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中数学《5.1 物体位置的确定》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史地

政治

道德与法治

美术

音乐

科学全部课程 ↓

知识点:

1. 行列定位法

在用行数、列数表示位置时,常把平面分成若干行和若干列,然后利用行数和列数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

注:两个数一般是行在前,列在后,若两个不同的数排列顺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

示例:我们去电影院时,根据电影票上的行列号找自己的座位.

2. 经纬定位法

通过地球上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一个地点在地球上的位置.

3. 方格定位法

一般地,在方格纸上,一点的位置由横向格数与纵向格数确定,可以记作(横向格数纵向格数)或者(水平距离纵向距离).

注:这对数是有顺序的,一般先写横格所表示的数,再写纵格所表示的数.

示例:如图所示的象棋方格盘上,若“帅”的位置为(0,0),“炮”的位置为(1,2),则“兵”的位置为 (-2,3).

4. 方位角+距离定位法

4-1 方位角+距离定位法

用方位角和距离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再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来表示.

4-2 具体方法

(1)选取某个点A为参照点,过参照点A画出表示东西和南北的直线;

(2)用量角器量出点B相对于参照点A的方位角;

(3)用刻度尺量出点B与点A之间的距离,并利用比例尺计算出点B与点A之间的实际距离;

(4)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点B的位置.

(1)通常用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方式来确定方向.

(2)用方位角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时,一般方向在前距离在后,且方位角和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3)选用不同的参照点用“方位角+距离”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时,方向与距离会不同.

5. 区域定位法

先将平面划分成横纵区域,然后用横纵区域的编号表示物体的位置.

注:用区域定位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但往往不够精确.

示例:图书馆在A2区,篮球馆在B1区,教室在C2区.


视频教学:


练习:

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以下能够准确表示张家口市地理位置的是(  )

A.离北京市200千米              B.在河北省

C.在南京市北方              D.东经114.8°,北纬40.

2.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c,4)表示点M,(f,4)表示点P,则点N的位置可表示为(  )


A.(c,6)       B.(6,c)       C.(d,6)       D.(6,b)

3.A的位置如所示,则关于点A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距点O 4 km处              B.北偏东40°方向上4 km处

C.在点O北偏东50°方向上4 km处       D.在点O北偏东40°方向上4 km处

4.如,小明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用(-40,-30)表示点M的位置,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5.如果将电影票上“8排5号”简记为(8,5),那么“11排11号”可表示为    ,(6,3)表示的含义是      


课件:


教案:

一、教材分析

  《位置的确定》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课时,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带领学生从熟悉的场景进入本节内容,能够较好地体现熟悉的现实性,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展开,极大的调动学生探究和活动的欲望,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数学观的形成。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观察现实生活,对用两个量表示物体的位置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只是没有形成理性的知识,积累了一些生活的经验,具有了初步的应变能力,只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他们就能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预习任务

认真阅读课本P116—118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可以用数量(一对数)来描述物体(一个点)的位置.

2知道数量的变化与位置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3引导学生经历研究数量、位置变化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通过中国海军编队的远航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可以用数量(一对数)来描述物体(一个点)的位置. 知道数量的变化与位置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学难点: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1教师介绍从璜塘中学到青阳二中的路线.

2由学生介绍上学路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生活中我们一般用确定的标志物以及一定的数量关系来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变化从而揭示课题.

课堂新授

探究活动1给出数据(经纬度和时间),让学生画出台风中心在海上运行的路径,并让学生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当没有确定的标志物时生活中用经纬度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且在没有标志物的情况下必须用一对数来描述物体位置并从中感悟到数量的变化引起了物体位置的变化


探究活动2教师介绍我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的光荣事迹,然后学生两个人一小组合作,在地图上画出我国海军编队出访的大致航线,然后请一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作品:按访问国家的先后,一边指着标志物一边介绍航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物体位置的变化同样影响数量的变化数量变化与位置变化是紧密联系的,通过画航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通过中国远航编队访问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想一想:航海在茫茫大海上,海军舰艇编队怎样随时向基地汇报舰艇的准确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经纬度来描述在有标志物的地方,用标志物法更方便.

探究活动3 如图,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上运动,无论点P在位置(AB的中点O除外)△PAB总是等腰三角形.

(1)在此变化过程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

(2)当点P在什么位置时,△PAB是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呢?

【设计意图】类比生活中物体位置的确定此题中的点O就像是一个标志物

因此引导学生知道只要确定OP的长度就能确定点P的位置同时再次

感受数量的变化引起一个点位置变化与探究1呼应

回看生活:引导学生类比生活中的路线图,发现图中的点O就像是生活中用来描述物体位置的一个标志物

探究活动4如图,点P在长方形OABC的边OA上,过点PBP的垂线,交OC于点Q.

(1)在点P从点O出发沿OA方向运动到点A的过程中随着OP长度不断变大OQ的长度是如何变化的?

(2)你能发现并提出怎样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点P位置的变化影响了线段OQ数量的变化

与探究2相呼应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老师寄语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一起经历了数学中点的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之关系的探索,发现了生活与数学是息息相关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希望大家更加关注生活,同时也更加热爱数学!

(四)思考

若探究活动3中所有背景都去掉,只剩点P,我们该如何去描述它的位置?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数学中的点没有了标志物该如何来确定它的位置?

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埋下伏笔

作业设计

1.如图,围棋棋牌由纵、横各19条平行线相交成361个交叉点组成.对局时,双方在棋盘的交叉点上轮流下一个子.我们把横线自上而下用汉字依次编为第一至十九路,纵线从左到右用阿拉伯数字编为第1--19路,按先竖后横的次序就可以准确地描述棋子的位置.例如,图中的点A记为:5,十路;点B记为:10,十一路.

1)分别说出棋盘上点CDEF的位置;

2)点M7、六路,点N13、十六路,试在图中画出点MN.




2.让一到两位学生介绍他在初中两个多学期内所坐过的位置,同时让学生请自己的伙伴在电脑的座位表中把所描述的位置指出.

3.请你为从外地来我市的一个旅游团设计并介绍你认为最佳的购物及参观路线.



答案:1.(1)点C记为:4,四路,点D记为:16,四路,点E记为:16,十六路,点F记为:4,十六路;(2)略   2.略   3.略


初中生学习推荐:

初中语文(微课+课件+教案+练习题)资料汇总

初中数学(微课+课件+教案+练习题)资料汇总

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微课+课件教案汇总试卷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汇总下载

初中生物(微课+课件+教案+练习试卷)资料汇总

初中历史、地理微课精讲+预习课件教案资料汇总

初中物理全册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知识点汇总

初中全科资料汇总(含教材、微课、知识点、试卷)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