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岭南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2-04-10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美术教案

 

1,2民间玩具欣赏和现代玩具欣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后,懂得民间玩具是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生动,有色彩鲜艳的花图案。

2、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

三、授课时间(2课时)

四、讲课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民间玩具

3.民间玩具的特点和制作材料。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江苏无锡的大阿福,泥人大阿福总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3.陕西合阳的面团狮子糕,生动、漂亮色彩鲜艳。

4.提问:

说一说:你最喜欢民间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

 

1.继续欣赏

2.你发现民间玩具的特点和特征。

3.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      学生终结。

2.      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小结

民间玩具都是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生动,有色彩鲜艳并有花图案。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现代玩具世界

3.了解现代玩具的特点。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现代玩具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了解现代玩具有会动、会说、会唱,有的造型简单夸张,有的样子逼真。

3.机器猫、摩托骑士、史努比小狗摩托飞侠等。

4.提问:

说一说:展示你喜欢的一件现代玩具,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1.继续欣赏

2.我知道民间玩具和现代玩具的各种不同特点。

3.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总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小结

1. 通过欣赏让学生知道民间玩具和现代玩具的各种不同特点。

 

学生小结:通过欣赏后体会到了生活美、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生活美、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3我的玩具伙伴

一、教学目标:

尝试各种媒体、工具,运用点、线、面、色表现自己喜欢的玩具伙伴。

二、教学重点:

重点:多角度观察与表现玩具。

难点:运用绘画工具,多角度表现玩具。

三、授课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分享与观察

说一说:我的玩具伙伴给我带来的快乐。看一看:我的玩具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同学的玩具又是什么形状组成的?

摸一摸:我(你、他)的玩具是什么质感? 想一想:看课本,思考小作者是如何表现玩具伙伴的?

二、欣赏与发现

看一看:大师想说些什么?作品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受?大师然后表现物象的?在小朋友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我哦准备向大师、小朋友学些什么?

三、创作与评价

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我的伙伴?画一画:玩具的正面、侧面、背面、、、  、、、各有什么形状组成?用什么表现它的质感?

四、 评一评

谁的玩具画得最可爱?

五、总结

教师总结课堂。

激发兴趣,初步认识玩具的形状、色彩的组合。

 

 

 

感受作品简练的造型、明快的色彩。

板书设计:

我的玩具伙伴 范画


布置作业: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画出它的形状、色彩。



4恐龙回来了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家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画恐龙和人物在一起。

三、教学难点:

      恐龙的外形和特征。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画一幅恐龙和人们在一起的画面。

3.构图要饱满充实,人物和恐龙动态要生动。

4.添加现代设备和背景。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的恐龙画—恐龙回来了

3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欣赏恐龙图片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课题—板书:恐龙回来了

启发学生回忆你在什么上面见过恐龙的画片说一说。

3.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动化片中的恐龙热闹场面。

4.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认识几种远古时的恐龙。

(2)棘龙、角龙、结龙、翼手龙、梁龙、雷龙等

(3)恐龙是远古时期的爬行动物,6500年前灭绝。。

(4)画出恐龙并添加人物。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把自己在那里(电视、图片、画报等)见过的恐龙的场面讲出来。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终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先画出主要部分,然后再配上环境及其他有关的道具。

1.      本节要求完成画面构思和画出铅笔草稿。

学生小结:画恐龙添加人物和现代设备的热闹景象用记忆画形式表现出来。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美丽、生动、活波、有趣恐龙和小朋友在一起的画面。

小结

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教师一一解答。

2.增添楼房汽车等背景。

3.上色。恐龙和人物色彩与背景色彩对比(深与浅、丰富与单纯等)要鲜明,主体要突出。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重点表现在恐龙人物在一起在干什么,那热闹场面画出来。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美丽、生动、活波、有趣恐龙和小朋友在一起的画面。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

教师选出有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恐龙和小朋友在一起的热闹场面的作业、进行表扬。




