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末提示下载)

请关注+→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全册知识点精讲
第1-4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元角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情景购物,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关系。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元、角、分。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100元、50元、20元、10元、1元、5角、5分、2分、1分。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播放冰淇淋、水果、衣服、玩具等图片。)

师:想吃吗?想吃吗?想穿吗?想玩吗?

生:想

师:那小朋友们,要怎样才能吃到这些我们喜欢的冰淇淋、巧克力、水果呢?(买)要怎样才能穿到我们喜欢的衣服、鞋子呢?(买)

要怎样才能玩到我们喜欢玩具呢?(买)

师:小朋友们非常聪明,这些东西我们都要通过商场购买才能获得,那小朋友们猜猜要用什么才能买到这些我们喜欢的东西呢?

生:钱

师:钱,那小朋友们能不能告诉老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呢?

生:人民币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人民币有哪些啊?

生:100元、50元、20元、10元、1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今天也带了部分人民币,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好不好啊?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单位元、角、分

1. (课件1元纸币)

师: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吗?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出来是1元的?小朋友看,1下面有两个汉字(壹圆)是大写的数字一,是人民币的单位。咱们现在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课件旧版1元)这是1元吗?你这么知道的?像这种是旧版的1元人民币,咱们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2.

师:小朋友们再看,下面这几张又是多少呢?

生:5角、1

师:1角?这儿不是明明有数字“1”吗?为什么不是1元?哦,1后边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字(角),你们看得真仔细!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师:那小朋友们,元与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1=25     1=101

3.1

师:小朋友们再来看,这是三枚硬币。哪一个小朋友愿来当小老师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啊?这枚硬币,是多少钱?1   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现在很少用了(板书:分)。

小结:元、角、分是人民币不同的单位名称。

三、随堂练习

1、试一试

你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1角等于多少分吗?

1=10   1=10

2、想想做做

  5—5  1——1  1——1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小朋友都学到了什么呀?(元、角、分)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5.1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元、角、分

 

——            

1=10      1=10

 

课后反思


小小商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87页。

  教具、学具准备

  “文明顾客星”若干,玩具用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回收站所需的牌子,胸卡9个,让每人准备一个钱包(自制),学具人民币若干。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师:小朋友,你知道开封最大的超市是哪家超市吗?

  生:三毛时代广场。

  师:来到三毛时代广场,你最喜欢哪个柜台的东西?为什么?

  生1:玩具柜台,因为……

  生2:食品柜台,因为……

  师:当你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把它买下来吗?

  生:想。

  师:你自己用钱买过哪些东西?

  生:面包、学习用品、剪刀、玩具熊……

  对于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学生往往最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性,突出了个性张扬。

  二、新授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又聪明又能干,会画画、会折纸,还会自己买东西。下面,我们玩一个买卖商品的游戏,好吗?

  师:开一家综合性的商店,第一步要做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对,首先先将商品按不同种类放在柜台上,并挂上相应的牌子。谁愿意用你的巧手布置柜台?(点六名学生上台将商品分类放在货架上,并挂上相应的牌子)

  师:其余的小朋友可一边欣赏精美的商品,一边给这些小朋友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学生摆完后问:这几位小朋友是按什么摆放的?

  引导学生让他们说出是怎么分类的,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有条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生:把玩具放在一起,把学习用品放在一起,把生活用品放在一起。

  师:这些商品上标的价钱,你都认识吗?

  师:谁愿意读一读。

  生:一只恐龙18元……

  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我宣布我是“小小商店”的总经理(挂上胸卡)。现在我聘任8个组长担任“小小商店”的小经理和收银员,其余的小朋友当顾客,有请“小小商店”的成员和大家见面。(学生上场)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其中。

  师:俗话说得好“商场如战场”,连我们“小小商店”也不例外。还是让我们听三个柜台的小经理是怎么介绍本柜台的商品的?

  a.玩具柜台经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b.学习用品柜台经理:看一看呀,瞧一瞧……

  c.生活用品柜台经理:享受生活每一天……

  师:各经理介绍的真棒,我们也将以优质的服务,物美价廉的商品,欢迎您的光临!噢,对了,忘了告诉大家,我们“小小商店”还特设了一个回收站,你们知道回收站是回收什么的吗?

