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专题】我的偶像巴菲特
请点击 蓝字 关注
编者简介:
本文为红与绿投资专栏文章,作者加加,某基金公司投资经理,红与绿群友之一。自3月份红与绿.读享会成立以来,发表了数十篇原创文章,均为群友们多年点滴积累的经验与感悟,深受投资者认同。我们坚信:唯有多阅读、勤思考,才能不断发掘机会,静心投资。此心可安住,红绿任逍遥。今天将群友加加这篇《巴菲特专题:我的偶像巴菲特》分享给大家,欢迎留言。
加加
(To Warren Buffett:我是你的粉丝,但还远远没能理解你。)
这么多大家,最想学习的就是巴菲特和芒格,羡慕他们能在生命中找到钟爱的事业,才能在这么大的工作强度下能活到90岁。而多数投资者选择的是与市场内参与者博弈,选择对赌人性,暴富暴贫、心态跌宕起伏,过度焦虑和躁狂。利用人性赚取暴利的过程中,作为人本身,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价值投资”,这是一种正能量的投资,发现真善美、发现未来的趋势、赚价值增长的钱,内心总是充实的,我们在为这个世界添砖加瓦,可以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像那首广为流传的诗歌“青春”一样,青春是一种状态,与年龄无关。从巴菲特和芒格身上,我看到了这样的青春。
早年被格雷厄姆拒绝,后终于争取到机会为格雷厄姆打工,后来超越老师发家,到伯克希尔的反思和崛起,到互联网时代的质疑和后泡沫时代再受追捧,巴老传奇的一生告诉我们,人生的最大幸运莫过于找到自己钟爱的事业。
师从格雷厄姆,注定了投资底层思维就是注重价值,格雷厄姆生活在一个有便宜货可以捡的时代,低PB、低于折现现金流的公司才值得投资,到后来美国经济的崛起,货币的泛滥,没有便宜货可以捡的时代,老巴和芒格迅速调整投资思路,选择了优秀的价值成长股。投资伯克希尔,也许就是最后一次捡便宜货失败,而投资可口、喜诗、迪士尼等公司,是对未来的把握,是思路转换后的带来的成功。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巴老看不懂,不得不承认能力边界。巴菲特并没有抓住一生中的所有机会,他也不是永不犯错,他只是不断的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框架,获得更大的成功。
“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思考框架作为决策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巴菲特
这句话完整的总结了巴菲特的投资逻辑。而在芒格里书里,多次提到了心理学理论,价值是永恒的,但人本身却是极难战胜人性本身。巴菲特和芒格的集中和长期投资,我们很难做到,一是不能高比例持股直接影响上市公司;二是由于考核的期限,很难扛住“市场先生”的压力。
刘主席提到的“加杠杆搞投资、保险公司野蛮人举牌,数十年不分红铁公鸡,分拆B股降低股价鼓励炒作,上市公司高管每年开大会忽悠”(--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不喜欢分红的原因是,他认为有能力的企业能把这些钱用于更优的投资,而不是简单的分红。而对于中国的很多央企、国企而言,投资效率并不高,所以分红对于投资者而言还是有利的。至于加杠杆投资,这些年的并购绝大部分都造成了企业商誉减值;保险公司举牌虽然没有问题,但因很多时候与上市公司沟通不畅,导致高管大比例离职或造成业务下滑等负面影响,很多公司既没有分红也没有做什么有效投资。以往十送十就已经很高了,后来十送二十、到现在十送三十当成了短期刺激股价的工具,分拆没问题,如果分拆就是为了炒炒短期的股价,多少有些急功近利了。
中国改革开放后,短短三十年走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百年之路,多少炒股炒房暴富的案例。其实富了贫了多少人不是关键,关键是扭曲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价值观、摧毁了人们追求真善美追求进步的原动力,这必将会带来深远影响的。到目前为止,zjh引导买入蓝筹、鼓励公司分红,想把股市变成慢牛,用心良苦。我们可以看到漂亮50的概念开始盛行,大家又开始关注巴菲特,关注价值投资。
资本市场这个冷血、逐利、浮躁的地方,唯有寻找或发现价值,内心才能够喜悦。通过价值来获得财富增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只打算活30岁,那么就赶在30岁之前抓紧挣钱;如果打算活到90-100岁,那么时间和机会都还很多,而找到一生所钟爱的事业,势必会大大提高幸福指数。
下文是笔者对霍德华书籍的思考摘要,比巴菲特更接近二级市场。
《投资最重要的事》
以前匆匆看过此书,再阅读,字字珠玑,可谓投资圣经。相比其他投资书籍,这本书是霍德华总结的投资精华,没有数据、技术量化,全部是用真理的方式总结出来,全是智慧。相比巴菲特后期的并购与经营企业,霍德华完全是证券投资(主要是股票投资),对以股票为主的投资者更有启迪性。
这本书的核心总结为一句话:逆向思考+逆向投资——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读完这句话,我觉得自己还可以继续做投资,因为投资并不需要顶级智商、超凡商业头脑和秘密信息。在投资生涯中反复完善自己的投资框架,让每一步决策有章可循,避免临时非理性情绪的干扰,十分重要。
价值投资者的降龙十八掌(此书的概要)
1、最重要的不是盲目相信股市总是有效或者总是无效,而是清醒的认识股市相当高效而且相当难以击败,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长期战胜市场。
2、最重要的投资决策不是以价格为本,而是价值为本。