5巧救小昆虫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小昆虫的绘画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

能把小昆虫画得最新奇。

三、教学难点:

      把故事的结局画得更精彩。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听完故事后,画出你心中昆虫故事或结局的记忆画。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的昆虫图片——巧救小昆虫

3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昆虫图片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课题—板书:巧救小昆虫

3.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昆虫世界。

4.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教师讲故事“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喜欢观察昆虫。有一天┅”

(2)教师把故事讲完后。不把结果说出来,请同学们用绘画的形式把小昆虫故事讲完

(4)人物动态要生动,故事的结尾要充满想象力。

(5)环境有什么特色。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把自己所充满幻想充满想象力昆虫世界故事结尾讲出来。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终结。

2.听了同学谈了对故事结尾后自己的感想。

学生创作

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先画出主要部分昆虫逃出来后,在赶什么?后来什么样?然后再配上环境及其他有关的道具。

2.      本节要求完成画面构思和画出铅笔草稿。

学生小结:能把充满幻想充满想象力昆虫世界故事结尾想象力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充满想象力的昆虫世界。

小结

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和想象力。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教师一一解答。

2.增添旁观者。可有意将人物分组,画出个人的动态、衣着。

1.      配上场景(树木、过节的道具等)

2.      上色。人物色彩与背景色彩对比(深与浅、丰富与单纯等)要鲜明,主体要突出。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评一评:谁画的小昆虫最新奇?谁画的故事结局精彩?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充满幻想的昆虫世界。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

教师选出有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充满幻想充满想象力昆虫世界故事结尾的作业、进行表扬。



可爱的玩具蛇

  一、教学目标:

教学生运用加添、绘画、装饰、剪割的方法,把卡纸制作成一条会跳舞的蛇,再添画上漂亮的图案。

二、教学重点:

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进行装饰。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制作出一条会跳舞的蛇,并有美丽的装饰图案。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手中的实物—各种蛇玩具

3了解决蛇玩具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欣赏玩具蛇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课题—板书:可爱的蛇玩具

启发学生你见过各种玩具制作的蛇吗,请你好好想一想?好完?

3.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各种玩具蛇。

4.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有一个会跳舞的眼镜蛇不肯跳舞了,养蛇人只好被着它游历四方。一天,蛇在梦中听见一个孩子吹出美妙的笛声眼镜蛇醒过来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2)制作方法:。

(3)起稿在卡纸上画出蛇圆形的整体。添画,进行装饰。剪开。

(4)扎或吊起来。。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把自己所见过的玩具蛇讲出来。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终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起稿在卡纸上画出蛇圆形的整体。添画,进行装饰。剪开。

3. 扎或吊起来。

学生小结:制作一条会跳舞的蛇,再添画上漂亮的图案。

采用绘画和制作方法,做一条会跳舞的蛇,再添画上漂亮的图案。

小结

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教师一一解答。

2.添加装饰。

3.用绳子把玩具蛇头吊起来,蛇就会随着风跳起舞来。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重点表现条会跳舞的蛇,再添画上漂亮的图案。

 

采用绘画和制作方法,做一条会跳舞的蛇,再添画上漂亮的图案。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

教师选出制作特别的作业进行表扬。




7.
美丽的叶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指导学生体验大自然中树叶的形式美,教会学生用对称式,连续式的方法以树叶为单位纹样,排列成美丽图案。

二、教学重点:

是教学生仔细观察叶子的脉纹及肌理,用不同的线条和方法制作。

三、教学难点:

  用什么方法制作粘贴和绘画。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要求仔观察,用线条或剪贴的方法,作一幅树叶画。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手中的各种各样叶子画—美丽的叶子

3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美丽的叶子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课题—板书:美丽的叶子

