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语下课文7*土地的誓言 课堂实录
《土地的誓言》课堂实录
一、深情导入,营造氛围
(课前播放《松花江上》,大屏幕上展示东北原野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以东北富有个性的景物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音乐结束后,师导入。)
师: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以说,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东北大地,无数东北同胞流亡关内,有家却不能回的时候,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这就是《土地的誓言》。
二、听读课文,述说感受
师:先听老师朗读课文,听读时请勾画出生字词,注意老师朗读时的语气、语速和重音,然后用一句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认真听读课文,不时圈点勾画。)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后,相信同学们对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说说你的感受。
生1:很震撼,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生2:语言很有气势,不可阻当。
生3:感觉作者的心在不停地跳动,好像是一口气写完的。
生4:我能感觉到文章写得很好,但有些句子我却不能理解它的含义。
师:好的,你很坦诚,请标出不理解的语句,希望在下面的学习中你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句子,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建议同学们用“这是一方的土地,表现在”的句式,把握作者故乡的特征。
(生自由朗读课文,很快找出文章中共有两处描写故乡土地的文字。)
师:同学们找得很准确,下面请男生读第1节中的“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女生读第2节中的“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思考刚才的问题,然后交流。
(生边读边在书上加注。师巡视。)
生1: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表现在“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描绘出作者绚丽多姿的故乡,令人喜爱。
生2:这种美丽还表现在“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师:补充得好!
生3: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表现在那“黑色的土地”、那“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那“带着赤色的足金”,可见作者的故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师:这种富饶还表现在“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还有其他特征吗?
生4: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表现在“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生5:这还是一方奇怪的土地,表现在“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作者的故乡真是太奇怪了!(众生笑。)
师:是啊,这是身处江南水乡的你们无法想象的!
生6:老师,我想纠正一下刚才同学的说法,我认为“奇怪”用得不恰当,应该用“神奇”,因为作者写“狐仙姑的谰语”和“原野上的狂风”主要还是为了突出故乡的神奇特点,表现故乡的土地充满神秘感。(众生鼓掌。)
师:说得很好,继续。
生7:这是一方生机勃勃的土地,表现在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着。
生8:这还是一方和谐的土地,表现在“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
师:这真是一幅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图啊!读这两段文字,我们眼前自然会浮现出作者那美丽、丰饶、神秘而和谐的故乡!下面,我们以第1节中关于故乡土地的描写为例,体会一下,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呢?
生9:应该用自豪的语气,读出对故乡土地的热爱和赞美。
生10:应该用喜悦激昂的语气,读出作为一个东北人的骄傲。
生11:应该用带着对故乡的无比思念之情来朗读。
师:这几位同学把握得很好,突出作者对故乡的热爱、赞美和思念之情。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生12:我感觉应该用一种神秘的语气来读,来表现东北土地的不同一般。(众生笑。)
师:同学们都笑了,我想他们不理解你所说的“神秘”语气。请给我们演示一下好吗?
(众生鼓掌。生12朗读。)
师:噢,老师明白了,你所说的“神秘”语气就是要用深沉、缓慢的语气读。那么,该段文字都用这种语气来读吗?
生13:我感觉这段文字应该读出不同的层次。有的地方需要一泻千里,有的地方需要深沉舒缓。
师:请你为我们示范一下好吗?
(生13有感情地朗读。众生鼓掌。)
师:你对该段文字感情把握得很好,请你为同学们起个头,一齐把这段文字朗读一遍。
(生齐读,读得很投入。)
师:那么,作者面对这一方美丽、丰饶、充满活力的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呢?
(生很快找出誓言部分,师要求齐读,生读得声音洪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6150iqqsy&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628uc2c9k&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四、细读课文,体味情感
师:同学们朗读得很认真。接下来,请细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此时作者对家乡是无比的思念,他的感情就如江河湖水决堤一样不可遏止。这种情感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是哪个词?
生(众):泛滥!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谁来说说“泛滥”本义指什么意思?
(投影展示课文中有“泛滥”词语的句子。)
生1:“泛滥”好像一般表示洪水很大,不可阻挡。
师:你的感觉是对的,“泛滥”本义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含有贬义色彩。那么文中用于哪一方面呢?
生(众):作者的热情!
师:如果把“泛滥”改成“澎湃”或“涌动”好不好?为什么?
生2:不好,“澎湃”或“涌动”用词太一般了,不显眼。
生3:“泛滥”给读者一种形象化的感受,句中写出作者对故乡的感情如同决堤之水不可遏止,四下放纵奔流。
师:这样写,使作者的心情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这是贬词褒用。请同学们齐读投影上的语句。
(生齐读,读得很投入。)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作者的情感是如何“泛滥”的。(生笑。)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泛滥情感的语句,先在小组内自读,然后说说它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生热情高涨地朗读,读得很投入。师巡视。)
师:下面请各小组代表进行交流。
生4:“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这句话作为文章开头,直抒胸臆,“无时无刻不”反复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比思念。
师:“直抒胸臆”用得好!老师想问你,“炽痛”是什么意思?
