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中数学《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请关注👉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史地

政治

道德与法治

美术

音乐

科学全部课程 ↓

知识点:


视频教学:



练习:

1.某商品的价格前两年每年递增20%,后两年每年递减20%,最后一年的价格与原来的价格比较,变化情况是(  )

A.不增不减            B.约增1.4%

C.约减9.2%        D.约减7.8%


2.某企业在今年年初贷款a万元,年利率为γ,从今年年末开始每年偿还一定金额,预计五年内还清,则每年应偿还(  )

A.1+γ,1+γ5-1)万元        B.1+γ5,1+γ5-1)万元

C.1+γ5,1+γ4-1)万元        D.1+γ5)万元


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的价格不断降低,若每隔4年电脑的价格降低三分之一,则现在价格8100元的电脑12年后的价格可降为________元.


4.银行一年定期储蓄存款年息为r,三年定期储蓄存款年息为q,银行为吸收长期资金,鼓励储户存三年定期的存款,那么q的值应略大于________.



5.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置家用电器一件,价格为1 150元,购置当天先付150元,以后每月这一天都交付50元,并加付欠款利息,月利率为1%.若交付150元后的第一个月开始作为分期付款的第一个月,第20个月付清.则分期付款的第10个月应该付多少钱?全部货款付清后,买这件家电实际花了多少钱?





6.某人在年初用16万元购买了一套住房,付现金6万元,按合同余款分6年付清,年利率为10%,每年以复利计算,问每年年底应支付出多少元?


课件: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2)了解银行存款的种类及存款计息方式;(3)体会“零存整取”、“定期自动转存”等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了解“教育储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温故、设问、思考、讨论、推导等具体的问题情境,发现并建立等差数列这个数学模型,会利用它解决一些存款计息问题,感受等差数列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等差、等比数列的进一步理解,体会等差、等比数列与日常经济生活紧密相关,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交流、讨论、推导与归纳,学会调查学习,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建立“零存整取模型”、“定期自动转存模型”,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利用等差、等比数列数学模型,发现并建立“零存整取模型”与“定期自动转存模型”;

关键:结合例题,分析弄清“零存整取”与“定期自动转存”的储蓄方式.“零存整取”是每月存入相同的x元,到期所获的利息组成一等差数列;“定期自动转存”是下期的利息计算以上期的本利和为本金.

三、教法与学法: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情境,主动思考,互相交流,共同讨论,总结概括,发现并建立等差、等比数列这个数学模型,会利用它解决一些存款问题,感受等差、等比数列的广泛应用,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温故知新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定义 通项公式 前n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是日常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数学模型.例如,存款、贷款、购物(房、车)分期付款、保险、资产折旧等问题都与其相关.

师:同学们,你们经历过存款吗?你们知道储蓄有哪些业务种类?存款有利息吗?

2.探索新知:

(1)储蓄业务种类活期储蓄定期储蓄(整存整取定期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

教育储蓄个人通知存款单位协定存款

(2)银行存款计息方式:

单利 单利的计算是仅在原有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

其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以符号P代表本金,n代表存期,r代表利率,S代表本金和利息和(以下简称本利和),则有

复利 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

(3)零存整取模型

例1.银行有一种叫作零存整取的储蓄业务,即每月定时存入一笔相同数目的现金,这是零存;到约定日期,可以取出全部本利和,这是整取.规定每次存入的钱不计复利(暂不考虑利息税).

(1)若每月存入金额为x元,月利率r保持不变,存期为n个月,试推导出到期整取是本利和的公式;

(2)若每月初存入500元,月利率为0.3%,到第36个月末整取时的本利和是多少?

(3)若每月初存入一定金额,月利率为0.3%,希望到第12个月末整取时取得本利和2000元.那么每月初应存入的金额是多少?

分析:零存整取储蓄业务规定每次存入的钱不计复利,即按单利即息: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学生思考并解答,教师利用多媒体点评)

解:(1)根据题意,第一个月存入的x元,到期利息为x•r•n元;

第二个月存入的x元,到期利息为x•r•(n-1)元;

第n个月存入的x元,到期利息为x•r•1元.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各利息之和为

而本金为nx元,这样就得到本利和公式为

即 (2)每月存入500元,月利率为0.3﹪,根据式,本利和为

(3)依题意,在式中, ,所以

答:每月应存入163.48元.

(4)定期自动转存模型

例2 银行有另一种储蓄业务为定期存款自动转存.例如,储户某日存入一笔1年期定期存款,1年后,如果储户不取出本利和.则银行自动办理转存业务,第二年的本金就是第一年的本利和.按照定期存款自动转存的储蓄业务(暂不考虑利息税).我们来讨论以下问题:

(1)如果储户存入定期为1年的P元存款,定期年利率为r,连存n年后,试求出储户n年后所得本利和的公式;

(2)如果存入1万元定期存款,存期1年,年利率为1.98%,那么5年后共得本利和多少万元?

