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一个故事都不同,每一段历史都精彩

红与绿 2020-09-23

                           请点击 蓝字 关注                           



编者简介:本文为【红与绿投资专栏文章】,作者祺骥投资红与绿群友之一。我们坚信:唯有多阅读、勤思考,才能不断发掘机会,静心投资。此心可安住,红绿任逍遥。今天将祺骥投资这篇《每一个故事都不同,每一段历史都精彩》分享给大家,欢迎留言。  


每一个故事都不同,每一段历史都精彩


书名中的“局外人”经营手段离经叛道,THE OUTSIDERS是相对商界的“Insiders 内部人”而言。或许,“商界局外人”换作“不走寻常路的CEO们”或者“商界另类”,更贴近书中内容。


巴菲特提到企业间存在一种神秘的力量(institutional imperative),简单讲就是再愚蠢的行业惯例也会让多数企业去效仿采用。而书中介绍了八个另类的“伟大CEO”,他们理性又独立,专注于“最优化每股的长期价值而不是组织的增长”,不拘泥于企业价值(规模)最大化或简单利润最大化的传统套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他们在平均长达20年的任期内,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功,其掌管的公司也都无一例外成为长期以来的大牛股。


八家公司情况不同,OUTSIDERS的方法各异,又颇有些共通之处,比如说“识才善用,去中心化,剥离低效业务,重视现金流,思考问题更多以投资人的角度,吝于分红,喜欢回购,至少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收购”……


然而,这些招数看上去,好象也没有太新鲜的东西,拿收购和回购来说,如今在美股公司中已经是很普遍的行为,其它公司为什么不如书中列举的OUTSIDERS这样成功?从这几位的经验来看,擅长“低买高卖”是长期以来获得超额回报的关键,他们往往在正确的时间作了正确的事情:当自家的股票被低估时,他们就回购;而当自家的股票高估时,他们可能通过置换或收购去作外延的拓展;而当拟收购的项目没有合适的价格时,他们就等待。


正确“时机”的选择源自于对行业深入的理解和对价格准确的判断,价值发现经常来自于大众眼里的企业困境,而价值获取经常来自于大众眼中的困境企业。在低迷市况中,书中这些OUTSIDERS是怎么度过属于他们自已的艰难岁月,而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哪些身处困境的收购对象?沿着这个思路,发现书中有很多有趣的事例。


常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再牛逼的企业也难免有起落,书中所谈的CEO,就有在公司正走背运的时候接任的,比如说1990年的通用动力,当时正是冷战以后,军工产能过剩,公司的经营情况很差,深陷债务危机,现金流为负,就是这样一个衰退行业中境况最糟糕的公司,比尔.安德斯走马上任后,先从管理层开始动刀,提拔了Jim Mellor为总裁和COO,撤换了25名高管中的21名,同时清理了存货,固定资产和研发的过度投资,卓有成效的人事改革伴随积极的成本费用控制与改进,非核心业务的剥离与售卖换回高达25亿的现金,优势业务的地位得到强化,在资产收益方面公司迅速成为同行中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无独有偶,比尔.斯蒂利兹在接手罗森-普瑞纳公司的时候,其股价已经停滞了十年,其上任后第一个动作和比尔.安德斯如出一辙,就是积极剥离那些没有达到他盈利和收益指标的非核心业务,他相信,经过一系列的剥离(以最好的价格)以后,公司只用投入极小的营运资金就能获得极高的利润。


近期在A股的消费品行业某家公司身上,也看到类似的现象:行业过度竞争阶段过后,随着格局的稳定,业内大多数公司都从抢地盘(盲目收购)向重利润(产品升级)过渡,而该公司经过一连串亏损产能的关停售卖,刮骨疗毒式的外科手术虽然有些短痛,低效业务剥离后却可以立杆见影看到公司盈利指标的改善,看着日渐靓丽的经营数据,即使销售收入短时间不可能高速增长,但公司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未来集团资产的注入,让人对这家身处一片红海里的公司,有了新的期待。


当然,仅仅是“吐故”(精细化管理、聚焦优势业务、剥离弱势短板),不足以成就像通用动力公司这样的大牛,“纳新”(收购)是另一个必选动作。


根据现在的一些研究,差不多2/3的收购实际上都是有损于股东的利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变得时髦起来收购行为,几年后纷纷被证伪,这些公司失败的主要原因收购的太快,低估了整合收购与改善经营的困难与重要性。