生4:热烈而深切。(书下注释。)
生5:我感觉注释不太准确。
师:敢于挑战书上的注释,好!请说说你的理解。
生5:我认为书下注释不全面。“炽”是热烈、深切的意思,而“痛”有悲痛、悲伤的意思。
师(追问):作者悲痛什么呢?
生6(急切地):作者无比地思念家乡,却不能回,内心当然是“痛”的!
师:你分析得很好!继续。
生7:“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必须”、“不可阻止”、“不能选择”等词语语气坚定,不容置疑,表达了作者回归故乡的坚定决心。
师:你的朗读也体现了坚定的决心!
生8:这种坚定决心还表现在“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生用坚定动情的语气读。)
生9:“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的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这句话写出了我渴望回归故乡的急切心情。
生10:“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我似乎感到作者和作者故乡的土地已经完全融合了……
师:同学们读得太精彩了!那么,作者的“泛滥”情感主要包含哪些呢?
生11:思念家乡。
生12:热爱、赞美故乡。
生13:渴望尽快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
师:同学们归纳得比较全面,但还有一种情感没有说出来。哪位同学补充一下?
生14:老师,下面这句话中“呻吟”这个词用得很“刺眼”。“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师:为什么说它“刺眼”呢?
生15:整段文字把故乡写得那么美丽、那么丰饶,可是“白桦树”却“在原野上呻吟”。
师:如何理解“呻吟”这个词?谁来说说看?
生16:“呻吟”这个词写出作者心中美丽丰饶的故乡,在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下,已经面目全非,今非昔比了。
生17:简单地说,连“树”都“呻吟”了,更何况“东北人民”呢?
师:正所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那么“呻吟”这个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18:对故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的憎恨。
师:你分析得很准确。其实在第二部分中,有一个词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感,它就是“埋葬”。
(投影展示课文中有“埋葬”词语的句子。)
师:是啊,凡是经历过那段悲惨岁月的人,对那段屈辱的历史都会刻骨铭心的。东北三省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在那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到底干了些什么呢?
(投影在哀惋的背景音乐中展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图片。生看得很专注,从其面部表情可感到其心灵受到震撼。)
五、再读誓言,深化主旨
师:作者的家乡是如此地美丽、丰饶,令人难忘,不能割舍。可是现在,土地上却充满着蹂躏,充满着掠夺,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人妻离子散!美丽和丰饶已成为过去,神奇和活力也只能留在脑中。面对这块厚重的黑土地,作者的誓言表达了哪些决心呢?
(生再次朗读誓言部分。)
师:好了,哪位同学先来交流你的发现?
生1:作者想急切回归故乡。誓言说,“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师:你的回答也很“急切”,好,继续来。
生2:“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说明作者要为故乡的解放而战斗到底的决心!
(读得较随意,没有读出情感。)
生3:老师,刚才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但没有读出作者“决心”的语气。
师:哦,说说你的看法。
生3:这一句朗读时要注意读出重音,如“必定”、“必须”等词要重读,两个感叹句朗读时要感情饱满,读出气势。
师:有道理,两个感叹句表现故乡由解放到站立的变化,朗读时语调要不断上扬,体现作者的情感。
(师范读,生热烈鼓掌。)
生4:“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说明作者为了解放故乡,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
师:是啊,读这一句,让我想起了陆游的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一个爱国者对收复故土的一腔热情啊!接下来,请看投影上的一段话。一起读起来——
生(齐读):“眷念乡土,这是人类共通性的情感,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带上了强烈的爱国色彩。”
师:让我们再次齐读誓言,要读出的不仅仅是作者,而是我、我们、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对故乡、对国家、对中华民族发出的铮铮誓言!
(生正襟危坐,齐声朗读。)
六、走出课文,延伸情感
师: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请每位同学写一句与爱国有关的诗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简要说说理由。
(生动笔写。)
师:好了,老师来欣赏一下你们的座右铭。哪位同学先来?
生1:我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文天祥的这颗为国尽忠的“丹心”和端木蕻良对故乡的炽痛之情永远激励着我!
师:说得太好了!好,继续。
生2:我的座右铭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诗表达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凛然浩气,它一直激励着每一个爱国者。
师:这两句诗很大气,很适合你这样的男子汉!
生3:我选的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想,作为一个爱国者,必须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说得好!
生4:我想用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作为座右铭。尽管祖国在黑暗中,仍要执著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奉献着自己青春的热血。这是对祖国何等坚贞、热烈的爱啊。
师:老师也喜欢这一句。这是鲁迅《自题小像》中的名句,它是鲁迅先生毕生奋斗的旗帜。
生5(动情朗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全体鼓掌。)这是于佑任的《望大陆》诗,于先生久居台湾,不能回归故乡,但是海峡波涛却隔不断、阻不了他望大陆、念故乡、盼统一的深情。每次读这首诗,我都被他的爱国真情所打动。(生再次鼓掌。)
师:谢谢你的精彩发言!温家宝总理曾在中外记者会上吟诵此诗,这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这首诗的爱国情感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气氛热烈,还有学生举手。)
师(结束语):同学们,黑暗已经过去,端木蕻良的誓言已经实现!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任重而道远!祖国的腾飞需要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努力和拼搏。最后,老师把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部分语句送给同学们,愿你们铭记在心。
(生齐读投影文字。)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308usadpf&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下载配套的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