拾几片树叶,画画、剪剪、摆摆、贴贴,就变成美丽的画面了。

3.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各种树叶。

4.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要学生仔细观察叶子的形状,叶子的脉纹和叶纹的肌理。

(2)制作方法:用各种线条豁业纹。

(3)用剪贴的方法,沾出你喜欢的画面。

(4)后面加上背景。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你所见的叶子外形和叶纹有什么特点。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终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先画出主要部分,然后再配上环境及其他有关的道具。

3.本节要求完成画面构思和画出铅笔草稿。

学生小结: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现叶子,或用叶子摆成美丽的画面。

采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画出一幅漂亮的叶子画。

小结

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教师一一解答。

2.让学生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表现叶子。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重点表现在叶子的特征和剪贴方法。

 

采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画出一幅漂亮的叶子画。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

教师选出有美丽、漂亮的树叶画的作业、进行表扬。



  

8给树爷爷画像

一、教学目的:

通过给树爷爷画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各种线条的练习。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线描能力。

三、教学难点:

      线描的运用和线描的美感。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在给树爷爷画像要用各种线条,画面要丰满,线条可单一重复,也可多种相杂,以单色为主,也可多色相间。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手中的画—给树爷爷画像

3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各种各样的线条画,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课题—板书:给树爷爷画像

启发学生回忆你见过的老树是什么样子?让学生回答。

4.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用各种各样的线条画得各种树。

4.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要画出树的外形。

(2)用各种线条装饰树干。

(3)可用各种基本形进行装饰。

(4)要求把画面画满。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欣赏后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4.分组讨论。

1.学生终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先画出主要部分,树干、用线装饰。

学生小结:画出大树的纹理或你想象中的大树爷爷。

采用绘画和装饰方法画出一幅用单色线描的大树。

小结

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教师一一解答。

2.想一想大树爷爷的纹理像什么?

3.画出大树干,添上纹理。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画出大树的纹理或你想象中的大树爷爷。

 

采用绘画和装饰方法画出一幅用单色线描的大树。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

教师选出有纹理和想象中的有装饰的大树。



 

9.我家的菜蓝子

一、教学目标:

通过画蔬菜记忆画,学习用恰当的构图把自己熟悉的星系表现出来,要求表现一个中心,构图饱满,有色恰当。

二、教学重点:

构图要饱满,要有聚有散。

三、教学难点:

  蔬菜的形状和构图。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画出一幅以自己所熟悉的蔬菜为对象的记忆画。

3.画面的蔬菜组合要有聚有散,可加上必要的道具,构图要有一中心 。

4.要表现出不同蔬菜的外形及色彩特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手中的画—我家的菜篮子

3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回忆家中蔬菜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课题—板书:我家的菜篮子

3.启发学生回忆妈妈买了很多的蔬菜,你能说出它们是叫什么名称?形状是什么样子?什么样的色彩等。

4.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各种各样的蔬菜。

4.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欣赏和讲解中,从中引出构图的基本知识,聚散。让学生知道画面的蔬菜有时可堆在一起,有时可以分开,放在篮子里或碟子上,加上台布的衬托,即可形成一以某种蔬菜为主体的中心。

(2)绘画方法,画前面的蔬菜,再画出后面的蔬菜。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西红柿,红通通,小白菜,绿油油,小小菜篮真丰富。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终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先画出主要部分,然后再配上环境及其他有关的道具。

3.本节要求完成画面构思和画出铅笔草稿。

学生小结:说一说,你认识什么蔬菜,它们的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有组合有聚有散的蔬菜画。

小结

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教师一一解答。

2.为了更好的衬托重点,画台布。

3.上色。蔬菜与背景色彩对比(深与浅、丰富与单纯等)要鲜明,主体要突出。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重点表现蔬菜的色彩和特点。画面要有聚有散的蔬菜。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美丽、生动、有趣蔬菜画。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

教师选出有美丽、生动、有趣的一幅蔬菜画。



。              

10.节日的餐桌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和家庭的回忆,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家热爱生活和自己的家。

二、教学重点:

节日时人们全家欢聚在一起时用餐的情景,和各种美食。

三、教学难点:

      各种美食的特征和色彩。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画一幅表现过节聚餐场面的记忆画。

3.构图要饱满充实,人物动态要生动。

4.各种食物外形和色彩。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手中的画—节日的餐桌

3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回忆过节时全家在一起吃饭,餐桌上的饭菜,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节日的餐桌

2.课题—板书:

3.启发学生回忆过节时全家在一起吃饭时的欢乐景象,见到和自己最感兴趣的热闹场面、人物、道具、色彩和各种美食等。

4.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过节全家在一起吃饭,餐桌上的饭菜,热闹场面。

4.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面要表现的时间:过节:画面要表达的场面气氛和全家在一起吃饭,餐桌上的饭菜,要求通过餐桌上的各种美食来表达过节热闹和自我感受。

(2)餐桌上各种美食的形状色彩和构图。

(3)添加人物,动态要生动,服饰要有节日特点。

(4)环境有什么特色。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把自己所见过或参加过节时全家在一起吃饭,餐桌上的饭菜和热闹的场面讲出来。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终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先画出主要部分,餐桌上的美食然后再配上环境及其他有关的道具。

3.本节要求完成画面构思和画出铅笔草稿。

学生小结:能把过节时全家在一起吃饭,餐桌上的饭菜,观察到的热闹景象用记忆画形式表现出来。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美丽、生动、活波、有趣过节餐桌上的各种美食场面。

小结

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教师一一解答。

2.增添旁观者。全家在一起吃饭,餐桌上的饭菜再添加出个人的动态、衣着。3.配上场景(过节的道具等)

4.上色。餐桌上的各种食物要与色彩与背景色彩对比(深与浅、丰富与单纯等)要鲜明,主体要突出。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重点表现在一盘或一桌诱人的美食。

3.想一想:节日餐桌上有什么美食?味道、形状和色彩怎样?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美丽、生动、活波、有趣过节餐桌上的各种美食场面。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

教师选出有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过节餐桌上的各种美食场面的作业、进行表扬。




13
无敌孙大圣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齐天大圣孙捂空的绘画和制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性,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使作品形式多样。

二、教学重点:

谁能把孙捂空变得生动有趣。

三、教学难点:

      怎样把孙捂空的做得变化最多。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用火花形式把 孙捂空得变化画出来。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手中的画——无敌孙捂空

3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回忆动化片的孙捂空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课题—板书:无敌孙捂空

2.启发学生回忆动化片的故事中的无敌孙捂空,你最喜欢他什么?

4.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的无敌孙捂空。

4.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把绘画纸左右相折,在每一面画上无敌孙捂空的变化。

(2)添加无敌孙捂空的金刚箍、金箍棒等。

(3)上色。

(4)添加环境。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能不能把自己在看动化片中无敌孙捂空的故事喜欢场面用语言讲述出来。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终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先画出主要部分,然后再配上环境及其他有关的道具。

3.本节要求完成画面构思和画出铅笔草稿。

学生小结:能把过年时观察到的热闹景象用记忆画形式表现出来。

采用绘画和制作方法画出一幅无敌孙捂空的七十二变。

小结

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教师一一解答。

2.配上场景(树木、路、山等的道具等)

3.上色。人物色彩与背景色彩对比(深与浅、丰富与单纯等)要鲜明,主体要突出。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重点表现在无敌孙捂空看谁画的变化多?

3.谁做得无敌孙捂空变得最生动有趣?

采用绘画和制作方法画出一幅无敌孙捂空的七十二变。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

教师选出有生动、活波、有趣的敌孙捂空的七十二变的作业进行表扬。



 

                            14.变形金刚

一、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二、教学重点:

谁的七巧板拼摆的花样最多。

三、教学难点:

把七巧板进行装饰。

四、授课时间和作业要求:

1.一课时

       2.做一副七巧板,看能变出什么。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手中的制作—变形金刚

3了解决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变形金刚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课题—变形金刚

3.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动化片中各种各样的变形金刚。

4.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提问:“那个同学会玩七巧板?

