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里,导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牛津大学导师制

2017-03-09 欧亚学生生活辅导

      

导师制起源于 14 世纪的英国牛津,发展于 19 世纪欧美各大知名院校,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在牛津大学,从新生入学开始,导师便对他们在生活、经济、道德、行为、学业等诸多方面予以教导,每周都要和学生见面聊天,每次约持续1 小时,地点可随意选取教室、宿舍、咖啡厅等,气氛很是轻松。导师的作用就是向学生不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批评,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地去解决问题;导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要批判地看待问题,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的能力。



19世纪的英国教育家纽曼对大学理念作过评论:"大学的性质、使命和目标是与大学的办学理念分不开的。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大学教育实践。"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成功也在于其鲜明的教育理念:学生品格的塑造、兴趣的培养及智力、生活习惯的养成。在牛津大学导师看来,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获得,品格、兴趣、智力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是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构成要素。这些衡量因素作为个人全面发展的有机构成部分,指引着导师在教育实践中的教育重点。


      

导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在意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充满智慧和理性的思辨能力。


另外,导师也注重对学生道德方面的教育,这种提倡实现个人综合协调发展的教育主张不仅为牛津大学培养出优秀人才,更是作为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为牛津学子打下深深的烙印,影响他们的一生。


牛津大学传统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导师不仅指导学生学习,指定阅读书目,还会告诉学生交什么样的朋友,教育学生定期完成作业,不能赌博等。此外,导师对学生的饮食、睡眠、家庭关系等也很是关心,要求他定期给父母写信汇报自己学习及生活的情况。为了树立榜样,导师也会时常进行反思,确保学生可以自己的人格作为对照。年轻的学生有时受导师的影响很深,所以很多家长都喜欢将孩子送到牛津大学。


在导师看来,学生就是他们的孩子,他们肩上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技巧,还包括品德的塑造、心智的培育、个体的发展,学生正直、公正而不带偏见的心理,以及高尚和谦恭的生活行为。这些都是在导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潜移默化陶冶中形成的,很多导师和学生因此建立起亲密的师友关系,学生也因此养成了期望的理想人格。



小编看完别人家的导师

羡慕之情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还呀


小编也听到一个好消息

我大欧亚也即将建立自己的导师制度

你需要什么样的导师

或者心目中有哪些好老师推荐

快来留言吧


编辑丨朱文亮 

丨石秀宇


回复【帮助】咨询更多内容



【往期精彩】

>>就是要把欧亚女生宠上天!

>>雷锋说:“Can I help you?”

>>我们需要一把绿色的伞

>>勤工助学校园招聘会丨寻找最亮的你


关注我们,更多粉丝福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