  生:瓶子、废纸、易拉罐、旧电池……

  师:请回收站的站长为大家介绍一下。

  (鼓掌)

  利用“回收站”的题材,向学生介绍环境知识,宣传环保思想,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和动态。

  师:听了这几位小经理的介绍,我想许多小顾客也有点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到底“小小商店”能否使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是让我们的“上帝”做决定吧!

  师:我们在购物时,人特别多,你们应注意什么?

  生:注意……

  师:对,我们要文明购物。在这里,告诉每个顾客一个好消息。如你在购物时讲文明、守秩序,小经理会发给他一颗文明顾客星,你们能得到这样的荣誉吗?

  (生答)

  师:接下来,就有请小经理和收银员做好接待顾客的准备,各位顾客,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吧!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发挥学生个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排队购物)教师巡视。

  三、游戏

  师:看得出来,每位小顾客都有收获,不知“小小商店”的服务是否得到大家的满意呢?(生答)

  师:你在购物中,遇到麻烦和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生可提各种问题,大家也可帮助解决)询问几位顾客,都购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

  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进行交流的习惯。

  师:看样子,“小顾客”们在“小小商店”购物非常愉快,让我们一同问问各柜台收银员,共收入多少钱?

  通过交流,体现了本活动的开放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玩具柜台:收入……

  生活用品柜台:收入……

  学习用品柜台:收入……

  师:请回收站站长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答)

  师:你们打算怎样处理这些东西。(生答)

  教师小结。

  师:通过这个购物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互相交流,谈感受)

  教师总结。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我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这一节课一开始,我就以逛商场为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布置三个柜台,价格有整元,整角的,也有几元几角的,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通过三个柜台经理的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产生极浓厚的购买欲望,然后,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回收站的作用,帮助小朋友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意识。

  选定完小经理和收银员后,开始组织全体学生活动。在教师巡视中,如发现问题,要注意进行针对性引导,观察学生在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碰到些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等等,体现开放性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个体的特点,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此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现实性都非常强,教师主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增强学生的数学交流,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第六单元 单元分析

教学

 

内容

 

教材第74~94页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

 

 

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懂重了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算理。同时他们还学习过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具有一些“凑10”和“破10”的知识经验。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掌握加、减法的基本算理与算法,形成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技能。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仅直接影响后续的加、减法的学习,也将影响相关乘、除法的学习。

本单元的内容大体分四段安排:第一段教学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第二段教学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第三段教学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第四段教学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这四段教学之后,还安排了单元复习。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在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使学生在能够正确笔算10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竖式计算中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理解并掌握“满10进1”和“退1作10”的思考过程,能正确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以及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进一步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初步养成细心计算、自觉检查、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能够正确笔算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满10进1”和“退1作10”的算理以及相应的具体处理方法。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是比较例题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集体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示卡片口算。(每小组有类似一套口算题,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练习)
 4+6=(    )     20+10=(    )       6+5+30=(    )
 4+9=(    )     20+13=(    )       9+3+40=(    )
 2、指名口算,并说口算过程。
 24+5=(    )
 二、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1、出示图:星期天,小东、小刚和小芳来到野外画画,你知道他们各画了多少张画片吗?谁能根据图中三个小朋友各画画片的张数,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谁又能帮助解答呢?
 2、师把算是呈现在黑板上:
 9+6     24+9      24+6       9+24+6
 3、问:哪个算式已学过,点名直接说得数解答。9+24+6留到课后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24+6=(   )   24+9=(   )
 
 

 

