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1-04-30

语文

作文

数学

英语

法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

音乐

育儿

网校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 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 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 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 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 所以, 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 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 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 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 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 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 位学生的亲自动手、 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 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 2 课时: 

【知识结构】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第一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观察

 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

    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

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

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

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

     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应用

1、做教科书例2

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四、总   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1、 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2、 从一个面看到物体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摆放方式。

3、 知道从两个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以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范围。

 

第二课时: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P~例1、例2及练习一第、题。

教学目标:1、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

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 。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http://www .xkb1.c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例2。

2.分小组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

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探究结果汇报。

我们拼搭的图形为 。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2个小正方体。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

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积极地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

三、巩固练习

1.第3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

2.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

3.第5题:可以让学生先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4.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5.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6、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拼搭立体图形,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动手参与,积极地思考。在按照物体的三视图进行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  

作业:教辅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1、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摆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2、知道从三个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以推断并摆出唯一的立体图形。

3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三个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的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学情分析

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如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

4、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5、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时划分:8   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2课时

3.质数和合数……………………3课时

4.整理和复习……………………3课时

【知识结构】

 

 

1. 因数和倍数

第一课时:因数与倍数(1)

教学内容:教材P5~6例1、例2及练习二第1、2(1)、6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借助直观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后列出乘法算式,最后结合乘法算式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教材第5页例1。

12÷2=6        9÷5=1.8      30÷6=5     2÷3=0.6

26÷8=3.5    19÷7≈2.71   20÷10=2    21÷21=1   63÷9=7

(1)观察。

引导:观察例1中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是除法算式)

(2)分类。引导:你能把上面的除法算式分类吗?

学生分类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整除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 12÷2=6   20÷10=2  30÷6=5   21÷21=1  63÷9=7 第二类 9÷5=1.8  19÷7≈2.71  2÷3=0.6   26÷8=3.25

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二、探索新知:

1.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教学例1)

(1)教师引导。教师指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2)学生尝试。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3)深化认识。师:通过刚才的说一说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能单独存在。我们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例如,30÷6=5,30是6和5的倍数,6和5是30的因数。

教师强调,并让学生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O)。

(4)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小结:如果a÷b =c(a,b,c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就是b和c的倍数,b和c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教学例2)

出示例2:18的因数有哪几个?

(1) 学生独立思考。

师: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想一想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

18÷1=18,l和18是18的因数;

18÷2=9, 2和9是18的因数;

18÷3=6, 3和6是18的因数。

引导学生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用句号结束,即18的因数有:1,2,3,6,9 ,18。

 (2)小组合作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找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只要想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并且要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避免遗漏。如果学生还有其他想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3)采用集合图的方法。

教师指出也可用右面的集合图来表示18的全部因数。

明确:用图示法表示18的因数时,先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面写上“18的因数”,再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写在椭圆里,每两个因数之间也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不加句号。

 (4)即时练习。让学生找出30的因数和36的因数,并组织交流。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也可以表示如下:                          

老师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1、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证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2(1)题。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因数与倍数(1)

12÷2=6    12是2和6的倍数   

2和6是12的因数        

18的因数有1,2,3,6,9,18。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二课时:因数与倍数(2)

教学内容:教材P6例3及练习二第2(1)、3~8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28,42的因数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数的因数个数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二、探索新知

1.探索找倍数的方法。(教学例3)

出示例3:2  的倍数有哪些?

师:你会找2的倍数吗?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时间到,你写了多少个2的倍数?生1:15个。生2:24个。

师: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呢?

生1:我是用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这样写下去的。

生2:我也是用乘法,用2  去乘1、乘2……

师:哪些同学也是用乘法做的?

师:你们都是用2去乘一个数,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www.xkb1.com

生3:我用的是除法,用2÷2=1,4÷2=2  6÷2=3……依次除下去。

师:很好!如果给你更长的时间,你能把2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

师:为什么?(因为2的倍数有无数个)

师:怎么办?(用省略号)

 师:通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2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追问:你能用集合图表示2的倍数吗?

学生填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4)即时练习。让学生找出3  的倍数和5  的倍数,并组织交流。学生举例时可能会产生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错例进行适时剖析。

4.反思提炼。师: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集体交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点:

(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巩固提升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8  页“练习二”第4、5、6、7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证正。

集体订正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认识以下几点:

(1) 第4   题“15的因数有哪些?”和“15是哪些数的倍数”答案是一样的。

(2) 第5  题中的第(2)小题是错的,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第(4)小题也是错的,因为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不含小数。.X k b  1.c O m

(3)思考题:两数如果都是7 (或9 )倍数,它们的和也一定是7(或9)的倍数,即如果两数都是n的倍数,它的和也是n的倍数。

2.利用求倍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出示:妈妈买来几个西瓜,2  个2个地数,正好数完,5  个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这些西瓜最少有多少个?

