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8-01-17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语文

作文

数学

英语

法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

音乐

育儿

网校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名。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汉语拼音巩固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有个别学生的握笔姿势还需要提醒改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较好,阅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本学期将继续进行每天晚自习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再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孩子有了初步的写话兴趣。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2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4.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1.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新修订教材新增了《日月水火》、《天地人》等课文,保留了《四季》、《日月明》、《口耳目》等,从篇目看来,新教材保留和新增的课文,不少是儿童诗,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先识字再学拼音。现行的语文教材,一年级的目录顺序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识字二、课文。而新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一年级学生先认识一部分常用常见字,能把孩子的生活融入学习中,这样更关注孩子的需求了。教材中处处都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识字的第一课,就是“天地人”,其中重点提到了“天、地、人;你、我、他”这6个字。为什么要以这6个字为第一课,为什么不从曾经的“人、口、手”开始?“天、地、人”亦被称为“三才之道”,这个学说很早就深入了中华民族之心,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也暗示了孩子的语文学习,对母语的学习,也要从探究和体验天、地、人的奥秘开始。这也恰恰体现了教材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


第一册识字量由400减少到300,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比如“地”字,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童话书、绘本里可以看到,电视新闻里也有。 在以前,课文选用的一些结构简单的独体字,比如“叉”字,结构比较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算多。新教材中,增大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


新增“快乐阅读吧”和 “和大人一起读”。教材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中,提出了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中,“大人”两字包含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师、爸妈、祖父母,也可以邻居家的小姐姐。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两个栏目主要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


语文园地新增“书写提示”。写字是有规律的,每个字有自己的写法,笔顺都有自己的规则。新教材要求学生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很多地方打字取代写字,但孩子写字不能弱化。


部分课文被替换,新增儿童诗,例如台湾作家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选入,这些名家名篇都很经典,而且文字少但意境不少,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之所以会放这么多儿童诗,一是因为短小精悍,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减少阅读难度;二是孩子容易上口,会增加阅读兴趣。


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传话游戏”,第一个人轻轻说句话,传到最后一排,看看哪组传得又快又准。游戏虽然简单,但锻炼了孩子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能力。通过传话游戏,让孩子们学会等待,锻炼专注力。在当下的快阅读环境下,传话游戏能让孩子们学会静下来心做事。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教材的编写以最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学会与别人交流的习惯。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进行口语交际,在教学中是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


2.汉语拼音:(1)认对、读准声母、韵母;(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识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准确认读305个生字,书写168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


4.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能按照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和句子的理解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写长句子中的停顿、轻重;(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4)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三、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


2.充分利用教学中精美的图画、儿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倡导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在课堂上扶、放结合,要大胆地放,巧妙地扶,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及时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爱学习、乐学习的兴趣。


4.倡导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与旧的联系,发现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5.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成果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


6.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当时、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识字竞赛、书写提示、故事会、朗诵比赛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7.重视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一年级学生处于入学启蒙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编写思路、体例及教学策略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编写思路、体例及教学策略

一、教材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年级下册教材有8个单元,其中有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课文单元,识字单元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每个识字单元有4篇课文。六个课文单元中,每个单元有3到4篇课文不等,一共21篇课文。每个单元的后面有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不是每个单元后面都有,是穿插安排在一、三、五、七单元。在第一单元的后面,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的最后,安排了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

从每个单元内部的结构来看,首先是3到4 篇课文,然后是一三五七单元穿插安排了口语交际。最后是语文园地。语文园地有这样一些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二、从整体看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借鉴古代蒙学读物的形式编写,比如,教材中安排的识字课《姓氏歌》《古对今》《人之初》,都体现了这个特点;《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从版面设计来看,插图以扇面的形式来呈现,十分富有古典美。

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如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一课,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选编了《端午粽》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每一次日积月累中,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这样的安排,不仅考虑到了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

