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赣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微课教学+课件教案(文末下载)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史地

政治

道德与法治

美术

音乐

科学全部课程 ↓
江西(赣美版)小学美术1-6年级整册教案
小学美术教学资料汇总(微课+课件+教案)
赣美版小学美术1-6年级上册微课+课件教案

目录

1 风格多样的建筑

2 绿色山庄

3 城市广场

4 长大后的我

5 环保小卫士

6 画同学


7 巧包装


8 我的留言册


9 框住记忆

10 葵花朵朵

11 光辉的艺术形象

12 写意山水画

13 写意人物画

14 有趣的光影

15 木版画


16 现代陶艺

17 形态新颖的装置艺术

18 名家的画

19 肖形印

20 毕业小展览


全册教案

第1课 风格多样的建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外著名建筑,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色及其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说一说,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建筑在服从功能需要的基础上,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从而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色

难点:通过欣赏说出各建筑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欣赏中外建筑的图片引入主题——建筑

建筑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它不仅是单纯的技术科学,而且是带有一定(有时则是极高度)的艺术性的综合体。反映着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二)图文结合,自主学习

展示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香港赤鱲角机场、悉尼歌剧院等建筑的图,学生根据课本中各建筑介绍自主学习。

(提供各建筑的关键词,学生合作根据关键词找到对应的建筑)

1、北京人民大会堂

关键词:北京 赵冬日 大会议室 宏伟 庄重

2、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关键词:上海 江欢成 电视塔 高 圆球形结构

3、香港赤邋角国际机场

关键词:香港 霍朗明 飞机 屋顶钢结构

4、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关键词:德国 盖利 陈列家具 灰白

5、悉尼歌剧院

关键词:悉尼 伍重 白帆 百合

6、东京中银舱体楼

关键词:日本 黑川纪章 住宅楼 集装箱

7、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关键词:巴黎 两位设计师 艺术中心 管道

8、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

关键词:德国 贡特 体育 浪形陡斜屋顶

每两个建筑为一组打乱顺序发给学生,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介绍找出两个建筑。分别从 国家、设计师、用途、特点出发

(三)汇报结果,补充讲解

指名学生说一说,你的关键字对应是哪个建筑?(根据学生所述建筑进行进一步讲解)

生:我们组是人民大会堂

师:它的关键词有什么呢?(课件同步到人民大会堂介绍)

生:北京 赵冬日 大会议室 (师:有补充吗?)

宏伟 庄重

师:人民大会堂是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它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仅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比北京故宫还要大。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

师:还有哪个组可以来说一说你们的建筑吗?(如人民大会堂讲解)

2、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视频)

1991年7月兴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担上海6套无线电视发射业务。高468米,共有3个360度的主要观光层,位于350米处是太空舱,267米处是亚洲最高的旋转餐厅,263米处是主观光层,259米、90米处是室外观光层,90米处的下球体内有太空游乐城。位于零米大厅是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

3、香港赤邋角国际机场

1998年7月启用,外貌呈丫型的国际机场客运大楼不但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机场客运大楼,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公众场所。客运大楼为“智能式”环保设计,尽量善用能源。大楼楼顶是拱形设计,具有高度隔热效能。屋顶的天窗和反射器引入自然光,减少使用人工照明。客运大楼占地51万平方米,有五个购物中心,其贵宾候机室是全球最大的。

4、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弗兰克·盖里设计的一座建筑物中,是世界上顶尖的工业家具设计和建筑博物馆之一。一座国际知名的私人博物馆,位于德国莱茵河畔。陈列了各种时尚的家具。

5、悉尼歌剧院(视频)

1959年3月开始动工,于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共耗时14年。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

6、东京中银舱体楼

坐落在东京繁华的银座附近,建成于1972年。这幢建筑物实际上由两幢分别为11 层和 13层的混凝土大楼组成。中心为两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核心筒”,包括电梯间和楼梯间以及各种管道。外部附着140个正六面体的居住舱体。每个舱体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核心筒”上。

7、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视频)

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为纪念戴高乐总统。一座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硕大且五颜六色的各种管线设备,以及钢铁桁架故意暴露在外墙,使整个建筑物像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工地,特别引人注目。

8、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

可容纳8万观众,草坪足球场下面有暖气设备,保证一年四季绿草茵茵,冬天也能进行比赛。最令人惊奇的是这体育场半边有顶,有一个靠50根吊柱吊起的几张“鱼网”组成的帐逢式屋顶。吊柱有的高达80多米。这帐逢屋顶不仅遮住半个体育场,还和延伸过去覆盖能容纳1.4万人的体育馆及容纳2000人的游泳馆相连。

