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离歌

向启 红与绿 2020-09-23


曾经有个二逼青年跟我讲,他不喜参加同学会,因为一到买单的时候,那帮崽子就开始东张西望。


曾经也有人比喻,大A股是一场已经持续三年的流水席,千万不能做买单的那个人,因为这个单你买不起的。


如果我们放眼更宽广一点,十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的货币盛宴,是不是也走到快要买单的那个十字路口?


且不论这个单由谁来买,之所以会有单需要买,核心逻辑在于资产弹性、负债刚性


每一笔资产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的背后都会有与之对应的负债。但若资产的回报率无法覆盖负债成本,这个故事就会开始出现问题。


这些年来,天朝的资产回报率是单边下降的;或者说,能够实现高投资回报的项目,快速面向小生意收缩(造房子车子→开铺子馆子→卖煎饼果子)。但是为了维护数据增♂长及社会和♂谐,资产总规模的扩张却没有相应减缓,那么一定有一些资产和它背后对应的负债,正在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


当然债务链条压力有很多办法可以转嫁和延展,甚至还可以通过增量来粉饰存量;但这张网在总量上是诚实的,它一定会越来越紧绷。或者说,它在很多局部已经开始裂痕斑斑,无论怎样去修补,趋于断裂的力量总是在这张网上渐渐积蓄。


农行票据窝案应如一声惊雷,唤醒仍然沉迷在“资产荒”幻觉中的人们。固然它可能不够资格构成雷曼时刻,但它毕竟是(国有大行)、(北京分行)、(票据业务)、(数十亿元)层面的操作风险——毕竟不同于班干部挪用教师节敬师款炒股票(当然那也是个严重的问题)——至少它理应引发我们更进一步的叹息:


关于国民内心深处不可抑制的杠杆冲动,关于可能已经挖掘到山穷水尽的杠杆手法。


信用盛宴中财务保守者受到的通胀惩罚,让大家在若干年前就道出了“穷人存钱,富人借钱”的真相,随即内化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在社会层面不断积累可见或不可见的杠杆行为。


即使以三轮爆破之后的大A股为例,迄今仍然有万亿级别的两融尚在存续,更多的杠杆则隐匿在貌似与杠杆无关的系列名词背后:定向增发、员工持股、股东增持、万能险、信用卡套现、个人消费/经营贷款,乃至于作为王的证金公司:无一不是身负巨大偿债义务的杠杆主体。


所以说新常态下的杠杆观念深入人心,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权贵游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但在一层层嵌套的深处,作为根基的基础资产却在过剩和转型中不断沙化;在此之上的全民杠杆运动,渐渐演变出清晰的庞氏特征。货币扩张背后的信用开始坍缩,币值逆转宣示一个大时代的落幕;所谓【供给侧】可能成为散场焰火的惊鸿美名。


灯火总是在阑珊处闪耀,盛宴总是在高潮时戛然——无论身处局中的人们是否意犹未尽。也许我们正在翻越一座巍峨的高山,也许我们即将横跨一道深邃的鸿沟。


当加杠杆转为拆杠杆,这笔账单一定超乎想象的昂贵;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没说完温柔只剩离歌。


一场画美不看的风雪,一个只静美男的凛冬。任性的爱需要更多考虑,借来的幸福请深深珍重。



关于红与绿



红与绿与您分享资本市场投资玩家的市场观点、投资理念、心路历程、研究发现,分享群内小伙伴们推荐的优秀投资类文章。我们专注于发掘二级市场的机会,静心投资。我们信奉:此心可安住,红绿任逍遥。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关注和推荐给您的朋友!

小伙伴们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关注我们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点[查看官方帐号]关注我们;

2、在[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中输入"investred"或"红与绿";

3、在本文标题下方点[右侧关注]旁边的"红与绿",再按下面的[关注];

4、扫描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