(2)展示课件,结合课件讲解,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一副七巧板的变形金刚?

(3)制作方法:

(4)最重要的是大胆设想

(5)把正方形进行分割。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 谈一谈自己玩过的七巧板是什么样子,好不好玩?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小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

2.把分割好的七巧板进行装饰。

3.可以涂色也可以黑白装饰。

4.作成七巧板后进行拼摆,看谁拼摆得最巧妙,花样最多。

学生小结:比一比,看谁拼摆得最巧妙,花样最多。。

让学生看谁能用自己的七巧板能拼一拼,画一画。

小结

把色彩装饰最好的看谁拼摆得最巧妙,花样最多的作业进行表扬。



    

15.杂技小演员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制作和练习中,学会了动手动脑,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设计意识和创作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在玩具底部增加重量,重心会降低,不会倒。

三、教学难点:

      用什么材料,设计和制作方法。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制作一个可以左右摇摆的小演员。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手中作品—卡纸做的杂技小演员

3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回忆过你在那里看到杂技演员在表演,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课题—板书:杂技小演员

3.启发学生回忆你看到杂技演员表演时的精彩场面,说一说见到和自己最感兴趣的热闹场面、人物、道具和色彩等。

4.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的杂技小演员表演热闹场面。

5.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在卡纸画出杂技小演员的形象和表扬的动作。

(2)用黑笔描边,上色。

(3)用剪刀按着线剪下来。

(4)做圆形滚动的底座,并用橡皮泥做加重的重量。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把自己所见过的杂技演员表演场面讲出来。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终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先画出主要部分。

3.本节要求完成画面构思和画出铅笔草稿。

学生小结:你能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

采用绘画和制作的方法制作出一个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杂技小演员。

小结

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教师一一解答。

2. 用剪刀按着线剪下来

3. 做圆形滚动的底座,并用橡皮泥做加重的重量。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重点表现在杂技小演员的动作、形象和特点

 

采用绘画和制作方法做出一个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杂技小演员。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

教师选出有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杂技小演员的作品进行表扬。



 

16.有趣的数字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进一不对学生进行辉煌基础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基本的造型能力,培养绘画兴趣,用线条作装饰。

二、教学重点:

把数字生动化和想象化。

三、教学难点:

      用你喜欢的方法画出有趣的数字。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画一幅有趣的数字组合的画。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手中的画—有趣的数字

3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欣赏后有趣的数字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课题—板书:有趣的数字

3.启发学生你喜欢的数字,应该怎么画得有趣?

4.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各种有趣的数字。

5.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写出几个阿拉伯数字,表达自我感受。

(2)123,321,你画红,我加绿,我们的数字真有趣。

(3把数字添加眼睛、四肢和特点。

(4)加上环境有什么特色。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把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的有趣的数字用语言讲出来。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终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先画出主要部分数字,然后再配上环境及其他有关的道具。

3.本节要求完成画面构思和画出铅笔草稿。

学生小结: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数字用记忆和想象形式表现出来。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数字画。

小结

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教师一一解答。

2.把数字进行装饰。

3.上色。数字色彩与背景色彩对比(深与浅、丰富与单纯等)要鲜明,主体要突出。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重点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方法画出有趣的数字。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数字画。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

教师选出有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数字画进行表扬。



          

17.漂亮的钟

一、教学目的:

通过小闹钟写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学习用线描或彩色形式描绘出来。

二、教学重点:

小闹钟的外形特征。

三、教学难点:

      用什么方法画和制作出特别的小闹钟。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用绘画的方法画出一个造型独特的小闹钟。

     3第二节课用制作的方法做出一个漂亮的小闹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手中的实物—漂亮的钟

3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欣赏小闹钟后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课题—板书:漂亮的钟

3.启发学生回家里的小闹钟的外形和特征色彩等。

4.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各种各样的小闹钟。

5.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小闹钟,天天叫我起得早。小朋友,齐动手,做出美丽的小闹钟。

(2)教师提问:钟的表盘可变成 什么样?上面有哪些数字?指针长短、形状一样吗?