理解题意,分析解答。www.xkb1.com

教师提示“2  个2个地数,正好数完,说明西瓜的个数是2的倍数,5个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说明西瓜的个数是5的倍数,所以西瓜的个数同时是2    和5  的倍数。

交流汇报:2   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20,…

5的倍数有5,10,15,20,25,30,…

2和5共同的倍数有  10,20,…所以2和5共同的倍数最小的是10。

答:这些西瓜最少有 10  个。

四、课堂小结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2.让学生自学“你知道吗?”

作业:教材第7、8  页“练习二”第2  (1)、3、8   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因数与倍数(2)

2×1=2    2÷2=1 

2×2=4    4÷2=2

2×3=6    6÷2=3

2×4=8    8÷2=4

……

2的倍数有2,4,6,……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  2、5、3的倍数特征

第三课时:2、5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教材P9例1及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的意义,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2、5  的倍数的特征,并学会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   的倍数。

3、感受探索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5  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学生举例说明。

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2、5  的倍数的特征)

二、互动新授:

1.认识5的倍数的特征。

(1)操作感知。出示教材第9  页“百数表”,让学生认真观察。

提问: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上表中找出5  的倍数,并做上记号。(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百数表”按要求进行操作)。

(2)组织交流。提问: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你能根据刚才的操作把自己的发现向同学说一说吗?

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表1:

     

表1                        表2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

(1)操作感知。提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做上记号,并与同伴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各自独立动手操作。

(2)组织交流。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表2: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认识奇数、偶数。①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从百数表中可以看出,自然数中有一半的数是2的倍数,另一半的数不是2的倍数。我们把2,4,6,8,10,…这些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O也是偶数),把l,3,5,7,9,…这些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jī)数。

教师提示:如果用a表示自然数,那么可以用2a来表示偶数,用2a+l来表示奇数。

②举例验证。54是2的倍数.54是偶数;728是2的倍数,728是偶数;245不是2的倍数,245是奇数……由此可以得出: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也就是说,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一定是偶数。

③奇数和偶数的特点: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奇数和偶数,只有最小的奇数和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O。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做完这些题目,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学生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如有的学生说:判断一个数是否是5的倍数不是看数位中是否含有5,而是看个位是否是0或5……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第1、2题。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举例说明判断奇数和偶数的具体方法。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每道小题的思考过程,特别要让学生详细说明第(3)题的解题策略。(先想个位是O,再想百位是1,十位是O)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第6、7题。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2、5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如:20,75,95…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如:8,22,90…

偶数:2的倍数,如:54,728…http://www .xkb1.c om

奇数:不是2的倍数,如:245…


第四课时 3  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3-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  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  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  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

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第五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7~12题)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

教学难点: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整理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

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小结:5  的倍数的和还是5  的倍数。

那么:2  的倍数的和(还是2   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  还是3  的倍数)。

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

【归纳提高】

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

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

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             ),偶数有(             ),是3的倍数有(             ),是5的倍数有(              ),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

(2)最大的三位偶数是(            ),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后作业】

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3.质数和合数

第六课时  质数和合数

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学生畅谈所得。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六课时  质数和合数(1)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七课时 质数和合数(2)

教学内容:数的奇偶性(教材第15页例2,以及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做抽奖游戏。其实在抽奖游戏中蕴含着许多数学规律,今天老师就看谁细心观察,在抽奖游戏中获得数学规律。同学们想要奖品吗?那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

【新课讲授】

1.探索规律

游戏一: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偶数。

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

(1)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

(2)总结规律:偶数+偶数=偶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偶数除以2余0,两个偶数相加的和除以2还是余0。所以:偶数+偶数=偶数)

游戏二: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奇数

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

(1)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

(2)总结规律:奇数+奇数=偶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奇数除以2余1,两个奇数相加的和除以2正好余2。也就是没有余数了,所以:奇数+奇数=偶数)

游戏三:怎样修改游戏规则能得到奖品呢?

(1)两个盒子里各抽出一张卡片,就会中奖。

(2)总结规律:偶数+奇数=奇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余0,一个奇数加一个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所以:偶数+奇数=奇数)

2.验证规律

这些卡片都是老师设计好的,仅仅靠卡片上的数,我们就下定论似乎还早了些。我们还需要什么呀?对,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那么就请你再自己任意出几个数,验证一下这三种情况吧。验证后把你的结论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并汇报发现的奇偶数规律。(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生齐读一遍

练一练: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吗?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3721+2007   22280+102  38800-345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只要我们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用眼观察,多用脑去想,更重要的是多用手去做的话。数学知识就非常简单了.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七课时 质数和合数(2)

数的奇偶性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行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掌握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难点是体积和表面积两个概念的建立。

【教学指导】

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情境引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感受到物体所占的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1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

【知识结构】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一课时 长方体

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①长方体有几条棱?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顶点的认识。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板书: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1、2、3、6、7题。

