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智讲座023 | 非言语:这一年,我写了2本书,翻译了2本书

2015-05-23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导语

性感的科普怎么写?

效率之王是怎么写性感科普的?

来,我告诉你——

5月16日,开智社群再一次迎来一场精彩的讲座。吴宝沛老师带来了开智第二十三讲 「非言语所及:追泥鳅的人」。以下为本次讲座与问答的摘录。如果希望了解全部内容,欢迎申请加入「开智社群」。



好的,我们现在开始。不是高手,不是名家,仅仅是抛砖引玉,从个人经验角度阐述我对科普领域翻译和写作的看法,算是对自己的个案分析。不是科学假设,也不是科学结论,而是个人体悟。希望这些个人心得,能对读者有启发,有帮助,也希望对有志于在科普领域做一点事的人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科普,翻译,写作,专注


科普
科学、哲学与文学
义科普

大家可以看看我在网上的一些文章。这类就是狭义科普,或者说叫科普1.0版。这是我的个人观感(可能错,也可能对)。这些科普文本质上都是把某种科学发现介绍给你,仅此而已。


通常,这些科学发现都是最新的,在较为权威的期刊上发布的,甚至很多都带着反常识的意味;毕竟,越是反常,越容易吸引你的眼球。此外,不少文章都是标题党(包括我的在内),也就是说一篇文章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标题;接着呢,就是不那么吸引人的地方了,用一句成语来说,可谓一蟹不如一蟹,一处不如一处。

狭义科普的灵魂是唯科学论,即一篇文章中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来自于科学期刊,只要把这种来自于科学论文的内容转述给读者即可,让读者能读懂就行。

涉及这些内容的方法应该是科学的,有样本、有统计、有方差分析,甚至还有效应值分析。唯科学论的另一个体现是,认为正确=科学,真理=科学,而不是反过来,即科学=正确,科学=真理。说白了,唯科学论这种意识形态认为,除了科学,其他的都是要怀疑的,不正确的,不合理的,要摒弃的。


广
义科普

广义科普认为,狭义科普把科学等价为正确和真理有问题,这不是说科学不正确或科学非真理,恰恰相反,科学是正确的一个部分,是真理的一个部分,在科学之外,还有其他渠道和方式能让人们得到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获得真理。科学发现(尤其是最新的科学发现)也要经受质疑,也要有条件的接受,而不是当成板上钉钉、确凿无疑的东西。在绝对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没法给人提供确定的知识;科学界的常态是质疑,修改,再质疑,再修改,事实不断发现,理论不断推进,无限地逼近真实,靠近真理。


简而言之,在广义科普中,科学不是唯一的事实来源,也不是唯一的意见(观点)来源。言而无文的表述不是唯一的写作风格。科学是很重要的事实来源,因为它能提供精确度最高的事实,科学事实。但科普意见将来自于哲学,而科普风格将来自于于文学,这是广义科普跟狭义科普的不同之处:

它把哲学和文学纳入自身之中,以科学、哲学、文学三位一体的方式跟读者互动,以深入浅出、生动鲜明的方式跟读者对话,把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对他人的人文关怀融为一炉。

广
义科普的三大学科
1
科学

先说科学的好处与坏处。


科学提供最精确的内容,因为科学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最精确手段,它在精度上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一根头发的千分之一都能测出来,这对我们的肉眼来说绝对是难于登天,不可想象。


但科学有其自身的缺陷,这也不能不说。

  1. 它有很多专业术语,晦涩难懂。
  2. 它有很多细碎领域,跟现实生活日渐疏离。它们精确而抽象,丧失了跟普通人生活发生关联的现实性。
  3. 科学工具的精确以其昂贵为代价。科学越来越昂贵,而科学发现越来越细碎,科学的现实性(跟现实人生的关联)越来越淡薄。

2
哲学

第二学科是哲学,特别是科学哲学(可大致等同于口语中的思想,即对某一事实好坏对错的思考和判断)。为什么需要哲学呢?

