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榜样的力量丨佛山牵手凉山雷波,高山峡谷间闯出致富新路

珠江商报 2019-10-31

40岁的雷波县斯古溪乡干沟村民吉子尔古,晚上做梦都会笑醒。


9月20日,他家种的山葵迎来第一轮的采收季,他分到了4000元钱。一年多前,他刚搬进一栋两层的小洋楼。


吉子尔古说:“高兴!因为看到了未来!日子越过越好了!”

搬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越来越多的雷波群众正品尝同样的喜悦。一年多来,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驻雷波县工作小组(下称“佛山驻雷波工作小组”)聚焦建房安居、产业富民、教育医疗、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持续攻坚。昔日贫困的彝家村寨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脱贫致富的种子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逐渐繁茂,绿树掩映下的彝寨民居正诉说着这片土地“一步跨千年”的巨变。


如今,山,还是原来那一片片山;生活,早已不是原来的生活。而在高山峡谷的绝地突围中,佛山驻雷波工作小组脱贫攻坚的道道履痕,赫然入目。


◀开启幸福生活的五彩彝寨▶

的的以日经常站在山头,俯瞰汶水镇竹苑新村,他总感觉像在做梦。


“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2019年6月19日,我们搬进了新房子。”的的以日说。这一天,上田坝乡兴隆村和大坪子乡火草坪村122户54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到了新房。半个月后,顺德扶贫开发协会还送来了基本生活家具,包括新床、席梦思、窗帘、茶几、沙发及电饭煲等。

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汶水镇竹苑新村内,色彩缤纷的房子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兴隆村和火草坪村,都属高二半山区,山高坡陡、地质脆弱,是极度贫困村。的的以日说,以前下雨天,大家都蹲在家门口,泥石流来时,大家才跑得快。30年前的一次泥石流,一夜间曾带走了3人的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2月到凉山视察工作时指出,继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让住在大山深处的彝族同胞搬进安全舒适的新居,解决他们交通出行的难题;发展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种植养殖业。


同年3月,上田坝乡在汶水镇太平楼村征地近30公顷,为兴隆村、火草坪村建设易地搬迁安置点,其中建设用地4.66公顷,产业发展用地17.3公顷。为了确保施工建设质量,乡、村干部和贫困户代表组成监督小组。

在金沙镇叮叮马村阳光新村,黄海(右三)与雷波县相关部门负责人、扶贫干部商议生产性用房建设情况。

的的以日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早日住进新房子,他在工地上打起了小工,全程见证了这个童话村庄般的五彩彝寨一天天建起来。


 “搬得出”仅仅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才是关键。佛山驻雷波工作小组启动易地搬迁的同时,同步安排脱贫计划,“鱼”“渔”同授,在产业、创业、就业上着力。


上田坝乡副乡长殷文燕说,在佛山驻雷波工作小组支持下,村里以“公司+合作社+农户”,规模发展中草药项目。目前,已种植白芨、黄精、党参、金银花11.3公顷,芍药2公顷,天麻4公顷,雷竹2.66公顷。不仅如此,佛山还出资250万元,在竹苑新村修建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

    

9月14日,记者探访竹苑新村时,的的以日拉着记者来到村口的大石前合照,大石上书写:“走进新时代 不忘佛山情”。他说,“没有共产党,没有佛山帮扶,就没有我们的好日子。”

竹苑新村的变迁,只是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奔小康的缩影。

    

雷波县雷池乡嘎窝村的鲁牛史者说,细数村里的变化,一时半会说不完——


从泥巴路到水泥路;从旱厕到水冲厕所;过去人畜共饮水塘水,如今屋里用上自来水;村里建了幼儿园,孩子从小学说普通话……


嘎窝村过去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村庄,靠天吃饭。现在,村里种了157公顷核桃,13.3公顷藤椒。在佛山驻雷波工作小组帮助下,投入400余万元,规划建设26.6公顷、年出栏2000头育肥猪的芭蕉芋猪种养殖基地。


鲁牛史者说,现在,村民吃了晚饭,就去跳广场舞。这成了嘎窝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高山峡谷间种出的“绿色财富”▶

斯古溪乡干沟村民不敢相信,小小山葵正在改变全村人的命运。


10月14日,干沟村内,如彝族新年般热闹,村民聚在村委会门口,等候分钱。去年11月13日,干沟村试种了4公顷山葵,今年9月19日迎来第一轮的采收。村民吉子尔古种的0.13公顷山葵,分到了4000元。


拿到钱的村民,用双手把钱摊开在胸前,叫邻居帮忙拍照或录视频。镜头里,是一张张笑开花的脸。雷波县斯古溪乡干沟村民吉子尔古在地里查看山葵的长势。



流经大凉山腹地的美姑河系金沙江中游支流,在下游美姑、昭觉、雷波三县交界处深切高山而成峡谷。在断坎岩肩斜台地上,散落大量像阿土列尔村这样的“悬崖村”。干沟村也是其中之一。


