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1.2.2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科学 | 全部课程 ↓ |
知识点:
1、全称量词: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的”在陈述中表示整体或全部的含义,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2、全称命题: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
3、全称命题的格式:“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的命题,记为x∈M,p(x),读作“对任意x属于M,有p(x)成立”。
1、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陈述中表示个别或者一部分的含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
2、特称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
3、“存在M中的一个x0,使p(x0)成立”的命题,记为x0∈M,p(x0),读作“存在一个x0属于M,使p(x0)成立”。
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
全称命题p:
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特称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
特称命题p:
视频教学:
练习:
练习A
1.(1)如果
(2)如果
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所得命题的真假.
(1)一切分数都是有理数; (2)有些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3.已知
练习B
1.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所得命题的真假.
(1)二次函数
(2)正数的立方根都是正数;
(3)存在一个最大的内角小于
(4)对任意实数
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所得命题的真假.
(1)
3.已知区间
课件:
教案:
课题 |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 主导人 | 审核人 | ||
上课教师 | 上课班级 | 上课时间 | |||
教学目标 | 1.了解含有量词的全称命题和存在命题的含义. 2.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含有量词的命题及判断其命题的真假性. 3.使学生体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4. 通过学生的举例,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在练习过程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 ||||
教学重点 | 理解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的概念区别. | ||||
教学难点 | 全称命题和存在命题真假的判定. |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1.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假如是命题你能判断它的真假吗? (1) (2) (3)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存在实数x,使得 (6)所有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黄种人; (7)对所有的 (8)对任意一个 | 为理解命题作铺垫 |
2.推理、判断 (让学生自己表述) (1)、(2)不能判断真假,不是命题。 (3)、(4)是命题且是真命题。 (5)-(8)如果是假,我们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行。 注:对于(5)-(8)最好是引导学生将反例用命题的形式写出来。因为这些命题的反例涉及到“存在量词”“全称命题的否定”这些后续内容. 命题(5)是假命题 命题(6)是假命题.事实上,存在一个(个别、部分)有中国国籍的人不是黄种人. 命题(7)是假命题.事实上,存在一个(个别、某些)实数(如x=2), 命题(8)是真命题。事实上不存在某个 | 强化定义记忆与比较前后贯串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
3.发现、归纳 命题(5)-(8)跟命题(3)、(4)有些不同,它们用到 “所有的”“任意一个” 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一般在指定的范围内都表示整体或全部,这样的词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 通常将含有变量 刚才在判断命题(5)-(8)的真假的时候,我们还得出这样一些命题: (6),存在一 (7), 存在一个(个别、某些)实数 (8),不存在某个 这些命题用到了“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表示整体的一部分的词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 存在命题:“存在M中一个 全称量词相当于日常语言中“凡”,“所有”,“一切”,“任意一个”等;存在量词相当于日常语言中“存在一个”,“有一个”,“有些”,“至少有一个”,“ 至多有一个”等. | 发现并归纳定义 |
例题选讲例1、判断下列全称命题的真假: (1)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 (2) (3)对每一个无理数 变式: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 小结:要判定一个全称命题是真命题,必须对限定集合 例2、判断下列特称命题的真假: (1)有一个实数 (2)存在两个相交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3)有些整数只有两个正因数. 变式: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 例3、对 变式:对于函数 已知函数 小结:要判定存在命题“ | |
课 后 作 业 | |
1、判断下列全称命题的真假: (1)每个指数函数都是单调函数; (2)任何实数都有算术平方根; (3) (4) (5)至少有一个整数,它既不是合数,也不是素数; (6) 2、用符号“ (1)自然数的平方大于0; (2)圆 (3)存在一对整数 (4)存在一个无理数,它的立方是有理数. 3、已知:对 4、已知函数 (1)是否存在实数 (2)若存在一个实数 【设计意图:通过三种层次的反馈例练,由浅入深,逐渐达到运用新知的目的,同时反馈学生学习理解的程度,进行学习监控和补救.】 | |
课堂小结
| |
1.知识建构 2.能力提高 3.课堂体验 | |
教 后 感 |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