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渐行渐远的红利》读书笔记

红与绿 红与绿 2020-09-23

编者简介:

本文为红与绿.读享会投资专栏文章,作者姚禹,神农投资交易员,红与绿群友之一。自3月份红与绿.读享会成立以来,发表了数十篇原创文章,均为群友们多年点滴积累的经验与感悟,深受投资者认同。我们坚信:唯有多阅读、勤思考,才能不断发掘机会,静心投资。此心可安住,红绿任逍遥。今天将群友姚禹这篇<渐行渐远的红利>读书笔记分享给大家,欢迎留言。



谈到当前的中国经济,难免会让人想到一连串令人忧心忡忡的问题——经济放缓、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债务违约风险、环境问题、汇率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又该如何解决?在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有益的分析与思考。


书中有三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第一,人口结构的变动不仅通过劳动力供给影响经济增长,对宏观经济的其他方面包括经济结构、物价和资产价格也有影响,其表现形式可能不像人口结构渐进变化所意含的那样平缓。第二,收入分配差距是中国经济最大的不平衡,导致消费弱、投资强,进而造成产业结构中的工业占比高、服务业落后,进而带来环境污染、资源压力问题。第三,高储蓄、房地产价格上升和信用扩张联系在一起,带来房地产泡沫和相关的宏观风险。”这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在本书的序言中提到的,也概括了书中进行分析的主要思路。


作者首先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有两条主线最值得关注。一个是人口红利,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生产者超过消费者,2010年生产者/消费者的比例为128%,整个社会生产的人数显著超过消费的人数,负担轻,人口红利非常明显。另一个趋势是城乡转移,在农村就业不充分的青壮年劳动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转移到城镇工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同于其他国家先完成城镇化,再出现人口红利。我国的人口红利期与城乡转移期相重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口结构的变化同时对收入分配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由于人口红利期与城乡转移期的重叠导致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大量的劳动力供给抑制了工资的上涨,从客观上造成了在收入分配上企业部门对于居民部门的挤压。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居民储蓄主要以银行存款为主,造成了居民向企业提供便宜资金却不能有效分享企业收益的状况,加剧了企业对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挤压。此外,当前我国以间接税为主,间接税可由企业转嫁给居民,实际上居民部门负担了大部分的税收。与此同时政府的公共服务支出增长缓慢,政府部门也在收入分配上对居民部门形成了挤压。居民部门内部也存在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现象。流转税的累退性加重了低收入家庭的负担,社会保障体系的市场化转轨减弱了转移支付的功能。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推升了储蓄率。


高投资、高储蓄率同时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高房价。对于房地产价格,书中的态度是旗帜鲜明的——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已经严重偏离基本面。之所以说房地产价格偏离了基本面,书中给出了三项依据——高房价收入比,高房价租金比,高空置率。这三项数据我国都远高于其他主要国家。导致如此高房价的因素也是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信用的扩张。2003~2010年之间M2平均增速高达18.8%,信贷大幅扩张,大幅增加了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刺激了对住房的投资性需求。我国的房地产还存在其特殊性,有两个因素值得注意:一、受计划生育的影响年轻人买房时往往动用的不仅是他的个人财富而是他的家庭财富,二、政府控制土地供给导致了土地供给市场化程度低,难以及时满足市场的需求。


除了上述的三个问题,书中还对通胀和汇率进行了分析。关于通胀,作者认为从人口结构看我国的过剩型经济难以逆转,在过剩型经济中并不存在出现恶性通胀的条件,不大可能出现通胀长期处在高水平的情况。相反汇率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我国虽然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配置失衡。由于原来的强制结汇和外汇管制的存在,政府部门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与此同时私人部门则是对外净负债。政府部门的外汇储备主要是购买国债收益率水平低,而私人部门的投资则以直接投资为主,收益较高。像日本其私人部门的对外资产大于对外负债,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虽然有资本流出日本避险,但更多的是日本居民在海外的资产回流避险,使日元成为了在危机中上涨的主要的避险货币之一。我国外汇储备失衡的配置结构导致了汇率受外部影响更大,危机期间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问题显然早已被决策层看到并加以应对。我们可以从一系列的政策中看到改变的迹象。放开二胎有助于改善我国的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的问题。营改增等一系列的税收调整措施,有助于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一带一路”有助于扩大对外投资,改善我国外汇储备的配置结构,增强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人民币也正式纳入SDR,这些都将帮助扩大人民币需求,稳定人民币汇率。对于房价问题,书中作者给出了两条路径——要么使居民收入增长显著快于房价的增长,要么继续放大居民部门购房的金融杠杆。当前显然已经采用了后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是不可持续的,能否在未来使居民收入增长显著快于房价则将成为解决房价问题的关键。


那么将来的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呢?很多人在担心中国会像日本一样资产泡沫破裂,之后一蹶不振甚至出现“失去的二十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产价格的重估是大概率将会发生的。日前就连房地产起家的首富王健林都表示:“中国面临史上最大房地产泡沫”。这种泡沫是不可持续的。但如果能够完成经济结构的转型,提高居民收入从而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这种泡沫也是能够逐渐削减的。这样的话居民消费将会上升,消费行业、服务行业将会兴起,其中酝酿着巨大的机遇。


随着红利的渐行渐远,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断显现,改革的需求也变得越发迫切。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依然在通过投资拉动增长维持经济的稳定,但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风向新的机遇已经在酝酿。如果能够看清经济的走向便可以把握住难得的投资机会。



说明一下

有同学发信息来询问如何加入红与绿讨论群组。在这里说明一下,红与绿欢迎在投资方面有兴趣、有专长的投资圈朋友加入,欢迎您分享您的投资经验和故事。如需加入,请您发送您的真实姓名、个人简介、擅长领域、微信号码给红与绿公众号,我们会有专人与您联系邀请您先加入red&green大群,后续会陆续邀请加入分组讨论群,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红与绿 ∣让投资多姿多彩

红与绿与您分享资本市场投资玩家的市场观点、投资理念、心路历程、研究发现,分享群内小伙伴们推荐的优秀投资类文章。我们专注于发掘二级市场的机会,静心投资。我们信奉:此心可安住,红绿任逍遥。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关注和推荐给您的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红与绿(investre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