(1)第1题:此题是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巾盒,说出各个面的形状,哪些面形状是相同的?各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同桌合作。

(2)第2题:求长方体的棱长和。

(3)第4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互相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长方体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第二课时 正方体

教学内容:正方体的认识(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21~22页练习五的第4、5、8、9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正方体)

【新课讲授】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


教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正方体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三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第24页例1、例2,以及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新课讲授】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3)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观察后,小组议一议。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

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反馈。

老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板书。

方法一: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和

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

方法二:长方体的表面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

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

(0.7×0.4+0.5×0.4+0.7×0.5)×2=0.83×2=1.66(m2)

(5)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找什么?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6)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解答教材第24页例2, 集体交流算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解答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

【课堂作业】

1. 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掌握了长方休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第四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教学内容: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材25页第5题、教材第26页第9、10题)。

教学目标:1.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结合实际生活,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通过练习、操作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能根据生活实际,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正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且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请大家试着解决下面的两个问题。

1.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2.一个棱长和为180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是计算出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需要计算其中一部分面的面积之和,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思考了。

【新课讲授】

1.教材25页第5题

(1)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 cm、宽6 cm、高12 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 “上下面不贴”说明什么?(说明只需要计算4个面的面积,上下两个面不计算)

(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5)集体交流反馈。

方法一:10×12×2+6×12×2=240+144=384 (cm2)

方法二:(10×12+6×12)×2=(120+72)×2=384 (cm2)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2.教材26页第8题

(1)出示教材26页第8题图片及文字: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 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盖)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提问“鱼缸的上面没有盖”说明什么?(说明只需计算正方体5个面的面积之和)

(4)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3×3×5=9×5=45 (dm2)

答: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9、10题。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方法一:10×12×2+6×12×2

=240+144

=384 (cm2) 

方法二:(10×12+6×12)×2

=(120+72)×2

=384 (cm2)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 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3×3×5

=9×5

=45 (dm2)

答: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第五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教材26页第11~13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如果告诉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2. 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怎样求?

3. 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0.4米,宽0.25米,深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第11~13题。

1.第11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粉刷教室要粉刷几个面?哪一个面不要粉刷?还要注意什么?

(3)列式解答:

4×[8×6+(8×3+6×3)×2-11.4]

=4×[48+42×2-11.4]

=4×120.6=482.4(元)

答: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482.4元。

2.第12题

这是一道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的题,提醒学生: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分析:前后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就是把3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相加即可。

左右两面也相等,实际上就是求中间这个长方体左右的两个面即可。

解:涂黄油漆[40×(65-10)+40×65+40×40]×2

=(2200+2600+1600)×2=12800(cm2)

涂红油漆40×65×2+40×40×3=5200+4800=10000(cm2)

答:涂黄油漆的总面积为12800cm2,涂红油漆的面积为10000cm2。

3.第13题

提示: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就可以分成两个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切后的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所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六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第28页的“做一做”,及第32页练习七的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常用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常用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口答:1米、1分米、1厘米是什么计量单位?

1平方米、1平米分米、1平方厘米又是什么计量单位?

【新课讲授】

1.认识体积的概念。

(1)故事导入 :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看完后,老师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水就升上来了。

 (2)实验证明老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一部分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3)观察比较

观察:电视机,影碟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教师: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

教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提问:体积与表面积的概念相同吗?为什么?

2.体积单位的认识。

(1)出示两个长方体。

提问: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要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就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

(2)根据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想一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教师: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和m3。

(3)认识体积单位。

老师:请你猜一猜1cm3,1dm3,1m3是多大的正方体。

学生讨论后回答: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教师请学生看教材,证实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4)再次感受体积单位实际的大小。

①一粒蚕豆的大小是1cm3,请同学们估出身边体积是1cm3的物体。

②一个粉笔盒的大小是1dm3,请同学们用手捧出1dm3大小的物体。

③用3根1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m3有多大,估计一下,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

教师: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个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4cm3)为什么?(因为它是由4个体积是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5)练习:完成课本第28页“做一做”第1、2题。

【课堂作业】

教材第32页练习七1~5题。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六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分别写成cm3,dm3,m3。


第七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课本第29~31页的内容,课本第30页的例1及第32页练习七的第5~6题)。

教学目标: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

2.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叫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

【新课讲授】

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师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较麻烦。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






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





说明学生拼摆长方体的样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个。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讲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abh

(3)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3.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例1。

(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

(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

(6)老师订正书写。V=abh=7×4×3=84(cm3)

(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31页“做一做”第1、2题。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七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第八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练习(教材33页练习七第8~13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能较熟练的运用体积(容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2.能解决体积(容积)计算的变式问题,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转化思想在解题的作用。 

3.经历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体积意义,建立体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谁能说说这两节课中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组织学生回顾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长×高×宽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老师:看来,同学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块知识掌握的还不错,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课堂作业】

