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1-04-30

语文

作文

数学

英语

法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

音乐

育儿

网校

                        1  草 原

教学目标:

一、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三、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二、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三、精读“草原景色”,品味“动情”

第二课时

一、“草原人民的热情”,再品味“动情”

(一)学习“远迎”一节

(二)学习“热情款待”一节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

二、总结感悟

1.依据板书,讲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景、借事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

2.归纳课文整体内容,并指出本课第一大段,写了草原的风光美,第二大段写了草原的人情美,把这两部分联系起来,作者实际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浓笔重彩、有声有色的草原风情画。

作业设计:

1.跟家长交流学习本课的体会。

2.搜集草原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景色——风光美——动情(写景抒情)

草原{ 人民——人情美——更动情  (写事抒情)    } “我”

蒙————情深————汉

 

2*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认识“矗 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丝绸之路”名字的由来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

3.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感知

四、再读感悟

(一)重点研读

(二)分角色感情朗读

(三)展示资料,交流感悟

五、总结回顾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2.张骞是什么时间出使西域?分别是什么目的?

3.中国有哪些商品及技术传入欧洲?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 {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3   白杨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四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绍、新疆”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从“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课文结束。

2感受白杨的形象美,感悟白杨的品格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难点:

阅读能有自己的见解。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三.教师归纳问题,出示导学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四.整体感知,体会新疆的恶劣环境。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板书。

                   没有……没有……也没有……

                      (浑黄一体)

                               

环境恶劣(新疆)  

五.反馈感悟,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六、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爸爸的思想感情。

1、要求学生带问题反复阅读爸爸的话,讨论爸爸要表白的是自己的什么心?

2、从爸爸的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体会无数像爸爸一样的在边疆参与建设的人们的崇高思想。

3、学生交流此时的心里感受。

4、爸爸在孩子们面前借白杨树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和目的。

三.让学生了解“借物抒情”。

四.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没有……没有……也没有……

               (浑黄一体)

                                    

                           表白  

环境恶劣(新疆)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

3.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难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展示并齐读阅读要求

四、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接龙读(各读一段)以检查朗读情况。

3.自读思考:

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在文中反复出现说明了什么?

五、再读感悟,小组探究

六、总结回顾

在这样让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前,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体现了什么精神?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建设者(勇克难关 顽强拼搏)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握信封的写法,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难点:

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歌曲引入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二、齐心协力  出谋划策,建立联系

三、集思广益,开展活动,取长补短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开拓视野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评讲

一、阅读例文  回忆格式,明确写法

二、尝试习作,有条有理  发表见解

三、交流赏析,学会评改 共同提高

1.教师根据巡视式的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全班同学互评互改。

2、 结合评改中的出现的典型问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3、小组交流评改。

4  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四、学写信封,鸿雁往来 加深感情

五、总结

回顾拓展一

一、交流平台

(一)引言揭题

(二)读题,了解要求。

(三)独立准备;分组交流。集体交流

(四)总结谈话  积累收集方法

二、日积月累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了解古诗的意思。

2、勾画出讲解后仍不懂的词语,查词典解决

3、任选一个同学说说古诗的意思。

三 、趣味语文

读短文欣赏有趣的充满智慧的语言、谈谈感想。

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教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2.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3.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感情朗读,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6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

(二)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

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教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

① 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② 思考:

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四)深入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2.分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片断

*分角色朗读

*思考:课文中“我”问妈妈骆驼夏天到哪里去,妈妈也回答不出来。想想看,骆驼夏天可能到哪里去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最后两段,体会怀念之情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2.你读懂了什么?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还”和“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三)拓展延伸──说童年

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四)总结全文

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另一本则是高尔基的《童年》。

板书设计

学骆驼咀嚼 (4)

想象驼铃用处 (5—9)

想替骆驼剪毛 (10)

追问骆驼去处 (11—14)

 对童年生活无限怀念

学骆驼咀嚼 (4)

想象驼铃用处 (5—9)

想替骆驼剪毛 (10)

追问骆驼去处 (11—14)

 

 

7*  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虾壳”等词语,摘录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3.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与纯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及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

二、谈话导入,进入情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清思路,把握主旨。

2思考交流:喜欢本文吗?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你读懂了什么?

四、理解赏析,品味交流

1师导入

2品读感悟,相互交流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写写自己童年的美好与快乐

2可选择读《呼兰河传》全书

六板书

园子:奇妙美丽

孩子:自由自在    祖父:宽容慈爱

                                                                     

                                             8、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外延伸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3、认知目标: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大家边听范读,边想一想“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幻想?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三、理解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自学。

  1.课文围绕梅花发现哪几件事?

  2.判断: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一件事。( )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三件事。(√)

  3.小组讨论哪三件事?