哲学是对科学进行反思的。反思,不一定要推翻它,但一定要评估它,对它的优劣心中有数。哲学对科学发现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跟人类生活的关联性都会进行判断和阐述,这有助于解救纯粹科学视角的狭隘。

3
文学

如果说哲学是对科学内容和意义进行批判和挖掘,那么文学则是在形式上让科普接地气,为读者喜闻乐见。

狭义科普仅仅追求把知识说出来,它们情愿停留在粗糙之中,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因为读者的阅读体验不好。

很多人喜欢读小说,因为它生动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充满悬念,让人欲罢不能,只求一口气读完。小说中有美感。散文也是。作者的性情气质,无不展现在优美而隽永的文字中,让阅读者有或冲淡或激越或喜悦或哀伤的体验,这些体验的本质是美感。因此,可以说狭义科普无美感,甚至也追求无美感。


好的文章,用明人吕坤 (《呻吟语》作者 ) 的话来说,

就是要情真切,语自然。

而在这两个方面,科学都吃亏了。第一,它无情,自然无法情真切;第二,它无语,自然无法语自然。它为什么无语,因为它制造了一套人为的科学语言,这套语言跟人类通常使用的自然语言(我称之为人话)迥然不同。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这句老话在我看来也适用于科普文。想要写出读者喜欢看的科普人,你就不得不超越狭义科普,走向广义科普的天地。风景这边独好。


翻译
带着镣铐跳舞
什么翻译

到现在为止,我翻译过三本书。第一本《猿猴的把戏》。第二本,《机器人叛乱》。第三本,《神秘人》。第一本2014年出版,后面两本今年出版。因为翻译了几本书,有了一点经验,我就想还是说说自己的心得,毕竟熟悉。首先,翻译很重要。为什么翻译,不是可有可无,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翻译,你翻译不好;当然,你知道了,也未必能翻译好。但知道你通过翻译追求的什么,还是能帮你,帮你实现这个目标。这个问题,问的是价值观。人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更容易做得好,做得快。我觉得翻译很有意义。


  1. 余光中说过,欧洲中世纪的文学几乎就是翻译的天下。英国钦定本圣经是流传最广的一部译作,原文是拉丁文,经过许多学者通力合作,译为英文,从而广泛流布,影响深远。许多英文名作都受钦定本圣经影响,比如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民国初,林纾和严复等人的翻译,更是促进了西风东渐的时代大趋势,让国人了解西方文学和学术,可谓居功甚伟。

  2. 翻译是学习,是积累。由于各种原因,进化心理学的学术研究和通俗出版,以西方特别是美国为主。既然落后,就得学习,不学习就得挨板子。我的研究领域是进化心理学。当然要了解这方面的研究动态。我还在学校开了进化心理学的公选课,以及同名的专业选修课,因此我打算出教材,写一本经典的教材,让更多人了解、喜欢进化心理学。这就需要素材。素材从哪里来?翻译是重要来源。

  3. 翻译能发挥个人所长。我从2002年写博客,写了六年;又从2012年写微博,到现在写了三年。这些经历让我确认,我喜欢写,喜欢用文字表达,既然这样,翻译也是用文字表达,也是我喜欢的事。虽然是带着镣铐,可我毕竟也是在舞蹈,这对一个舞者来说很重要。

翻译,沟通中国和世界。翻译,就是在两个精神世界中遨游,不断要更换泳姿。

翻译的报酬不高,工作辛苦,译作不算科研成果,这些对我都不重要了。我能在这个有苦有乐的过程中享受乐趣。我也喜欢把重要而有趣的作品跟人分享,期望对人有所启发,顺便得到一点肯定。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翻译的理由。


译的技巧

第一个技巧,我用谷歌翻译器翻译。不要误会,我不会直接粘贴,复制,再粘贴。我是把电子版的文段复制--有时候一段,有时候两段,视文段有多长而定--粘贴在翻译器的左侧栏里。接着,把每一个文段都切成一句话一句话。句与句之间有隔断。这样,我是一边看句子,一边翻译,翻译的同时就在文档里打入译句。如果有不懂的单词,直接在网络词典里查。当然,动手翻译的前提是你要熟悉这本书,至少是这一章。提前把这一章的内容通读浏览,知其大意,接着再翻译就会比较快。


第二个技巧,其实不算是什么技巧。我翻译一般是翻译两遍。第一遍求准确,不考虑措辞(除非当时有好词汇),只求句意精确无误。要是句子很难理解的话,即使不怎么通顺,也就放过去,继续翻译,但是这句话会高亮,做标记,以后在对付(小样,你是逃不掉的)。第二遍,我会直接在第一遍译稿的基础上,进行措辞和句意方面的调整,追求的目标是通顺,流畅,读着不觉得模棱两可,味同嚼蜡。