(四)师生总结,欣赏其它建筑

总结:现代社会建筑不单单只满足人们居住生活,它在不断变革更新,从功能、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进步着,那我们在观察欣赏一座建筑时,也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去欣赏。

欣赏其它独特的外国建筑(歪屋、倒屋等等)


第2课 绿色山庄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较典型的别墅的欣赏,让学生初步理解绿色山庄的含义。

2.观察房屋的结构造型,以及屋顶、墙面、门窗的特点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大胆设想,将这些不同的个件自由组合,设计出理想中的绿色山庄。

3.运用铅笔淡彩的方法,绘制绿色山庄效果图,锻炼学生的色彩造型能力,提高观察色彩、表现色彩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重点:绿色山庄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作画时,对色彩的概括和调配;如何保持画面色彩清新、明快的效果。

学具准备:绘画纸、橡皮、HB或2B硬度的铅笔一支,水彩颜料、水、调色盒等。

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范画,学生的优秀作业、示范用纸、炭画铅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分析

1.通过图片、音像等资料,欣赏各种风格的别墅代表作品,从建筑特色、环境、文化等方面进行介绍。引导学生观察房屋的外部结构,要求对房顶、门窗、墙体、景观等进行细致的分析。老师总结归纳学生的意见并加上自己的想法。

2.赏析多幅别墅设计手绘效果图,分解图中树木、花草、门窗等不同物体的表现手法,比较其不同的色彩、造型和搭配方法。

三、范画讲解

教师进行范画,如房屋的屋顶、瓦片、墙壁、门窗等,可以边逐个地示范,边讲解建筑的大小、曲直、疏密、景物层次等关系的处理。在房屋的主体设计上,可以运用并列、对称、平移;重叠等方式,将长方体、正方体、锥体等基本的图形让学生进行随意组合,形成不同的立体造型,从而获得众多的不相同的房屋原形。这种方法不仅能把枯燥难懂的房屋设计变成一个有趣的游戏,而且可以使学生创造出更多的新造型。教师在示范中途也可暂停,启发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师生共同完成示范作品。

除了房屋的主体,还可以把门、窗、树木、温泉、岩石等个件拆开来进行单独设计。


第二课时

四、创意设计

(1)指导学生设计山庄时,应根据想象中的地形做场地设计,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风貌,使房子能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

(2)进行建筑、景观等的详细设计,应尽量做到和谐统一。还可以引导他们融人中国的建筑艺术,体现出一定的民族特色。比如在房顶、门、窗的设计中加入我国传统的亭台楼阁、民居或古塔的造型特点。

(3)设计利用天然资源,比如天然的温泉、充足的太阳能、风能等。设计游泳池、风力发电机、水力发动机等设备时,合理地使用这些资源。

五、动手表现。

教师应事先注意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毛病,及时抓住带倾向性的问题,向全体同学进行提示。比如:学生在涂色时,往往容易把色彩覆盖铅笔印,这样就达不到铅笔淡彩的效果。所以有必要在向学生讲解作画步骤时,着重演示作画步骤,先用铅笔简练勾画出物体的轮廓及形体结构,画出大体明暗调子,排列的线条不宜太密,然后用淡薄的水彩颜料平涂上去。铅笔、钢笔淡彩画的上色要求是明快、清新,先上天空和地面的色,再画房顶、门窗、墙、水的色,最后再把暗部的颜色加重,使之有立体感和受光色与暗部颜色的区别。重复着色时不要来回涂,第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以免将线条洗掉或弄脏画面,影响铅笔淡彩那种明快清新的特点。

六、评价

1.对设计新颖、制作精美的作业予以赞扬。

2.主景刻画细致,色彩明快、淡而透明,铅笔淡彩特点突出。


第3课 城市广场

教学目标:

1、合理利用媒材,进行有序的加工,制作简单的建筑或雕塑模型。

2、通过了解城市广场的定义,欣赏广场及雕塑,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对城市广场的  含义有个初步的认识,并用生活中易寻找、易加工的材料(以纸为主),根据广场的环境特色,设计、制作一个广场的中心建筑或雕塑的模型。在此课前,学生已经学过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纸的立体造型、陶艺制作等立体与平面设计的美术知识,为此课的教学做了较多的铺垫。

教学难点:

创新设计及使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除了书中提供的图片,教师还出示一些有意思的广场照片、录像资料,比如: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德国法兰克福的罗马广场、意大利的西班牙广场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古代广场及北京西单广场、大连广场、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等现代广场,用直观的图像让学生迅速理解广场的含义。同时开拓学生眼界,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欣赏分析

