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二物理《乐音与噪声》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下载

请关注→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教师做PPT课件需要插入的视频动画,从这里下载mp4

视频教学:



乐音与噪声 讲课1


乐音与噪声 讲课2

知识点总结:

1、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Hz)。

3、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

4、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感到的响度就越弱。


5、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由不同的乐器所发出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声音,波形是不同的。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造成的。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6、乐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7、噪声是由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噪声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

8、控制噪声的方法:1)在噪声的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路径中隔离和吸收声流;3)阻止噪声进入人耳朵。


【典型例题】

例析:

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 音调改变了 B. 响度改变了 C. 音色改变了 D. 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解析:

钟的振动频率(音调)是由钟的大小、厚薄、材料等属于钟本身固有的因素决定的,不同的乐器即使演奏同一曲子,我们还是能够加以区别,这是因为不同乐器的音品(色)不同。轻敲与用力敲比较,钟的振动幅度改变了,故响度改变了,但由于振动物体(钟)本身固有的一些因素没有改变,所以音色和音调都不改变。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播而来的,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其传播的速度也不会改变。

答案:B

精品课件:


教案:

教师


授课时间

2010年  月  日

课时


课题

     3.2乐音和噪音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的

1、知道声音的分类。

2、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能正确区分声音的响度、和音调的概念,知道决定音调的因素。

3、知道不同的声源发出音色不同的声音。

4、知道噪音的危害、来源以及防治途径。

重点

1.乐音的特性

2.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难点

 1、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步骤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手写)

复习上节内容

4分钟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什么是声源?

3、气体、固体、液体都____传声,而真空____传声。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____。

4、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是多少?

5、 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类型的物质都是可以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那种类型的介质中传播的最快?


新课导入

2分钟

用播放一段音乐,再制造一些噪音,比较一下,会发现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我们称之为乐音;噪音听起来让人难受不堪,我们称之为噪声.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乐音和噪声的有关知识。


课堂预习检查

6分钟

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42页到44页的内容


课程讲授

15分钟

一、乐音和噪音

  我们将好听悦耳、有规律的声音叫做乐音,由声源的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

我们将难听的、无规律的声音叫做噪音,声源的无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乐音的三要素

乐音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1.响度

教师创设情景引出响度的概念:“大声说话”、“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大小.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提出问题:

响度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通过实验来探究.

小实验2:

教师演示轻敲、重敲音叉引起乒乓球的跳动进而得出音叉振动的幅度大小不同;

教师提出问题:响度的大小与音叉振动的幅度是否有关?

学生得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教师总结:响度和声源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声源的振幅相同,人们听到的声音响度是否就一定相同?

学生聆听;群马的马蹄声(由近到远)

得出:

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2.音调

提出问题:水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教师用竹筷子敲一遍;

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与什么有关?我们大家用实验来探讨一下.

,教师提出:振动的快慢跟刻度尺伸出的长短有何关系?音调跟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每秒钟声源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也就是声波的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Hz).每秒振动一次叫1赫.每秒钟振动1000次,声音的频率就是1000赫.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听起来尖细;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听起来低沉.

小实验1:教师出示截成两段的圆珠笔(可视为高矮不同的笔帽),请同学吹出声音;

提出问题:笔帽是靠什么发声的?音调有什么不同?教师再联系生活的管乐器——笛子.

 

区别: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好多歌曲我们在唱的时候会发现唱不上去,这时候就是需要我们的声带更快速的振动,但是我们的声带去不能够更快的振动,但是有些人却可以做到,那是因为他们的声带可以更快的振动,发出音调更高的声音。老师可以很大声的讲课,让你们听到,那是因为老师讲课时声音的响度大,但是老师有些歌曲却唱不来,那是因为老师声音的音调不够高。

 

3.音色

我们平时一定会有这种体会,我们通过听声音不同眼睛看就可以确定说话者是那位同学?

提出问题:

“不见其人,却辨其声”?如同一支曲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支歌,几个人同时演唱.人耳总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或是谁在演唱.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人,也就是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和响度可能不同之外,还有另一个特征——音色

教师总结: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特色,不同材料的声源所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声音的音色取决于声源的材料。

二、噪声及其危害

演示实验:

播放音乐,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刮玻璃发出的声音刺耳难听.

学生猜想:乐音与噪声为什么会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效果呢?

1.噪声的定义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声音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

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一般15—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了50分贝会影响睡眠和休息.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使人的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其他病症。

3.噪声的防治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防止噪音的例子:摩托车的烟囱上安装了消音器、高速公路两侧装有隔音墙、道路两旁种树。


课堂练习

8分钟

1、在物理学中,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称为 响度 ;把人们由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高低称为 音调 ,即使是大小、高低都相同的声音听起来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可见声音除了高低、大小这些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这第三个特征就是 音色 。习惯上称声音的这三个特征为声音的三要素。

2.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C )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

3.我们闭上眼睛,仅凭耳朵的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因为( D)。

A.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      B.不同乐器的响度不同

C.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            D.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

4.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 杂乱无章不规律的 声音正常休息。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  学习    工作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  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5.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  一是 在声源处 减弱; 二是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减弱;三是 在人耳处  减弱。


小结(含讨论)

3分钟

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和声源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2、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3、声音的频率指每秒钟声源振动的次数叫,也就是声波的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Hz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听起来尖细;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听起来低沉.

4、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特色,不同材料的声源所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声音的音色取决于声源的材料

5、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6、噪音的防治途径: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作业布置及疑难解答

2分钟

完成创新练习17、18页的内容


 


练习:

1、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        较高。

2、(1)“你的声音真好听” 指声音的       (2)“雷声震耳欲聋”指声音的                        

(3)“小孩尖叫声刺耳”指声音的           

3、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            

4、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           发出的.寻声而去,其         不变,但          越来越大,琴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在15℃的空气中,琴声的传播速度是                 

5、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晌度

6、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音调

7、我们平时所说的 “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8、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分辨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9、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改变响度    B.改变音调      C.改变音色          D.减小声音的分散


教师做PPT课件需要插入的视频动画,从这里下载mp4

怎么获取配套课件教案习题试卷等资料?

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

免费领取方式

识别二维码关注:班班通教学系统

关注后在公众号最下面发送消息962个数字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按下面图示到公众号最下面获取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

可长按扫码直接下载

或长按扫码直接下载

 ▼

 

电脑端下载网址

http://jazpan.com/view/759.html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