 教材33页练习七第8~13题。

1. 第10题把长方体的体积平均分

2. 第11题横截面的面积乘以长得一根方木的体积,再乘以500得这些木料的体积,这道题重点是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3. 第12题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这个公式的应用以及变形的应用。

4.第13题只有分别估计出它的长、宽、高,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八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长方体的体积=长×高×宽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第九课时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本第34-35页内容及第36-37页练习八的第1-9题)。

教学目标:1.通过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2.使学生学会用名数的改写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不同的单位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名数的改写方法。

教学难点:用名数的改写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答: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填一填。

1千米=(  )米

1米=(  )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新课讲授】

1.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老师板书教材第34页例2:一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dm3。

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老师出示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模型。

提问:它的体积用分米作单位是1dm3,如果用厘米作单位,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棱长是10cm)

(4)计算。

请学生想一想,根据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能不能算出这个正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先交流,再独立完成,然后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学生可能会说:

①如果把正方体的棱长看作是10cm,就可以把它切成1000块1cm3的正方体。

②正方体的棱长是1dm,它的底面积是1dm2,也就是100cm2,再根据底面积×高,也就是100×10=1000cm3,得出它的体积。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V=a3

10×10×10=1000(cm3)

1dm3=1000cm3

(5)根据推导,请学生说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老师板书)

(6)你们能够推算出1立方米和1立方分米的关系吗?学生尝试完成。

老师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7)观察板书内容。

想一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存在着怎样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2.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比较。

(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百。

(3)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千。

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1)回忆: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乘进率)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进率)

(2)学习教材第35页的例3。

板书:3.8m3是多少立方分米?2400cm3是多少立方分米?

请学生尝试独立解答,老师巡视。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板书:3.8m3=(3800)dm32400cm3=(2.4)dm3

(3)学习教材第35页的例4。

学生理解题意明确箱子上的尺寸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请学生说出这个箱子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解答,指名板演。

V=abh=50×30×40=60000(cm3)=60(dm3)=0.06(m3)

4.巩固:完成课本第35页的“做一做”第1题。学生完成后,要求他们口述解答的过程。

3.5dm3=(3500)cm3700dm3=(0.7)m3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36~37页练习八的第1~9题。

1.第1题此题是巩固单位间进率的习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2.第2题这是一道实际应用的问题。包装盒是否能够装得下玻璃器皿,关键要看包装盒的高是多少,因为从已知条件中我们已经知道包装盒的长、宽都比玻璃器皿的长、宽要长。只要包装盒的高大于18cm,就能够装得下。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计算出包装盒的高,提醒学生注意统一计量单位后,全班反馈。

3.第3-9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在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呢?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九课时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第十课时 容积和容积单位(1)

教学内容:容积和容积单位(课本第38-41页内容,第38页的例5,第40-41页练习九的第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容积意义,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3.感受1毫升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容积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容积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_________。

3.一个长方体的纸盒,长2dm、宽1.8dm、高1d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检查。

【新课讲授】

1.教学容积的概念。

(1)教师把长方体的纸盒打开,问:盒内是空的可以装什么?学生交流后汇报。

教师:我们把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如:金鱼缸里面可以放满水,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容积。

(2)学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积?

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容积

(3)比较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异同。

请学生想一想,体积和容积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

不同点:①体积要从容器外面量出它的长、宽、高;而容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②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算它的容积。

(4)容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出长、宽、高。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出示一个木盒。演示为什么容积应该从里面量出长、宽、高。

2.教学容积单位。

(1)教师:计量物体的容积,需要用到容积的单位。(完成课题板书)

(2)学生自学教材第38页内容。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教师板书:升、毫升

(3)出示量杯和量筒,倒入1升的水进行演示,让学生得出

1升=1000毫升(1L=1000mL)

(4)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试验:把水倒入量杯1mL处,然后再把1mL的水倒入1cm3的正方体容器里面,刚好倒满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1mL=1cm3。(板书)

提问:大家想一想1升是多少立方分米?相互讨论,得出:1L=1dm3。(板书)

3.新知应用。出示例5,指一名学生读题。(1)分析理解题意:求这个油箱可以装多少汽油就是求这个油箱的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应该怎样算?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汇报,全班集体订正。

5×4×2=40(dm3)40dm3=40L

答:这个油箱可装汽油40L。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0-41页练习九的第1-6题。

答案:1:mL L m3 mL

2:4000 4.8 82 0.5 35000 2400 8.04 8040 785 0.785

3:18÷1.5=12(瓶)

4:400×225×300

=27000000(mm3)

=27(dm3)

=27(L)

5:22×10×1.8

=396(m3)

6:3×2.5×2

=15(m3)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学习所得。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十课时 容积和容积单位(1)

1L=1000mL1L=1dm3

1mL=1cm3

例5:5×4×2=40(dm3)

40dm3=40L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L。

第十一课时 容积和容积单位(2)

教学内容: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本第39页的例6及第41页练习九的第7-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填空

6.7m3=( )dm3=( )cm3

2L=( )mL3 450mL=( )L

0.82L=( )mL=( )dm3

提问:单位换算你是怎样想的?