3、最重要的不是买好的,而是买得好。
4、最重要的不是波动风险,而是永久损失的可能性风险。
5、最重要的巨大风险不在人人恐惧时,而在人人都觉得风险很小时。
6、最重要的不是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而是追求低风险高收益。
7、最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周期。
8、最重要的不是市场心理钟摆的中点,而是终点的反转。
9、最重要的是不是顺势而为,而是逆势而为。
10、最重要的不是想到逆向投资,而是做到逆向投资。
11、最重要的不是价格也不是价值,而是相对的性价比,即安全边际。
12、最重要的是不是主动寻找机会,而是耐心等待机会上门。
13、最重要的不是预测未来,而是认识到未来无法预测但可以先做好准备。
14、最重要的是不是关注未来,而是关注现在。
15、最重要的是认识到短期业绩靠运气,而长期业绩靠技术。
16、最重要的不是进攻,而是防守。
17、最重要的不是追求伟大成功,而是避免重大错误。
18、最重要的不是牛市跑赢市场,而是熊市怕输市场。
市场虽然并不总是有效,但是战胜也是极难的,一两年的胜出不过是随机事件,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排名次序年年换,并且差别还非常大。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有效市场常常错误的估计资产价值,但对于任何人来说,在与其他人占用相同信息并受到相同心理影响的约束的情况下,能够持之以恒地持有与众不同且更加正确的观点并不容易。这使得他们战胜主流市场异常艰难,即使他们并不总是对的。
市场即便出现无效的时刻,也是因为众多参与者的非理性,而作为一名参与者去辨认市场的无效状态,太难了;卓越不过是极少数人,沃伦巴菲特等人的成就恰恰说明了主动管理要想战胜市场,极难。因此被动型指数基金的繁荣一定是必然的结果。
有效市场理论是相对的,所以应该将精力更多的放在相对无效的市场上,在那里,只要付出辛勤的工作并掌握技术,就能获得最好的回报。
对价值投资者而言,价值的准确估计是根本出发点,其中最有用的就是资产的内在价值。投资者有两种选择:
A、判断证券的内在价值并在价格偏离内在价值时买进或卖出证券,
B、将决策完全建立在对未来价格走势预期的基础上(技术分析-被随机漫步假说否定,个人实践经验也完全根据技术分析做投资)
基于基本面驱动的投资方法有两种: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
价值投资强调的是重资产和现金流。某些流派的价值投资专注于硬资产,甚至有所谓的“net-net投资”,即在公司股票的总市值低于公司的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并超出总负债时买进。这种情况下,从理论上讲,将流动资产变现并清偿债务,能得到公司所有权及若干现金。现金落袋,成本收回,你还白白获得了对公司的所有权。
价值投资追求的是低价。价值投资者通常会考察收益、现金流、股利、硬资产以及企业价值等指标,并强调在此基础上低价买进。价值投资者的首要目标是确定公司的当前价值,并在价格足够低时买进公司证券。
价值投资者相信当前价值高于当前价格,从而买进股票(即使它的内在价值显示未来的增长有限)。
成长型投资介于枯燥的价值投资和冲动刺激的动量投资之间。其目标是识别具有光明前景的企业。从定义上来看,他侧重于企业的潜力,而不是企业的当前属性。
成长型投资者相信未来价值的迅速增长足以导致价格大幅上涨,从而买进股票(即使他们的当前价值低于当前价格)。
当前价值和未来价值之间 ,成长型投资赌的是未来可能实现也可能无法实现的公司业绩,而价值投资主要建立在分析公司当前价值的基础之上。
在国内,普遍估值较高的情况下,低于内在价值的投资非常难。
对风险的理解:不是单纯的波动,而是永久性损失的概率。因为牛市都会出现无脑巨幅上涨,可以缩窄为一年左右损失的概率。
首先,基本面弱未必导致损失风险。买进价格足够低,也能成为一项非常成功的投资。
其次,风险可能在宏观环境并未走弱时出现。损失风险主要归因于心理过于积极,以及由此导致的价格过高。投资者倾向于将动人的题材和时髦的概念与高潜在收益联系在一起。他们还期望从近期表现不错的股票上得到高收益。这些热门的投资可能暂时会实现人们的期望,但是毫无疑问,他们也蕴涵着高风险。它们被人群的兴奋推高到盲目跟风的程度,提供了持续高收益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存在低收益或负收益的可能性。
单调、被忽视的、可能遭到冷落和打压的证券——通常正因为它们的表现不好而成为低价证券,往往成为价值投资者青睐的高收益证券。这类证券以低波动性、低基本面风险以及在市场不利时损失更低为特征,虽然在牛市中很少能有出类拔萃的收益,但平均表现普遍良好,比“热门”股票的收益更加稳定持久。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类貌不惊人的低价证券最大的风险是在牛市中表现落后的可能性。不过具有风险意识的价值投资者是愿意承担这种风险的。
除了0和100以外,概率估计的准确性是无法通过一次来评估的。
评估收益本身很难——尤其是短期收益——但并不能说明投资决策的质量。评估收益必须是相对于实现收益所承担的风险的。然而风险是无法衡量的,风险不可能以某一时刻“所有人”的话为基础来衡量。只有老练的、经验丰富的第二层次思维者才能判断出风险。
有同学发信息询问如何加入红与绿讨论群组,在这说明一下:
红与绿欢迎在投资方面有兴趣、有专长的投资圈朋友加入,欢迎您分享您的投资经验和故事!如需加入,请发送您的真实姓名、个人简介、擅长领域、微信号码给红与绿公众号,或直接加小编微信(扫描右下方二维码)申请入群,后续会陆续邀请加入分组讨论群,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