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赣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微课教学+课件教案(文末下载)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史地

政治

道德与法治

美术

音乐

科学全部课程 ↓
初中美术教学资料汇总(微课+课件+教案)

目录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第 1 课 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


第 2 课 捕捉精彩瞬间

第 3 课 我爱我家

第 4 课 讽刺与幽默

第 5 课 产品包装设计

第 6 课 巍巍井冈山

第 7 课 走进陶瓷世界

第 8 课 做一回服装设计师


第 9 课 功能.美观.创意


全册教案

笫一课: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陶瓷器青铜器的发展脉络,认识它们各自的特色并分析其代表作品,并对漆器和民间工艺美术加深认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陶瓷器、青铜器、漆器和民间工艺美术各自的艺术特色,并能体会代表作品的内涵。

教具:课本,图片,多媒体

一、组织教学

以谈话的形式平息学生下课十分钟的兴奋,并告诉他们今天会让他们见识一些价值连城的宝贝。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好奇心。

二、导入

话题一转:但是,你们要见识这些宝贝,就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问题,“美术包括那些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

充满激情的告诉学生,我国是一个艺术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在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四个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在

世界艺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更应该去认识它、了解它,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大家见识的宝贝——《杰出的艺术智慧》。

三、新授

工艺美术是美术的四大种类之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陶瓷器、青铜器、漆器、印染、剪纸、玉石雕刻、编织等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陶瓷器

陶瓷器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在我们日常口语中,经常使用陶瓷这一名称。

陶器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创作,也是人类最早的生活工具,它既满足了人类的生活需要,又反映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在美术史中,介绍较多的主要是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特别是后两者。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二页中的两幅作品,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说出作品中有什么装饰图案?

2、通过欣赏作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表现这些图案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启发他们积极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

接着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部分课外作品。


教师小结:半坡类型纹样主要有宽带、三角、斜线、波折和动物图案;马家窑类型纹样以漩涡纹、波浪纹、弧边三角纹居多。


最后总结陶器的艺术特色。

瓷器最早始于商代,在宋代经历了第一次高峰期,

元明时期,是中国瓷器的重要发展时期,始于元代的青花瓷器至明代达到高峰。

青花瓷器纹饰清澈明丽,优雅宁静,是我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产量最大的瓷器。

【青铜器】

青铜器代表了先秦时期的不朽文化遗产和创造,体现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我们以两幅作品为例分析: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作品,

1,说出作品中描绘的形象?

结合时代背景,每一幅作品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

先让学生回答,最后师生共同总结:1、造型庄重典雅神秘

2、纹饰繁密雄奇

3、构思巧妙,制作精湛

【三】漆器

漆器是我国古代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高度成就的传统工艺美术,通过图片我们感受一下漆器的高度成就。

【四】民间工艺美术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宝库。如民间剪纸、民间雕塑、民间陶瓷、民间编结、民间刺绣、民间印染、民间皮影、民间玩具等等。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深受人们喜爱,在技法上主要有雕、镂、剃、刻、剪、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图案。


民间编结

刺绣

皮影

讨论:

1、哪些东西是你见过的,你认为他们有什么特点?

2、总结一下民间美术的特点?【吉祥美好的寓意,稚气朴实的表现手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中的一些知识,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真正了解这些知识,特别是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课后反思:                                              

                                                            

                                                            

                                                            


笫二课:捕捉精彩瞬间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一.学习目标:

依据摄影摄像这一新的艺术媒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性,从提高、激发和巩固学生兴趣出发,强调互动教学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1、情感领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摄影的乐趣; 

2、知识领域:掌握摄影的一些基本知识——选材、构图等; 

3、技能领域: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照片的拼贴作品。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摄影的构图,即“怎样安排画面”;教学难点是如何安排画面中的主体。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引出这节课的主角——照相机。 

(二)新课学习: 


照相机—它可以记住自然界神奇的瞬间,它可以记住我们生活中难忘的瞬间,你想拥有一架什么样的相机呢? 