严复说信达雅,在今天的翻译情境下很难(时间紧,通常一本书出版社要你在三四个月交稿;报酬有限,这个大家都知道,翻译不是力气活,可报酬貌似是给文字搬运工的)。个人以为,信达可以追求,可以通过努力实现。雅,跟个人的文学素养有关,也跟原文的内容有关,可遇而不可求。可以努力,但根据现实约束,能做则做,不能就罢。


其实,翻译不需要推荐书——翻译是实战,不是理论。不过,谈翻译的某些书,还是有助于实战的。个人强烈推荐余光中《翻译乃大道》一书,写的高屋建瓴,同时又有具体细节的讨论,对个人颇有启发。金圣华有《桥畔译谈新编》写得也不错,同样推荐。说明一点,

技巧仅仅是锦上添花,翻译需要对母语和外语的熟稔,尤其对母语要精通,要有丰富的词汇和句法,这不是看翻译书能解决的问题。


写作
与世界对话
什么写作

简单地说,

写作于我而言,就是以进化之眼看世界。

这种审视,在我看来,对我对世界都大有启发。进化生物学(进化论的另一个好听而正式的名字)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于生物现象而言,它是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元理论,这也意味着进化是理解人类、理解人性最给力的武器。在进化的框架下,新架设新理论层出不穷,对人的完整和深入理解不断推进。

我写的书不多。阳老师说我一年写了两本书,这是过奖,我当不得。实情是我已发表的一部专著,是根据自己博士论文改写的,花了三年时间。这本书不是写给在座各位看的。唯一一本自己写的书,就是最近刚出版的《爱人、情人与怪人》。这其实算是我广义科普的一次尝试,必然有得有失,有好的地方,有不足之处。


其实,写这本书的缘起跟翻译有关。我翻译《猿猴的把戏》,觉得作者的目录很酷,一共有九章,每一章都有一个很吸引人的题目,每一章都围绕一个特定主题来写。这种方法很有意思。我羡慕,也就像尝试。但刚开始写,我写了四章,第一章是男欢女爱,第二章是病者生存,第三章是风流成性,第四章是爱人同志。但第二章太长,后来又分成了令人作呕和如影随形两章,合计有近八万字。我想了想,还是把这两章内容给删掉了,因为跟其他内容相对独立,其他的都在谈男人、女人,都在谈择偶。两个放在一起,不好起名字。于是,我又重新组织,分成了四章,分别围绕长期择偶、短期择偶、不伦恋、同性恋来写。不过,这样每一章还是很长。在阳老师等人的建议下,我又继续拆分,拆成了现在的九章。每一章前面也加了自己拟定的导语。即便如此,也算是补救。其实,散文多数是散的,不散不足以成文。我的每一章还好,但章与章之间的联络和关联不强。


在我看来,个案、新闻、文学故事、心理学研究、各种掌故,都可以作为证据放在书里,不拘一格。仅仅罗列一个又一个研究,反而不能把东西说清楚,而且千篇一律,让人读着疲倦,看着生厌。大概在后来,我才想到,我其实做的就是把文学跟科学结合起来。因为你写书是给人看的,一定要说人话,人话就是自然语言,用自然语言就意味着要尽量少用专业术语。这书不是学术报告,不是文献综述,不是给审稿人和编辑看的。

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尽量生动活泼,甚至可以嬉笑怒骂,只要你恪守情真切、语自然的标准就行。说白了,是人写书,人的性情对书的影响是最大的,知识和技巧要排在后面。

关于写作的书,没有了。因为写作不是看书就能学会的,它的素材来自于自然与人生,简单地说,来自于生命本身。


Q
&A

吴老师在开智大会上做过演讲,对于做演讲和写作,感受上有何区别?如何看待学者通过写作和演讲这两种方式传播思想?

我一直认为,有三种抽象能力最重要,对大多数人来说都重要:第一是,第二是,第三是。想清楚,写得好,说得好,涉及不同的能力,需要专门训练。讲演都是提前准备的,必须找自己熟悉的,自己感兴趣的,能调动自己情绪的。我个人在讲演和写作之间,更喜欢写作,因为更自由,而且不用露脸,我喜欢安静,认为通过读我的书就能了解我,至少了解我的一面。但擅长什么干什么,讲演需要训练修辞,训练手势,训练口才。个人认为,讲演的现场性和氛围很吸引人,包括通过现代传媒可以更快地发挥影响。但还是书更持久,讲演的人死了,讲演就没有了;写书的人死了,书还在,至少可能还在。