  (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小鱼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成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文章主题。

  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发现的起因)

  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作者9岁时候的独立思考)

  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

  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天真来。

  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

  三.结束语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

        生物课上------>胚胎发育

        课上发笑---------->驱逐迫害

 

                                 9*、儿 童 诗 两 首

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及相关词语。

2、     感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写儿童诗的愿望。

3、     通过诗歌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

感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刺激学生创作儿童诗的愿望。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一、    播放音乐,创设情景

二、    学习《我想》

1、     出示《我想》这首诗歌,老师有感情的朗诵。

2、     请学生把诗歌标上小节数,自由读诗歌,解决生字读音问题。

3、     说说看,小作者有什么愿望呢?为什么有这样的愿望呢?

4、     感受各种画面。体会诗歌的感情色彩。(配置了灯片)

5、     指导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想象诗歌情境。

6、     说一说你觉得这首儿童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7、     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8、     说说你们还有什么愿望?尝试用本诗歌的形式说一说,老师帮助润色,使内容具备儿童诗的味道。(可以动笔写一写)

三、    入课题,创设情景《童年的水墨画》

四、    学生自由朗诵诗歌,说说这首诗和前面的作品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五、    配乐《童年》朗诵诗歌,感悟诗歌旋律美,体会童年快乐生活。

作业:阅读《童年的玩与学:48-92页。尝试写一写儿童诗,全班集体交流。

 

 

                                             口语交际·习作二

活动目的:

1、 培养学生乐于就一个话题参与,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互相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品味童年的快乐、美好

一、激情导入

1、师导入:本组课文,讲述的都是生动有趣的童年故事,我们一起来聊聊印象深刻的课文或场景吧

2、放背景音乐《童年》

二、   回忆童年

1、静静地回忆难忘的童年往事,挑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2、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

3、师生共同探讨刚才的同学表达效果

4、想一想: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呢?

童年的歌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趣事……

三、   分享童年

1、小组内相互交流难忘的童年往事

2、推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口语交际大赛

4、师生共同评议,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5、颁发奖项

四、播放足球比赛片断。讲讲参加比赛或观看比赛的感受。

五、出示图片,引导有序观察,推测小足球赛的激烈程度。

六、想想怎样把观察到的和想象到的写下来。

 

 

                                             回顾·拓展(二)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积累读书方法。

2、朗读积累,体会人生的一些道理。

3、推荐高尔基的《童年》,激发学生读名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平台

(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三)交流读书方法

二、日积月累

1、            预习,理解句子大意及出处。

2、            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            指名读,注意句子的节奏、韵律。

4、            交流句子含义。

5、            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准备把哪些话语送给谁,为什么。

6、            朗读、背诵。

7、            交流课外收集的类似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三、课外书屋

1、           简介高尔基的自转体小说《童年》。

2、            学生互动介绍该书内容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作品《在人间》、《我的大学》。

3、            师生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推荐表现其他名人、伟人童年生活的书,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名板书于黑板上,供学生阅读时参考。

 

                              10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积累精妙语言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妙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课文

二、读通课文

1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说说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通过教师的范读,纠正读破的句子。注意停顿的恰当。

4、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在难读的词句上做上记号

三、熟读课文,读懂故事

1轮流读课文。

2、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句子

3、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4、同桌用现代文说说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妙处

二、体会语言魅力

1、    这个故事中最精彩的一句话是哪句?它妙在哪里?

2设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通过想象表达,进一步突出孩子所答言语的妙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拓展

生活中不乏精彩的妙语,说说你看过的故事。

 

 

                                               11  晏子使楚

学习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侮辱、规矩、为难、柑橘、陪不是”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把故事内容演一演。

3、      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的表达方法。

4、      体会晏子三次反击楚王,维护齐国尊严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能言善辩的口才和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精读 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对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导入课文

二、    初读课文,感知概况

教师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读完之后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主角是谁?

三、    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      读了课文,你最想说什么?(晏子勇敢机智,维护齐国的尊严;楚王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取其辱。)

2、      晏子使楚发生这几件事的原因是什么?(楚国势强大,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

3、      哪几节写了晏子和楚王斗智的经过?

4、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4、5自然段,找出“侮辱”与“反驳”的关键句子,同桌可以互相交流谈论,作上记号。

5、      说说事情的结果。体会三个“只好”。

四、    作业

1、      感情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体会智慧

二、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刚才我们通过人物的对话初步体会了在巧妙应答中隐藏的机智,下面我们再进一步领略一下晏子的风采。

(一)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晏子第二次又是怎么打败楚王的?