1、介绍最新数码相机:(学生活动)  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很多家庭都拥有了DC,数码相机的外型越来越炫,机身越来越薄,使用也越来越方便。请同学介绍最新的数码相机。 

2、摄影的基本知识:           

(1)拍什么?——选材。有了相机,有的同学就会问了“我们该拍些什么呢?”其实,在你的身边就有很多值得拍的东西,人物、动物、风景、静物,这些都是很好的表现素材。

总结:一个专业的摄影师,在选择了拍摄的题材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观察、了解所要拍摄的物体,这样才能在拍摄时捕捉到精彩传神的瞬间。

(2)怎样安排画面构图。  

知道了“拍什么”,还要知道“怎么拍”,要拍出好照片,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如何安排画面”,也就是“构图”。 

A、选择合适角度,确定画幅形式,合理取舍画面。如何突出主体:分别让学生了解俯视、仰视和平视构图(中间穿插和学学互动的环节:比如在PPT上放映图片要学生分辨何为仰视构图何为俯视构图等等)。这三种角度是拍摄时最常用的三种角度,一般初学摄影的人都从平视的角度来拍。最后是看照片作评价或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先让同学们看一副有些杂乱平淡得照片,再来看看大家都很熟悉的谢海龙的《我要读书》,再问同学们感觉如何?生:虽然画面上只有一个小姑娘,但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画面简洁,主体突出。 

B、分别引导学生学习几种构图和画面分割形式。 

1、“中心法”和“黄金分割法” , 比较两张照片,让学生说出哪张更吸引人,为什么。师总结:突出画面主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主体位于画面的中心,即“中心法”;另外,“黄金分割法”也是较好的方法,我们知道黄金比是0.618,主体大概就处在画面1/3的位置上。 

2、“三分法”  在“黄金分割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另一种突出主体的方法——“三分法”,也叫“九宫格法”,它是将画面纵横均分为三份,从而使画面分割成九个相等的方块,四条分割线上出现四个交叉点,通常摄影师会在这四个点上选择一处作为主体的中心位置,当然在交叉点附近也可以。学生分析PPT上摄影图片:我认为这张照片拍得很好,这张照片的主体就是这艘船,拍摄者在拍的时候采用了“九宫格法”,把它安排在右下方的交叉点上,使观看者的视觉一下就集中在那儿,突出了主体。 

3、“靠近法”    以上介绍了三种突出主体的方法,而对于初学摄影的人来说,还有一种非常保险的方法,那就是“靠近法”,来看这两张照片:左——主体不突出,干扰画面的景物太多,画面杂乱;右——镜头拉近,画面更简洁、直观,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3)如何突出主体:一张好的摄影作品,不是画面中的元素越多越好,所以我们要合理的取舍画面,做到“以少胜多”,这样才能更好的突出主体,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呢?有哪些方法可依呢?—学生回答(顺道回顾上面所学知识)。   

(三)作业 

今天大家就来尝试着用剪刀、胶棒来制作一幅拼贴的照片。 

作业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参考书上的范图完成一幅拼贴的照片作品,作品要制作工整,主题自定。 

四、小结全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在拍照时该如何安排画面,该如何突出主体,并一起实践了有趣的剪辑拼贴,借摄影大师伊蒙麦卡比的话来结束今天的课:照片的成败不是决定于设备的好坏,而是决定于摄影者的眼光和感受。

 

法律知识渗透点:                                           

                                                             

                                                              

                                                           

 

课后反思:                                                            

                                                                     

                                                                     

                                                           

                                                            


笫三课:我爱我家

教学目标:

1、感受并理解色彩在生活空间的装饰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从空间面积、空间装饰和空间设计等方面分析现代社会对空间设计的要求。

2、掌握用线条、色彩等多种表现形式来描绘室内空间,感受美术创造力在创造生活空间的作用。

3、感知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生活空间的异同,理解运用色彩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利用绘画、设计、手工模型等形式进行具体操作体验;方法反馈、评价和选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呈现录像(学生自带的家庭装饰片段)

提问: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个自己的家吧。并请学生讲解自己家庭居室设计的特点。

总结:我们欣赏了生活中居室的色彩变化。也看到了美的居室需要用心去创造。才能有和谐温馨舒适的家。


(出示课题----我爱我家)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展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与建筑的和谐,人与生活空间的和谐统一。

(放映---家居设计录像)

同学欣赏艺术设计师在居室中对色彩的大胆采用。

家庭居室的色彩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的,也是最能体现家居设计的设计思路的。这里有设计师用色独特,设计大胆的作品。

家居色彩的独特魅力,是继承传统,是表达个性,是展现自己的一种方式。用色是和家居的整体设计相吻合的。

二. 色调与人的视觉心理

(出示图片资料 ---居室相同,色调不同)

最佳的居室色彩设计,色调不能乱。整个设计要有统一的色调。颜色杂乱会破坏人的视觉。色彩运用好,就可以有好的效果。

(出示图片资料 ---色调和人的视觉关系)

