变;实施“五化”工程,即实现生产高效化、突出产业特色化、打造产品品牌化、发展生产智慧化、推进产业融合化。
加快温岭籍人才回归,助推强工兴市建设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人才培引力度,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人才效用发挥日益凸显,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但是,本地籍人才的外流情况比较严重,“温岭籍人才难回归”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究其原因,主要是:区位优势不突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强;产业格局不够大,对人才的拉动力不够强;城市品质不够高,对人才的吸附力不够强;招引机制不够全,对人才的感召力不够强。
建议:打好“产业牌”,全力提升县域产业层次,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着力拉长产业链,加快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全力扩大就业创业规模;打好“平台牌”,着力释放人才聚创动能,围绕“两城两湖”,优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重构涵盖“公共创新—孵化—加速—产业化”全功能的人才创新创业雁阵平台;打好“政策牌”,致力优化人才回流环境,创新人才引入机制,改进人才引入模式;打好“情感牌”,倾力系牢人才回归纽带。
“一米高度”增添城市温度,一体化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提升城市未来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22年10月,台州市提出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我市已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础性调研,在儿童友好基本单元创建方面亦有一些有益探索和良好基础,但纵观全市儿童友好工作现状,仍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如儿童友好“建设加速度”不大、儿童友好“服务匹配度”不够、儿童友好“空间充裕度”不足等。
建议:紧扣“地标性”,注重完善基础性支撑,优化顶层设计,深化专业引领,强化部门协作;立足“普惠性”,注重筑牢防护性屏障,拓展教育资源,补齐医疗短板,关注儿童心理;对标“国际性”,注重空间适儿化改造,拓展儿童公共空间,浓厚自然童趣氛围,打造安全出行环境。
8位委员上台发言后,
冯云芬、张翔泓、李友焱、
林剑予、陈玲俊等21位委员
进行了即席发言。
委员们参与热情很高,
在举手发言的过程中
甚至出现了“抢话筒”的现象。
马厉财回应:
创新制胜、全域提升、“全龄友好”
在认真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厉财表示,各位委员胸怀温岭发展大局、心系温岭百姓民生,提出了很多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真知灼见。对于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将逐一分解、加强对接、认真研究、充分吸收。
马厉财称,委员们提到的一系列问题,本质上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他从创新制胜、城市提质、民生优享三个方面,结合委员的发言进行了回应。
马厉财指出,要锚定创新制胜,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塑造温岭的四大优势。要立足“两城两湖”,构筑创新平台优势;致力“人才强市”,厚植人才集聚优势;突出“强工兴市”,放大创新主体优势;强化机制创新,集成创新生态优势。要突出全域提升,以高品质城市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雕琢城市四个“精”。要做到精心规划,优化城市布局;精品建设,加快城市更新;精细管理,提效城市治理;精致生活,提高城市品质。要聚焦“全龄友好”,以民生优享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充分保障四个“有”。要托住美好童年,让“幼有善育”;托起教育蓝天,让“学有优教”;托底百姓健康,让“病有良医”;托稳百姓幸福,让“老有康养”。
马厉财希望,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继续发挥优势,积极建言资政,为建设“两城两湖”、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岭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近期热点
◆ 新春走基层丨“住上电梯房,做梦都会笑出来”~坊巷里小区居民的幸福瞬间,被他们定格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以下关键词了解更多信息
回复【就医】查看温岭发热门诊名单回复【防护】
查看健康防护指南回复【接种】
查看温岭新冠疫苗接种点汇总信息回复【加强针】
查看第二剂次加强针相关信息回复【温岭有意思】
查看温岭吃喝玩乐相关信息回复【轻轨票价】查看台州市域铁路S1线票价及优惠政策
全市就医用药咨询热线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丨赵 云 实习生 阮林婧
图片丨徐伟杰 章 毅
编辑丨郑黎明
校对丨程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