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雪凇 2018-06-03

事物用名字传递讯息,人类也唯有通过它才能认知事物。名字的好坏,对个人来说也许仅关乎发展机会的多寡,但对于商业品牌来说,李雪凇认为:「这是生死的问题。」

商业生死搏斗间,名字该如何承载一个品牌?什么样的名字更利于记忆和传播?这背后的认知科学原理又是什么?2017 年开智大会上,李雪凇讲述了他和名字之间的故事,分享了二十年不断求解的过程。

最终,他得出结论:大道至简,答案只有一个公式。

注:本篇为演讲的下班部分,上半部分请阅读《我的职业是认知代理(上)》

也许牛津、剑桥离我们有些远,那我们来看一个近一些的例子:「嘀嘀」和「快的」。大家认为这两个名字哪个好?都觉得「嘀嘀」好对吧,为什么?因为「嘀嘀」是声音编码,而「快的」是语义编码。因为编码方式不同,所以导致脑神经处理这两个信息时的速率是完全不一样的。大脑处理「嘀嘀」时要快很多,而处理「快的」时要想一下,因为「快」是修饰词,「的」又是的士的简称。处理这样的信息时看似只有几毫秒的差距,但是放到社会层面上累计下来这个差距就很不得了。

如果假定现在「滴滴」输了,而「快的」通过其它方面的努力赢了,现在要收购「嘀嘀」的话,通过刚才的分析你会给他什么建议呢?你当然要建议他打破自己身为第一的自尊心,改用「嘀嘀」的品牌。当然事实还是「滴滴」赢了,那么他赢了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品牌合并,「快的」不见了。然后呢?他发现 Uber 来了。这就是品牌里面的阶梯效应。也就是说如果第二名被突然取消,那就由第三名替补成第二名了,人类的脑子里面永远有这样的替补效应。

那 Uber 进了中国以后,他还继续用Uber 吗?不,他改了一个名字,叫优步。为什么?因为如果他只是叫 Uber 的话,只能是北上广一点点人群在使用他了。但这样一改,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优步的发音反过来影响到了英文语音了——很多人开始念「优 ber」,但是在美国他其实是念「乌 ber」。

后面发生了什么?嘀嘀又通过资本的力量把它收购掉了。那么这次他们取消了优步没有?没有。其实他们已经把两个软件的后台完全打通了,但依然保留了这个 Uber 的 App。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吸取了惨痛的教训,要留下 Uber 用来狙击后面的品牌,防止像神州这样的品牌再次成为第二名。这就是用 Uber 来做护城河,形成竞争壁垒。

事后回顾,我们发现这既是一次商业上争夺第一的战争,更是一次争夺心智的战争。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漏斗。这两个品牌花了很多钱,制造了一些声量,花钱的数量和声量一定成正比吗?不一定;然后声量大就一定能进入用户的心智吗?还是不一定。这其中有很大的损耗。据我保守估计,50% 的传播是完全无效的,是被人忽略掉的,剩下的那部分才能转化成市场份额。这个效应我们把他叫做「心智份额最终形成认知累积优势」。对人生选择意义重大的二八定律,也就是幂律定律,我认为是认知累积优势的产物。

当你分析市场的时候,你会发现第一名的品牌可以拿到 50% 以上的市场份额,然后第二名可以拿走 20% 以上的市场。剩下的第三第四第五等等去分享剩下的市场份额。。这种现象我们称他为头部两位效应(Top2),也就是第一名和第二名在高频低价值的商品里面,基本上只能存活两家,比如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第三家基本很难存活了。

如何找到一个好名字?

之前我们用了很长时间来讲名字,我想你们可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这么详尽地去了解一个名字。那么了解名字之后呢?当然是怎么找到一个好名字。

比如我们去看待这个词语——「你真坏」。

你会发现当你用不同语气去读的时候,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 110 年前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就已经发现这个秘密了。他发现语言有两层皮,意符意涵,就是符号和涵义。一个符号跨越几百年的时间里,它的涵义在不断地流动变化;而同样一个意思,也是不断地由不同符号来进行表示的。所以符号和涵义之间并没有非常紧密的捆绑关系。

很多品牌都是利用了这件事情,比如「叫个鸭子」。这是一个做鸭零部件的互联网餐饮品牌,非常火,有些女孩子特别愿意用这个牌子去调侃别人——「去叫个鸭子吧」。这个品牌利用了什么?他利用了大众的语义网络以及这中间的隐喻。在我们的方法论里面,我们把语义网络叫做心智地图,然后把最有能量的词语叫心智地标。这里我用两个品牌举例,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心智地标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大家耳熟能详的苹果。早在九十年代他们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苹果这两个字对中国人来讲只是一个水果,它的品牌并不能给它带来任何丰富的联想和价值。所以,这个时候苹果的品牌含义都来自于产品本身——它是一个设计师专用的电脑,非常贵,是美国货,这个公司有一个很酷、很爱美学的创始人……这就是苹果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的心智地图反应。

那么对于美国人来说呢?含义完全不一样。在美国,这个被咬掉一口的苹果是亚当偷食的那个禁果,是人类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源头;同时,它也是砸到牛顿头上,砸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苹果;它更是图灵去世前吃的那个苹果。所以如何理解乔布斯的苹果呢?它是基督教文明里面苹果模因的继承者,这个模因就是好奇心和创造力。

