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科学 | 全部课程 ↓ |
知识点:
(1)金属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左下方,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共有90种金属元素。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Ge、Sn、Pb 4个Sb、Bi 5个,Po 6个)原子半径较同周期非金属原子半径大。
视频教学:
练习:
1.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D.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2. 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 )
A.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
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
C.分别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D.分别取固体样品,滴加同浓度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3.过量的NaHCO3与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物质应是 ( )
A.Na2O和Na2O2 B.Na2O2和Na2CO3 C.Na2CO3 D.Na2O
4.现有一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为检验该固体是否部分变质为碳酸钠,先将固体样品溶解于水得到溶液,并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可以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
A.测所得溶液的pH
B.取溶液少量,向其中滴入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取溶液少量,向其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取溶液少量,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5.下表中叙述Ⅲ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叙述Ⅲ |
A | 将少量稀硫酸逐滴加入苏打溶液中,并不断振荡 | 无明显现象 | 可用稀硫酸或稀盐酸鉴别苏打溶液和小苏打溶液 |
B | 向苏打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 产生白 色沉淀 | 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苏打溶液和小苏打溶液 |
C | 加热小苏打固体 | 产生无色气体和水蒸气 | 可用加热法除去苏打中的小苏打 |
D | 向稀苏打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 | 无明显现象 | 可用二氧化碳除去小苏打溶液中的苏打 |
课件:
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从介绍原子的诞生入手,在介绍能层、能级的概念后,直接给出构造原理并根据构造原理进行电子排布。本节内容抽象,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二 学情分析: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过初步的原子结构知识,本节在此基础上拓展,注意由浅入深的引入,帮助学生会常见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
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 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四 教学重点:1、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常见元素(1~2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的表示教学难点:依据构造原理表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五 教学策略 :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六 教学思路:创设情境1——设疑——引入原子诞生
创设情境2——设疑——介绍能级、能层及其关系——学生活动,加深认识
举例设疑——书写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引出构造原理——强化书写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课题 | 原子结构 | 课型 | 新授课 |
授课人 | 孙京伟 | 授课班级 | 高二(2)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4.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和讨论交流,进一步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感受科学发展的历程。 | |||
教学重点 | 1.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常见元素(1~2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的表示 | ||
教学难点 | 依据构造原理表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
教学媒体 | 多媒体展示、多媒体投影 | ||
教学策略 | 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 |
教 | ||||||||||||||||||||||||||||||||||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原子是怎样诞生的? | [教师活动]视频展示宇宙大爆炸,原子的诞生。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了解原子的诞生。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原子随着宇宙大爆炸而诞生。 |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宇宙大爆炸,知道原子是如何诞生的。 | ||||||||||||||||||||||||||||||||
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 | [提出问题1]不仅原子是随着宇宙大爆而诞生,其实,生命也是随着宇宙大爆炸而诞生的。那么宇宙年龄有多大?地球年龄呢?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那一种? 请同学们带着以上的三个问题,阅读课本P4“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学生活动] 1.自主学习原子的诞生、人类对原子的认知史。 2.回答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原子的发现史。 [提出问题2]我们初中就学习过原子,你对原子的构成有着怎样的认识? [学生活动]原子的组成 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提出问题3]回顾必修2中学过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学生活动]温习回顾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提出问题4] (1)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成什么? (2)同一能层能量是否相同?若不同又可分为什么?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并学习“能层与能级”相关内容,并思考教材P5页【学与问】。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能层与能级”相关内容。 |
问题引导,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总结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从单纯记忆规律向思考实质原因转变 | ||||||||||||||||||||||||||||||||
课堂反馈 成果汇报 | [学生活动] 1.回答问题(1)、(2)、和【学与问】相关问题。 2.填表,反馈学习程度。
[教师点拨]能层即电子层,每个能层又可以分成不同的能级,例如3s能级,3与s的含义?。 ①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__________ ②任一能层的能级总从______能级开始,能级数_____能层序数。 ; ③以s、p、d、f……排序的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_______________的二倍。 3.习题巩固 (1)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不同能层中能级的能量高低 1s、3d ; 3s、3p、3d ; 2p、3p、4p (2)将下列多电子原子的能级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1s、4p、2s、3s、5f、4s |
检测学生自学程度,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能级、能层的含义,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明确能级符号的顺序并会判断能级的能量大小关系。 | ||||||||||||||||||||||||||||||||
问题探究 合作学习 | [提出问题]知道了能级能量的高低,我们试着把钠原子的11个核外电子,填入能级? [师生活动] Na:1s22s22p63s1 [讲解]像上面这样的表达式我们称之为电子排布式,即:用能级的符号及能级中容纳电子数表达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式子。其中2和p代表的含义? [迁移练习]写出3Li、10Ne、17Cl的电子排布式。 [学生活动]书写3Li、10Ne、17Cl的电子排布式。 【问题探究】试写出K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与原子结构示意图? 猜想一:1s22s22p63s23p63d1 × 猜想二:1s22s22p63s23p64s1 √ 第3能层分明存在3d能级,为什么不填充3d能级而先填充了4s能级? 任务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构造原理”相关内容,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初步学习“构造原理”。 任务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 学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会写简单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产生学生之间的思维冲突,为突破学习难点做好准备 | ||||||||||||||||||||||||||||||||
小组汇报 展示交流 | [学生活动] 解读构造原理图,解释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学习构造原理。 [教师活动]补充:更准确地表示了能级能量高低的顺序。 | 图文结合,学习构造原理,解释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 ||||||||||||||||||||||||||||||||
讲练结合 巩固新知 | 【迁移练习】书写26Fe的电子排布式。 [学生活动]26Fe: 1s22s22p63s23p64s23d6 [教师讲解]正确写法:26Fe: 1s22s22p63s23p63d64s2,虽先排4s后排3d ,但电子排布式中先写3d,后写4s。26Fe(铁)电子排布式中最后2个能级应写为3d64s2,而不能写成4s23d6。 而且,我们知道,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相应的离子,而失电子时从外层到内层逐渐失去,如 Fe2+:1s22s22p63s23p63d6 ; Fe3+:1s22s22p63s23p63d5 | 讲练结合,及时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
课堂小结 | 学生代表总结,说出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 |||||||||||||||||||||||||||||||||
板书设计 | 1.1原子结构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二、能层和能级 1,能层 2,能级 三、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 1, 电子排布式 2, 构造原理
|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