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幕现场 | 沈莘个展:使饱和@没顶画廊

没顶画廊 没顶画廊 2022-11-18

沈莘个展:使饱和

2019.03.22-05.05

没顶画廊 |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879号106


没顶画廊于2019年3月22日推出艺术家沈莘个展“使饱和”。这是艺术家在画廊的首次个展,呈现其最新的录像作品《温暖期》和《精神流通》。“使饱和”将角色构建在不平整的知识结构上,脱离中心化与重点化的行为及目的,而转向服务于角色自身的饱和度。


展出作品

沈莘《精神流通》2018

四频录像装置,17’38’’


《精神流通》是一个四频录像装置,通过动画和文本呈现一段基于脚本的独白。基于法国汉学家对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公元前370年–287年)著作的研究,沈莘将比较哲学的视角和生产性转化为叙述无意识状态的一次事件。两个动画频道通过动态捕捉追踪人的身体动作,另外两个文本频道则分别用英语和法语展示语言的流通性,及其产生意义的新方法的潜力,和对国家民族文化自治的动摇和破坏。作品由北京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提供支持。


沈莘《温暖期》 2018

单频高清录像,34’22’’


拍摄于泰国的瑶亚岛,并以全球变暖引起的环境变化为背景,《温暖期》探索岛屿由主要的农业生态转型为旅游生态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和文化的挑战。作品建构了一个幽灵般的存在,穿梭于高排放与低排放国家被气候变化影响的不平等,和不同人种的旅游经历中。作品由米德尔斯堡现代美术馆与索尔福德大学共同委任,受伦敦大象基金会与阿姆斯特丹皇家艺术学院支持。


展览现场


开幕现场


相关链接

没顶画廊 | 沈莘个展 “使饱和” 将于3月22日开幕


关于沈莘


沈莘(1990年生于成都)工作生活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她的创作通过探索影像及事件来实现,同时运用虚构和真实的信息与手法。通过影像及事件,沈莘的创作探索情感、价值判断和伦理在个体及群体层面的循环运动。她的实践专注于人与人间的复杂关系和政治的叙事,影像往往致力于创造反身性,以此解构占统治地位的权力结构。


她最近的个人项目包括:《使饱和》,没顶画廊,上海(2019);《居住的方法》,K11艺术中心,上海(2018);《Sliced Units》, CFCCA,曼彻斯特(2018);《半说半唱》,“公园之夜”,蛇形画廊,伦敦(2017);《据点》,荔枝一号,伦敦(2017);《原本包容》,CFCCA,曼彻斯特(2016);《在家》,剩余空间,武汉(2016)等;她近期参与的群展包括:《重蹈现实》,OCAT,上海(2019);《新冶金者》,Julia Stoschek Collection, 杜塞尔多夫(2018);《破坏之歌,新美术馆三年展》,新美术馆,纽约(2018);《例外状态》,UCCA,北京(2017)等。沈莘于2017年被授予“BALTIC艺术家奖”,2018-2019年参与久负盛名的荷兰皇家艺术学院艺术家驻留项目。


关于没顶画廊


创办于2009年,以生产艺术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当代文化无限可能的没顶公司,于2014年正式推出旗下新机构——没顶画廊。没顶画廊以推广高质量的当代艺术家和活动为己任,推动当代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没顶画廊合作艺术家包括:陈冷、陈英、丁力、艾略特 • 多德(Elliot Dodd)、何岸、李汉威、刘成瑞、陆博宇、陆平原、苗颖、莫少龙、佩恩恩、商亮、沈莘、UMA、王思顺、王新一、夏云飞、徐大卫、徐震®、杨深、张联、郑源、朱昱。


http://www.madeingallery.com/ info@madeingallery.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