专注
喜欢的事,自然不会拖延
衡与妥协

我在《爱人、情人和怪人》一书里讲了权衡,包括权衡的概念和案例。但没有很深入讲,因为这个概念很重要,完全可以写成一本书。

权衡之道,我必须强调,也不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方法,能帮人解决所有问题。绝不是。它仅仅是告诉你一个最简单最残忍的事实: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好,你不可能都要,你得选择,得有取舍。而根本的原因在于,欲望无限,但能实现的合理的欲望是有限的。换句话说,一种好跟另一种好可能打架,不可能同时得到,有这个就没那个,就那个就没这个。

面对这个事实,你如何权衡,受自己价值观的莫大影响。价值观就是你认为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有价值,什么没价值。即使在别人眼里是好东西,你认为它不重要,或对于你而言并不那么好,你就不会为了它花太大力气,没有它也不会哭天抢地,如丧考妣。因而,

权衡就是找出自己所爱,爱其所爱,为其所爱而甘心付出,九死不悔。在其位,谋其政,做其事,尽其责而已。

权衡的结果就是妥协。妥协有好,坏。好的妥协总是在保其赤子之心的前提下,跟现实达成和解,把自己该做的做了,挤出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而坏的妥协则是一切都以外界的是非为是非,以现实的要求为要求,以官方的标准为标准,丧其赤子之心,忘记自己的最爱,甚至主动抛弃自己的最爱,迎合世俗,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最擅长完成外界要求的超级机器人。


但我们知道,心是顽固的,爱是持久的,本性难以消磨殆尽,它总是期待这一个实现自我的机会。顺着天性,做事如顺流而下,过程开心,结果也多半很好。逆着天性,做事如逆流而行,过程苦闷,结果或许不错,但这种轻松或喜悦只是一瞬间。


自己喜欢的事,自然不会拖延。就像你不会拖延着不给自己心爱的女人写情书,你有太多的话要讲,太多的情感要表达,它们在你的心中汹涌澎拜,日夜不息,只有告知那个心爱的人,才能减少你的焦虑不安猜疑,才能不那么受折磨。


Q
&A

很多时候本来想专心做一件事情的,但过程当中遇到一些新知识,觉得很有趣,特别想马上花时间去了解,但这样一来就不能专心了。吴老师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其实是个很容易分心的人,比如遇到这种情况,我基本上就去看新东西了,但会把时间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比如新东西半小时看完,做好摘抄或总结,然后马上回头做原来的事。


我把相当大部分的自主权都交给了自己的心情和兴趣,除非某件事特别特别重要,形势特别特别严峻,我可以不管自己有没有心情,有没有兴趣,一定要做。大多数时候,我很随意做自己的事。 以前有人按重要性和紧迫性给事情排序,建议参考。重要而紧急的事,必须先做。我不太一样,只要紧迫的事我一般都先做。

接着刚才那个问题,就是从单纯的兴趣到发展成为一个自己会花更多时间(多于半小时)去研究或学习的一个题目,甚至最后可能是写关于那个题目的论文或者书,吴老师会经历怎样的思考和判断?中间要花多少时间?然后又是基于什么来判断这个事情是否值得做?

我觉得,单纯的小兴趣必然要跟你的大格局联系在一起,或者跟你的大问题联系在一起。不然,就扔掉它吧,意义不大。除非你没有大问题,可以由一个小问题生发出大问题,这是好事。你一定得觉得这个问题有意义,有价值,才能像一个傻子一样花很多时间钻研,而这种意义和价值,在我这里,是跟现实人生,跟现代社会的人类生存景况联系在一起的。我个人对纯粹知识问题兴趣不大。时间上长短不一,但弄懂一个问题,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很可能得至少话一两年功夫.

你的高效是否跟性情有关,自己是个特别安静、内向的人,所以选择读书、写书,相对较单调的活动,也依然乐在其中?

可以这么说。内向的人更容易在安静环境下做事,读书、写作都需要一个人静得下心来(当然,这两种活动也会把人变内向,这是个性跟行为本身的相互影响,彼此成全)。我一到办公室,基本上就石化了,像石佛(不是李昌镐,那是围棋界的石佛),对外界不闻不问。我脾气比较暴躁,做事很快,当然也经常冒一些小小的口误和笔误,好在无伤大雅。因此我更喜欢一个人工作,这样效率最高,读书和写作都能满足我的要求,也契合我的性情。

老师有使用任何时间管理工具吗?

