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方法能够让「写作」变轻松 | 开智部落

2016-11-19 孙荣玥 开智学堂

小编的话全文约 5900 字,阅读时间约 9 分钟。富兰克林早期练习写作时拿优秀文章对比,自己去写同主题文章,了解写作差距。靠着这种方法,他增加了自身写作的词汇积累和文章的总体逻辑。最终成为一个文思泉涌、信手拈来的大作家。

因此,写作技能的提升不仅来源灵感爆发,更多是找准切入点的刻意练习。「开智部落」的应用心理学硕士熊猫同学就经历这样的过程。下面请听她走过的心路。

分享嘉宾简介

孙荣玥,昵称熊猫,一枚正在自由职业中的心理学硕士。经历过一些奇葩事情,体验过某些神秘项目,如今面对生活,更多的是珍惜与感恩。真相总是残酷,幻想是那么美好。可唯有直面真实的勇气,才可一睹真实的美好。生命有限,不知何时是终点,愿每时每刻写心爱的文字,做心爱的事,不忘初心。

从捕捉灵感到专业写作

生命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每个人天生都有自己的天赋。在内在丰富的世界,有很多美好可能,值得我们去探索。而在探索的过程中进行记录和分享,进入心流状态,是身为人类最容易获得、同时又最珍贵的体验之一。

但是,如果之前没有养成写作习惯,对很多同学来说,开始写作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很多同学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会有一样的问题。比如说他可能没有灵感,或者不知道要跟别人分享什么。也有可能他本身是一个很爱说的人,但真正要去落笔的时候,大脑却一片空白不知何所云。所以我选择这样一个题目,就是想跟大家聊一聊,我们每个人能不能都以自己的某个专业知识背景为切入点,开始进行写作方面的一些训练?这样就可以先克服自己没有灵感、或者不知道写作素材在哪里的状态,以一个小小的基点开始我们的写作之路了。

门里的世界其实很精彩

我在研究生的时候读的是心理学,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情绪。也许你也会发现,当你进入某个领域一段时间后,很大的可能是你的热情会随着过多接触迅速减灭。这个学科并不像你当初所想那样,你步入的领域似乎与现实脱节很大。你的内在动力被慢慢削弱,渐渐没有了热情,最后一切都好像变成了例行公事。

但是你要相信,或者你换位思考下:当一个门外汉往这个世界去探索的时候,都会觉得你的世界是多么的高大上。我曾有一段时间真的觉得自己没有了方向,甚至对每天研究的事情会觉得有些枯燥无聊。但是,当别人去问我研究领域相关的问题时,我突然发现自己仿佛又充满了热情,甚至会越解释越开心,会越来越激动,有了久违的满足感,而对方也好像一幅非常崇拜的表情。这里就可以看出,从外行人眼里去看你的世界的时候是多么丰富多彩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明白这点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所在领域知识是如此有价值,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

所以,如果你想要去写作,就完全可以从专业领域知识入手,去给门外的小朋友去科普一下。这同时也能加深、拓展下我们自身的专业水平。

因此,不必总求助于灵感。我们其实自身就有专业领域的写作素材了,这是我们进入写作状态、养成写作习惯的一个天然切入点

但是,当我们想要分享专业知识的时候,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下面就来谈谈这点。

专业分享的困难与解决方式

我觉得大家分享专业知识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样几个困难:

第一个就是本身的兴趣问题。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自己也不是特别喜欢现在从事的领域,因此就不太愿意分享。
第二你可能会觉得别人不会对我的东西感兴趣。比如生物学里,蛋白质、核苷酸这些艰涩概念,或者我研究的是大脑认知领域的一个很细分的领域,觉得这些领域距离生活太遥远,知识太枯燥很无聊,没人会感兴趣。
第三是不知道要从哪里去分享。你的分享需要别人反馈,但你又不知道你的受众是谁,更不知道怎么长期保持反馈机制。
第四个是分享产出的形式问题。

我们先来说说前两个困难。

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 「开讲了」栏目。 有一个嘉宾,他是研究蛋白质转运的。平时你会觉得,这种生物领域离我们很遥远,大概不太愿意去接触它。但意外的是,他真的讲出了好多领域外可以和生活结合,让你觉得受用、甚至精彩的知识。所以只要你去挖掘,每一个领域都有很多值得往外分享的东西,学科体系和生活之间必然有相连接的通道。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需要高度回馈的人,可以先找到一名听众,让他至少可以跟你发生一段时期的互动,愿意跟你去探讨这个领域的知识。这样就开始锻炼你的分享了。