前面讲的是利用好品牌名字的案例,那我们再来看一个相反的例子——BMW。当 BMW 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在美国人的心目中,BMW 这三个字母不能给这个德国车任何力量,为什么?第一,在英语里面 BMW 有六个音节,而在德国 BMW 的发音只有两个音节,很简洁。第二,这三个字母对美国人来说能够联想到什么?什么都联想都没有。对于德国人来讲 B 是巴伐利亚州(Bayerische),M 是汽车(Motoren),W 是工厂(Werke),所以 BMW 三个字母对德国人来说是巴伐利亚州汽车工厂,相当于我们的黑龙江汽车制造厂,这对于外国人来讲完全难以理解,于是美国人给它起了个昵称,叫 bimer。

所以我们说如果拿头文字缩写做品牌,如果缩写不能联系上一个有意义的词,那么就不是一个好的品牌名字。因为没有办法引入思想文化资源,用不上语义网络,这样的品牌运作只能是完全靠钱砸出来。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它吸取教训进入中国以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在中国它被香港代理公司命名为宝马。宝马是良驹,是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终极坐骑,以及皇帝对有赫赫战功大臣的奖赏,这是至高荣耀和终极座驾的代名词。而且中国人特别喜欢宝这个字,比如说支付宝,淘宝,为什么?你看看宝盖头里面有一个玉,玉是王家的,所以是王字。所以 BMW 一用了「宝马」这个名字后,它形成了跟奥迪完全不一样的文化资源输入,甚至在很多人心里,宝马的地位是奥迪完全无法企及的。

现在你知道语义网络有多可怕了吧?那么我们再举一个明星的例子,冯进财你们认识吗?没听过吧,这个人现在的名字叫冯德伦,冯德伦听起来就非常洋气。那他小时候那个名字的语义网络是谁的?是他爹娘的,而现在呢?用他自己的或者是经纪公司给他起的。

你们知道鲁迅先生的本名叫什么吗?不是周树人。周树人已经是他叔叔帮他改过一次了,他过去叫周豫才。这个名字一听就完全失去了「鲁迅」这两个字所带来的文章批判力度。如果他那时还用周豫才这个名字的话,一定比不上鲁迅在今天文坛上的地位。

所以我忠告在座的各位年轻朋友,如果要塑造个人的形象,你一定要先改个名字再说。你的名字是可以改的,不要太尊重父母了,他们的语义网络是过去式的,不要屈从于他们。如果他们不同意怎么办?你像我一样自己奋斗就好了嘛,自己奋斗就不用看他们的脸色,不要找他们拿首付,这样你就不会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也是一种断奶,精神上的断奶。

心智地标公式

无论是品牌,还是个人,起名字都有一套方法,我称之为心智地标公式。

这个公式有四部分组成:第一个是共情。共情就是利用大众的语义网络来做记忆提取,利用人们的价值系统和情绪系统,利用社会文化里面的模因。这样,共情可以让你有很高的卷入度,就像对于中国人来说,BMW 是卷入不了的,宝马才是可以卷入的。

第二个是独特。我们的演化系统会让我们把注意力资源分配在新的事情上面,所以只有独特才能够利用演化系统来抓取大众的注意力。

第三个是简单。就是好识别、好记忆、有确定性、不复杂,这样才能变成模因,才能有保真度以及有利于传播。

最后就是重复。因为反复重复才有可能变成你的模因,方便记忆。就像我今天这件 T 恤一样,心智地图这个符号反复出现,直到进入到人们的潜意识,这就是我们的心智地标公式。

品牌与跨学科

今天我们讲品牌和名字,实际上品牌咨询行业这么多年一直受到一个学科的恩惠,那就是心理学。心理学这种底层基础研究学科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因为它从心智过程和思维过程的角度来解释品牌传播的种种方面,并且在品牌营销学里面最终形成一个分支学科叫消费者行为学。像我们红鹤内部的方法论里面就有 101 个心理学效应,包括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里面的一些原理,我们将其运用到各种营销动作上面。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有演化心理学。这个学科其实是为整个心理学提供更为底层的解释。比如我在之前提到做《中国未来地名报告》研究的时候,发现那么多社区的命名慢慢变成了欧洲的名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之前人们认为这是一种经济滴漏效应,或者叫文化滴漏效应,即整个的文化是从高阶层往低阶层去滴漏的。那么这种效应实际就是 100 年前凡勃伦(Veblen)在《有闲阶级论》里面提出的炫耀论。而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里面出了鲍德里亚和布尔迪厄这样的大学者,他们提出了「符号价值」和「文化资本」理论。但这些理论都不如演化心理学解释得清晰。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个可以从高成本信号理论来解释。

这些学科和我刚才提到的文化理论,共同构成了我对品牌营销这个学科的科学认识,最终形成了大家知道的认知品牌学。我时常感慨:在中国的营销界,我们更是缺乏对于心理学的应用,这个要比美国落后差不多 50 年的时间;中国大学里面最被低估的学科就是心理学;而在我个人的这么多年的阅读经历里面,我特别后悔为什么没有提前遇到心理学,而走了十年的哲学道路,读了特别多过时的知识。所以在这里,我也欢迎有心理学背景的专家做我们团队的老师,欢迎心理学毕业的同学加入我的团队。

二十年前我在京北的一个大杂院里面,那个时候我还是个翩翩少年,坐在一个木头梯子上面。经过二十多年不断地热情创造,终于熬成了一个大叔,但我打造了身后这个更坚实的大梯子。我们将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同时也让我们继续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一路狂飙。

好,谢谢开智大会,谢谢大家。■

  也想参加开智大会?点击阅读原文,即刻预约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