9月13日,记者从金沙江峡谷驱车前往斯古溪乡,在蜿蜒陡峭的高山峡谷间,10公里长的公路,全程有45个回头弯,大部分回头弯无法一次性掉头,轮胎在悬崖上打转,下面就是看不见底的深渊。从金沙江峡谷驱车前往斯古溪乡,在蜿蜒陡峭的高山峡谷间,10公里长的公路,全程有45个回头弯。



类似的危险,佛山驻雷波工作小组组长、雷波县委常委、副县长黄海早已习以为常。


 “若严格按道路标准,很多路段坡度和宽度很难达标。”黄海说,以前,从金沙江峡谷到干沟村,攀岩过涧,下山走一天,上山再走一天。没有路,连马都没法走。现在,这条去年通车的通村公路,为干沟村村民脱贫奔康打开了新天地。


斯古溪乡是黄海包片联系的乡。刚到雷波,虽然面临气候、语言、生活等不适和困难,但他第一时间就下到斯古溪乡调研。


干沟村位于悬崖峭壁间的一处缓坡,住着100户451人,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吃不饱饭。驻村干部经过一番考察和检测后,提出种植山葵。


山葵,是一种生长于海拔1200米~2000米二半山或高寒山区林荫下的珍稀蔬菜,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百菜之王”“绿色黄金”。雷波的自然条件最适宜山葵生长。


 “起初,不少村民提出质疑:饭都吃不饱,还种山葵?山葵能当饭吃?”斯古溪乡党委书记熊小波说,关键时刻是黄海拍板支持,并带领干部群众到种了四五年山葵的谷堆乡考察,请种植专家到村里讲解,提出“公司+农户+顺德对口帮扶”的发展模式。


山葵每年可采收两次,每亩能采收根、茎、叶、花苔2000多公斤,按照凉山绿野种植公司的最低保护价格收购,茎为0.5元/公斤、叶子和花苔0.75元/公斤、根为3.5元/公斤,每公顷山葵收入达18万元左右,经过简单加工后卖出去,每公顷产值可达45万多元。


今年,65户贫困建卡户都种上了山葵,从4公顷扩大至14.6公顷。熊小波说,预计总收入将达到170余万元,平均每户收入2.6万元以上。而整个雷波县,已种植山葵700多亩,遍布323户贫困户。


现在,干沟村人暗暗较劲,看谁的山葵产量高、品质好、收入多。位于悬崖峭壁间的干沟村,65户贫困建卡户种了220余亩山葵。


“老百姓只要尝到了甜头,就会跟着干下去。”黄海说,“彝族人淳朴好客,但‘一步跨千年’的经历,加上交通、信息闭塞,很多人缺乏商品意识、市场意识。过去农民养鸡、养猪都是自己吃,很少卖。”


位于箐口乡小海村的雷波县畜牧产品贸易中转中心占地500亩,正在建设中,未来,雷波、美姑、金阳的畜牧产品将在此中转至佛山市场。同时,佛山还创新帮扶措施,通过以奖代补、以购代捐、借马还马等方式,点燃了村民发展产业、致富奔康的激情:只要勤快,就不愁没有钱赚。


吉子尔古今年多种了一些山葵。和往常一样,每天早晚到山葵地转一圈,看着长势喜人的山葵,吉子尔古看到了希望。


◀筑牢脱贫攻坚的人才之基▶

木嘎,是微电影《木嘎是块料》中的虚构人物,他走出大凉山到顺德学厨的故事火遍全网。


现实中,一群凉山的“木嘎”们正在实现“一人学厨,全家脱贫”的梦想。他们用娴熟的刀工,雕刻出一道精致摆盘美食的同时,也雕刻出脱贫的信心和致富的办法。


7月6日,从顺德厨师学院结业回到雷波金沙镇,杨秀定的第一件事,就把“秀定农庄”的牌子竖了起来,开了一家农家乐。“顺德之旅,让我开饭店的信心更足了。”杨秀定说,农家乐人气旺了,还要卖脐橙。


他的同学刘昌容,从顺德回到雷波的第二天,就盘下县城环湖路的一个铺面,花了10万元装修后,7月29日“食全食美”店开张。刘昌容说,在顺德的两个月,不仅学到了厨艺,更是大开了眼界。

马古伯、冷者史洛夫妻俩准备开一家早餐店,主要经营面食、包子、糕点等。


黄海亲历亲证了这些喜人的变化:“看到了凉山青年希望脱贫、希望实现梦想的决心,我觉得事情做对了!”