而书中的CEO们,在收购纳新方面各有独门心法,大都非常成功,细细揣摩,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专注价值的投手,对于所有收购的对象,不但要“好货”,更要求“好价”,高价面前,他们从来不买(包括回购自己的股票)只卖。


墨菲的基准是在没有杠杆的情况下,十年中税后年收益率要达到两位数,他开出的条件通常仅及实际成交价格的60%到70%(格老的习惯也差不多要打个六折才认为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他回购了50%左右自家的股票,绝大多数的买是个位数的市盈率;


辛格尔顿从来没有支付过12倍PE以上的收购价格,甚至在1969年,随着本公司股票市盈率的下跌和目标企业收购价格的上涨,他竟然解散了收购团队;


TCI有线电视公司的约翰.马龙说过“售出我们部分系统获得十倍的现金流,在用七倍现金流的价格买回我们的股票”,而他购买别家公司的价格,顶多只支付现金流的五倍。


看,虽然侧重点各不相同,他们只有在价值与价格偏离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有所行动,从“价值”的角度一路想过去,另外几个现象也都顺利成章:


一个是,很多OUTSIDER会选择买入处于困境中的标的。比如说,大众影院公司的迪克史密斯,他特别偏爱收购那些有着稳定的收益、增长前景和驰名商标,细分市场的小龙头,只等它们都处于各种困境中出手。再比如说比尔.斯蒂利兹在1986年以15亿美元买下的劲量电池,老东家售卖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公司正挣扎在生死线上,比尔.斯蒂利兹却认为“该企业占据着一个不断增长的双头寡头垄断市场,且一直有不称职的经理管理,这为买家提供了极大的改善空间”。这样的企业虽身处窘境,但同样是窘境中才有好价格。


而且,即时的困境不代表永远。书中提到TCI有线电视公司CEO马龙的一个CASE很好玩,其从瓦纳电讯公司手中买下陷入困境的匹兹堡市特许经营权之后,上来就“把工资支出削减了一半,关闭了上个东家为这个城市建造的精致演播室,把总部从市中心的摩天大楼移到了一个轮胎仓库,几个月内,此前无法盈利的系统开始产生大量的现金流。”


另一个,很多OUTSIDER的择时行为都呈现明显的“镜像特征”(镜像都是反的,市场活跃时沉默,市场沉默时活跃),市场萧条时才有好价格。在20世纪80年代,报刊行业的收购牛市中,凯瑟琳.格雷厄姆几乎置身事外,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萧条情势下,“当她那些过度杠杆化的同行不得不放弃副业的时候,她却以异常稳健的资产负债表,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买主,得益于极度下跌的价格,买入了一系列表现欠佳的电视台和许多教育业务”。


再一个,很多OUTSIDER在收购方面很谨慎但至少会有一笔极重的赌注。这个现象貌似与崇尚保守的价值买家特征相悖,但细想完全合理。正因为保守,标准严苛,所以大部分的收购都被过滤,而最终能入眼值得出手的往往是胜率极高风险极小的机会。“生意就是在每天大量的细微决策中夹杂不多的重大决策”。深谙价值之道的投资者,也大多会把鸡蛋集中在很少的篮子里。有好价格时才能下重注。


用生意的角度作投资,用投资的角度作生意。


至此,觉得这几位OUTSIDERs,某些方面,实在是和巴菲特太像了。


但 每一个故事,又不同; 每一段历史,都精彩!



  ◆  

注:本文写于2016年12月31日,欢迎各位转载分享,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



   如何加入红与绿?

★★★★★

有同学发信息询问如何加入红与绿讨论群组,在这说明一下:

红与绿欢迎在投资方面有兴趣、有专长的投资圈朋友加入,欢迎您分享您的投资经验和故事。如需加入,请您发送您的真实姓名、个人简介、擅长领域、微信号码给红与绿公众号,我们会有专人与您联系邀请您先加入red&green大群,后续会陆续邀请加入分组讨论群,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红与绿 让投资多姿多彩


红与绿与您分享资本市场投资玩家的市场观点、投资理念、心路历程、研究发现,分享群内小伙伴们推荐的优秀投资类文章。我们专注于发掘二级市场的机会,静心投资。我们信奉:此心可安住,红绿任逍遥。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关注和推荐给您的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红与绿(investre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