2.判断

(1)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2)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但要从里面量出长、宽、高。

(3)一个量杯能装水10mL,我们就说量杯的容积是10mL。

(4)一个量杯最多能装水100mL,我们就说量杯的容积是100mL。

(5)一个纸盒体积是60cm3,它的容积也是60cm3。

通过判断的练习,要让学生理解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39页教学例题6。

(1)出示一块橡皮泥。

提问: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把它捏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宽、高,就可以算出它的体积)

 (2)出示一个雪花梨。

提问:你能求出这个雪花梨的体积吗?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并汇报。

最优方法:把它扔到水里求体积。

 (3)给每个小组一个量杯,一个雪花梨,一桶水,请大家动手实验,把实验的步骤记录下来,让学生分工合作。

 (4)汇报试验过程,请一个组一边汇报过程,一边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计倒入的水要能浸没雪花梨,看一下刻度,并记下。接着把雪花梨放入量杯,要让其完全浸没再看一下刻度,并记下。最后把两次刻度相减就是雪花梨的体积。

即:450-200=250(mL)=250(cm3)

(5)提问: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雪花梨的体积?学生展开讨论后并回答。

(6)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要注意什么?要记录哪些数据?(要注意把物体完全浸入到水中,要记录没有浸入之前的刻度和完全浸入之后的刻度)

(7)想一想,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把它们完全浸入水中。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41页练习九第7-13题。 

第7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根据已知条件算出水深是13cm时水和土豆合在一起形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放入土豆后高是13cm,根据“底面积×高”的公式,可以求出放入土豆后的体积,再从中减去5L水,就得出土豆的体积。

第13题:一个大圆球加一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12mL,一个大圆球加四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24mL,这样可知3个小圆球共排出的水是24-12=12(mL),由此可得出3个小圆球的体积是12cm3,则1个小圆球的体积为4cm3,所以大圆球的体积为12-4=8(cm3)

第16题:这是个思考题,教师引导学生弄清图意,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全班反馈时,可让学生说说思维过程。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计算中要多加小心。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时 容积和容积单位(2)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排水法

把物体扔到水里,两次的体积差则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综合与实践 探索图形

教学内容: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材第44页探索图形)。

教学目标: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激发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教学难点: 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

2.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都需要许多计算才能得到,但是今天我们不去探讨这个,我们今天来进行一个不需要怎么计算,但是需要发挥你们想象力的小探究,好不好?

【新课讲授】

1.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2cm的大正方体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你觉得这些小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2.看来同学们都比较聪明,这个问题难不住大家,那么如果将这个大正方体拼得再大一点呢?演示: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3cm的的大正方体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

(1)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演示需要9个小正方体)

(2)这个时候这些小正方体,都有什么特点呢?

(3)提出问题: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请大家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板书。

3.如果拼成棱长为4cm、5cm、6cm的的大正方体后,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1)学生借助直观图独立思考,解决拼成棱长为4cm的大正方体的问题。

(2)分类汇报交流。

①三面涂色:当学生说出有8个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时,追问:哪8个?学生说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原来大正方体的8个顶点的位置。

②两面涂色:可能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也可能有的学生是用2×12算出来的。

先让用计算方法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2×12”,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原来大正方体的棱的位置,体会可以从一条棱上有2个两面涂色的,推算出12条棱上就有24个两面涂色的。

引导比较“数”和“算”哪种更简便。

③一面涂色:着重交流明确可以由一面有4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推算出6个面一共有4×6=24(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还要追问4从哪来的——棱长4,减去两个2个,得到一个边长是2的正方形。

(3)学生独立解决棱长平均分成5份的问题。

教师演示

4.发现并总结规律。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顶点的位置。不论棱长是几,分割后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都是8个。

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棱的位置,只要用每条棱中间两面涂 2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乘12,就得出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面的位置,只要用每个面上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乘6,就得出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如果把棱长为n的大正方体涂色切割,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5.利用经验自主探究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与原来大正方体的关系。

(1)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新问题:除了知道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以外,你还想知道什么?(估计学生会提出: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2)学生讨论方法。估计大部分学生是用小正方体的总个数减去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3)演示将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剥离出去的过程,激发学生寻求更简便的方法。

 (4)学生自主探究,并填写表格。

 (5)展示汇报,从而总结出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n-2)个。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4页第(2)题:数正方体的个数

2层:1+(1+2)=4 或1×2+2×1=4

3层:1+(1+2)+(1+2+3)= 10或1×3+2×2+3×1=10

4层: 1+(1+2)+(1+2+3)+ (1+2+3+4)=20或1×4+2×3+3×2+4×1=20

【课堂小结】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教师举例说明“分类计数探究规律”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综合与实践 探索图形




2层:1+(1+2)=4 或1×2+2×1=4

3层:1+(1+2)+(1+2+3)= 10或1×3+2×2+3×1=10

4层: 1+(1+2)+(1+2+3)+ (1+2+3+4)=20或1×4+2×3+3×2+4×1=20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一节: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学生活动中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的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数的产生: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测量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请看课本第45页上面的插图(教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人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看课本第45页下面的插图。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

4、小结:正是这样的实际需要,产生了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的测量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为理解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

二、教学分数的意义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你能举例说明 的含义吗?

