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死25伤!从孟加拉国天然气爆炸事故来谈管道的正确维护

博燃网 2022-04-23

天然气管网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为有效提升管网日常维护工作的效率,亟须配备高精准检测系统,以先进的智能检测系统来不断提升预警和控制能力,从而保障用气安全稳定。

案例回顾


据美联社报道,孟加拉国警方称,11月17日,该国东南部一处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造成至少7人死亡,另有25人受伤。

据报道,当地警察局长莫辛说,吉大港地区Patharghata地区的爆炸,导致附近一座建筑物的围墙部分倒塌。他说,至少有25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消防队员已经参加了救援行动。有媒体称,爆炸地点前面的道路上,曾挤满了人和三轮车。之后,一堵围墙倒在路人的身上。

今年以来,孟境内燃气爆炸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10月,首都达卡一老旧燃气罐爆炸致至少7人死亡;2月,达卡老城区发生燃气爆炸并引发大火致81人死亡。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内油气管道事故汇总

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发生多起油气管道事故:


▼2000年,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2·19”输气管道爆炸事故15人死亡56人受伤

▼2002黑龙江大庆市“1·1”天然气管道泄漏爆炸事故6人死亡5人受伤

▼2004四川省泸州市“5·29” 天然气管道泄漏爆炸事故5人死亡35人受伤

▼2006四川省仁寿县“1·20”富加输气站管道爆炸事故10人死亡50人受伤

▼2013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62人死亡136人受伤


管道保护工作的对策


上世纪70年代前,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执行《埋地输气干线至各类建构筑物最小安全距离、防火距离》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矛盾,有些问题难以解决。自70年代中期开始,参照美国国家标准ASMEB31.8,“以强度保证安全”做出相应的管道设计,通过严格控制管道及其构件的强度和严密性确保管道系统的自身安全,为管道周围公众、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提供安全保证,从而缓解了管道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但也给未来管道运行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


存在的问题


1 管道外部环境


首先,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员聚集密度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扩张、规划区建设不断加快,管道周边人类活动日益频繁,使得管道经过人口密集区,并形成新的人口密集区,管道高后果区长度不断增加,工程相交相遇日趋频繁。据统计,2015年西气东输管道第三方交叉施工达3255项。

其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管道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美国等发达国家将高后果区完整性管理列入法律当中,强制要求开展完整性管理。在国内,则是管道企业自身为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管道事故发生率,合理分配有限资源而自发开展完整性管理工作。企业众多、资金投入不同、关注角度不同、技术水平不同等问题,使得国内企业间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千差万别。

第三,守法意识有待加强。管道保护法规定,管道保护范围内规定的施工应向管道保护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同意后方可进行。但是,往往因工期紧张,担心审批程序繁琐等问题,强行施工或躲避监护施工情况时有发生。

2 人口密集区规范适用性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规定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和改建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规定适用于向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作燃料用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燃气工程设计,并指出不适用于城市燃气门站以前的长距离输气管道工程。

两部规范均可指导人口密集区的输气管道设计。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规定,长输高压输气管道通过人口密集区需满足管道与周边建构筑物距离不少于5m、设计系数达到0.4、阀室间距不大于8km。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四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输配压力不宜大于1.6MPa,不应大于4MPa(表压),设计系数达到0.3,2.5。

3 管道周边公众安全的需求

长输管道工程的运营期一般为三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管道安全受到沿线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以及管道项目本身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时效性因素、非时效性因素和稳定性因素。在众多复杂因素的作用下,现有的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和管道运营管理水平能否保证周围公众的安全呢?诸如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管道的影响、环焊缝异常等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等,都会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

2013年青岛“11·22”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死亡62人,受伤136人。2014年台湾高雄气体燃爆事故死亡32人,受伤321人。人们不知道下一次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将发生在哪里,伤亡情况会是什么样子。但可以肯定,管道周边人口越多,越密集,泄漏爆炸事故的后果越严重。

据了解,目前国内普遍存在高压大口径天然气管道进入城市规划区的问题,在高压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周边,有数百处乃至上千处的高后果区,具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物质基础。《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32167—2015)给出了管道泄漏影响半径计算方法,高压力、大口径天然气管道泄漏潜在影响半径达数百米。

随着民众对人身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未来是否会像世界各国反对建设核电站那样,管道沿线民众反对高压天然气管道从自家门口通过我们不得而知。

4 安全监管职能转变

“11•22”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长输管道的安全监管职责进行了调整,将安全监管职责由原监管一司调整为三司,即执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在此之前,长输管道属于非煤矿山范畴,而危险化学品运输主要是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当前,天然气管道运输的管理模式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现有长输管道管理体系与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存在的差异如何解决需要尽快研究。


管道保护工作的对策


1 管道保护顶层设计

法律法规层面,以社会公众安全为核心,重新修订完善长输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将高后果区完整性管理规定纳入法律强制要求之中,提高管道企业完整性管理水平。标准规范层面,针对人口密度大、高后区多,管道保护距离无法满足保障管道和建构筑物安全的实际问题,可考虑采用调整压力等级和适当扩大距离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安全。管理制度层面,通过及时修订管理制度,使其与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相一致,促进公众安全目标切实落地。

2 在役管道的符合性处置

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出台后,在役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符合性问题将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役管道的高后果区法规符合性问题,将受到各方关注。为此,可采用管道改线、降压运行、周边居民搬迁等手段解决。

3 提高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

长输天然气管道涉及民生问题,且下游用户众多,对供气可靠性要求很高。管道完整性管理不仅为管道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还能够将有限的资源合理运用,促进资金投入与安全运行之间平衡。因此,提高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是管道企业的当务之急。

4 发展专业型第三方服务

管道保护需要专业技术队伍的支持。管道保护涉及工程地质、水土保持、金属材料、结构力学等等,目前社会上已经有了内检测、外检测、地质灾害监测、管道巡护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但仍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应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服务公司围绕管道保护领域发掘技术服务门类,提供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

随着此次同一管线不到一年两起事故,以及青岛“11·22”、台湾高雄气体燃爆事故促使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长输油气管道事故后果有了充分的认识。人口稠密地区内的高压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危险化学品监管体系下,天然气管道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迫在眉睫。

  本文由博燃网根据中国新闻网、流程工业的内容而整理


①北京市国资委主任张贵林在进博会重点参观北斗高精准燃气泄漏检测系统②今冬供暖季,发改委称对居民用气“量价齐保”③“做燃气行业全面信息化,我们是认真的!”④燃气智能设备核心部件——无线传输控制单元,连接万物互联之本⑤霍尼韦尔天然气解决方案,助推中国燃气企业高质量发展

⑥智慧服务、智慧运营、智慧管网在燃气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物联采集平台、易作业系统、巡检机器人——不断提升燃气企业管理效率

⑧国内城镇燃气行业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版权声明:

博燃网微信公众号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图片、文字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如您需要转载博燃网原创文章,请务必注明转自博燃网微信公众号。

点亮『在看』,表示来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