    (二)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同桌相互用刚才解读事件的方法来体会晏子的说话技巧。

三、感情朗读,谈谈晏子。

说说你理解和看到的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总结全文,理解结构

五、    作业

排演课本剧《晏子智斗楚国王》

 

 

                                                    12*   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了解剧本的特点,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课本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解体,了解课文内容

二、     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的魅力

1、在与敌人周旋的过程中,他们三人各起到怎样的作用?

学生边读边想,做批注。

(1)关于伯诺德夫人:

(2)关于杰克

(3)关于杰奎林

2、保住情报水的贡献最大?

三、回读全文,提升收获

1、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

2、再读第一自然段,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爱国)

电脑演示法西斯残害人民的图片,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3、学完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

作业:分小组演一演这个剧本。

 

 

 

                                                   13*打电话

学习目标

1、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相声的语言特色。

2、      通读课文,认识说话要简洁明快,不说废话的重要性。

3、      初步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激发对相声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明白说话要简练。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    播放录音,深入体会

1、谈论你对甲说话的特点的理解。

2、说说你觉得那是个什么样的人?

3、    谈你的看了这个相声的体会。

四、    排演相声,了解相声

1、      学生自由组合排演相声。

2、      评评谁最具“表演奖”。

3、      学生自由说说对相声艺术的感受。

4、      教师简单介绍相声的基本知识。

五、    作业

1、      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和同伴一起创作一段相声。

 

 

 

                                         《口语交际    习作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地劝说他人。

3.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4.通过创设具体的场合让学生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学写一份发言稿。

5.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1.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

2.小组交流,形成观点。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四、联系实际,感悟劝说。

1.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一定有过类似的事,给同学讲讲,互相表演。

2.小组合作,互演互评。

五、表扬激励,课堂总结。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出示例文,体会写法

1.出示竞选大队委发言稿:

 2。出示校长在颁奖仪式上的讲话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1.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而定。

2.风格和内容有所区别。

3.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

4.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

四、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发表演说,共同赏评

第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就不同的情境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回顾 拓展三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交流学习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交流搜集、积累的相声、剧本、快板等语言材料,不断丰富语言积累,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一、   激情导入

二、谈对话,交流感受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

3.全班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和展示台

一、导入

1.读对子,读准字音,想想意思。

2.出示文中的四句对联,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3.指名读,正音。

二、感悟对联特点

教师点拨:你们再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你有什么发现。

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

4.全班再读这些对联,体会特点,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

5.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

6.课外拓展:

(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2)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

(3)你喜欢这引起对联吗?为什么?

三、背诵积累

1.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联,试着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诵。

4.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

四、展示台

1.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2.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各人或各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

  

                                                14 再见了,亲人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深情厚谊、同归于尽、雪中送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继续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内容表达思想的。

教学难点:

透过事情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

三、分别学习各段

在与大娘、小金花、大嫂的告别中所讲述的故事,你最感动的是哪个?为什么?

四、指导学习一个自然段。

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说一说这一段主要讲了哪几件事?自己最感动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大家讨论,指导读好重点语句。

五、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交流

  

二、学习其余各段

  1.小组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3.交流第三个自然段

  4.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中的“这样高的代价”,指的是什么?

  三、归纳小结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4——6自然段)

  1.谈话:

    2.指读第二段。

    3.投影句子,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练习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五、总结

 

                                                  15*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1、  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  通过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段,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懂得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特别是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深刻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把握整体,认识老班长

二、初读课文,走进老班长

三、品味语言,读懂老班长

四、激发感情,学习老班长

                15金色的鱼钩

(学生将概括出来的概括老班长崇高品德的词语,自己板书在黑板上。)

        

                                                16  桥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教学重点:领悟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教学难点:突出对比,营造氛围

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天

二、营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1、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解放军战士抗洪抢险的故事,播放几组真实的镜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自然而然地释放自己情感。

2、出示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3、假如这样的情景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三、 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与人们的恐慌

1、自由读文,把文读通,把文中带给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

2、随机交流: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

3、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

4、想象一下:你拥我挤、跌跌撞撞的人们像疯了似的折回来,会是怎样的表现?

四、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1、描写老汉的哪些句子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默读5至12自然段,在字里行间做上记号。

2、随机交流

(1)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描写老汉的句子在朗读中进行想象训练、语言文字训练。

(2)就这样老汉最终没有留下,谁来读读结尾刻骨铭心的时刻?(指名读)一起记住这永不磨灭的瞬间(齐读)

(3)让我们再看看老汉。a、请你再轻轻地读读描写老汉的句子。b、当你读到哪里的时候,心会久久难以平静?这是怎样的老汉啊?

 3、出示:洪水吞没了木桥,吞没了儿子,吞没了老汉,但吞不没的是什么?