这种梯度,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有所安排和体现。从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一上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一下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借助图画阅读”的目标,一上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了解意思,到了一下程度加强,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依靠上下文来猜字、认字,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口语交际部分,通过目标分解,细化落实,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能力。以“听”为例,从“注意听别人说话”,到“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训练学生逐步从“能听”发展到“会听”。再如“说”的方面:从起步时的敢说、“大胆说”,逐步到“配合动作清楚明白地说”,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交际习惯和交际规则方面看,从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到礼貌意识,让学生在每一次口语交际中都能得到针对性地训练,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层层递进中螺旋上升。

(三)选文:营养与趣味并重

一下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课文的选用坚持文质兼美。不仅筛选了经典老课文,也有新选编的、内涵与语言皆美的新课文。有表现自然之美的《春夏秋冬》,有反映现代儿童生活的《怎么都快乐》,有体现家人关爱的《夜色》,有介绍传统节日的《端午粽》,有培养好习惯的《文具的家》,等等。这些选文的内容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情感世界。而且题材多样,有童话,有散文,有儿歌,有故事,不仅确保了教材全面的思想内涵,而且保证了教材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四)弹性: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同一个年龄的学生存在着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学生个体差异,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加大了选做题和开放性题目的比重,来增加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

教材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之中。比如,语文园地中让学生展示在其他学科课本上认识的字,《要下雨了》《棉花姑娘》等课文,通过有趣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都体现了学科相互勾连、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大语文观念,把语文学习有机地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都有语文。

三、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

1. 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 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 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四、各部分内容的编写思路及策略运用

(一)识字写字

教材中识字写字的编写,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着力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发展识字能力,打好写字的基础。科学安排识字写字序列。要求会认的字,都是出现频率高的生活口语常用字;要求会写的字,大多是字形简单、构字能力或构词能力强的独体字,也适当选择特别常用的合体字,大体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的顺序编排。

1、识字部分

本册教材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遵循课标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共安排会认字400个,会写字200个。识字内容主要安排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识字单元,课文部分,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两个识字单元和识字加油站与课文部分的识字学习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识字单元和识字加油站学习的重点更加侧重于集中归类识字。

识字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策略运用:

(1)联系生活实际识字,识用结合。

抓住课内外的切合点,将学生的识字学习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拓展识字活动。例如在识字单元第二课《姓氏歌》中,它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的姓氏于琅琅上口的儿歌之中,我们可以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课文中介绍姓氏的方法,就是把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方法和借助偏旁介绍的方法。然后通过读课后的小儿歌,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原来还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介绍姓氏呢,表面上看是姓氏的介绍,实际上渗透的恰恰是识记汉字的方法,当学生初步掌握方法后,用上这些方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氏,从而将学生的视野从课本内引向了生活,从学习文中介绍的方法到用上这些方法来介绍自己的姓氏,同伴之间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交流。也许会发现更多介绍姓氏的方法,比如熟字加一笔、减一笔、部件拆分法。还可以引导学生介绍身边人的姓氏,小伙伴、邻居、老师等等,这样既巩固课内方法,又发现新方法,极大的扩充识字量,超额完成任务。

(2)归类识字,感悟规律。

形声字占了很大的比例,涉及到了字族识字的内容。这样以整组字的形式来认识学习汉字比较易于学生对照区分,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例如识字单元第3课《小青蛙》,安排了青字族这一组汉字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读文后,圈画出“青”字的兄弟姐妹们,请学生仔细观察,青字族字型及发音特点。接下来借助偏旁理解“睛”字的意思。再出示儿歌引导学生借助字谜来理解这组字中偏旁与汉字的关系,体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想。适时带领学生完成课后的想一想、填一填的内容,进行语境中的运用练习,最后,还可以安排学生对青字族的字进行扩充,从而进行拓展识字。

(3)在游戏中识字,提高识字兴趣。

把识字教学融贯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动脑又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果。例如在《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中,安排有关认识身体部位的词,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后,可以设计小游戏,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和巩固。①图词连线。②你读我指。③看口型猜词语。④你指我猜。促使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有趣而高效。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创造更多有意思的游戏方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4)在语境中理解,在对比中区分。

