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徽因《静院​》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建筑学家、诗人和作家。原名徽音,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为“徽因”。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在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要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领导小组成员。



林徽因《静院》

你说这院子深深的——
美从不是现成的。
这一掬静,
到了夜,你算,
就需要多少铺张?
月圆了残,叫卖声远了,
隔过老杨柳,一道墙,又转,
初一?凑巧谁又在烧香,……
离离落落的满院子,
不定是神仙走过,
仅是迷惘,象梦,……
窗槛外或者是暗的,
或透那么一点灯火。

这掬静,院子深深的
——有人也叫它做情绪——
情绪,好,你指点看
有不有轻风,轻得那样
没有声响,吹着凉?
黑的屋脊,自己的,人家的,
兽似的背耸着,又象
寂寞在嘶声的喊!
石阶,尽管沉默,你数,
多少层下去,下去,
是不是还得栏杆,斜斜的
双树的影去支撑?

对了,角落里边
还得有人低着头脸。
会忘掉又会记起,——会想,
——那不论——或者是
船去了,一片水,或是
小曲子唱得嘹亮;
或是枝头粉黄一朵,
记不得谁了,又向谁认错!
又是多少年前,——夏夜。
有人说:
“今夜,天,……”(也许是秋夜)
又穿过藤萝,
指着一边,小声的,“你看,
星子真多!”
草上人描着影子;
那样点头,走,
又有人笑,……

静,真的,你可相信
这平铺的一片——
不单是月光,星河,
雪和萤虫也远——
夜,情绪,进展的音乐,
如果慢弹的手指
能轻似蝉翼,
你拆开来看,纷纭,
那玄微的细网
怎样深沉的拢住天地,
又怎样交织成
这细致飘渺的彷徨!


林徽因是30年代最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她创作的旺盛期正是现代主义诗潮猛烈冲击新月派诗美理论并使其近于崩溃瓦解的时期。尽管女诗人的一生并没有完全摆脱新月派观念准则的统辖,我们仍应看到,在她的很大一部分诗(尤其是30年代后半期的诗)中,内在结构感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已经远远超过了表面字句抑扬顿挫给人的感染力,这表明诗人对诗歌形式的理解已经由肤浅的概念化向成熟的多元化演变和发展了。《静院》就是这些诗中的一首,它那充分散文化所带来的自由洒脱的风格与诗人写于30年代初的那些基本上体现了新月派风格的诗作(例如《笑》等)有了很大的不同。
《静院》写于1936年。此时的诗人住在北京,过着宁静而又清苦的学者生活。“静院”也就是诗人的居家。整首诗是在一种很寂寞、很清冷的情绪中写成的。
“你说这院子深深的——”,开首出现的“你”这个人称,也许只是一个借用的对言者,并非特指某一人。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借助这个“你”而凸现出来的抒情主体(也就是未曾点明的“我”)仿佛正在离离落落地向人们诉说着某一片氛围、某一种情绪:你说这深深的院子很美,然而你知道吗?——美是得来不易的。仅仅是这深院中的一掬静,到了夜晚,就有多少玄微的生命用自己的脉息和声响来构成这一片美的氛围:月亮圆合了又残缺了,小巷中的叫卖声近了又远了。这里出现了一种时序的迁移。在这一夜的时辰变幻之中,一直凝睇着世界的抒情主体仿佛要从细碎的夜籁中品出沧桑。主体的眼光转过老杨柳,又转过一道墙,随即出现了一个新的氛围:今天是初一吗?为什么有人在烧香?雾气纷散,弄得满院子离离落落的都是。这不一定是神仙走过带来的仙气,也许仅仅是迷惘,仅仅是一种情感,梦似的情感。这几句给这静院着实带来了一番愁绪,一缕忆旧之情。这里的香不是为了祈愿祷福而烧,而是怀旧的万千思绪的点燃。离离落落满院子的仿佛也不是什么香雾,而是一种情绪,一种实感化了但又更加缥缈的情绪。