4、激情总结

四、延伸拓展

1、让我们用心底的感受对老党员及他儿子说句话,最好用古诗文。让我们共唱一曲《爱的奉献》来表达对老党员及其崇高精神的敬意。

板书设计

16桥

他像一座山

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17、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

1、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

2、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

板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

       筹集70块钱    筹集2000块钱    筹集买钻井机

 

 

                                                   口语交际   习作四

教学目标:

1、从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令人感动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看到的、听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中,肯定也经历过一种心灵的历练洗涤……那么就请你把它说出来,让我们共同分享。

二、出示要求:(幻灯片)

选材                要点               讲述

最感动的事      经过(重点环节清楚)    具体、生动、感人

三、小组讲述:说选材,说经过;明优点,补不足。

四、“感动明星”评选:

   1、各组选拔一名评委,制定评比标准,做好比赛准备。

   2、各组选拔一名选手,参加全班“感动明星”的评比活动。

3、比赛,颁奖。

五、作文:

1、列出提纲。

2、成文。

 

 

                                         18.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从三个小故事中任选一个演一演。

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三、讲读课文的第一部分:

1.默读第一部分。(出示“完璧归赵”挂图。)

2.思考讨论:

(1)“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2)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完璧归赵)

3.指导朗读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回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二部分。

2.思考、讨论:

(1)“渑池相会”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从“渑池相会”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的个人?

(2)给第二部分加小标题。(渑池相会)

3.指导朗读第二部分。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读第三部分。

2.思考、讨论:

(1)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有什么联系?

(2)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

3.指导给第三部分加小标题。(负荆请罪)

4.思考、讨论:

(1)蔺相如对廉颇的傲慢无礼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

(2)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中可以看出廉颇是怎样的一个人?

5.指导朗读第三部分。要读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品质。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全文。

二、复习总结:

1.三个故事的小标题各是什么?

2.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3.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三、指导朗读全文。

四、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1.指导书写生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2.指名说说“理屈”“能耐”‘示弱”“绝口不提”“完壁归赵”等同语的意思。

3.抄写词语,每个词写两遍。

五、指导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1.给五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中“负荆请罪”的部分,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可以展开适当的想象和联想。

2.同座同学先互相说一说,然后在班上指名说。

  板书设计:

               将相和

       相                         将          

    完璧归赵(勇敢机智)        百战百胜(各施其职)(和)

    渑池相会(不畏强暴)        居功自傲(心生怨恨)(不和)

    行车避让(顾全大局)    负荆请罪(勇于改过)(和)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19  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3.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略。

教学重点: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通过理解重点句体会诸葛亮是一个顾全大局、足智多谋的人。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1.课件演示三国人物图片。

2.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设置情境。

二、介绍历史背景:

三、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四、请同学按照提纲的提示,来复述课文。

五、请各个小组联系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请每一个小组汇报表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研读课文:

默读课文,用心想,这篇课文哪个问题最有研究价值?

1.如果大多数同学认为神机妙算最有研究价值,教师点拨:提出了问题到哪里找答案啊?

2.投影出示:下面就请大家找出文章中能充分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读书体会,读懂的地方用“!”作标记,不懂的地方用“?”作标记。

3.汇报交流读书收获:

三、小结:

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体会到了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智慧过人的军事家。

四、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大雾漫天   知天文

 

                      识人心

神机妙算        不敢出战  

                      放箭如雨

                      顺风顺水    晓地理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练习复述:

1.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请按课后第2题的要求说说作者安排了哪些材料对“草船借箭”作了生动的记叙。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简要复述本文内容。

三、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交流:

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读读课文中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词语和句子。

四、学生选择周瑜、鲁肃、曹操三个人物中的一个,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小组学习讨论,试着回答课后第三题。

六、作业设计:

试着编写借到箭后诸葛亮和周瑜的对话。

 

                                 20*  景阳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二、自主读书:

1.初读课文,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理解、掌握下面的词语。

3.再默读课文,想一想:

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着重写了哪两件事?

⑵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提出来。

4.简要理解课文内容,根据提示的纲要,按顺序把故事说一说。

5.作业:

思考题:

1.武松是怎样打死锰虎的?用自已的话说说。

2.你从中体会到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3.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课文根据什么分的段?是怎样分的?

2.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二、学习第一大段:

1.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武松在店家喝酒时与店家的对话,主要谈了几方面的内容?

这段主要谈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关于酒的,另一方面是关于虎的。(这部分要抓住人物语言的描写。)

2.精读课文,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3.作者在刻画人物性格时作了哪些细致的描写?请你们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要点具体描述的。

三、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1.默读这一段,画出描写武松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地方看出武松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2.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自学课文第三大段:

1.提示学生运用前面的学习方法,理清层次,抓住要点。

2.勾画出表现老虎凶猛及表现武松打虎时勇敢、机智的有关动词,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3.交流自学情况,概括本段的内容。

五、自学课文最后一段:

1.自读最后一段,想一想“第二段”和“第四段”可否不写,为什么?