随着学生认识汉字数量的增加,同音字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区分同音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主要是对汉字的意思理解不清造成的,而对于字义的理解,我们遵循的原则就是在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体会感悟,这个语言环境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为学生创设,在实际语境中进行区分。例如“近、进”字。在对比运用的过程中,强化易混淆汉字的区别。

课文部分的识字可以尝试随文识字、归类识字,编字谜、编儿歌、等等,来帮助学生记忆汉字。

2、写字部分

(1)重视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坐姿和执笔姿势。编一些适合自己班学生的写字小儿歌、小口诀,教师多关注、多指导。

(2)重视写字方法指导,提升写字能力。如独体字,引导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压线笔。如合体字,重点看部件,看结构。根据汉字结构特点进行归类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结构相同汉字的书写规律。如第7课《怎么都快乐》,“讲”和“许”,放在一起指导,观察相同之处,重点指导其中的“讲”字,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书写“许”字,一讲一放,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学习到运用的过程。

   (3)重视书写后的反馈与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全班评、同伴互评、学生自评等等。评价的内容要针对在观察时重点强调的那些笔画,帮助同学把字写得更漂亮。

(4)重视书写规律的总结。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笔顺规则的总结,还可以带领学生编顺口溜,小儿歌,帮助学生总结汉字书写规律。

(二)阅读

1、教材的编写主要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尊重语文教育规律,合理设计内容梯度,将语文要素穿插到各个单元。教材精选文质兼美的文章,精心设计语言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的指导,倡导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每个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安排。

每个单元的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这一点,从低年级教材中就已经开始体现。

比如,第七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小猴子下山》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说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也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结论。又如,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在课文《树和喜鹊》中,“孤单”一词下面吐了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直接点明了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联系上下文的方式了解词语的意思。

(2)关于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的一个发展。(出示表格)

从朗读课文和学习阅读两个方面来对比一下,从一上到一下,语文要素的发展。

(3)语文要素在教科书中的呈现。(表格)

语文要素在教科书中的呈现主要体现在课后练习题和文中的泡泡里,为教师教学提供线索和抓手。课后练习题,对语文要素的提示是非常明确的,比如《我多想去看看》《端午粽》《小猴子下山》直接点明语文要素。文中泡泡提示语文要素情况只有三次,非常明确引导教师在教学时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如《树和喜鹊》,在这个单元和以后的学习中都要加以运用。《要下雨了》“读了这一段,我知道了“闷”的意思”。《动物王国开大会》“看来,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很重要!”。

2、策略运用

(1)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课标中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一下来说,我们的重点是帮助孩子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正确:读音准确,吐字清晰,不添字,不丢字,不颠倒顺序。流利:不破句,不顿读,不唱读,连贯地读,语速合适。在这样一个朗读的总的目标之下,在一下的朗读训练中重点来关注三个方面:

首先读好长句子。教材课后题都明确提出了要求。更多的是读好停顿,长句子难读,主要体现在停顿把握不好,不但是标点的停顿,还有语意的停顿。如“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经过训练逐步形成了一种感受能力,也就是语感。

第二方面是读好不同的语气。比如说读好感叹句,如《我多想去看看》课后题,出现两次感叹句,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个感叹号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师示范读,使学生明确感叹号中包含着一份强烈的情感,也就是指向有感情地读,为后续做了铺垫,也为学生后续正确运用感叹号作了铺垫。

第三方面是分角色朗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要下雨了》《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课后题都包含角色朗读,对学生要求更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品味出角色不同的心情,然后再读出来,在指导孩子朗读中,教师指导不仅仅停留在外在的技巧形式上,关键在于对句意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握上。在朗读训练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教师的范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达到以上要求,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对孩子进行长期的、认真地培养和训练。