赏析图片时,要从广场的整体布局介绍到局部,重点赏析雕塑。可以从广场的文化特色(历史、艺术、政治、经济等)、建筑风格、整体布局、表现手法、材料使用、色调处理、环境效果、社会效应等几个方面做介绍。着重赏析它的中心建筑与雕塑,为创作做好铺垫。

三、创新设计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时,帮助学生共同挖掘自然与人文特色,并注意对城市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保护,将其融人设计构思中。

小模型的制作宜采用易定型、易加工的材料,可以尽量运用色彩、质感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制作模型。

在一般条件下,建议以纸制材料和陶泥为主(一堂课以一种材料为主),这两种材料的可塑性都很强。用泥做模型,可以用捏、掏、挖、堆等手法,作品立体感很:强,做完后还可以再进行涂色、镶嵌等加工;用纸也能制作立体、半立体模型,可以通过折剪、折叠、重叠、压制、弯曲等造型手法,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加入“挖、刻、插、接”等手工技法,提高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件作品的示范。在示范过程中,教师着重讲授雕塑的制作手法,强调空间上的分布应聚散有致,主题应突出,让学生学习、思考和借鉴。练习前,可以让学生用语言初步阐述设计方案,或用绘图的方法表现出来。


第二课时

四、手工制作

可以根据材料的类型、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分组,分小组准备陶泥或纸张等雕塑材料,围绕一个设计方案分工合作,最后组合成一件较大型的作品。例如,大家可以在一块大纸板上先绘制一幅:简单的城市广场效果图,然后再分别制作广场中的物件模型,如中心建筑、雕塑、喷泉、电话亭、长椅、路灯、音响、地砖等,摆放在图纸上,形成沙盘式的立体图纸。教学时,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只需完成广场的中心建筑和雕塑模型,也可以建议学生分组进行合作,4~6人为一组,每组同学共同设计,再进行分工,分别制作广场的个件,如中心雕塑、路灯、长椅、喷泉、垃圾桶、草坪、树木、健身器材等,组合成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广场。’鼓励同学们把本课制做的雕塑作品进一步完善,在本班和其他班级之间进行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学会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艺术作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这是一个把学生原有认识反映出来的课程。学生的设计可能会比较简单,可是会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出学生作品中的优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表现。

五、展示交流、评价

鼓励同学们把本课制做的雕塑作品进一步完善,在本班和其他班级之间进行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学会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艺术作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出学生作品中的优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表现。


第4课   长大后的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以往所学的人物动态知识,自然顺畅地表现人物的动作。

2.使学生能根据创作主题,合理选择色调、背景、创作手法等,体验创作的乐趣。

3.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报效祖国,热心服务公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课前可以播放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物的工作影像,让学生感受到满足他人的需求、对社会的奉献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另外,还可以用谈话、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展开想象,触发他们对未来的热切向往。

二、谈一谈

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从事的职业以及最向往的生活方式,并且说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过程、步骤,在学生的脑海中积累创作的元素。

三、创作

教师要注重学生以往所学技巧的综合运用,如:构图、色调、创作手法、人物表情与动态等。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学生作品的欣赏来完成这一任务,把欣赏与创作有机地融为一体。同时,作品也集中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课时

四、作品欣赏

在作品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体会示范作品在主题、构图、创作手法上的不同之处,为学生作业的丰富提供有效参考;欣赏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所表现的题材、内容、环境等做必要的提示或要求,使学生创作时,目标更为清晰。

五、、评价

1.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多种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创作主题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多鼓励。

2.将学生的作品看成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既可以整体评价,也可以把教师对作品的要求或者评价的各项指标细化,具体指出哪方面比较突出,哪方面做得不够,最让人感动的是什么……在每一幅作品中寻找闪光之处。

 

第5课 环保小卫士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了解环境保护的目的,学会关注生活,关爱地球。2.学会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语言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之情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老师和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蓝天、白云、海洋、森林,鲜花盛开,鸟儿歌唱。哦,多美的图画,多美的家园!可是,当你得知这些美景正在遭受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时,你会怎么想,你打算怎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二、搜寻信息


三、启发联想

第二课时

四、绘画表现

1、在学生动手绘画之前,教师要将课本中的学生范作进行分析说明,另外,还要让学生对绘画的材料、技法(包括造型、色彩)等有一定的了解。

2、在造型和色彩方面对学生提出适当要求,让他们较好地表达出创意。

五、展示

给“环保”注入新的内容,如:可在宇宙、海洋和陆地自由穿梭的环保小队,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社区,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罪犯的有力武器等等。