有的人可能领域比较广泛,他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像我是学心理,现在在教社会心理学方面。那么你可以选择以随机化的方式进行分享。当你每天早上起来时,如写晨间日记时,或者每周去分享专业知识时,拿一本书随便翻到一页,用随机化的方式来想我要去写什么。随机化的方式可以帮你省去纠结的时间。特别是在前期,可能我们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性,我们只是练习。在随机化的方式下,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哪本书的内容,到了这个时间我就去翻开这本书,里面有什么知识点,自己思考一下就以此知识点去分享。

然后是选择记录和产出形式问题。就发布形式来说,其实很多样。如固定设立一个公众号。你也可以把文章以声音化的形式,用一段音频配一段文字,这会让你感受到你心态上的变化。写作前期的时候,心理上的压力跟焦虑会很大,但如果通过声音,就能增大真实感。这个方法和之前一位同学交流过,她就使用这种声音+文字这种方式记录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这是种很的微妙方式,但是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持之以恒。

还有,更关键的是,我们以什么方式去进行表达?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专业知识。在介绍某个知识点本身时,比如介绍什么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简单的写法就是我把这个效应以文字资料解释形式写出来,这就好像维基百科。如果对方不是知识检索寻找这方面资料的话,偏感性的人是不愿意去看的,可能连 30 秒钟都没到,他的注意力就转移了。

所以这种方式不太好,还不如去写一个故事。况且罗密欧与朱丽叶本身就来自莎士比亚的故事。以一个故事的形式去介绍这个效应,把这个知识点包含在这个故事里,就是将拥有的知识素材,加入恰当人物、环境、情节,从而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这种故事的叙事方式,我们平时就可以用各种知识点进行刻意练习。

第二,将专业结合社会现象分析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针对一些社会现象,用相关现有的专业知识去进行分析。这有点像新闻评述或者现象分析,但能极大增大我们对专业的理解。举个例子,如果你平时不用社会心理学这个学习领域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仅仅浅表地谈谈社会现象,这才是常识水平的思维。但如果你结合专业知识可以去这么做,就能将理论知识和现实世界打通,脑子里也会有一根弦。

以上两种方式,无论哪种,最后都能让在写作过程中,既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又同时加深自己对专业的理解,一石二鸟。

互动问答

Q1: 我的专业是有机化学专业,专业知识都是化学反应方程式,应该如何分享呢?

答:可以想一想有哪些是我们生活中应用到的?比如食品、工业上的化学反应等,你可以讲它背后的故事。并非只有艺术家的名画才能当故事讲,产品也可以。讲故事并不是单纯地描述理论,即使是理论知识也有其应用价值。再如药品使用说明书,你可以从不同角度给我们介绍西药背后轻易被忽略的常识,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故事或科普类知识来讲,这方面是你可以去探索的。

不要把分享想得过于复杂,如果讲一个小故事会让你觉得很难,就不断地缩小最小行动,直至你可以讲出来为止。你先跟别人去聊这个话题,如果对方听不懂就转换成接地气的语言,再确认他对这个知识点感兴趣后,你们就可以深聊下去了,最后你把交流内容用文字记录并分享出来。

Q2:现在科普概念基本停留在「哦,知道了」层面上,如何引导更好地思考?

答:如何引导思考的关键在于它有没有应用的空间,有没有进一步挖掘的可能,如此一来就知道如何通过我们的文章或思路去引发它。

首先要确定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可否用该知识理论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如果有,它能否产生一个反馈机制来,比如当你捕捉到生活中出现了XXX,能否随手记录下来。如果你分享与生活相关的事物,他愿意倾听,也更愿意去运用,那么就会愿意跟这个人聊聊他背后的事物。

现在做付费内容的新媒体就是这样引导。比如他们熟知心理学,在写文章时会侧重于情感类的,再加入我们每天面临的各种各样心理问题,尤其是情感交流、生活压力、工作焦虑等,他的公众号就会做得很好。我相信不只心理学,其它我们离不开的学科也可以这样做,我们都可以去尝试。

其次以横向为切入点。高手们会构思优秀长篇小说或者作品,但我们即使本科硕士毕业了依然是小白。在纵向发展上我们需要积累更多的素材,但在横向上要迈出一步要容易得多。所以在初期可以横向迈一小步成为这个领域的爱好者,再以一个爱好者的角度写文章交流分享,尤其是写作,它是我们宣泄情绪的渠道,以横向为切入点会相对容易。

最后是社会心理学社会效应。像小月月事件、和颐酒店事件,如果让我用社会效应分析,我就会用责任分散效应。什么叫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当一个求助者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时,他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会越小,但实质上,旁观者多了单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越弱,求助者越难得到帮助。第一是指向性不够明确,责任平均分散到每个人时,已不指向具体的「我」,而我就可能不愿意去帮他了。第二是情境不太明确。可能酒店的保安并不清楚是情侣吵架还是真的发生了危险?

