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冀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微课教学+课件教案(文末下载)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史地

政治

道德与法治

美术

音乐

科学全部课程 

小学美术(微课+课件+教案)资料汇总

冀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


 1 汉字的视觉联想


2 色彩的冷暖


3 用色彩画心情


4 生动的表情
5 节日的餐桌
6 盘筑成型
7 纸筒玩具
8 纸筒人
9 瓶子巧变化
10 地心游记
11 绘画日记


12 搭座塔
13 各式各样的鞋
14 礼品巧包装
15 吹塑纸粉印版画
16 漏印的艺术

点击关注班班通教学接收后续更新

17 小剧场
18 祖国的古建筑
中外美术家介绍一-毕加索

全册教案

1 汉字的视觉联想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2、技能目标: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3、情感目标: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如何发掘的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猜一猜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已经是简化的汉字了,简化汉字之前是繁体的汉字。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汉字最初的形态呢? 让学生思考再回答。 

那我们就先来猜猜这几个古代的文字是什么字?(课件展示字谜图片) 

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象形文字,远古时候的人们看到什么就根据他所看到的用简单的图画线来表示,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文字就叫象形文。这些象形文是刻在甲骨上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叫他甲骨文。(课件展示甲骨文图片)这些甲骨文就像在画图画一样,今天我们也学学古人的方法用图画来装饰我们的文字。 

一、讲授新课 

1、看一看   

让学生欣赏一些现代的文字装饰图片,了解生活和文字紧密相连。 教师讲解: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的时候,就得到生活和大自然的启示,无论象形还是会意,文字和世界万象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家再来欣赏一些装饰美术字的应用,想想你还在哪里见过这种例子?让学生举例看到这样的字? 

2、学一学   

教师讲解方法,学生体会。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装饰美术字,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些联想的基本方法吧,文字的联想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字意联想:从字的意思联想到很多事物,用联想到的物体代替文字的某个笔画。(板书) 

(二)字形联想:联想到的物体和文字的某个笔画形状较接近。(板书) 

(三)夸张变形联想:根据字的意思把笔画进行夸张变形。(板书) 

3、试一试  课件展示并示范,欣赏教材中个别的范例,提问学生都用到了什么方法。教师加以确定和补充。 

4、想一想  欣赏作品(课件展示) 

从下面的字中,任选一个字做联想,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同一个字用多种方法来设计美化,选一种你喜欢的进行创作。 

(花、虫、鱼、鸟、羊、雨、心、球、竹、烛、眼、门、口、晴) 

5、做一做  展开你丰富的联想吧!让文字更形象、更别致、更有趣。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作业点评:每名学生的作品向同学们展示。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联想的?要求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和鼓励。

7、课后拓展:同学们都做的不错,通过联想,我们把文字变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了。那么这么美丽的字除了用画的方式还能用什么方式方法呢?回去想一想。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文字的联想,知道用什么方法把我们的文字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趣。课后我们再去想想把我们生活中的文字变得更加美丽! 

2色彩的冷暖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教学重点: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 

学具准备:色彩冷暖涂色印样、水粉画颜料、笔、笔洗、调色盒。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组、色相卡、生活中冷暖色调的作品、色轮等。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导入新课:

(一)、谈话,引起学生兴趣。 “在讲课之前,先回答老师几个问题。请大家要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来回答,看谁最积极、回答的最好。”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欢穿蓝色的、白色的、红色的、黑色的„„。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指名回答)---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 

“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好”)。 

板书课题:7、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屏幕放映,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让学生去亲自感觉。 

(1)、放映冷色调画面《雪山》,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观察后回答)---给人以冷的感觉。 

(2)、放映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又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3)、屏幕同时显示这两幅画面,让学生再次去体会感觉。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看哪位同学观察的仔细。(指名回答)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边观察边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 

(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 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 

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谁敢上台来试一试? 

请一名同学上台板演,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其余学生从活动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 

(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师显示色卡,并进行举例说明)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如书上第7页下边四幅画,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欣赏河南朱仙镇年画(屏幕显示),体会补色对比中的美感。 

四、 作业 要求: 

(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强烈对比颜色使画面产生对比中的美感。 调色时笔要洗干净,涂色要匀。 六、讲评学生作业 ,课堂小结,: 

将学生作业 分组(分为冷、暖、冷色调中偏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全部展示出来。评出涂色较匀、颜色搭配较好的作业 ,给予表扬鼓励。并指出作业 中存在的不足。 

3用色彩画心情

教学目标: 

1、欣赏画家名作,了解其运用色彩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色彩表达的感受和认识。

2、愿意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心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看书和光盘。通过欣赏名画,大师的画。开拓学生视野,感受色彩的不同表现形式。通过欣赏不同色彩表现形式的作品,打破学生头脑张固有的写实色彩观念,认识到色彩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深入认识色彩,充分感受色彩的情感性、表现性及主观性等特征。 

让学生欣赏分析野兽派、立体主义画派、表现主义画派的名作。传达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息:色彩是表现画家情感和认识的有利手段。   

3、引导学生怎样用色彩表现自己的心情 

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己曾经有过那样的心情,你认为用那一类的色彩来表达比较合适。 