在绘画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刻画出画面的细节,恰当地使用绘画技法来表现画面内容,如:剪、贴、刮、刻、拼、涂等技法都可以运用。

六、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画的创意、构思和内容,多鼓励有个性的作品。

2.适当的绘画技法要有体现,学生要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绘画材料进行创作表现。

七、课后拓展:可让每位同学用小短文的形式将本次作业的创作意图和感想写出来。


6《画同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漫画,学习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的方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肖像画的欣赏水平,领悟漫画的艺术魅力,能把对观察对象的感受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欣赏人像的方法,正确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和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引入,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创设表演情境,通过学生表演小品“相逢”,让学生关注人物的形象特征,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教师充当记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认真观察,善于捕捉人物的特征。

二、欣赏漫画作品。

1、出示教师搜集的漫画资料,问:是用什么方法突出人物特征的?

2、分析两幅照片和漫画对比的作品,体会作品是如何抓住人物特征的。

3、学生展示他们搜集到的漫画。

三、学会观察,抓住形象特征,画好漫画。

如何突出外形特征?以老师为例,脸型有什么特征?头发有什么特征?五官有什么特征?课件出示脸型的归类

教师演示漫画像,边演示边讲解观察方法。从整体到局部在到整体。

四、关注表情与神态,刻画内心世界。

课件展示不同的表情,同学表演,其他同学观察表情的变化引起的五官的变化。

五、同学的画(播放学生作品)。

六、学生课堂练习。

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自己的同学画一幅漫画肖像,16K纸大小。

七、交流与展示组织展示学生作业,在投影上,而后贴在黑板上。


第7课 巧包装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物品的特性来设计相应的外观包装。

2.巧妙使用生活中的资源,通过撕、剪、贴等形式,让包装作品更有创意。

3.提高生活晶位,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二、包装作品分析

“包装”一词的意思是把物品包裹、装饰起来,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包”是用一定的材料把东西裹起来,其根本目的是使东西不易受损,方便运输;“装”是指物体的修饰点缀,即将包裹好的东西用各种手法进行美化装饰,使包裹的物体更具艺术价值。包装源于生活,并在人们对文化层次和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中得以发展。

让学生自学有关包装的知识,并在课外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包装样式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汲取别人的精华,并从包装的设计、形式、装饰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设计者的意图,通过自学找到制作要领,更能体现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优势。

三、创意设计

包装要体现“巧”字,一可以从包装的材料上体现,二可以从包装的设计上体现。教师从这两方面人手,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指导。

包装材料的选择不在乎它是否华丽、贵重,应突出物品的个性,尽量采用绿色环保的,生活中便于找到的,而且材料与所包装的物品在内涵上有所联系,凸显材料使用的“巧”字。例如课本范例中,奶牛的造型与奶油巧克力较为巧妙地体现了产品的特点。

要体现包装外观设计的“巧”字,首先包装的形式要奇巧。包装的形式可以分为盒装、罐装、袋装等。有时一反常态的形式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课本中的范例:稻草被用来包装美酒。粽叶、麦秆也被用于包装不同的物品。第二是设计的个性。教师在指导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他们的大胆想法加以肯定,并在物品的内涵上加以延伸,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材料,让个性得以张扬,使作品百花齐放。第三是作品的文化内涵。由于各民族、各区域的文化不同,如果能适度将文化特色体现在作品中,既可以达到设计的“巧”,又可以使作品更具魅力。


第二课时

三、学生进行设计

在设计样稿时,学生尽可能全面地去考虑该包装的各项功能:(①)是否漂亮、悦目;(②)是否有新意;(③)是否实用;(④)是否便于开启;(⑤)选择的媒材是否容易找到,是否环保;(⑥)是否便于提拿;(⑦)是否符合消费人群或拥有者的审美习惯和兴趣爱好;(⑧)成本是否得当……

在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人手:一是运用现成的物品进行改装,这种做起来更简便,省去了折叠立体造型的烦琐过程,同时,如果运用得当,也能体现“巧”字;二是根据所要包装物品的外形特征进行折、叠、包、裹等,其制作难度或许会比前者难一点,但它的可塑空间更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要体现包装设计的巧妙,第一需从材料的选择上多下工夫,媒材要服务于被包装的物品,使其体现出可爱、自然、优雅、热情、超前等不同情调,同时展现出不同区域的民族文化和设计者的兴趣与爱好;第二需从装饰设计上多下工夫,指导学生设计时要尽量与所用的材料风格相吻合,以便完整地体现设计者的构想。