时间管理工具,我一般不用,我没听说过你说过的这种工具,这方面孤陋寡闻,可能也是因为觉得不需要。我是一个粗线条规划的人,不喜欢太细致的计划,那样太束缚我了,自由一点,随性一点,我更喜欢,效率也更高。我不用平板电脑,也不用苹果手机;因为我不太习惯削足适履,不喜欢改变自己去适应某个工具,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别的。当然,你可以说我已经被 Windows 驯服了,我觉得用一般文档就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效率很不错。这也是我大概没太大动力去学各种语言的原因所在。我觉得就我个人而言,还没有必要。我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搜集素材,做笔记,写日记。假如有人能用某个工具让自己更好地完成某件事,我很高兴,因为做事做好最重要,工具为它服务。


《爱人、情人和怪人》
关于内容的问答



看了吴老师的《爱人、情人和怪人》,感觉人类进化的目的就是生存和繁衍,进化心理学如何解释人们对成就、传播、传承、自我实现等追求呢?

进化目的是客观后果,不用你主动追求,当然你要是这么做也可以。而且,进化目的未必是你的目的,他是基因的目的。基因是谁?它是你的一部分,但不是你的全部--逻辑很绕,但基本上你可以追求自己的成就,追求名声,追求你的事业后继有人,跟进化不冲突,跟进化目的可配合。


再多说一句,进化的目的是你必须去面对的一个客观后果,无法根除,无法消灭,但也没必要出处都以进化目的作为个人目的。因为它们是两个层次的东西,可以相互配合,成全整个的你。关于这一点,《机器人叛乱》会有深度解读。我会在自己对机器人叛乱的第二篇评论中谈到这个问题。敬请关注。



如果人类的进化一直没有停止,寻找源头的进化思维会不会变成考古式的还原论?新的进化会不会被忽略,比如,最开始人类发声可能是为了通讯,但进化到歌声可能就不一样了?

这是一个好问题,即所谓的外适应。古尔德等人以外适应(即拱肩)来批判进化心理学,招致进化心理学家的批驳。但他的合理出在于,指出了某种性状的维持阶段的功能,可能跟这种性状起源阶段的功能不一样。古尔德的缺点在于,他忘了,即便某一性状在维持阶段有了新功能,这一功能也必须经受自然选择的筛选,也是进化的产物。


进化不会停止,只要不同个体之间的繁殖成败还有差异,而且某些可遗传性状(比如身高、体重)依然能导致不同的繁殖成败,进化就存在。但预测进化很难。时间原点思想,似乎是在较短的时间(以进化的眼光看,很短,几乎一瞬间)来获得竞争优势,但这种获得带有风险,因为未来不能预期,不能确定,就像创新一样,失败者很多,少数人成功。


时间源点思想可结合另一种思想,我称之为思想原点理论:你既可以跟这个世界上最后名的老师(活人)学习,也可以跟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死人(经典著作的作者)学习,他的书就是你们学习和沟通的载体。有文字的地方,有思想的地方,有重要内容的地方,你都可以去。

对丁克而言进化心理学和进化的意义是什么?

进化对丁克很有意义。

  1. 进化不规定对错,因此有人说丁克不符合进化原理时,丁克可理直气壮反驳。

  2. 丁克的健康,进化给出了善意的提醒。因为人体的很多设计是按进化原理进行,比如生殖器官是用以生殖的(当然还有其他作用)。这些生理和心理性状的正常运作,可能对个人健康很重要。而如果它们被有意抑制,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健康隐忧需要警惕。我举一个例子:美国女人乳腺癌的可能性是土著女人的好几倍。原因:土著人一辈子在不停的生孩子喂孩子, 她的月经周期数量只有100个左右,一辈子;但美国人是400个左右,因为不母乳喂养,只生少数孩子,会让大姨妈经常拜访,这会刺激腺体细胞的分裂,细胞有死分裂的次数多,发生突变的可能性就大,癌细胞于是更容易出现。❖




联系开智讲者
吴宝沛,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本科和硕士分别就读于中山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现执教于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方向为进化心理学。

热爱写作,笔名非言语,有著作《爱人、情人和怪人》,译著《猿猴的把戏》、《机器人叛乱》和《神秘人》。喜欢读书、教书、写书的生活状态,追求真诚、平易、有趣的写作风格。

微博:@非言语


宝沛老师的新书《爱人、情人和怪人》正在热售中,新译作《机器人叛乱》也将面世,敬请期待!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