窗槛外或者是暗的,
或透那么一点灯火。

暗中透一点灯火的窗槛外的世界也许并非实指,而仅仅是抒情主体的一种幻觉,它把对苍茫宇宙的玄微的质感知觉化了。这两句为上面飘出的忆的情绪构造了一个忽隐忽现、虚幻无定的外界氛围。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一并充满了神幻色彩。
我们可以看到,《静院》的第一节为我们引出了两条情绪线:一条是明线——此时此地深夜静院中万籁的动静;另一条是暗线(或可称为虚线),我们在那香雾中可以感觉到这一潜层的流动。而随后的第二节诗似乎集中到了第一条情绪线(明线)上抒情主体的倾诉。但那种幽暗,那种凄清,仿佛又是明暗双重经验支撑下的感悟。第二节的格调显然比第一节沉重得多,阴暗得多。“这掬静,院子深深的/——有人也叫它做情绪——”,这里出现了“情绪”这个词,它是整首诗的眼。“情绪”在林诗中是一个常见的或虚或实的意象,在这首诗里它的内涵更是显得高邈。这个本属抽象的东西已被知觉化了,让人想到似乎灵魂也会抽芽开花。院子的深,院子的静,是情绪;轻得没有声响,吹着凉的夜风,也是情绪。你可以把这个院子,连同院子中的千息万动,都视为情感,而不是什么实有的物质。然而它们又的确是客观的存在,断断续续地用自己的触角引发抒情主体浅层与深层的情愫。这里的抒情主体并没有以“我”的形态凸现,但我们时刻可以感受到有一个灵魂正与万籁俱寂的夜的氛围契合,宛如神明在倾听并深味着静谧中的一切声响与萌动。这夜,这静院,是流动着的生命。

黑的屋脊,自己的,人家的,
兽似的背耸着,又象
寂寞在嘶声的喊!

这是抒情主体对自然界的纯粹的质感。黑夜中林立成排的屋脊,像耸立着的野兽的背,这个比喻结构的双方都是实体,但它们最终与嘶声喊着的寂寞这一个意象重叠,分不清虚实。寂寞的黑屋脊与黑屋脊般的寂寞都充满了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吸摄力。与其说这是传统的情景交融手法,不如说是现代主义的意象结构——屋脊的意象不仅仅是情感表达的媒介,还是情感本身,是思绪万千的灵肉,充满了深层的精神体验,丰厚、浓重。出现在这里的寂寞,把诗的情绪提高了一层,还点明了诗眼——情绪是寂寞的情绪。

石阶,尽管沉默,你数,
多少层下去,下去,
是不是还得栏杆,斜斜的
双树的影去支撑?