四、作品展示

五、评价。

1.根据作品的风格、材料、外观设计、悦目程度等设立不同项目的奖励,如:最佳选材奖、最富创意奖、最佳设计师、最受欢迎奖等,尽可能找到每件作品的闪光之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将教学活动的主题继续下去,让学生之间、亲友之间、师生之间互赠礼物,并且让得到礼物的人给赠送者回寄一封书信,信上对礼物以及包装进行评价,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


第8课 我的留言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掌握一些简单的装帧常识和装订方法,并能合理地运用到制作中。

2.使学生能运用各种手法和材料,设计出有个性的新颖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装帧留言册。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先组织学生开一个简单的“毕业Part”,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离别的感受和今后的憧憬。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定部分同学做记录,将大家表达的主题分类记下来。

毕业的时刻总是令人难舍难分的。在毕业即将到来的时刻,总有许多感慨、许多祝福,留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本课以毕业留言为课题的切人点,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有纪念价值的物品,让学生把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谊留记在册。这本留言册将锁住同学们童年的记忆,给欢乐的小学时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巧妙地将思想、道德、情感教育融入到美术活动中来。

二、讲解装帧的历史以及装帧的几种方法

●卷轴装又称卷子装,它是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

●旋风装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这种装订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实为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

●经折装又叫梵夹装、折子装。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随时展读的册子。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古代奏折、书简也常采用这一形式。

●蝴蝶装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外表与现在的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蝴蝶装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卷轴形式,适应了雕版印刷的一页一版的特点,是一重大进步。

●包背装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包背装。

●线装线装书是传世古书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页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

三、外观设计

四、设计装订方案

先征集老师、学生的“毕业赠言”,从中挑选一些比较好的内容进行主题设计和创作,或者先召集全体同学模拟召开“毕业联欢会”,说一说自己即将毕业的感受和心情,根据自己的感受或对未来的憧憬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第二课时

五、具体制作

1.组织学生根据发言的主题进行留言册的设计。

在设计初稿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范例供大家参考;提示他们如何将设计意图体现在设计外观上,还可以就地取材,将无生命的材料变成有生命的作品,使留言册看起来更为丰富、有趣,充分展现每件作品的魅力。

2.根据每个人设计的留言册的外部造型,进行较为合适的内页设计(见书中图解)。内页设计形式多样,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外观设计的装饰风格,根据主题思想和个人爱好选择绳、线、钉等材料进行装订,这样才能确保留言册既美观,又实用。

六、评价

1.能否选用合适的纸材,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美术知识,设计出一本具有自我收藏意义的留言册。

2.留言册外形设计、封面和内页装饰是否有特色。

3.能否掌握一二种装订方法。

4.同学间能否团结协作,体现团队精神。

七、活动延续(相互留言)

学生制作完毕后,可以继续他们的“毕业Party”,将自己美好的祝福送给同学、老师,并以此献上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9课 框住记忆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富有个性的相框,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2.学会几种常用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材料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通过废旧物品的巧妙利用,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照片可以记录下我们生活的美好瞬间。当我们看到往日的照片,往往会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可以准备稻草、花布、棉花、树枝、泥等。课前应把这些材料洗净,晾干备用,选好几张自己喜欢的照片。教师准备好一些相框的图片资料或实物。

二、欣赏探究

让学生欣赏教师准备的各式相框图片或实物,也可以欣赏课本上的范例,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制作材料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创意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构思、创意,绘制设计草图。

四、实践制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动手进行制作。制作中教师应个别辅导,教会学生一些制作技巧,突破难点,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的各种制作方法。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材料共享、互换。

第二课时

五、展示评价

把做好的相框镶上照片放在桌上或讲台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材料奖等奖项。最后,提醒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工具、材料。

要求:1.能否巧妙运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相框。

2.在制作中是否细心,是否有耐心,是否富有环保意识,能否用自己的作品来美化周围的环境。

3.能否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并说明选用工具、材料的理由。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相框送给同学或老师作为毕业纪念。除了制作相框外,课后还可以为自己的美术作品或有纪念意义的卡片等配上一个精美的外框。


未完,需要电子版的请下载到本地

完整版文档下载

怎么获取PPT课件WORD文档资料?

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


点击关注:班班通教学系统

关注后在公众号最下面发送消息67】这2个数字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

可长按扫码直接下载

 ▼电脑端下载网址
http://jazpan.com/box/614.html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