4、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教师对学生的创造给以欣赏和拿悦   

三、课后小结 

学生自评、互评作品。提醒待下次课所需东西:各种纸盒、双面胶、剪刀。 


4 生动的表情

认知目标:学习画表情用简单表现人物面部五官结构及表情的方法,画表情使学生今后能初步掌握表现人物情绪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画表情,使学生理解五官中特别是眼、嘴、眉的微妙变化就可以传达到人的不同情绪。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画表情理解世间事物都有规律性的道理。 { 教学设想 }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面部表情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面部表情变化规律的运用。 

教学准备:计算机、实物投影、录音机。 画表情 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 

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老师这里有四种味道的食物,我要 找四个同学到前面来品尝,请同学们根据它们作出的表情猜一猜,他们吃到的分别是什么味道的食物?” 2、(学生做游戏)“他吃的是什么味道的?”“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能做一下这个表情吗?” 

B、传授新知 画表情 (一)《表情歌》 

1、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味觉的刺激可以引表情的变化。那么,还有那些情况会影响表情的变化呢?我们先不急着回答,我们来表演一下学过的《表情歌》。” 2、学生表演《表情歌》。3、你们表演的可真棒! 

提问:现在,你又了解到表情的变化还和什么有联系?(心情的变化) 

(二)学生表情图片 

4、你们回答的非常精彩,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 了一份礼物,是我们班同学的相册,你们想看吗?” 

5、(微机演示同学各种表情的照片)“这是谁呀?”“他 在干什么?” “这些表情是通过什么的变化表现出来?”

[五官的变化] 

小结:对,在生活中,人的表情都是通过五官中特别是眉、眼、嘴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这些表情往往也反映了人的内心 世界。 

(三)表情的变化规律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了解了各种表情的特点呢?现在我要给你们出一个难题。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眉毛、眼睛、嘴,请各个小组同学合作,摆一摆,看一看,看哪个小组能拼出不同的表情来! 

6、[学生活动] 请一个小组到前面拼摆。 

7、(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同学的图片,归纳为哭、笑、 怒、愁四种表情。8、学习学生总结哭、笑、怒、愁的五官特点。 

小结:你们说的真棒,老师把同学们的这些内容组织在一起编成了一首儿歌,想听听吗? (微机演示:表情儿歌) 

儿歌:画人愁,垂眼落嘴皱眉头。 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 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画人哭:眉掉眼垂嘴角向下竖。C、学生操作与教师辅导 

根据这首儿歌,请你们画一张带有自己表情特点的自画像。D、作业展评 E、教学小结: 

关于表情的内容还有很多,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学习,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5节日的餐桌

教学目标: 

1. 认识中国食品的特点,感受和了解中国灿烂的饮食文化。 

2.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食品造型的创作,发展学生选择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 

3. 能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节日餐桌的场景和气氛,发展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4. 通过综合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乐于探究的精神以及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食品造型的创作,认识中国食品的特点,感受和了解中国灿烂的饮食文化。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让学生提前一周浏览课本内容,从中得到启发,动手搜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废弃物。如:饮料杯、包装纸、废旧玩具、布头、纸盒、旧毛线等。同时请学生注意通过观看电视节目或翻看家中菜谱方式等主动了解中国食品的一些特点。 

师:精选一些造型和色彩都很美的菜肴图片准备课上使用。 二、课题引入: 

师生谈话:说说节日的餐桌 

生:展示自己通过电视节目或翻看菜谱了解到的知识与图片资料。 (了解中国的食品文化,丰富学生的感受) 

师:可以抓住学生对本课比较感兴趣的特点,在课堂上营造出和谐、自由的教学气氛。用谈话法引入教学,启发学生回忆并谈谈感受: 你家是怎样过节的?

爸爸妈妈做了哪些好吃的菜? 菜肴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还可以启发学生:有和家人一起去过饭店的经历吗? 菜肴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学习,及时补充典型的图片资料进一步欣赏,让学生更加感受到中国食品造型讲究色、香、味、形俱全的特点。另外,还可以补充一些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 

三、设计制作菜谱和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食品造型 

1、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想一想如何把它变废为宝。 师:对学生提出挑战,“敢不敢尝试利用各种废旧物品,通过动脑筋想办法,使这些废品‘变废为宝’,制作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提示学生 “饭”要大家一起“做”才有意思,引导学生一起设计菜谱。可以进一步提示学生,你有什么好主意来安排一顿“节日的大餐”?怎样搭配才会有营养?“节日的大餐”有什么特色等。) 小组合作: 

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 

(在个体创作中张扬个性,在合作学习中完善人格。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实践创新。 

(通过学生对媒材和表现方法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其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综合探索。 

(由一盘盘美食为探索的起点,通过生活中已有的体验及资料的查阅和有趣的制作活动来多方位感受与探索中国饮食文化的简单面貌。) 学生集体交流想法。2、动手制作菜肴 

师:制定好菜谱就可以进行菜肴的设计和制作了。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利用了怎样的材料?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去表现吗? 

未完,需要电子版的请下载到本地

完整版文档下载

怎么获取PPT课件WORD文档资料?

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

点击关注:班班通教学平台

关注后在公众号最下面发送消息67】这2个数字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

可长按扫码直接下载

 ▼电脑端下载网址
http://jazpan.com/box/598.html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