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教学例1:24+6=?
 1、朋友,这道算式,你会算吗?先算什么?发现什么?该怎么办?学生尝试,不会算的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想想该怎么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2、小组讨论:6+4满10,该怎么办?
 3、集体交流:
 问:谁是直接通过口算算出得数的?谁是通过小棒得出结果的?各自说说各自的算法和操作过程,并找出共同处。
 ①合操作。归纳思路。
 板书:     24   +   6 = 30
               ∧
         20  4
 ②生自由练说口算步骤。
 ③生共同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要注意应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碰到个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
 ④试一试(补充)
 38+2     53+7
 教学例2:24+9?
 1、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寻究24+9的计算方法,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2、小组交流:通过操作后,你想怎样计算?
 3、集体交流:结合操作,理解算理。老师配合学生语言和动作板书算式。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4、优选方法,小结重点: 
 (1)小组讨论;以上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比较简便?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2)闭上眼睛想想:在小组里轻声说说你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3)小结重点:像这类题,个位相加满10该怎么办?用谁加整十数?
 (4)试一试。(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圈一圈、算一算。

(2)集体交流:圈与算的过程。
 2、第2题:

(1)学生独立做。

(2)独立观察,在每一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思考:为什么?

(3)小组讨论:从每组题中,你悟出了什么?

(4)集体交流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几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满十后,再与几十相加。
 3、补充题
 (1)下面(   )里可以填几?46 + (   )=5(   )
 (2)根据今天学的知识,你能任举一个算式吗?
 (    )+ (   )= (   )

五、总结揭题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
 2、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六、实践运用
 现在一遇到一些问题,小朋友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吗?
 “想想做做”第3、4题(让学生弄清题意后进行解答。)

 

第2课时  练习十一

【教学内容】练习十一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重点难点】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89     53+7     64+9
   57+4     6+29     73+8
   29+7     92+8     54+20
    集体口算,选一两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导入新课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相关的练习课。(揭示课题)

 

二、综合练习
 1、第1题
   (1)独立口算,后集体交流订正。
   (2)选择第一组题:讨论:第1题与第2、3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第1题是不进位加法,第2、3题是进位加法,因此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1。)

2、第2题
    老师可以改动加上的一位数,进行多次练习,牢固掌握计算的方法。
 

3、第3题
   (1)出示第3题,老师说明题意:在括号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它圈起来。
   (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你圈的是哪个数?另一个数错在哪里?以后我们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地方?
 4、第4题
   (1)出示第4题,指名说图意,说说这道题已经知道了什么?求什么?(已经放了37张光盘,再放3张就满了,一共可以放多少张光盘?)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5、第5题
    先计算,后比较。
   (1)每一组的下面一题与上面一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问:24+3和24+8为什么前一道题得二十几,后一道题得三十几?
   (3)师小结:在计算加法时,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要加在十位上,个位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三、布置作业
 


 

第3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迁徙类推的数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重点难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教学难点是退位原理和退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小朋友,我们的好朋友红红、黄黄、蓝蓝又来了,听,他们在说什么?(贴出相应的图片、语言)红红说:“我有8张画片。”黄黄说:“我有33张画片。”蓝蓝说:“我有30张画片。”
 问:谁会根据任意两句话,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针对学生回答,师贴出问题、写出算式。
 黄黄比蓝蓝多多少张?    33-30
 蓝蓝比红红多多少张?    30-8
 黄黄比红红多多少张?    33-8
 这三个式子中哪一个计算内外们已经学过了?(33-30),同桌说说是怎么想的。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小结揭题:计算时用个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口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实现再创造
 第一层次:独立探索,合作交流。
 (指着30-8)30减8该怎么减呢?老师相信小朋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一定会解决这个难题的,那就开始行动吧

 