2.小结。

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七、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这一部分。

八、作业设计:

1.用一小段话写出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2.读课文体会故事情节。

景阳冈

酒量大        十八碗酒

武松      胆子大       单身过冈

武艺高     打死猛虎

 

 

                      21*  猴 王 出世

教学目标:

1.认识“芝、獐、猕、禽、瞑、窍”六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石猴敢做敢为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自习情况,了解课文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边听边划,找出同学读得好的地方,读得有问题的地方。

3. 注意“芝、獐、猕、禽、瞑、窍”等字的认读。

4. 指名评议同学的朗读。

(二)交流课文内容的自学情况:

1.四人小组讨论:

⑴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分几步讲的?

⑵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2. 小组内练习复述:任选一个情节练习复述。

⑴石猴是怎样出世的?

⑵石猴怎样探洞的?

⑶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3. 小组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三)教师引导理清文脉:

(四)自由读课文,要求:

1. 边读边划:你喜欢哪些句子,划下来。

2. 把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 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精炼、精彩、传神、具有节奏感的特色。

如:

1. 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芝兰相衬……通灵之意

(这几句交待顽石生成的环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节奏感很强,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语言简洁清晰,表现出石猴机智、灵巧、敏捷、勇敢的特点。)

(五)教师引导体悟课文的写作特点:

1. 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 将人的特点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和猴的特点机智、灵巧、敏捷等融为一体,塑造出美猴王这一集猴、人、神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六)激起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推荐阅读原文。

1. 引发思考:《西游记》的开头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石猴形象?他与你心目中的孙悟空有什么不同之处?他与电视中的孙悟空有什么不同之处?

2. 请读原著,选取精彩片段准备参加《西游记》精彩片段朗读会活动。

 

                                         口语交际  习作五

口语交际: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课文情节之生动,人物形象之鲜明,从而进一步感受中国名著的魅力,进一步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训练学生想象,语言表达以及舞台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一部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构建与想象。

教学难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塑造,通过语言,肢体行为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分组,对本单元中课文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章节片段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小剧本”,分角色排演练习。

2.场地准备:在教室中留出相应的场地,供学生演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我们对刚刚结束的一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许多深受大家喜爱的著名人物形象,比如武松,诸葛亮,蔺相如……不过他们还只是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想象里,而不是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的。那么今天,经过同学们在课下的不断努力,我们终于可以看到小武松、小诸葛亮出现在我们的教室里。下面我们请这些小演员上场。

二、学生表演:

1.学生按顺序表演他们的短剧,三到五个为宜。

2.教师在学生表演后进行点评。点评重点内容包括:A.所想象设计的情节是否合理,所选择的情节是否能够集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否具有代表性。B.所设计的台词是否流畅,对话的内容是否能够表现出人物的不同性格。C.学生的表演水平。

3.在刚才点评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并明确:故事情节的选择及语言风格的设计对刻画一个人物的重要作用。

4.选出“最佳小剧本”、“最佳小演员”。

 

习作:缩写

教学目的:

1.学习缩写的方法,能够缩写文章。

2.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怎样抓住文章重点,语言简洁通畅。

教学难点:对一篇文章重点的提炼和把握。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本单元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长?是的,长的文章有助于详细完整地刻画故事情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从快速了解一篇文章的角度看,文章过长又很不方便人们迅速了解内容。因此在人们对阅读的需要下产生了“缩写”这一形式。今天我们就进行缩写的习作训练。

二、领悟方法:

1.进行一个缩句练习。带领学生总结缩句的特点:保留主、谓、宾,其余修饰性的部分统统去掉。由此引发到缩写,也是只保留文章重点内容,其余部分包括具体的情节都可以省略。

2.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给出的例文。分析,如第一段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前七段两页半的内容,而且还清楚交待了事件的人物、地点、时间、事件起因等几大记述要素。而后面第二、第三段缩写得有详有略、详略结合地交待了打虎的过程。

3.小结方法:

A.对主要内容要清楚选择。

B.缩写并不等于干巴巴的简述,连缀成段要自然、顺畅。

三、学生习作。

四、讲评习作:(抽取学生习作进行点评。)

点评要点:

A.学生提炼课文内容后的总结性语言是否做到全面、准确、贴切。

B.学生的缩写文章是否完整,有无遗漏的部分或多余的部分。

C.对于一些已经达到缩写要求的习作,点评其整体内容是否统一,与原文相比情感色彩是否一致。

五、引路习作: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借要与曹军作战的理由,请诸葛亮做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用三天,并立下军令状,如果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派鲁肃探听造箭情况,并回来告诉他。

鲁肃见到诸葛亮,诸葛亮要鲁肃借他二十条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船两边放一千多个草把子,不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为诸葛亮打点好一切,前两天,没动静,第三天,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里,说要与他一起取箭。

船朝北岸开去,这时雾很大,天没亮,船已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叫军士们擂鼓,一边大喊。

曹操听到擂鼓呐喊声,可因为大雾漫天不敢出战,就下令弓箭手朝对方射箭。

箭像雨一样射向江中,诸葛亮的军士仍旧擂鼓呐喊。

天亮了,船两边的草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又吩咐军士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驶船回南岸。

靠岸时,周瑜派五百名军士搬箭,每条船大约五六千支,二十条船约有十万多支,

周瑜说:“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呀!”