居室的色调可概括为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对比色调,调和色调等等。

(出示图片资料---- 红色、绿色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色彩运用的好,就需要了解颜色的各种变化。


(出示图片---以红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绿色:

(出示图片--讨论析出)绿色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看到绿色会想到春天和树叶,草地,给人青春,希望,和平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清新,明净。心态平和。可以用在厨房,客厅等房间。

总结:

1.家庭居室是一个整体,在色彩设计上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也要根据不同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也有所区别。

2. 家庭居室的设计色彩主要体现在:墙面、地面、家具设置、装饰物品等方面

3. :“我爱我家”设计宝典:

主题要“明” :一旦定下来某一种风格就不要轻易改变,有时候我们在选择居室色彩的过程当中会不由自主地被一些其他的色彩、造型所诱惑,最终将所有的喜好都集于一室,布置成了大杂烩。

墙面要“色” 白色是传统的色调,而要独特的个性特性就是用色大胆,其中一点就是要有大面积的彩色墙面。因此,要打破墙面由浅色一统天下的局面,让我们墙面也“秀”一把。

用色要“准” 不是所有的色彩作为装饰都好看。也要注意用色,而这些色往往是从多色中提取,比如黄色、蓝色、橙色等色,这样做会比较保险。

三、作业练习

(出示动画制作 ----展示多种地面,墙面的色调装饰)

心动不如行动----展开“我爱我家”的居室色彩设计活动。

同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自己设计的居室稿中,设计家庭居室色调。(播放音乐---我爱我家)

表现方式:彩纸拼贴;色彩描绘;电脑制作等表现方法。

学生小组互评作品,并赋予自己的作品一定的内涵“我爱我家”“孩子也精彩” “精彩瞬间”“温馨的家”“蓝色梦幻”等等。

(分组展示小组的优秀设计作品---师生交流赏析)

课堂小结:

赤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个性的节奏和个性色彩。我们的居室在同学们大胆的设计下,一定会象这些多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我们的家也会真正成为我们施展个性,表达自我的一个途径,也会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

 

课后反思:                                                           

                                                                     

                                                                      

                                                           

                                                            

第 五、六 周      

 

 

笫四课:讽刺与幽默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漫画的设计特点及相关的知识,为学生更好地了解漫画设计提供了基础知识。教材展示了包括人物的情感、外形、动作、声音、速度和场景的再现等表现知识,并有漫画示范作品及学生作业。

本课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素材里挖掘幽默、发挥想象,用自己喜爱的绘画艺术语言结合漫画设计的手法来再现幽默诙谐的画面,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思想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漫画创作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绘制漫画人物及表情,提高学生对漫画的欣赏与健康的个人审美情趣。


难点:创作漫画人物的能力,对构思幽默夸张的漫画人物的想象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要求学生收集相关漫画的信息资料,准备所用的绘画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卡通漫画形象?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

2、小结: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揭题:《幽默人生》)

二、目标展示

三、新授:

1、学生欣赏观察课本中的作品,思考:漫画有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小结:漫画凭借变形夸张、比喻象征、假借寓意的手法,塑造多种风格来构成幽默诙谐绵画面,以取得风趣、愉悦、讽刺和歌颂的效果,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

2、请两位同学各选本课一幅作品说说其中所表现的情景或表达的寓意。

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学生交流、试试说说。(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

4、教师作适当的示范。


5、课件展示有关表现生活的漫画。(《永远“逗你玩”》、《时尚储蓄》、《可怜天下父母心》、《棋迷》等)


 6、根据内容的需要,漫画的表现形式一般有哪几种?(学生观察后齐说:用独立的场景画面表现的是单幅漫画,四个场景说明同一内容的叫四格漫画,而用连续的方式讲述故事情节的就是连环漫画。

四、尝试创作

用你所学的漫画知识描绘一位熟悉而幽默的人物形象,或一件可笑的事情。要求内容健康幽默,表现夸张,有个性。

1、学生可边画边互相交流。师

2、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或一些材料,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

3、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示

在展示作品时,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说说作品所表达的含义。

六、课外延伸

课后思考:幽默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现?请你试着准备准备。

 

课后反思:                                                           

                                                                     

                                                             

未完,需要电子版的请下载到本地

完整版文档下载

怎么获取PPT课件WORD文档资料?

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


点击关注:班班通教学系统

关注后在公众号最下面发送消息67】这2个数字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

可长按扫码直接下载

 ▼电脑端下载网址
http://jazpan.com/box/617.html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