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侯建峰:投资者决策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和而不同”

侯建峰 红与绿 2020-09-23

编者简介:

本文为红与绿投资专栏文章,作者侯建峰,红与绿群友之一。本文为作者从业多年点滴积累的经验与感悟,深受投资界朋友认同。我们坚信:唯有多阅读、勤思考,才能不断发掘机会,静心投资。此心可安住,红绿任逍遥。今天将群友这篇《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分享给大家,欢迎留言。


为便于粉丝理解文章内容,我们邀请了某民营龙头企业股权投资公司高管紫衣-紫衣,为大家讲述侯总的观点,文中的许多观点值得我们学习,是为投资经典。



投资者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和而不同”作者/侯建峰



我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从实业到金融然后再到实业的转变,最近出差的时候飞机上闲的无聊会思考这两个方面的一些异同,发现这两个方面就像不同区域人的饮食习惯一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也存在互相融合的方式。


绝大部分的企业经营是本着立志成为百年老店的“金婚”去的,绝大部分投资者是本着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去的。由于双方出发点的不同,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推进和投资机构的预期之间在某些阶段一定会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


只有出现在某一段特定的时间,否则这两方在同一事情的看法上基本无法达到均衡,这种看来无法调和的矛盾决定了上市公司证券相关工作的不易。但是,双方又必须在某些方面获得互相认同,因为这是双赢的唯一选择,公司需要投资机构的认同来支撑产业的发展,投资者需要对公司在一些产业布局和资本运作方面的推进来获得投资收益。


由于双方所处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企业在投资者能否获得良好投资收益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机构投资者则更多的是一个附属者、价值发现者和影响者。如果投资者能更清楚认识到这个特征,则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的决定和心态将有可能变得简单。


投资者关注产业长周期、关注产业发展阶段、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关注企业领军人物的企业家精神、关注公司的管理体系是否优秀等因素后更长期的投资将能更好的和公司的成长、发展阶段相匹配。


1. 企业业务的布局是一个长期且艰辛的过程,需要投资机构有足够的耐心


如果不是出于短期炒作股价以便套现或者基于无法摆上台面的资本运作安排,企业在业务方向选择上一定是基于长期因素考虑的,而且这个过程一定会很漫长且痛苦。


企业的业务选择要求前瞻,董事长和公司高级管理层的视野、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决断力等至关重要。企业的业务选择是非常考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其它高层管理者智慧的事情,是需要深刻理解行业本质特征的事情,是需要动用各种社会资源以推动行业发展和公司业务落地的事情。


选择的前瞻性也决定了企业经营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因为产业未来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行业竞争情况、产业替代情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由于是不可预测的,在产业经营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投资者所理解中的超预期和低预期,而在出现超预期和低预期的情况后,做出何种投资决策往往是决定不同类型投资者是否会获得超额收益或者绝对收益的关键,而不同的结果则在不同的投资者心里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即到底是低预期还是超预期)。


企业业务布局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且有些因素不是由公司决定的,比如说扶持政策出台的滞后、比如说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需要过程、比如说产业发展达到“甜蜜点”不是一蹴而就等等。因此,在投资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判断大的产业趋势,抓住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介入并跟随是双方能良好配合并一起成长最优的选择。依托产业趋势和公司发展特质的投资是最简单、最靠谱、最容易赚到超额收益的投资,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贵州茅台、万科、腾讯等等都是在产业快速发展大背景下公司具有行业领军特质发展起来的企业。


2. 企业的经营决策要远远难于投资的决策且考虑更加全面,投资不应该轻易下判断


企业业务经营无法很快变现,股票投资变现要容易得多,这种特征决定了在对同一个事情判断的时候,这两方对分析因素的广度和对各类因素思考的深度是有很大不同的。


由于企业经营的特征决定了企业的业务选择一定是基于长期的,因此其在做决策和投资的时候考虑会更加全面,会更加注重控制风险,会更加注意资源和人才的整合。


企业经营中方向选择的错误对于好多企业来讲可能是生与死的区别,或者至少可能会出现生不如死的结果,所以企业在经营方向选择中一定会非常慎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因此如果一个投资者对一个行业或者公司经营的业务方向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和行业内专家、企业各环节负责人去沟通,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做经营推演而轻率做出判断的话,结论大概率是不可信的,而这种情况在目前国内的投资圈内普遍存在。在投资市场上普遍出现了参与投资某些行业和公司的人没有对行业和公司做过深入研究,推荐或否定的公司基本上没有去过的情况(貌似前段时间出现了一个公司发公告否定一个分析师报告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决策大概率从逻辑上应该都是不可信和不靠谱的。而这也是造成企业经营和投资者预期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