沉默的石阶这个意象也充满了情绪。多少层下去,或许是深渊,石阶的沉默预示着一种茫然无所措的境界。斜斜的栏杆不是真有的实物,或许只是作者虚幻中所加,而这个幻象又是由现实中的树影引起的。树影投在石阶上,似乎要去支撑一根并不存在的栏杆,这都是虚的。中心意象是那个“多少层下去,下去”的石阶,寂寞、阴森。
我们继续到第三节,发现格调转入恬淡,显得空灵轻清。两条情绪线中的暗线得以充分流露。“对了,角落里边/还得有人低着头脸。……”这里出现了一个人物形象——在角落里低着头的她(他)。这个人物也许就是整首诗中一直隐匿着的抒情主体的客观外化,也似乎就是诗人自己。这个幽恍的形象使我们意识到一种怀旧的情绪明显地开始在这蠕动的夜色里盘桓。会忘掉,会记起,会想,那不论;或者是——这些语词多少有点漫无伦次,显出主体思绪的迷乱、颠倒、错落,加重了忆旧的气氛。船去后的一片水,嘹亮的小曲子,粉黄的枝头花,这些都是过去的岁月反射回来的几个鲜明的影像,都十分渺小虚幻,但代表了一段历史。最后一句是无可奈何的慨叹——不是真的记不得谁了,而是一切都永远地逝去了。认错是失落感的体现,过去的岁月里总有某些片断让人追悔不已,错一步,也就迷失了一长段路。这是非常纤弱的情感。这一节的后半部分,是一段戏剧性情境,又宛如镜头的闪回,闪回到多少年前的一个夏夜(也许是秋夜,记不清了,这加重了记忆的久远感)。草地上指点着天和星星的人显然是成双的,他们描着影子,点头,笑,走,言谈举止中隐隐透出一点快活和恬静。那显然是很美妙的一个夜晚,与现实的黑屋脊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境界,是我们透过香雾看到的东西,年代久远,美妙非常,然而一去不复返。角落里的那个人,低着头闷想着的是这一段美丽,一抬头看见的是兽背似的黑屋脊,这是很鲜明的对比。整首诗的主体情绪在这里得以最自然地呈现:对寂寞虚空与那一段美妙的逝情的双重感悟。
诗的最后一节,两条情绪线合拢在一起,主题的呈现进入明朗阔大的高音区。“情绪”启迪了万籁,让已经逝去的、正在进行的、尚未到来的一切都活动起来,编织成一张“深沉的拢住天地”的“玄微的细网”:一切又归于深静,记忆的波澜业已平息,月光、星河、雪、萤虫,一切都隐去。然而夜是情绪,是进展的音乐,是流动着的生命体。轻轻地拆开那细网——现实和记忆交织而成的铺天盖地的思绪,你可以发现平静之下掩埋了多少纷纭,多少离乱,它深沉地拢住主体身内身外的双重天地,静谧的氛围中飘满了愁怨彷徨、细细密密的情绪。夜是宁静和骚扰的混合体,是现实和记忆交汇的那一瞬间。
《静院》是林徽因所有诗中写得最美、最哀怨、最隐微的一首,是诗人化身为抒情主体凝神观照这世界的产物。其中的情思有过分狭小、过分凄苦、过分纤弱的弊病,但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诗人心中那阔大渺茫的感觉的跳动。四个诗节是情绪的流动,整首诗宛如一朵披着情绪的花。
我们在文章的开首已经谈到,身为后期新月派诗人的林徽因,在诗歌观念上受到了现代主义的影响。她为数不多的诗章呈现出一种参差斑驳的风貌。《静院》一诗摒弃了浪漫主义的直线型抒情模式,还彻底摆脱了新月派音律的束缚,达到了充分散文化的效果。诗句间离离落落、参差不齐,抒情主体随意所至、絮絮道来,表面松散的结构实际上加强了诗的情感张力,这并非诗人早期诗作可以与之相比的。
我们在文中还谈到,《静院》中贯串了两条情绪线,一明一暗。明线在空间上拉开了思维的深广度,一草一木,一瓦一石,都围绕着主体情绪旋转舞动;暗线在时间上延长了情感的纵伸性,对渺茫逝情的追忆实际上成了驾驭整首诗的灵魂。两条线索交汇在一起,产生了诗意立体化的效果,这是充分散文化并超越出外在形式的诗所特具的魅力。另外,戏剧性情境的引入,更使诗的精神远离平面的文字,进入了立体化情绪的三维空间。我们还发现,《静院》的四个诗节之间构成了一种抑扬顿挫的结构美,它是由两条情绪线从合到分,再由分到更高一层的合的流动过程导致的。明线暗线忽隐忽现,也是一种交叉美和错落美。《静院》结构的这种完整性甚至使我们忘记了它文字上的某些幼稚拙劣之处,而为诗行中流露出来的那种素质所折服。
《静院》是一首颇具现代意味而又情绪丰厚盎然的自由诗作,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才气。(黄 心 村)