2、看教材第46页的插图,说一说每个图下的 分别是:

(1)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2)平均分成了几份?

(3)怎样表示这样的一份?

3、如果把 改成 ,请再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板书:

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是 ,三份是 。

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根是这把香蕉总根数的 ,三根是 。

把一盘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 ,三份是 。

4、概括分数的意义。

(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分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请说出上面三个例子中的单位“1”分别指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把板书中的“一个整体”分别改成“单位1”

(4)你能说出分子、分母的含义吗?同桌两人议一议。

老师采纳或修正学生的回答,加以板书:

     ……分子:表示有这样的的几份

       ……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

(5)以 为例,说一说分数的书写顺序及其含义

①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②再写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

③ 最后写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设计意图:从具体的四分之一入手,得到它的具体含义,由此推出分数的意义,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便于学生理解。

三、完成“做一做”

1、学生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填写在教材上)

2、交流、核对答案。要求完整地说,如:

一堆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     )颗,2份是这堆糖的 。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对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把知识落到实处。

四、教学分数单位:

1、自然数的单位是几?7里面有几个1?26呢?

2、 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4、说出上面“做一做”中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5、指出:分数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整数的计数单位入手,自然地过渡到分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引出概念,便于学生较好地理解知识。

五、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3题。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3、交流经验:先找准单位“1”,再看平均分成了几份,然后确定直线上这一点用几分之几表示。

    4、判断(对的打“√”,错的要“×”)。

    (1)一堆苹果分成4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14 (    )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57 (    

    (3)14个19 是914 (    )

    (4)自然数1和单位“1”相同。(    )

六、师生共同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说说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概括,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4题。 


第二节: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经历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创设探究活动情境,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研究性学习的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除尘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教学设计:

一、讲授新课

1、复习旧知,启动研究问题(出示题组)

师:(出示圆形纸片)用     表示饼,把6把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生:6÷3=2(张)。

师:如果把1张饼平均分给2 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生:1÷2=0.5(张)。

师:如果把1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生1:1÷3≈0.3(张)。

生2:0.3333……

师: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 (张)。

师:你们是怎样得到的?(学生表述,教师演示)

 

生:第人分得1张饼的 ,就是 张饼。

师:大家观察这组算式,两个数相除,商可能是什么数?

6÷3=2(张)  1÷2=0.5(张)  1÷3= (张)

生:可能是整数,可能是小数,当结果除不尽时,还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那么会不会任意两个数相除,商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自主探索,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师: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个吃多少张饼呢?怎样列式?

生:3÷4=

师:每个人手里都有3张圆纸片,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小组合作,老师巡视)

(2)交流汇报。

组1:我们把每张饼平均分成4份,一共分成了12分,每人吃了3份,就吃了 张。

师:谁有问题?

生:我觉得应该是 张。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哪个结果正确呢?继续发表意见。

生1:他们组的和我们是相同的,把每张饼平均分成4份,一共分成12份,每个吃3份,这些是相同的,但每人分得的饼不是 张,应该是 张。

生2: 张,他们组是不是把12份看成了单位“1”了?

生3:他们把12个 看作单位“1”了吧?也就是把3张饼看作单位“1”,可现在每份是1张饼的 ,3份是1张饼的 ,所以是 张。

生4:我们组认为把3张饼平均分成12份,那一小份是 张,每人分得3份,就是3个 张,应该是 张。

师:现在大家的意见统一了,每人分得几张?(生答 张)。

组1:我们明白了,把每人分得的3分拼起来就是1张饼的 ,就是 张。

师:还有更简单的分法吗?

组2:我们把3张饼摞起来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1份,就是 张。

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①每人分了这3张饼的几分之几?

②3张饼的 就是多少张饼?

③怎么看出是 张?(还得一张一张地摆)

④3张饼的 展开后就是1张饼的几分之几?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组3:我们组有的同学是先分两张饼,每张饼平均分成2份,再把第三张饼平均分成4份,合起来每人就是 张。(学生评价)

师小结:

①把3张饼一张一张地分,每人每次分得 张饼,分了3次,共分得3个 张,就是 张;

 

②也可以把3张饼摞起来一块分,每个人都分得了3张的 ,就是 张。【板书3÷4= (张)】

 

3、借助学具,深化研究。

a、如果把2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张?

b、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张?