正是这种不是基于行业发展规律和公司发展规律的投资,在投资圈出现了二级市场投资“风投化”,出现了基于各种短期事件的博弈性投资,出现了跟风性推荐和投资,出现了抱团取暖哄抬股价市场不好的时候又互相砸盘的宽幅波动投资等。


3. 投资也许靠“说”可以短期改变预期,但企业经营永远是需要实力和事实来说话的


短期的投资可以借助于逻辑形成预期,但是长期的投资一定要在逻辑合理的前提下更多的注重事实的验证,需要观察所投资的公司在行业启动和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做出实实在在的布局,比如说是否付诸行动在使得公司具备核心装备的制造能力、具备强大的项目获取能力、具备核心技术等等。


投资投的是未来,投的是预期,因此投资可以通过说和基于逻辑的分析来改变预期,也许这种预期永远没有办法实现,某些阶段也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去年各种“类风投”的主题性投资以及一些市值管理公司的基于资金推动并配合未来子乌须有的事件做指引的投资都是这种情况。


但是,企业经营中“做”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而“说”只有在做成了以后供宣传用。企业经营从大的方面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无论是战略制定还是战略执行都是基于“做”为前提,而好多经营失败的企业基本上也是由于“做”出了问题。企业任何经营的决策都是以“成事、赚钱”为前提,不管这个企业是不是股东利益至上,从企业存在的本质诉求来讲,做事、赚钱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


所以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所投资的公司原来做了什么以及现在正在做什么,主要是考察这个公司在原来的经营过程中是否具备成功的基因,而这种基因是可以延续和复制的,同时如果一个企业现在通过产品生产、项目建设把一个市场不理解且难度极大的项目或者工程落地的时候,是一定要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重视的。这实际表明了公司的一种执行力和在该行业相对领先的实力,如果产业趋势配合,这样的公司未来的快速发展一定是大概率事件。


4. 一窝蜂而上的行业要慎重,市场扭扭捏捏被各种质疑的行业要重视


资本市场投资的是预期,因此“一窝蜂而上”和“扭扭捏捏被各种质疑”实际上代表了未来可能发生预期改变的实际存在。如果一个业务选择的方向被绝大部分投资者很快都认可,那么这个方向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这意味着这个业务方向模式简单、很多人都会进入参与,同时重资产情况下有可能会成为公司沉重的负担。反之,当一个方向被市场诸多投资者质疑并不被理解,那么这个方向不一定错误的,这有可能意味着这个方向孕育着潜力,有高的进入壁垒。


中国的资本市场整体上是一个浮躁的市场,中国的好多产业投资也是这样。如果一个行业一时间可以冒出数十家甚至数百家企业进入,那这个行业可能马上面临的就是价格战或者需求端短期出现放缓后的破产潮,特别是需要重资产投入或者烧钱的行业更要慎之又慎。比如说曾经出现的光伏、风电、O2O以及4万亿刺激下蜂拥而上的传统产能等等。能够一窝蜂而上的行业大概率是从资本、技术、装备、客户等等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环节的壁垒都非常低的,再结合中国人喜欢赚快钱的特征,这些行业大概率会“昙花一现”。在这样的行业中也许那些进入早、商业模式轻资产的企业才有可能大概率获得成功,因为需要前期获得的收益以及轻资产情况下的少投入规避后续经营中的风险进而把别人熬死。


