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1世纪聪明人的写作指南 | 开智专栏

2015-09-20 Tony Yet 开智学堂
导读
当写作遇上认知科学会发生什么?
史蒂芬·平克新著《风格的感觉》,带来一堂最生动实用的写作课。
开智专栏,特邀参与中译工作的 Tony Yet 与写作爱好者分享书评。

本文首发于《财新周刊》2015年第36期。

『开智微播』联手《财新周刊》,为菁英人群,奉上最好的心智专栏。




读大学的时候我学过语言学,刚开始看语言学的书感觉一头雾水,直到后来遇上加拿大-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的《语言本能》,才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也由此进入语言学的世界。

平克是哈佛大学认知语言学教授,写过很多面向大众读者的书,以一种大众容易接受的方式,介绍语言学、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为什么了解这些东西对于启迪我们的心智有很大意义。

平克的最新力作是《The Sense of Style》,暂且将其翻译为《风格的感觉》。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21世纪聪明人的写作指南。很多人可能马上会想起另外一本书,美国散文家 E.B. White 和他的老师 William Strunk 合著的《风格的要素》,被认为是英文写作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可是假如你真的读过《风格的要素》,你会发现它里面讲的那些原则几乎都是叫你不要干什么,却甚少告诉你该干什么。有人概括说,《风格的要素》,一言以概之,就是删繁就简,把不必要的枝叶通通砍掉,这样好文章自然会浮出水面。

平克的《风格的感觉》则采取了一种新的思路:他剖析了任何一位写作者面临的根本困境,然后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科学家对人脑的认识以及对语言学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平克认为,现在正是时候,去写一本基于科学原理的写作手册,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文章。


知识的诅咒
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


翻看任何一本学术期刊,很多文章充满了你看不懂的专业词汇,阅读下去有很大难度。原因在于,这些作者受到了“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


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知识的诅咒,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也知道。平克认为,“知识的诅咒”是人类发展的严重阻碍,其破坏程度甚至不亚于腐败和疾病。我们每年为了弄懂一些简单的事情,花在用于聘请律师、会计师、客服热线接线员等的成本实在太大了。

再想象一下,你生活在某个城市里,一位游客向你问路,然后你告诉对方,往前走200米,然后上梯级,然后右拐,再走500米,再左拐50米,就到目的地了。估计十个人听到这样的描述,至少九个人都会听不懂,因为游客很难想象前面是怎样的路面状况,而这对于本地人来讲,却是了如指掌的东西。这也是因为,我们都很容易受到“知识的诅咒”。

写作更是这样。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平克为此祭出了处方:少用或者不用专业术语。假如非用不可,那起码也给出一个解释,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假如说《风格的感觉》跟其他的写作指导书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平克会抽丝剥茧一般对写作上常见的错误进行剖析,让你明白其背后的原理,尤其是认知科学的原理,从而让你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心智之眼
「我正想到欧洲的野牛和天使」


平克认为,好的文章一定是可以直接被心智的眼睛所感知的。


我们不妨看看书中的两个例子。

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差别,它们分别给你什么感觉:


A1. 这套东西掉到桌下了。

A2. 这套象牙象棋掉到桌下了。
B1. 这个测量仪落满了灰。
B2. 这个油压测量仪落满了灰。

你会感觉 A2 和 B2 讲得更为细致,你读完之后马上能够想象得到那样的场景。

为什么呢?因为大脑天生就喜欢具体而非抽象的事物。史上那些厉害的作家都懂得这样的道理。通过对细节的刻画,直接就在你的内心投射出一个活生生的意象,你马上就可感知得到,而且难以忘却。

好的文章就应该是这样子的。而经典文风就是此类好文章的典范。

经典文风
好文章,平易而不平淡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谈及自己的写作风格的时候,曾这么写道:平克在这本书里大力推举了经典文风(classic prose)这种写作风格。他写的这本书本身也体现了这种文风,也就是通过和读者建立对话,然后毫不保留地传递真相这样一个过程。


经典文风反对附庸风雅,假装聪明。作者会尽量选择一种对话的方式,与读者建立连结,假如作者在写一个苹果,他会让读者在自己头脑中马上想象出一个苹果。平克认为,经典文风的作品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读者的认知负荷。

平克还特别推荐了一本新书, Thomas & Turner 写的 Clear and simple as the truth,可以和平克这本一起读,收获会更大。


好文章有没有秘诀?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假如你懂得一些基本的原则,还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以下是平克给出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检查事实。人类都存在一个毛病,就是记忆很不可靠,但人们却常常对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过于自信。

第二,要确保你的论述是有理有据的。最好是从那些有编辑或同行审阅制度把关的刊物寻找和引用你所需要的证据。

第三,千万不要把某段小轶闻或者是你的个人经历当作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第四,要小心虚假的二元对立。把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简化为两种口号或两个阵营或者两种思想的对立,这是有趣的事情,但这不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办法。

第五,我们提出的论述应当是基于推理,而不是个人品质。你和某人意见不同,然后你说对方是受到了金钱、声誉、政治或者懒散的影响,或者是给对方的论述套上“简单”“幼稚”“低俗”等词汇并不能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诚如语言学家安•凡墨(Ann Farmer)所说:“重点不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重点是把事情说清楚。”

很多人认为写作不过是把一些文字堆砌在一起的过程,可以无视逻辑,但平克认为,作者假如忽视了逻辑,那么他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是前言不搭后语,让人很难看得懂。但假如你能够意识到写作是智力活,那么你会更享受这样一个过程,而且也会去想办法把文字的脉络整理清楚,以减轻读者的认知负担。

平克在书的最后总结道:“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好的文体风格:提升思想交流的速度,展示我们对细节的关注,以及为世界增添一些美丽。假如你也想通过写作为世界增添一些美丽,那就赶紧找这本书来读一读,然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看似简单的写作原来是这般奇妙。”


Tony Yet安人心智科学顾问TEDtoChina.com 创始人
❖开智专栏,国民启智 ❖


—开智微播第060篇原创作品—

特别申明:本文知识产权为 @开智微播 及/或 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如需转载,请微信获得授权。同样欢迎提问或合作。

王小波不仅会写小说,还会写程序

编程是通向好文字的一座桥

编程思维是文学素质的加速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