师:请各小组任选一个问题加以研究。

学生交流汇报

师:刚才大家研究了分饼的问题,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说出7÷8的结果吗?(生答: )

二、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大家观察这些算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向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生1:分数的分子,相当一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师:被除数÷除数= 。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a÷b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大家还需要补充什么?(生答:b≠0)

师:刚才大家的发现就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教学例3

1、出示例3.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3、利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10= 

答:鹅的只数是鸭的 。

20÷10=2(倍)

鸡的只数是鸭的2倍。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51页练习十二第1—4题。

板书设计

 

第3节: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3-5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掌握把假分数转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3、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把假分数转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内容。(出示)

 

师:用分数怎样表示每幅图中的阴影部分?

生: , , , , , , 

二、探究交流

师:观察以上各个分数,如果让你给它们分类,你认为可以分成几类?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想法。

学生讨论、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分类情况与大家交流一下?

生1:我们把这些分数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 , , ,第二类是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 ,第三类是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 , , 。

生2:我们是把这些分数分成了两类。第一类是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分数 , ,第二类是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分数 , , , , ,。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3:我们和第一组同学的分法差不多,我们也是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比1小的分数 , , ,第二类是等于1的分数 ,第三类是比1大的分数 , , 。

生4:其实他们组和第一组同学的分法是一样的。因为分子比分母小,那分数就小于1,分子等于分母,那分数就等于1,分比比分母大,那分数就大于1.

设计意图:通过先让学生看图写分数,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分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差异,又体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师:你能再解释一下为什么分子比分母小,分数就小于1;分子等于分母,分数就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分数就大于1吗?

生4:分子比分母小也就是被除数比除数小,所以商就小于1,分子等于分母也就是被除数等于除数,所以商就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也就是被除数比除数大,所以商就大于1.

师:这个同学是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解释的,行不行?

生:行

生5、我是从分数的意义上想的,因为分子比分母小,说明它分的份数多,取的份数少,也就是只取了一部分,所以它就小于1,而分子等于分母,说明它分了多少份就取了多少份,所以它就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说明它不但取了所有的分数而且还另外取了一些,所以它就大于1。

师:很好,那我们把这两组同学的分法归为一类好吗?

生:好!

师:同学们刚才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分数进行了分类,而且理由说得也很很充分,其实 ,你们的想法与数学家们的想法也很相似,他们也是根据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把这些分数分成了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那么你们想一想,数学家们是把哪些分数称作真分数,哪些分数称作假分数?

学生先讨论,然后汇报。

生1:我们认为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和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是假分数。因为分子比分母小和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都是单位“1”够取的,而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都是单位“1”不够取,还要另外再取。

生2:我们认为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等于分母和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是假分数。因为分数就是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部分,如果都取了或者是取的比分的多,那就不实际,也就是说它不是真的,是假的了。

师:那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数学们的说法吧!

“在人类历史上,最初产生的分数是作为整体或一个单位的一部分,这样的分数就叫真分数。后来为了满足数系扩充的需要,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的分数就是假分数。”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等于分母或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那么真分数和假分数有什么特点呢?

生: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

师:观察复习导入中等5、6个图以及分数 ,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师总结: 可以看作是由 (就是1)和 合成的数, 可以看作是由 (就是2)和 合成的数,这样的数可以写作1 和2 ,读作一又四分之三和二又五分之一。像1 ,2 ,……这样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获取亲知识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新知沿着理解、掌握、熟练的过程不断前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通过放与收的结合,把握住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2、把上题中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看一看,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



四、教学例3

1、出示例3.

师:请同学分母讨论,怎样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呢?学生讨论后汇报结果,学生独立完成。

(1) =3÷3=1       =8÷4=2

 (2) =7÷3=2        =6÷5=1 

师小结: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时,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当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2、巩固练习: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4节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吧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一、内容导入

1.学习例1。

让学生拿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分别对折一次、两次、四次,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提示: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 = 

师:为什么相等?

2.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派代表发言。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     =                =     =   


(从左往右观察)


    =     =                =     =   


(从右往左观察)

3.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教师分别板书。

4.观察以上例子,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报)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

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 ,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

5.提问:你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6.出示例2。

把 和 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提问:谁能说一说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学生审题,分析要点:①分母是12;②大小不变。

(3)提问:想一想,怎样使分母变为12?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怎样变?学生思考后再回答,然后请学生试着在课本上填写。

老师以 为例提示:先想分母3怎样变成12,再想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怎样变化。

板书: = =         = =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知识解决这个题的?应注意什么问题?

小结:注意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除以0以为的相同数。

二、巩固练习

1.在小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15= =      =6÷(  )=(  )÷6

2.写出比 小而比 大的4个分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第6、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出示例1: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例2: = =         = = 

 


第5节 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通过确定取值范围、动手操作验证、全班交流,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产生,并理解其意义。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独立尝试、全班交流,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会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感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独立尝试、全班交流,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会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建立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活动引入

师:在上课之前先点到,抽查部分同学是否来了,点到时要用到找因数的一些知识,点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说,如“5号到”。听明白了没有?