 

 

                                      回顾·拓展五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能与同学就课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回顾、总结所感所悟,并适时拓展。

2.积累与古代名著相关的六句歇后语,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和收集歇后语的兴趣。

3.布置学生读读《西游记》原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我们在阅读本组课文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人物,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

⑴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⑵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人物形象尽可能说生动。

⑶对同一人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2.从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⑴四人小组针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交流讨论,概括出他们性格、特点上的异同。

⑵全班交流、讨论。

⑶小结:名著中的这些人物个性鲜明、特点突出,使得这些形象栩栩如生、熠熠生辉。

3.如果你读过原著或原著节选,你对课文中的人物还有哪些更多的了解?

4.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物,你还对名著中的哪些人物有所了解,他或她是怎样的人?具体说一说。

二、日积月累

1.我国古典名著中的许多故事在人民群众当中广为流传,于是,人们创作出许多相关的歇后语,丰富了祖国的语言文化。自己试着读一读书上的几条歇后语。

2.讲讲自己知道的这几个歇后语背后的典故。

3.这些歇后语可以在怎样的语言环境中使用呢?试着用一用。

4.还知道哪些与古典名著有关的歇后语?说一说。

5.布置作业:继续收集与古典名著有关的歇后语。

三、课外书屋:

1.布置课外阅读《西游记》原著。师生共同商议、拟定读书计划:

每天至少阅读几个章回,鼓励超前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2.分阶段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开读书交流会,展读书记录卡,举行《西游记》常识知识竞赛。

四、资料链接:

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

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单元目标:

1.  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传递方式,能正确地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弊害。

3.  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  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  认识19个生字。

课时安排:10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  回忆上学期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情。

谈谈: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活动前要制订计划

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

2.  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时代。

说说:你对对信息时代的了解。

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希望开展哪些活动。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  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些,做好读书笔记。

 

浏览了教材,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产生了哪些困惑疑问?

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  交流浏览教材的感受: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

阅读:

1.  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最后的结束语

2.  自由阅读,重点内容划下来。

3.  课堂交流:阅读后的启示。

分组: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

讨论:想开展那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信息史话组、电报传真组、各种电话组、卫星通讯组、电脑网络组……)

制订计划,填写活动表格

 

 

               ------------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的成果

 

 

 

 

 

 

 

 

 

 

 

 

 

 

 

 

 

 

 

 

小组成员分工:

 

(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

     清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

     认真倾听同学的活动计划,取长补短。

(五)浏览学习网络优秀活动方案共同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和《把握自己》,能有选择地吸收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              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谈话激趣,交代任务

1、              教师列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              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5篇阅读材料。

快速阅读,了解概况

1、              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1)                   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达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2)                   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划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              课堂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人是来自于材料中那些语句。

3、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尝试填写: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 )→现代:(  )→当代:广播、电视和( )

4、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

   特点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               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2)               想象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          继续阅读《古人信息传递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阅读材料,体会影响

1、          默读5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生活的。

2、          小组讨论。

3、          课堂交流。

重点阅读,深入体会

1、          重点阅读《网上呼救》。

(1)        默读课文,思考:

(2)        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3)        课堂交流.

(4)        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救助行为,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2、          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1)        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

(2)        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3、          重点阅读《把握自己》

(1)   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确了什么?

①     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

②     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2)        课堂讨论。

①     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

②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于网络的危险。

③     小结:网络中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3)   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

①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②     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学科整合,延伸体验

1、          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如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

2、          谈谈电脑和网路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

结果。

一.课前准备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

二.说说调查的过程

  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

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三.交流调查的结果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四.分析调查结果

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

2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

                                       第五课时

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

  1交待辩论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

  2出示辩题。

    3选择辩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的正反双方阵营。

二、小组讨论.充分准备

   1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

    (1)主题观点的陈述。

    (2)支持自己的观点的事实。

    (3)反对对方观点的事实。

    (4)总结观点的陈述。

   2根据同学的个性特点,做好分工。

三、展开辩论.陈述观点

1学生分成四组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并能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2课堂小结

                               第六课时

一、             交流经验、浏览案例,知道利用信息可以解决想探究的问题。

1引导学生回顾在前一阶段综合学习中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2想一想:从这些活动的参与中,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3讨论交流

4小结:通过同学们讲述的生动的故事,我们了解到了信息的传递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5、引导学生领悟:我们能有上述收获,明白过去所不曾明白的有关信息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在活动中获取了这些信息,并且我们在活动中,处理好了这些信息。

6、处理好了这些信息,我们还可以很好的解决更多,更重要的问题,获得更大的收获。

7、“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是不是只是大发明家的专利,它离我们有多远呢?