    (2)重视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⑴积累有特点的词语和句子。①积累有特点的词语,如《彩虹》课后题,荡来荡去……我也能说这样的词语,通过读引导孩子们发现原来这些词语在形式上的一些特点,都是什么来什么去,而且词语中的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让学生说一说除了这些词,你还可以说一说哪些表示动作的词,到文中去找动词,变成这样的句式,还可以引向课文之外,生活中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如《树和喜鹊》课后题,安安静静……AABB式,说一说自己知道了哪些这样的词语。除了课文资源,把孩子们的视野引向课本之外,再结合既有知识经验生活积累说一说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②积累有特点的句子。《小公鸡和小鸭子》课后题,读一读发现每一组句子的第二句话干什么之前都加了新的词语,“偷偷地”“飞快地”,加上这样的词语就比第一句话显得更具体了,说得更详细了,然后回到文中,利用课文的资源,(他们走进草地里)通过对句式的认识和积累,教会了孩子们怎么把一句话写具体。如《荷叶圆圆》课后题,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苹果怎样,让孩子们仿照前面的话说一句,引导孩子发现,这句话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了这样的发现,孩子们就能说出这样的句子了,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就积累下来了。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树和喜鹊》“孤单”这个词语,读一读第一段就知道“孤单”的意思,通过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原来“孤单”就是只有一个,很孤独的意思。《要下雨了》“闷”的意思,“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文中泡泡提示,读读这段话我知道了知道了“闷”的意思,通过读句子知道“闷”的意思就是不透气。孩子们学会了这种方法终身受用。同时这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

(3)重视语言的运用与表达。

一年级开始我们就特别的关注语言的运用与表达,在表达中我们要有专门的设计,如著名特级教师顾家漳老师《小壁虎借尾巴》的设计,引导孩子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三种形式让孩子练习说话,说一说这三种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第一种“学了这三节课文,我知道了……”;第二种“小鱼、老牛、燕子没借尾巴给小壁虎,是因为……”;第三种“动物的尾巴真有趣……”。虽然说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形式不一样,在这样一个说话的训练过程中,锻炼了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相同的内容的能力,在说话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吸收了课文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教材编写的思路和一上也是一脉相承的:构建口语交际目标体系,围绕目标体系,选择符合目标的交际话题;在交际话题之下,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根据话题和情境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口语交际的目标体系一清二楚。

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内容,分别是听故事讲故事、请你帮个忙、打电话、一起做游戏。主题内容富有情境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课上习得的交际方法也运用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回顾一年级上下册教材中四次口语交际的训练要求,上册教材要求富有梯度,训练也富有层次。本册教材要求,在上册要求基础上承接性很强,训练主线清晰,交际性也更强了,训练学生掌握说的方法和技巧的同时,增加了交流中的应对训练。我们来看一年级下册的四次内容。

(一)听故事讲故事

这个年龄段的时候,自己很喜欢讲故事,但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老师先范讲,借助图画讲一个反复结构的故事。同时,要鼓励孩子当着很多人讲一段话。通过当众讲故事的方式,提高他们面对一群人讲话的能力。

(二)请你帮个忙

这是一个求助的话题,面对不同情境的时候怎么有礼貌的求助,让别人愿意帮助。还有就是我们发出了求助的信息,对方有没有帮助都没有关系,都要表示感谢。

(三)打电话

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做的一件事。打和接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希望通过口语交际的方式让人与人的交往更容易。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方法。让他们既有意识又有能力。

(四)一起做游戏

邀请小伙伴做游戏,再做清楚的条理表达。这个话题的设计也是贴着学生的实际来设计的。

举例说说《请你帮个忙》教学设计:(一)求助帮忙,引入主题;(二)表演示范,明确要求;(三)游戏激趣,学会称呼;(四)创设情境,形成交际;(五)互动评价,达成目标。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而进行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如果没有具体的交际情境,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双向互动的交际过程,所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是口语交际中的重要环节,我们要通过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来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和热情,从而达成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和日积月累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全册看拼音写词语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教科书教科书图片(附教材分析)


复制打开网址 www.1ydt.com 下载全册PPT课件及word教案试卷点击阅读原文看全部教学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