师:8的最小因数和最大因数,到了没有?

生1:1号到。

生2:2号到。

生4:4号到。

教师重申要求,学生回答。

生1:1号到。

生8:8号到。

师总结: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因数是1.

师:6的因数,到了没有?

生1:1号到。

生2:2号到。

生3:3号到。

生6:6号到。

师总结: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

师:2的倍数到了没有?

生2:2号到。

生4:4号到。

……

师总结: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今天学习新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信息学好啊?

生齐答:有。

设计意图:教学一开始就应该直切主题,做到未雨绸缪,避免学生在不必要的地方出现错误、浪费时间,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分析、理解题意的 好习惯。

二、自主探索(交流总结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1.认识公因数

师:你能找出这两个数都有的因数吗?(教师板书)

8的因数:

12的因数: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生1:8的因数有1,2,4,8.

生2:12的因数有1,2,3,4,6,12.

教师介绍集合。

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把8的因数可以放在这个圈里,那么这个圈在数学里叫集合圈。我也可以把12的因数放在另一个集合圈里。那么我现在把这两个圈相交,请你填写8和12的因数,那么中间相交部分应该填什么?

生:它俩共有的因数。

师:对了,现在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填一填。

学生填写,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填写:学生将共有的部分填在了公共部分。同时8和12的集合圈里也把这几个因数填上了。

师:有没有同学和她写的不一样呢?

生:中间部分有的,那两个圈里就不应该再写了。

师:为什么不应该写呢?

生:因为重复了。

师:对,重复的不用填写了,但是每个集合圈里还是包含重复部分的数字的。现在请你思考一下,两个集合圈里的共有部分:1,2,4是谁的因数?

生:是8和12的因数。

设计意图:利用两个可以移动的椭圆圈来代替集合图,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集合图需要重叠一部分表示公因数的位置,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此时又要求学生用这种表示方法完成例1的内容:表示出8和12的因数和公因数。两个环节前后呼应,既为新授,又互为巩固。

2.认识最大公因数。

师:对,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揭示课题。

师:所以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

师:现在请你和同桌之间讨论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最大公因数的?

学生讨论汇报。

生:先找出各个数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最后确定最大公因数。

师:我们还有别的方法找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吗?动脑筋想一想?

师简单介绍排他法。(举例子:15和50)

师:我们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

学生口答:1,3,5,15。

师:然后想一想这里面哪些是50的因数。

生答:1、5.

师:最后我们看一下最大的因数是5,那么5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学会在比较中择优。

3.师:同学们,如果现在给你一组数,你能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啊?

出示18和27.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生: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9.

师:谁来说一说找的过程?

师随学生回答简单介绍短除法。

三、分小组练一练(找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老师给你们出几组数,看看在完成这几组题的时候,你能不能发现点什么?

教师出示小黑板:

找一找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1)8和16    4和8    9和3

观察每组数,我们发现:

(                                     )

(2)5和7    2和5    11和19

观察每组数,我们发现:

(                                     )

(3)8和9    15和16    5和6

观察每组数,我们发现:

(                                     )

学生分组做题,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回答第一组答案。

生: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4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4,9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

师: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1:大数是小数的倍数。

生2:是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是小数。师总结规律:两数时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师:请你现在迅速第说出6和18的最大公因数。

生齐答:6。

师:那9和27呢?

生:9.

指名学生回答第二组答案。

生: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2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1,11和19的最大公因数是1.

师:观察这组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

生:这组数都是质数。

师总结规律:两数是不相同的质数,最大公因数是1.指名学生回答第三组答案。

生:8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1,15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1,5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1。

师:观察这组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组数都是相邻的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师总结规律:两数是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最大公因数是1。

师:请你现在迅速地说出2和3的最大公因数。

生齐答:1。

师:那2和11呢?

生:1.

……

设计意图:让学生接触两类特殊数的最大公因数:一是两数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二是两数互质。

四、巩固拓展,引导联系实际

师:学数学就要用数学,学好了可以帮我们解决身边的很多问题。

出示:

小琳的房间是长方形,长45分米、宽30分米,小琳的爸爸准备装修,要在地面上铺正方形的地面砖,要选边长为几分米(整数)的地面砖,才能不用锯分又能整齐地浦南地面呢?

学生读题思考。

师:你能说一说这道题求什么吗?

生:45和30的最大公因数。

师:对,请你快速地求出来。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

教师指名回答。

生1:5。

生2:15。

师:同意15的请举手。

师生共同订正。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找公因数。

生2:我学会了怎么找最大公因数。

生3:我学会了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8和12的公因数:1、2、4

4为最大公因数



复制打开网址 www.1ydt.com 下载全册PPT课件及word教案试卷点击阅读原文看全部教学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