8、小结:留心观察,选择有意义的问题,多方搜集资料,分析讨论,提出建议就能有独到的发现。

二、阅读研究报告,比较不同,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

1、通过阅读报告,学习报告中出现的五个生字:毒、氧、刑、郭、赐

2、说说两份报告中的主题各是什么?

3、两份的报告有什么不同?

 4、你们从两篇报告中明白了什么?

三、开拓思路,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并确定研究主题。

(1)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研究的问题。

(2)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3)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

(4)学生选择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小组

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1)       出示研究计划的格式。

(2)       (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3)课堂交流各组研究计划。

第七课时

一、组内交流根据研究主题搜集来的信息

(1)       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地说说自己搜集到相关的资料。

(2)       组内汇总搜集到的资料。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2)组内成员讨论确定分类的标准,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3)还可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对分好类的信息进行筛选。

(4)形成初步观点。

(5)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最终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

                                     第八课时

一、             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

(1)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

二、             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第九课时

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

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

(2)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述是否明确?

(3)语言是否通顺?

(4)是否可以用图表等方式,使用PPT等媒介更清晰直观地表达?

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制作研究报告,并做好较对、装帧等工作,共展示时使用。

第十课时  

交流汇报研究报告:

1.  主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说明有关的注意事项。

2.  各小组汇报展示

评价研究成果

1.  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汇报,打分、评星级。

2.  教师作出综合评价。

畅谈综合学习的体会

1.  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22、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

2.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

3.再次模仿小嘎子的动作

4.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课文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四、体会写法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二、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交流: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 老师在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欣赏从电视剧《红楼梦》中剪辑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使学生进一步直观地感受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三、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23、刷子李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阅读

三、积累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四、推荐阅读,课外延伸

1.教师推荐:《泥人张》《快手刘》

2.学生推荐课前找到的同类文章。

作业设计:小练笔: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写出他的主要特点(一个即可)。

 

 

                             24、金钱的魔力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2.汇报讨论结果,相机理解重点语句。

3.请孩子们再看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者受到的待遇怎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四、总结写作特点

口语交际   习作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讲人物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

2.讲述者要选择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事来讲,要讲得具体生动。听众听时要认真,听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

3.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引入

同学们爱听故事吗?我们今天就来开一个故事会。

二、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三、讲故事

四、评选故事大王

评评: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五、总结:要想故事讲得生动具体,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二、三课时(习作七)

一、明确习作要求

二、学生交流:我准备写谁,我为什么要写他,我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

三、指导写法

我们下面讨论如何写这个问题。

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想想写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教师板书这些词语)

你们的积累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一些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

(根据内容,选准方法)。

为了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你准备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试着说一说。

学生练习说,评议。

四、学生自己练习写,写好后,同桌交换修改。

五、定稿。

 

                                       回顾 拓展七

学习目标

1.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交流话题1

二、交流话题2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一、导入新课

二、情境积累

1.出示成语,正确朗读

2.积累第一组成语

3.积累第二组成语

4.积累第三组成语

5.积累第四组成语

三、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成语,大家还说了不少,如果同学们能将这些成语在平时运用到作文或平时的交流中,那一定会锦上添花。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人成语故事──入木三分。

四、学习成语故事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交流不理解的内容。对《书断》、张芝等书法知识要作必要的讲解。

3.课文第几段是讲“入木三分”这个故事的?(第二段)

4.再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等刻画描写,将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具体。

5.学生小组形式练习。

6.推荐代表在全班讲故事。

7.王羲之写字为什么能入木三分?(勤学苦练)

8.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课文第几小节介绍?(第一节)

9.读一读这一小节,你有什么体会?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习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引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读通。

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边听边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的景色?

三、细读课文,抓住重点品读美丽

1、抓住“家家户户”,读出“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的情感

2、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走进“颇耐人寻味”的境界

3、抓住“没有改变”,读懂“美丽并没有改变”的含义

4、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写了“我”做梦,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梦的呢?

四、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走进德国,认识了一个爱花的民族,知道养花要给别人看,才能在看到别人的花中看到自己的花,明白了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懂得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6  威尼斯的小艇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小艇、船舱

船艄、保姆、祷告、停泊、威尼斯、纵横交叉、操纵自如、手忙脚乱”等词。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3、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

同威尼斯的关系。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三、   课时安排    2教时

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理解第二段

1.图文对照,认真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出示课件)。

2.指名回答:“小艇是什么样儿的?”