师:定期存款自动转存储蓄,第二年的本金是什么?(第一年的本利和),这种储蓄的计息方式是什么?(按复利计息)

(学生思考并独立解答,教师利用多媒体点评)

3.发展思维:

例3 银行有一种叫作零存整取的储蓄业务,即每月定时存入一笔相同数目的现金,这是零存;到约定日期,可以取出全部本利和,这是整取.规定每次存入的钱不计复利.银行按国家规定到期扣除20﹪的利息税(应纳税额=应纳税利息额×税率).

(1)若每月存入金额为x元,月利率r保持不变,存期为n个月,试推导出到期整取时本利和的公式;

(2)若每月初存入500元,月利率为0.3%,到第36个月末整取时的本利和是多少?

师:从1999年11月1日起,国家开始征收储蓄存款利息税:

应纳税额=应纳税利息额×税率

(学习小组开展讨论,由学生自己解答)

解:(1)根据例1,各月利息之和为 ,

税后实得利息为 .

而本金为nx元,这样就得到本利和公式, 

(2) 若每月存入500元,月利率为0.3﹪,根据式,本利和为

答:到第36个月末整取时的本利和是18799.2元.

4.巩固深化:

例4 “教育储蓄”,是一种零存整取的定期储蓄存款方式,是国家为了鼓励城乡居民以储蓄方式,为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积蓄资金,从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而开办的.某同学依教育储蓄方式从2004年11月1日开始,每月按时存入250元,连续存6年,月利率为0.3﹪.到期一次可支取本利共多少元?

(学习小组开展讨论,由学生自己解答)

解:根据题意,“教育储蓄”是一种零存整取的定期储蓄,由例1到期一次可支取本利公式为

答:到期一次可支取本利和共为19971元.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有“教育储蓄”这种储蓄业务,但大家知道“教育储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教育储蓄”所得利息纳税吗?是否谁都可以办理“教育储蓄”吗?…

(教师提出问题,随即打开网页搜索,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5.课外作业: 课题学习: “教育储蓄”

要求课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弄清(网上查找或调查)以下问题,合理使用计算机或计算器等数学工具,解决教材中第46页的10个问题,写成课题学习报告.

(1).教育储蓄的使用对象;(2).储蓄类型;(3).最低起存金额、每户存款本金的最高限额;

(4).支取方式;(5).银行现行的各类、各档存款利率,及利率的换算;(6).零存整取、整存整取的本利计算方式.

6.小结:(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是日常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数学模型;(2).银行存款的计息方式;(3).银行的储蓄业务种类;(4).零存整取储蓄模型;(5).定期自动转存模型;(6).教育储蓄模型.

7、作业: 习题1——4第1、2题

五、教后反思: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给出问题的答案.

 

 

教师板书定义.

 

教师出示一组数列的例子.

 

师:数列4,5,6,7,8,9,10;与10,9,8,7,6,5,4是不同的数列.

而集合{4,5,6,7,8,9,10}与{10,9,8,7,6,5,4}是相同的集合.

强调数列的有序性,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教师利用上面举过的例子,讲解“数列的分类”.

请学生指出上述数列中的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①②是有穷数列,③④⑤⑥是无穷数列.

 

 

同桌之间讨论,完成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观察数列.

1,,,,….

教师提出问题: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是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关系可否用一个公式表示?

学生分组讨论.

对于上面的数列,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项   1      

     ↓ ↓ ↓ ↓

序号 1    2   3   4

这个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可用公式

an =

来表示其对应关系.

 

 

 

 

 

 

 

 

 

 

强调数列的“有序性”,使学生对数列定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又为后面学习数列的通项公式埋下伏笔.

 

 

 

重视举例这一环节,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深对数列定义的理解.

 

 

 

 

观察实例,培养学生分类能力.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列的定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数列的定义;

2.数列的分类;

3.数列的通项公式.

学生阅读课本P3~P5上半部分,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引导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


高中生学习推荐:
高中语文(微课+课件+教案+考点)汇总
高中英语(微课+课件+教案+考点)汇总
高中化学(微课+课件+教案+考点)汇总
高中物理(微课+课件+教案+考点)汇总
高中数学(微课+课件+教案+练习题)汇总
高中生物(微课+课件+教案+练习题)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选修)微课精讲+考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选修)微课精讲+考点汇总

高中地理(必修+选修)微课精讲+考点汇总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