学生摆好后,同桌内交流操作过程。
 集体交流“30-8”操作过程(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摆3捆小棒,先打开其中1捆变成10根,也就是3捆小棒分成两捆和10根,用10根减8根剩2根,2根与2捆合起来是22根)。
 图式结合,理解算理(在交流操作过程中,老师配合学生语言和动作板书算是,注意操作与算理紧密结合)。
 30  -  8  =  22                     把30分成20和10,
                                    10减8得2,
                                     20减2得22
 讨论:为什么减出的2要与20合起来?
 第二层次:尝试练习,阶段小结。
 “试一试”:50-6=(  ),学生边算边说口算过程,有困难的学生仍可用小棒摆一摆,做完后指名说口算过程。
 “想想做做”第1题中前两题:70-4    40-9  
 学生独立边做边说口算过程,同桌选一道互说口算过程,指明学生说计算过程,强化教学难点。
 小结:整十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可以先打开一捆变成10根,即10位退1成10后再减,然后把两部分合并起来。
 第三层次:第二次探索,合作交流。
 学会了“30-8”,那“33-8”该怎么计算呢?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摆看。边摆边说计算过程。老师巡视补差。
 摆好后,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看一看,你们的方法一样吗?
 全班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投影边摆边说,老师配合学生板书。可能出项以下三种不同计算方法:
   33 – 8= 25          1. 把33分成20和13,
                          13减8得5,
                 20加5得25。
                  2.把33分乘23和10,
                     10减8得2,
                 23加2得25。
                  3. 把8分成3和5,
                      33减3得30,
                   30减5得25。
 讨论:为什么每次都要把减出的数与两一个数合起来?
 每人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次说一说计算过程。
 第四层次:尝试练习,及时巩固。
 “试一试”:46 – 9 =(     ),学生独立边说边做,指名说出口算过程。
 “想想做做”第1题后两题:62 – 5    53 – 6
 要求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边做边说过程,指明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三、全课总结
 师说:学到这儿,想想看你又学到了一个什么新本领?小组内试说,指名说。
 重点提问:个位上不够减怎么办?在以后计算时,选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基础题:“想想做做”第2、3、4题。

 

第4课时  练习十三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练习掌握并熟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迁徙类推的数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重点难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教学难点是退位原理和退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1、练习十一1:
   43-3=          70-5=          24-8=
   43-5=          70-7=          34-8=
   43-9=          70-9=          36-8=
 直接说得数,并指名说一说每组3题的计算过程。
 每一组的三道有什么区别?(第一组中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第一题不退位,第二、第三题需要退位。第三组中被减数不同,减数相同,三题都需退位。)

2、练习十一2。
 (1)出示第2题,老师说明题意:用图中的数字分别减7和9。
 (2)同桌同学互相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好。
 3、练习十一4。
 (1)老师说明题意:括号里哪一个得数对,把对的圈起来。
 (2)学生独立圈数,集体交流,在说出正确得数后,让学生想想错误得数锗在哪里。
 4、练习十一8。

(1)出示第4题图,仔细观察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小女孩有8张邮票,小男孩有31张邮票,求小男孩比小女孩多多少张?)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时提问“求小男孩比小女孩多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么算?
 (3)集体口答。
 三、练习总结
 让学生谈练习收获。

 

 

第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学要求】

1.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基础上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及其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学例1挂图
 师:图上画的十什么 ?谁来说说 。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
 生答师板书:34+16
 师:很好。那34+16=多少?你可以怎样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四人小组里互相交流交流,
 师:你是怎样算的?
 根据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1)摆小棒。
      师:先摆多少?再摆多少?34和16合起来是多少?
      师:最下面的这一捆是哪里来的?
      师:通过摆小棒,34+16等于多少?
 (2)算珠。
      师:先怎么拨?再怎么拨?
      师:观察一下个位上的算珠,你有什么发现吗?(个位上有十颗珠子)
      师:个位上满了十颗珠子怎么办呢?(在十位上拨一颗珠子)
      师:通过拨算珠,34+16等于多少?
 (3)列竖式。
 师:如果是列竖式,怎样列?
 生说,师板书。

师边板书,边说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数位要对齐)
 课件出示竖式。
 师:我们知道了在列竖式的时候数位要对齐,4和6是哪一位?(课件出示“个”)。3和1是哪一位?(课件出示“十”)
 师:竖式列好了,怎么算呢?自己试一试,四人小组里讨论一下。
 师:谁来说。生答。
 师:你觉得从哪一位开始算比较好呢?为什么?
 师:个位上的4加6得10,怎么办呢?让我们听听茄子老师是怎么说的。
 课件演示茄子老师的话。
 师:谁来说说茄子老师是怎么说的。
 生说师板书,把竖式补书完整。
 师强调: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1要写的小一些,在个位上写0,十位上在算的时候不能把个位进来的1漏了。
 同桌互相说说怎么算。
 二、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试一试。
            6   5
      +  2    8  
       师:这题你能试一试吗?请你先在草稿本上试一试。再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一下。
 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算一算。
 学生上台演示,集体评价。
 师总结:遇到了进位,为了方便计算,我们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上5+8=13,向十位进1,在个位上写3,十位上6+2+1=9,65+28=93。
 2、课件(豌豆:你能说说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吗?)
 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师:谁来说说看?
 师总结:(1)要注意数位对齐,
          (2)做好进位符号,个位上的数要写正确。
           (3)计算要仔细。
 三、练习
 1.想想做做(1)、(2)、(3)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进位加。(板书课题:进位加)
 板书设计: 
                         进位加
          3  4                                6  5
    +    1  6                             +  2  8           
         5   0                                9  3


