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春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 断章》教学

班班通平台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1-08-08
语文作文数学英语物理
化学地理生物历史育儿
音美道德与法治中学生辅导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赏析

〔卞之琳简介〕

卞之琳,近代诗人,生卒(1910-2000),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汇评〕

卞之琳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人物之一。他与徐志摩、林徽因等同属于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他们的作品素具理趣,朦胧的风格,都喜欢在诗作中使用不定的代词,即“我”可以和“你”“他”互换,以置换、转化、互动,构建一种相对审美精神,从而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赏析〕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

《断章》一诗,以其简短纯朴的手法,淡淡地描写出一段感情,一份倾恋。短段四行字中,没有一个“爱”字,幽幽的情思仿佛在半空中悠悠地飘荡,画出一道让人心醉的彩虹。


诗的上阙:“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写到一人在桥上看风景而另一人却在楼上看着看风景的人。作者没有细致描写风景,但一幅江南水乡般的美好意境已映入读者眼帘。那仿佛山水画般的美,淡淡的,轻轻的,让人心醉的。或许一开始会觉得只是二人在看风景,没什么特别,但细想一下自然会想到,那楼上的人必定是个深情女子,而桥上的人也必是位俊美男子,这样一来便成立了。女子在楼上看着桥上的人,心中的那份如水的思念与爱慕,就像情窦初开的多情少女一爸,纯洁,清丽,让人深深陷入这美妙的旋涡里,一时无法自拔。


作者笔锋一转,写到了夜晚。“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再一幅画面浮现,仿佛看到“你”静坐窗前,抬头看着明亮的月,它仿佛就是为了装点你的窗而存在的。纵使夜空中的月再明亮,也照不清那楼上人朦胧的情思,你半点都不了解。而另一边又怎样了呢?这时的楼上人已在梦乡,却又忆起那白日的容颜,那是一个繁华瑰丽的梦,希望与心爱的人受在一起而思念得无法自拔的梦。可以想象,这楼上的女子是多么的羞涩,却又如此的甜蜜,她沉醉在自己的梦中,却不赶向桥上的人倾诉心底的情,那只哟一份最真、最纯的思念,纵使只有一楼之隔,却仿佛已相隔万里,只因为谁也不知谁心意。


作者所用的角度巧妙绝伦,楼上的一看,梦中的一忆,就已表现出女子的倾慕。不是倾国倾城,也不是轰轰烈烈,只有那份浓浓的情思深印在心上。如此一“看”,便已道出真情,那样一“忆”,就点到浓情。文字的运用简朴单纯,让读者感受到这份情没有任何杂质,是那样的纯洁。诗中富有节奏感,那是一种温柔婉约的节奏,更好的表现了情意。短短四行字,已透露出如此深情,如此真意,展现了作者的神来之笔。


《断章》一诗细细品来,有无限意味,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定会被那单纯真挚的感情打动,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

阅读题及答案


1.这首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


(1)一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这首诗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当你站在桥上把周围一切活动当成风景来看的时候,楼上的人又把你当作风景来观赏。


(2)明月的银光装饰了你的窗户,而你整个儿的形象进入他人的梦中装饰了他人的梦。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相互作用。


寒假把初1初2的课程补精

选择题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学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2.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正确答案

1.B

2.A

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  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三、问题探究:

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3、 这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两首诗,当我读着《断章》和《错误》时,这两首诗就在眼前晃着,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其中的原由? 

明确: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很相似。(可就诗意与同学简单进行交流) 

教师点拨:读诗若能抓住诗中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4、品读《断章》,讨论小结: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5、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 

4、课件展示学术界对《断章》的几种解读; 

教师可提供几组有关《断章》诗意的资料: 

A)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B)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C)《断章》这首小诗,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触景生情,储藏在记忆中,当还远远早于这个日期”。“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教师要抓住“你”“风景”“明月”“梦”几个意象作适当的补充。) 

6、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四、拓展延伸

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教学课件

二、深入探究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 断章》教案课件练习题打包下载

下载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th7o5X4VgQ2O-Q1nLQkCwg

查看解压密码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