变化的背后,是黄海对“精准扶贫”中 “精准”二字的思考:输血不是长久之计,打好“本土人才”牌,才能更好地造血。


参加 “粤菜师傅”培训的30名雷波青年中,15名是建档立卡户, 15名是有一定基础的致富带头人。


今年7月底,顺职院酒管学院党总支书记甘慕仪与同事再次走进雷波上门送教。距离上一次上门送教仅过去4个月,但甘慕仪发现,“顺德厨师”“粤菜”,已成为当地群众口中的高频词。“没有报上名参与培训的村民,更是翻墙来旁听。”回忆起当时情景,甘慕仪至今还心潮澎湃。


显然,精准扶贫与“粤菜师傅”工程相结合的模式,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凉山食材+顺德厨艺’,把凉山优质农产品输出去,把顺德厨艺传进来,极大增强了贫困户发展生产的信心,也为雷波培养了宝贵的致富带头人。”黄海说。


佛山驻雷波工作小组成员、雷波县政府办副主任陈家武介绍,今年雷波县“致富带头人”厨艺培训已办了两个班,50名学员各自完成了创业行动计划。


“教授厨艺是真正的造血,扶到了点子上,自然受群众欢迎。”雷波县人社局副局长胡乃明说,其他人才培训班也很火热, 4月9日举办的顺德容奇港帮扶雷波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原计划招50人,结果来了61人。


参加培训班的中纪委驻雷波甲谷村第一书记宋刚说,这个培训很及时,乡村急需高层次专家给他们业务指导。为此,佛山驻雷波工作小组专门邀请专家对甲谷村产业发展把脉,计划种13.3公顷黄梨,佛山从援建资金中支持近300万元。

小切口推动大变革。


去年12月,黄海带着雷波县多个部门负责人到成都,发布 “凤归巢”电商扶贫行动,计划吸引至少100名以上的雷波青年返乡创业。


30岁的雷波县卡哈洛乡体格村青年周姑且,结束了7年的打工生涯,返乡创业,选定野猪养殖。他边干边学,野猪养殖基地占地30亩,向周边贫困户收购芭蕉芋4万公斤,收购玉米1万公斤,2019年预计出栏二代野猪300余头。他还帮群众代销花椒、核桃、蜜糖等。

黄海说,从致富带头人这些榜样身上,贫困群众看到了创业致富的希望,更有动力。


未来,周姑且还有更大的梦想,他要扩建养猪场,规模化养殖野猪2000头以上,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努力展现佛山干部的能力和担当

记者:到雷波扶贫一年多,您有什么样的工作感悟?

黄海:脱贫攻坚战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行动,是人类向贫困宣战,与贫困斗争的伟大创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全国人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能够成为这项伟大事业的参与者,是我的光荣。到雷波工作一年多,最深的感受是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佛山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在前方的扶贫工作底气十足;最大的收获是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磨练。我们在一线既是“指挥员”,也是“督导员”,更要当“战斗员”,必须亲力亲为。大量的时间精力要放在乡村基层,与基层干部和群众并肩战斗。今年雷波县要摘帽,所有干部“五加二”“白加黑”,全力以赴攻坚克难。虽然担子很重,但我坚定信心,全力以赴,不推脱不抱怨,把自己当作雷波人,为顺利实现“县摘帽”的中心任务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努力展现佛山干部的能力和担当。


记者:和刚来时对比,您觉得这一年多雷波发生了哪些变化?

黄海:一是全县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市面貌的变化。现在的道路很畅通、新建的学校越来越美丽,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二是群众的变化。这一年多来,我所联系的贫困户,搬到新房子后,整个家窗明几净、井然有序,他们开始习惯用现代化的厨房设备,习惯了卫生间和浴室。原来很多贫困户种植土豆、玉米,现在开始种植经济作物,有山葵、梨子、桃子等,有些还发展了林下经济,养殖了鸡和其他家禽,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有贫困户的子女都入学了,有些是幼儿园,有些是小学,年龄大一些的还在外面读职校。其中,也有一些孩子到广东就读中职。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读完书以后到外面去打工或创业。


记者:这一年多,有没有什么事情让您记忆深刻?

黄海: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给我们雷波县的群众办了一期厨师培训班,30名学员到了学校,我去和他们见面、交流。其中有一对夫妻,让我印象深刻,他们一路上过来非常辛苦,在大巴车上坐了接近28个小时。但这对夫妻说,感觉非常好,衷心地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佛山、感谢顺德。他们夫妻俩都是零基础,但还是下决心出来学习厨艺,学成后回家开店创业。这让我感动,当地群众生活暂时贫困,但他们求上进、脱贫致富的欲望很强。这也让我觉得事情做对了,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所以很有成就感。他们爽朗的笑容、坚定的决心,还有跟党走的信念,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李锋 丘媚 王世彪

编辑:王达


推荐阅读
● 引典故、举例子、列书单……郭文海与全区干部这样谈心● “香港众志”的洋葱乱港法● 崩溃不分国界!美国老爸陪孩子写作业气到飙中文:“克洗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