3.通过作者对小艇的样子生动地描写,威尼斯的小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练习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小艇的美及乘船游览时的快乐感受。

5.教师小结

三、学习理解第三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思考:“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作者抓住了哪些方面来突出“特别好”的?边读边在书上勾画。

2.指名回答: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课文是怎样具体说明的?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朗读语气。

四、学习理解第四段

1.默读第五、六自然段,出示思考题:

2.小组讨论。

3.检查学习情况。

4.教师小结:

5.小艇和威尼斯人的生活这样密切,是什么原因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吗?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五、   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27*.与象共舞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睦相处的境界。

2.  学习本课先概述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  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

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

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

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呢?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几个方面:

3.随机指导。

四、总结课文,领会写法:

1.读了课文,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2.透过泰国的大象,你看出泰国是怎样的国家?泰国人有怎样的性格?

3.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道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

4.  课堂交流       

5.  板书设计   人  

                          } 相互信任

                      象

 

 

                                              28*彩色的非洲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2..了解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的多姿多彩”的写法,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并学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学习重难点

丰富对非洲风情的感受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质疑文题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三、合作交流,深悟文情

1小组合作:分4个小组自主选择读与上面4个词相关的段落,学生板书表示颜色的词语。

2组内交流:作者大量使用这些词语主要是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找相关句子。

3学生交流汇报刚才的学习情况。

(A)交流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何处,并感情朗读。

(B)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结合幻灯片相机进行)。

(C).资料交流:说说自己所知道的非洲是怎么体现彩色的。

四、作业

1、进一步了解非洲。推荐网站:http://www.all-africa.net/

2、写学后随笔。

 

 

                                 口语交际  习作八

教学目标

1.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2.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把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3.能抓住场景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把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抓住场景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

二、读课题,明要要求

1.自读课题,弄明白说话的主题是什么。(“聊聊热门话题”)

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

三、分小组讨论

1.按课前设计表格让学生分类(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填写各自最感兴趣最想说的话题,把话题相同者组合成一个个小组进行讨论,

2.提出要求:

4.每组推荐一名在全班交流。(在学生讲述时教师要指导把事情的过程说清楚,说具体,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5.评出最佳演讲者。

第二课时 (习 作)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也是一次不限定习作内容的自主、自由习作。今天的习作不限定内容、范围,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

二、读题:明要求

1.自读习作要求的介绍,弄清写作的内容和要求。

2.梳理:内容:本次习作不限定内容、范围,无论是新闻、感受还是想象,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

要求:把本学期的一些写作表达方法运用到这次习作中去。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三、指导选材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各自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择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思路打开,鼓励学生在内容的选择、顺序的安排、语言的使用上,能与他人有点不同,有点新意。

四、指导写法

1.习作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语言优美。

2.个别学困生当面指导

五、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学生写完后进行交流,评比,然后相互修改。)

 

                                           回顾  拓展八

教学目标

1.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内容选择、顺序的安排语言的使用上,能与他人有点不同,有新意。

2.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名人名言,并领会其深刻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归纳总结本单元及本学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一是交流学生从电影、电视、书籍、报刊等渠道了解到的异域风情;二是交流本组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三是交流本学期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收获、体会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打算。

3.自由组合,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交流心德。

4.进行交流评价。

5.各小组进行补充。

6.交流完后办一份“异域风情”手抄报(或剪贴报、黑板报)。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名人名言。

2.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这几个名人。

3.熟读名人名言,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交流自己对名言的理解。

歌德的名言强调奉献的精神;

雪莱的名言激励人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工作、事业上的困难,遇事不悲观失望;

泰戈尔的名言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普希金的名言鼓舞人们要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心平气和地坦然面对一切。

5.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看谁背得快。

6.你还读过这几位名人的哪些名言,读给大家听。

三、趣味语文

1.阅读趣味语文,想想讲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理解(有趣之处在哪里)。

《手表广告》言外之意是说这家钟表公司的产品质量非常好;

《最短的科幻小说》给人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交通告示》幽默风趣,富有人情味,提示司机注意交通安全──市区内限速30英里;超过60英里,要接受处罚;超过80英里,就会有安全隐患与生命危险。

3.朗读比赛。

4.最后交流一下各自了解或搜集的趣味语文材料。

教师也可相机补充一些。


因微信字数限制完整版请复制网址:

http://www.1ydt.com/video/n_show/Nav_10/D3D94468_1.htm

打开下载文档



复制打开网址 www.1ydt.com 下载全册PPT课件及word教案试卷点击阅读原文看全部教学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