(3)绘画方法,画外形,形状要特别,中间画表盘,写上12个数字,画出时针、分针、秒针。

(4)上色并画背景。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把自己家里的小闹钟的外形特征色彩讲出来。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终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先画出主要部分,然后再配上环境及其他有关的道具。

3.      本节要求完成画面构思和画出铅笔草稿。

学生小结:钟的表盘可变成  什么样?上面有哪些数字?指针长短、形状一样吗?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外形特别的小闹钟。

小结

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教师一一解答。

2.教师教制作小闹钟。

3.在卡纸上画出小闹钟的外形。

4.画出闹钟的表盘写出数字和时针、分针、秒针。

5.上色或进行装饰,用剪刀剪出外形

6.制作闹钟的后面的支点。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谈一谈自己用什么方法制作闹钟。

 

采用绘画方法的方法作出一个美丽、生动、活波、有趣外形的小闹钟。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

教师选出制作好的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小闹钟、进行表扬。




18多彩的小风车

一、教学目的:

通过制作,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学点塑造和装饰的简易技法。

二、教学重点:

风车加上美丽的装饰。

三、教学难点:

分组合作,怎样把风车用绳子串起来。

四、授课时间和作业要求:

1.一课时

       2.做一只小风车,加上美丽的装饰。

       3.分组合作,用一串串小风车打扮环境。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手中的范作—多彩的小风车

3了解决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小车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课题—多彩的小风车

3.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各种各样的风车。

4.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提问:“你见什么样子的风车?

(2)展示课件,结合课件讲解,先让学生谈谈风车的特点和色彩。

(3)教师讲,风儿吹吹,风车儿转转,转出新天地。

(4)最重要的是大胆设想,彩色的风车是什么样?外形和色彩各有什么特点?

(5)制作步骤:用彩色纸四角用剪刀剪开,角弯折,用双面胶沾中间一点,用对比色粘贴和装饰。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 谈一谈自己用什么方法来制作小风车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说一说风车可以提供动力,还美化我们的生活。

1.学生小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学生制作用彩色纸四角用剪刀剪开,角弯折,用双面胶沾中间一点,用对比色粘贴和装饰。

2.分组把风车用绳子一个个串起来。

3.美化教室。

学生小结:用制的方法作出一个美丽的小风车。

小结

表扬合作好得组。



  

19.船儿漂漂

一、教学目的:

用折纸的方法折出纸船整体形象,要力求抓住形状特征,并加点装饰的简易技法。

二、教学重点: 船的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你会几种折纸方法。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折一个漂亮的小纸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手中的实物—船儿漂漂

3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回忆你见过的什么样子的船,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课题—板书:船儿漂漂

3启发学生回忆见过什么样式的船,你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外形、特征和色彩等。

4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各种船。

5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风儿吹,浪花推,小小船儿带我去远航。

(2)制作方法:把蜡笔涂在纸船上,船底涂上肥皂,在进行折纸船。

(3)进行装饰和涂色。

(4)比一比看谁的纸船折得好和漂亮。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把自己所见过或知道的和你坐过的船的特征和色彩讲出来。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终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把蜡笔涂在纸船上在进行折纸船

2进行装饰和涂色。

3比一比看谁的纸船折得好和漂亮

学生小结:说一说你见过哪几种船,它们的外貌和颜色是怎样的?。

采用制作的方法作一个美丽、生动、活波、有趣过的纸船。

小结

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教师一一解答。

2.把纸船进行整理。

3.装上帆。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重点表现船的特征和色彩。

 

采用制作的方法作一个美丽、生动、活波、有趣过的纸船。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

教师选出有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纸船的作业、进行表扬。




怎样把微信文章里的图文复制到Word文档里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