 

第6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要求】

1、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竖式的写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力训练点。
 4、会用竖式正确的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5、通过抽象概括笔算减法的法则,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正确笔算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挂图   说说图上画意    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师问: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张?你能列算式吗?50-26
 可以小朋友用小棒和计数器帮忙

全班交流  上台演示
 如果用竖式该怎么做?让学生独立思考。
 结合板书问,个位上0-6不够,怎么办?
 强调:在减十位上的数时,可别忘了先减去退去的1。
 2、试一试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3、小组交流讨论:你能说说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想想做做1  2  3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哪些新本领?


第七单元期末复习教案

期末复习

教学

内容

教材第95~98页,期末复习

 

 

教材

 

 

分析

本单元主要通过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增进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6题,主要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简单平面图形和人民币的认识。第二部分是第7~10题,主要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第三部分是第11~13题,主要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第四部分是第14~16题,主要是让学生在相对开方的情境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了解数位和数位顺序,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顺序,进一步提高数数、读数的能力,进一步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发展数感。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正确辨认这些平面图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沟通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具有初步的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7、使学生在复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愿意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1、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口算以及笔算;

2、数的组成和数有顺序。

3、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

4、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95~96页期末复习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
 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
 教学过程: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数。
 二、复习100以内的数。
 1、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
 (1)要求学生从37数到52,再从52数到37。
 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
 (2)完成95页“期末复习”第1题。
 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一共有多少本?
 (3)完成95页“期末复习”第2题。
 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
 ①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
 ②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

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
 (1)出示“期末复习”第3题,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

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

 三、复习平面图和简单的统计。

 1、出示第5题仔细观察并提问: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并从题中各指出一、两个。
 2、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括号里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4、出示第6题仔细观察并提问:要求应找回的钱,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付出的钱-要买的物品的钱=应找回的钱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的第6~10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掌握估算方法。

3、通过富有童趣的情境练习,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数学情感。

【重点难点】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复习口算。
 1、完成"期末复习"第7题。
 (1)学生独立口算。
 (2)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比一比。
 ①竖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三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横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两道题在口算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4)老师小结:
 1、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从十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从个位算起。

2、完成“期末复习”第8题。
 3、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9题。集体交流。
 4、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然后交流:先说一说题意,
 (1)原来有数学故事35本,借出20本,还剩多少本?
 (2)童话大王借出36本后还剩4本,童话大王原来有多少本?
 (3)森林王国有50本,借出一些后还剩8本,借出了多少本?
 三、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怎样口算?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期末复习”的第11~13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二、复习。
 1、出示: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
 43+25=     86-54=      75+7=
 43+28=     85-58=      75-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
 2、出示第11题:用竖式计算。
 16+53=   32+29=   93-42=    86-17=
 16+35=   23+29=   93-24=    68-1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

3、认真完成第12题,集体交流。
 4、出示第13题,先把题意说一说。
 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
 小娟两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么第二次踢了多少下?
 然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页“期末复习”的第18~20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问题,能够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二、复习。
 1、“期末复习”第14题。
 (1)出示第14题,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要求篮球比皮球少多少个?就是求篮球和皮球相差多少个,用减法算)

 

 

2、“期末复习”第15题。

(1)出示第15题,提问:它们各得了多少分?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3、“期末复习”第16题。
 (1)出示第16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5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
 (3)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常见的数量关系。
 比如:付出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
     用去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
 在一年级适当渗透一些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