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1.2 直线的方程》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科学 | 全部课程 ↓ |
知识点: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
④截矩式:
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
(4)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二)垂直直线系
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三)过定点的直线系
(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
(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
(5)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6)两条直线的交点
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
(7)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8)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9)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
视频教学:
练习:
1.直线x-y=0的倾斜角为( )
A.30° B.45°
C.60° D.90°
2.点M(x0,y0)是直线Ax+By+C=0上的点,则直线方程可表示为( )
A.A(x-x0)+B(y-y0)=0
B.A(x-x0)-B(y-y0)=0
C.B(x-x0)+A(y-y0)=0
D.B(x-x0)-A(y-y0)=0
3.已知直线kx-y+1-3k=0,当k变化时,所有直线都恒过点( )
A.(0,0) B.(0,1)
C.(3,1) D.(2,1)
4.若直线l:ax+y-2-a=0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相等,则直线l的斜率为( )
A.1 B.-1
C.-2或1 D.-1或2
5.写出直线l:2x-y-1=0的一个法向量a= .
课件: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会根据条件求直线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
在分析问题、动手解题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计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条件求直线的方程。
【难点】根据条件求直线的方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点明最近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多种形式,这节课将练习求直线的方程。
(二)旧知回顾带领学生复习回顾直线斜率的求法,以及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一般式。
学生板演后教师讲解,点明不足,提示学生,为了加深学生的运用和理解,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解题思路。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想到用点斜式进行计算。教师肯定学生想法并组织学生动手计算,之后请学生上黑板板演。
预设学生有多种解题方法,如AB、AC所在直线方程用两点式求解,BC所在直线方程用点斜式求解。
计算结束后要记得将所求得方程整理为直线的一般式。
师生总结解题思路:求直线所在方程时,若给出两点坐方程标,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直接套用公式,也可利用点斜式进行求解,注意一题多解的情况。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畅谈收获。
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练习题,根据已知条件求直线的方程。
四、板书设计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