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湖心亭看雪 习题及解答
语文 | 作文 | 数学 | 道德与法治 |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音乐体育美术 | |
地理 | 生物 | 历史 | 育儿 | 网校 |
湖心亭看雪 练习
一、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我能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余拿一小船
(3)上下一白
(4)焉得更有此人
2、翻译下面各句
(1)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的翻译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我的翻译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
4、请从下面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2)“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3)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崇祯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SPAN>
我选第______题,我的理解是:
5、“强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我的理解是:
6、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我的理解是:
标准答案:
1. (1)消失 (2)撑,划 (3)全 (4)哪能
2、(1)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罢了。
3.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4(1).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2).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3).明思宗朱由检 怀念故国的深情
5、“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6、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一、基础部分
1.解释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
(3)惟长堤一痕________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_______
(5)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6)及下船________
(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 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解释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上下一白________ 长堤一痕________
更:是日更定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
是:是日更定_______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
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二、阅读
(一)
阅读下文,完成4~8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填空:张岱,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籍贯)人。有著作《_______》和《________》等。
5.分析“绝”字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部分采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8.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二)
阅读下文,完成9~15题。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花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意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9.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
10.翻译句子。
(1)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2)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3)月景尤不可言。
11.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12.本文最后一句话中的“此乐”是什么意思?“俗士”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用这句话结尾?
13.具体描写“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文中找出原句,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15.用现代汉语描绘下列景色。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参考答案:
一、1.(1)全 (2)这,在此意为“那” (3)只有 (4)罢了 (5)名词作动词,客居,作客 (6)等到 (7)哪 还
2.(1)湖里哪能还有这样的人!(2)不要说相公痴情,还有跟相公一样痴情的人!
3.4.略
5.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
6.(1)具体写看雪的时间、地点、装备和雪景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2)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3)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7.不多余。这是辟出另一境界,让人有一种喜逢知己的感觉。属侧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8.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二、9.A
10.(1)我当时被桃花之美迷恋,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2)绿柳如烟,桃花似雾,一片浓艳,长达二十多里。
(3)月光下的美景尤其不能用言语形容。
11.春景:今岁春雪甚盛……尤为奇观,由断桥至苏堤……艳冶极矣。 月景:月景尤不可言……别是一种趣味。
12.“此乐”指游湖赏景的乐趣。“俗士”暗指忙于功名利禄而没有雅兴的人。作者用这句话结尾,是为了抒写自己游湖赏景的乐趣和体会,表达自己寄情山水,愤世嫉俗的感情。
13.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ɡ)末下,始极其浓媚
14.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15.略
湖心亭看雪(检测题)
一、重点实词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客此。及下船。
二、重点虚词翻译。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5.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四、背诵型填空。
1.崇祯五年十二月,_______________。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往湖心亭看雪。
3.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
4.湖上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到亭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见余,大喜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余同饮。
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理解型填空。
1.《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湖心亭看雪》中,用白描的手法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心亭看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重点实词翻译。
1.大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2.是(这)日更定(量词,旧时一夜分五更,没更约两消失。更定,指起更以后)矣,余拏(撑船)一小舟,拥(穿着)毳衣(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雾凝在树枝上而成的冰晶,这里指雾气弥漫)沆砀(天上的白气,这里指大雪覆盖湖山。),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全,都)白。
4.湖上影子,惟(只)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小草,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余强(尽力,文中指痛快)饮三大白(大酒杯)而别。
6.客(名词作动词,客居)此。及(等到……的时候)下船。
二、重点虚词翻译。
1.天与(连词,和)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2.湖中焉(表惊讶,怎么)得更有此人!
3.余强饮三大白而(顺承连词)别。
4.问其(代词,他)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的人)!
三、重点句子翻译。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撑)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以及我乘坐的一叶小舟,和船中两三个人影罢了。
4.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5.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看见我十分高兴地说:“在西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于是,拉着我一同喝酒。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痛快地喝下三大杯酒后道别。
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低声自语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呢! ”
四、背诵型填空。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6.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五、理解型填空。
1.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心亭看雪》中,用白描的手法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湖心亭看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点击阅读原文看全部教学内容及下载完整全册word试卷教案及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