还有一些“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行业,这其实和资本市场投资中“人多的地方不去”是一个道理。人类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和惯性,特别是在一个领域形成少数意见领袖的时候,意见领袖的观点会决定部分大众的认知。有好多一开始被市场质疑的行业或公司最后成为了大行业或行业翘楚,这就好像人生一样,有一帆风顺发展起来的,也有厚积薄发发展起来,且厚积薄发的人生会发展的更为平稳和扎实。扭扭捏捏被市场质疑的行业也许正是在扭扭捏捏发展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后进入者的先发累积优势(实际的竞争环境不恶劣)、完成了对风险的充分评估和应对、完成了发展过程中关键核心因素的突破等,而这些是一个行业和公司能否稳定踏实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投资中,市场质疑的过程往往是一个行业或一个公司蓄势的过程,市场认知的改变可能就在下一秒,当然这需要行业和公司本身发展的逻辑是正确的且获得了部分事实证据的验证。


5. 投资者需要关注行业和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需要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和“大爷”思维


一个行业如果能满足“解决社会痛点”并具备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那这个行业一定是有生命力的。能解决社会痛点意味着实实在在的需求,能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意味着会对需求形成催化有望发展成为更大的市场。


判断一个公司好坏以及它未来的发展,我更关注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因素,比如说领导者的视野和资源整合能力、业务战略的梯度、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公司在技术/生产/渠道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团队的管理和执行能力等。国内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在中小型企业中领导者的格局和资源整合能力对公司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而业务战略梯度和管理层是否优秀则是公司能否做大的关键。


我原来分析过的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是一个较大的行业,有数百家上市公司,中大型上市公司却很少,有很多企业上市很早但错失了通过资本市场快速做大的机会。究其主要原因是太过于埋头苦干,太过于拘泥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太过于端着“大爷”高高在上的清高,太过于通过“酒香不怕巷子深”来麻痹自己。有很多人会关注自己的title,在我看来一个企业除了老板和股东是真实存在的,其它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各类总监只是一个附属于公司的代号而已,我们着实不应该为了一个代号封闭自己的圈子和思维。


6. 结语


我出生在北方,且是一个以面食出名的北方某小城,在我离开家外出上学前,面食几乎占据了我99%的主食,在家我几乎不吃米饭,在我认知中米饭实在是太难吃了,这可能和好多南方人对面食的感觉是一样的。直到外出上学后迫不得已才陆续接触到各种米饭,也体会到了不同米饭的美味之处。现在我的主食中70%是面食,30%是米饭,虽然面食还是占据绝对主要的位置,但是有了米饭的调剂面食吃起来会更加的香。


目前企业产业布局经营的推进与投资者对所投资企业的产业布局推进的理解和预期就好像北方人对面食的认识和南方人对米饭的认识一样,有些时候双方关注的重点都偏离了对方的核心,那么这就需要双方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索企业发展和投资的结合。投资者需要更好的理解企业业务经营的深度以及经营周期的长度,更好的附属于企业获得自己的投资收益,企业需要做好企业的经营、做好企业经营的预期管理,更好的服务于投资者,通过资本的力量更快、更强的做大企业。


去年的时候有太多的人不理解我为什么在一切步入正规且蒸蒸日上的时候离开券商。我只是想证明在看好产业趋势和公司特质的时候进入并长期参与也是投资成功的一种方式。其实,我并未走远。


最后脑洞一下,谁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出来一种面和米的融合食品能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呢!



侯建峰往期文章:


1、怎样选择成长股?

2、追随趋势,别轻易“出”手



关注红与绿,您将获得更多投资经典。多谢您的支持~

有同学发信息询问如何加入红与绿讨论群组,在这说明一下:


红与绿欢迎在投资方面有兴趣、有专长的投资圈朋友加入,欢迎您分享您的投资经验和故事!如需加入,请发送您的真实姓名、个人简介、擅长领域、微信号码给红与绿公众号,或直接加小编微信(扫描右下方二维码)申请入群,后续会陆续邀请加入分组讨论群,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更多文章,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欢迎大家帮小编点一下底部的广告哦,只要您动一动手指(无需关注或购买),小编就能多一点绩效,看在小编这么辛苦的份上,谢谢大家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