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9.5 三角形的中位线》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科学 | 全部课程 ↓ |
知识点:
三角形中的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
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
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注意:重要辅助线
⑴中点配中点构成中位线;⑵加倍中线;⑶添加辅助平行线
证明方法
⑴直接证法:综合法、分析法
⑵间接证法-反证法:①反设②归谬③结论
⑶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常通过证三角形全等
⑷证线段倍分关系:加倍法、折半法
⑸证线段和差关系:延结法、截余法
⑹证面积关系:将面积表示出来
视频教学:
练习:
1.顺次连结矩形四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以上都不对
2.如果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顺次连结四边形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以上都不对
3.如果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组成的四边形是菱形,那么原来的四边形的对角线( )
A.互相平分 B.互相垂直 C.相等 D.相等且互相平分
4.顺次连结下列各四边形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是( ).
A.等腰梯形 B.矩形 C.平行四边形 D.菱形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5.已知三角形的3条中位线分别为3cm、4cm、6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3cm B.26cm C.24cm D.65cm
6.已知以一个三角形各边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8cm,则原三角形的周长为 cm
试说明∠BEN=∠NFC.
练习题
1.已知△ABC的周长为1,连结△ABC的三边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结第二个三角形的三边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第2010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 B、 C、 D、
2.如图3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BC上从点B向点C移动而点R不动时, 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 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少
C.线段EF的长不变 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
3.如图4,在△ABC中,E,D,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B=6,AC=4,则四边形AEDF的周长是( )
A.10 B.20 C.30 D.40
如图所示,□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EB,求证:OE∥BC.
5.已知矩形ABCD中,AB=4cm,AD=10cm,点P在边BC上移动,点E、F、G、H分别是AB、AP、DP、DC的中点.求证:EF+GH=5cm;
6.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在BC上且CD=CA,CF平分∠ACB,AE=EB,求证:EF=BD.
7.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8.如图,点E,F,G,H分别是CD,BC,AB,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9.已知:△ABC的中线BD、CE交于点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10. 如图5,在四边形中,点是线段上的任意一点(与不重合),分别是的中点.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1.如图,在△ABC中,已知AB=6,AC=10,AD平分∠BAC,BD⊥AD于点D,E为BC中点.求DE的长.
12.已知:如图,E为□ABCD中DC边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DC,连结AE分别交BC、BD于点F、G,连结AC交BD于O,连结OF.求证:AB=2OF.
13.已知:如图,在□ABCD中,E是CD的中点,F是AE的中点,FC与BE交于G.求证:GF=GC.
1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DC、AB边的中点,FE的延长线分别与AD、BC的延长线交于H、G点.
求证:∠AHF=∠BGF.
课件:
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性质;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习惯和能力。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有关问题。
三、活动方案(“课中参与”预设):
学习环节 (课堂流程) | 学习内容 | 活动设计 | 活动目的 (设计意图) |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
一、 创 设 情 境 提 出 问 题 | 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与一个平行四边形。 | 积极动脑思考,小组合作,利用准备好的手工纸,动手、试验、探索。 |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思考,讨论, | 让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的中位线,建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 合 作 交 流 探 究 新 知、 | 活动一:操作——观察——探索 操作: (1)剪一个三角形记为△ABC; (2)分别取AB、AC的中点D、E,连接DE; (3)沿DE将△ABC剪成两部分, 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四边形BCFD,如图
观察思考:四边形DBCF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为什么? 活动二: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问题:你能说出三角形的中位和三角形中位线的区别吗?画图描述。 (2)探索: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DE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为什么? 操作1:你能直观感知它们之间的关系吗?用三角板验证。 操作2:你能用说理的方法来验证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吗? 由活动一知DE=1/2DF =1/2BC,DE∥BC。 总结: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说明 此性质的特点:同一条件下有2个结论
| 观察,思考,回答 思考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的理由。 回忆,思考 选择合适的说明理由。 画图,寻找区别,同位相互讨论。 猜想,验证自己的猜想 给出严密的推理过程。 理解,记忆。 | 组织学生利用准备好的手工纸,动手、试验、探索。 老师讲解,学生归纳,进而可以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 引导学生找出证明过程的优点和不足。 | 让学生打开思路,为探究三角形的中位线的相关问题做好准备。 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通过讨论与交流,学生可以共同提高。 |
三、巩 固 练 习 深 化 拓 展 | 尝试练习:填空 1、如图1:在△ABC中,DE是中位线(1)若∠ADE=60°, 则∠B= 度,为什么? |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 组织学生练习 | 通过一组简单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拓展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
四、 例题分析 | 例1、如图,A、B两地被建筑物阻隔,如何测量A、B两地的距离? (1)若DE的长度为36米,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2)如果D、E两点之间还有阻隔,你有什么方法解决? 猜一猜:画一个任意四边形,并画出四边的中点,再顺次连接四边形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的形状是什么? 操作1:请任画一个四边形,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的中点。 问题1:猜想探索得到的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 抽两名学生上黑板台板演 | 指导学生利用中位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提高对综合型题目的解决能力。 | 通过一名学生自由书写和一名学生按照格式步骤书写,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证明过程的严谨性。 |
四、 归 纳 小 结 反 思 提 高 |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何收获和体会。 1.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经历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 学生回顾本课时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参与全班交流。 | 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合作的好习惯,在过程中体会逻辑推理的乐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加深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
板书设计:
9.5三角形的中位线 1.概念及其性质 ∵E、F是 ∴EF∥BC且EF=BC |
初中生学习推荐: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