写文章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社会效应。比如吃饭后买单时,大家都觉得他可能会买单,最后尴尬的是没有一个人主动买单,这也是一种责任分散效应。

Q3:我想问一个心理学问题,倾诉者和倾听者谁对谁的依赖更大?

答:双方彼此依赖都很大。相对比较而言,倾诉者对倾听者的依赖会更大一些。比如我自己设定写作三个月,那我要找一个小伙伴做长期听众,我每天就有了一个监督机制。

因为有了互动,我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领域,感觉到它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用处,内在动机也在不断地提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擅长写文字,因为写文字是一个更安静的活动。倾听者并非那么固定,倾诉者需要想办法找到多元化的倾听者,所以我会认为倾诉者的依赖性会更大,他需要不断寻找更加适合的倾听者。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倾诉者找到的倾听者,也可能将他的生活、看法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

Q4:当准备写一个话题时,常常会觉得已经有很多大牛写过了,就会质疑是否还有必要再写?能保证跳出既往的思路吗?

答:我觉得你不用管前人写过了什么,特别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前期做很多事情都是他人已经做过的。这要看你自己的诉求,你是想进行写作训练,还是希望建立个人品牌?如果只是单纯地训练写作,完全不用担心他人是否写过了,你写着写着就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而知识本身相对固定,每个人表达的看法,去呈现它的形式是永远不会重样的。虽然我们很多老师在想同样的知识点,但是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引入的方式只有一定的相似性,并没有完全一样,所以你完全不用在意。

前期你先不要去在意,先不要急于看大牛,你可以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先把知识点写出来,比如我应以什么样的故事引入会比较好,再把它应用到现在所写的文章当中。如果你确实已经看见了,怎么跳出他的思路呢?

这是个问题。你可以去看一看作为小白会不会有生涩难懂的地方?因为大牛写的文章不容易看懂。你可以看看他的问题,如果把小白到高手分一到十级,实际上大牛写的是一个五级的人可以看懂,也许你可以帮忙让 二、三级的人都能看懂的话,这样你的知识点拓展出去之后受众会越来越多,对你也有所启发。

我们不是好为人师,也不是为了寻求认可,而是单纯地热爱我们的领域,并愿意与人分享,所以不要给自己压力和心理负担。在这里我特别提醒大家一句,在前期写作时不要评价自己,因为自己的文章没有多少人看而困扰,其实写得不那么优秀时也是会有人看的,写得好些就会有更多的人看。一个人的文笔不会瞬间改变,我们需要进行阶段性总结。

Q5:你是怎么理解心理学和哲学的?

心理学和哲学并不分家。心理学发展历程离不开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一些演变,特别是在心理学发展的前期阶段,哲学为心理学的诞生做了很好的启发和铺垫。每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都少不了哲学知识。

认知心理学是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运作解决问题,从大脑的根源找到一个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人类要面对的问题,而哲学则在思考层面。有时候我们的思考会打结,绕进一个死胡同里,哲学更多地会在一个新的空间,让大家的思维站在一个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哲学能不断提升人的思考和认知能力。

Q6:我想用故事给孩子讲专业知识,但要考虑孩子的认知发展程度,难了影响阅读,无法达到目的,浅了也无法达到效果,怎么办?

答:首先,我建议你看发展心理学,了解孩子每个阶段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同时关注「爱贝睿」的公众号,里面有很多孩子在不同阶段需要了解的知识。你再看孩子的反馈,直接与孩子沟通,看他的生理反应和接收状态,如果他不喜欢或者接受不了,作为父母你一定可以观察到的。

Q7:你怎么坚持写晨间笔记么?

我有一个想法可以分享。如果你有每天看电影或者看书的习惯,其中一定有打动你的金句,在看到时把它们记下来,在写晨间日记或自由书写时,就可以针对这些金句,写下相关故事,或思考它为什么打动你?日积月累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我有时会觉得有些思考不太像是我自己写的。每天针对金句展开晨间笔记,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记录:梓悦 编辑:韦海生 十三维)

- The End -


「开智部落」第二季开放报名预计将在十二月中下旬,届时玩法将更加成熟哟~

点击原文,预约开智部落第二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