《静院》以一种铺叙式的语调絮絮地描绘这夜的静院里的每一番景致,以及这每一番景致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第一节是说这深深的院子的静的美,恰是由一群声息铺张而成的。圆了又残的月,远了的叫卖声,离离落落满院子的香,透那么一点灯火的窗槛外的世界。对于满院子的香,还有一个幻象式的比喻:“不定是神仙走过,/仅是迷惘,像梦,……”全诗的基调马上被一种幽暗中的美与神秘所笼罩。
第二节引出了那个可以“指点”,可以感知的“情绪”。正是由于“情绪”的介入,那一群声息中的每一番景致,都被灌注了生命,赋予了个性色彩,因而也都成了抒情主人公情感世界的一部分。那“黑的屋脊”如同野兽的脊背耸立在那里——这就赋予了物体以动物的生命状态;又像“寂寞在嘶声的喊”——“寂寞”和“黑的屋脊”又共同被赋予了一种充满了人性的“嘶声的喊”,而这两个意象,一个是抽象的感情状态,另一个则是实有的但无生命的物体。我们在这儿很可以感到几种不同的存在状态的叠印所产生的一种深层的效果,这也就是意象中所蕴涵的情感的吸摄力。另外还有“沉默”的石阶,“支撑”斜斜的栏杆的“双树的影”,这些景物都以一种拟人化的状态存在,抒情主人公为人们提供的自我与外界的情感共鸣是深广的。这一节或许是全诗最为精彩的部分了,每一番景致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都为诗带来了打动人心的色彩。
第三节颇有一番戏剧性风味。假如说前两个诗节的抒情主人公尚是以一种隐含的间接的状态存在,那么在这一节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却清晰地出现了。那个角落里边低着头脸的人的出现,使全诗笔调一转,以一种断断续续的絮语般的句子,描绘了记忆中闪现出来的过去一段时光中的景致,更现出记忆的缥缈,过去了的时光的倏忽与永不再来,“记不得谁了,又向谁认错!”又接着描绘一个夏夜(或许是秋夜,记不清了),有人在那里隐约地谈论今夜的天,小声地说“星子真多”,只见“草上人描着影子”,点头,笑,穿过藤萝,走。这里对过去情景的回忆的闪现,飘逸,朦胧,显出了全诗的情感重心所在。正是由于这多少年前的一个夏夜的叠影,当夜的静院才如此深邃和扑朔迷离。
最后一个诗节是第一、二诗节的延续。抒情主体仿佛已重新隐去了,但我们仍然可以时刻感受到有一个灵魂正与万籁俱寂的夜的氛围契合,一个自我与世界的本质打成一片,还有神明在倾听并深味着静谧中的一切声响与萌动。这夜,这静院,是“进展的音乐”,是流动着的生命;它深深的美,是由那“纷纭”而“玄微的细网”构成,有多少的景致,多少的声息,多少的情绪,多少交错的记忆所铺张而成的这一片氛围,“怎样深沉的拢住天地,/又怎样交织成/这细致飘渺的徬徨!”
在这首诗中,“情绪”是一个或虚或实的意象。尽管它的内涵显得十分的高邈,毕竟还是可感的——“你指点看,/有不有轻风,轻得那样/没有声响,吹着凉?”而诗中所描述的每一番景致,又总仿佛是“情绪”的一员:离离落落满院子的香,像是“寂寞在嘶声的喊”的黑的屋脊,角落里低着头脸的人……。“情绪”这个本属抽象化的东西已被知觉化了,让人感到灵魂也会抽芽开花。这里的情绪仿佛启迪了万物,让已经逝去的,正在进行的,尚未到来的一切都一并活动起来——那多少年前的一个夏夜也回过头来组成了这一晚的情绪,于是有一种浓重的怀旧情绪在这蠕动的夜色里盘桓。全诗的内在结构实际上是由两条情绪线构成的。一条是抒情主人公的真觉:此时此地深夜的静院,一个纷纷纭纭但又细小如微的大千世界。深院,残月,叫卖声,香火,灯火,轻风,黑屋脊,石阶,栏杆,树影……这夜色中的万籁组成了一种幽冷的人生境界,其中的意味渺不可测,但似乎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题旨。这个题旨在另一条情绪线的揭示中得以明确——在时空错杂中引出了多少年前的那一个星夜,以及隐约忆起的那一个星夜里的断断续续的人语。在这个多少有点戏剧化的呈现中,让我们领悟到,静院中的一切景致和由此带来的情绪氛围实际上都是围绕着那一点记忆的残骸。于是,两条情绪线交织在同一片静谧和深邃之中,更添一番离乱的愁绪,一种时过境迁的人生慨叹。这种诗意的立体化效果,无论在时间上或空间上,都大大地延伸并拓展了诗境。




林 徽 因
一 朵 朵 披 着 情 绪 的 花

林徽因(1904-1955)是在1930年左右开始发表新诗的,但数量不多。总括起来,现存她的全部诗稿也不过六十余首。她还写过一些小说、散文和戏剧作品,数量也都有限。所以不少人认为,写诗只是她的副业。林徽因本是一位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和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并是主要设计者之一。写诗好像不过是她偶一为之的事。灵感一至,妙手得之,写好也不肯轻易拿出来发表。可以想见尚有不少文字已经无迹可寻了。
但林徽因仍是一位很有吸引力的现代女诗人。曾是林徽因与梁思成夫妇的学生与挚友,后来与梁思成结婚的林洙,曾怀着深情回忆这位女诗人:
“她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给人的是一种完整的美感。这美主要不在于她的相貌,而在于她的神韵,在于她那双凝视着的眼睛里深深地蕴藏着的美”。
她不仅人美,而且兴趣广泛,颇有才气,受过中外文化的熏染,内质灵秀,学识渊博,故在三十年代享有“一代才女”之称。从她留下的不多的诗中,人们仍依稀可寻她的纯真美好的精神世界。当然,林徽因不是超时代的美的化身。她的诗确如一朵朵“披着情绪的花”,给人以清莹、明丽的美感。但从她前前后后十多年间写下的诗篇中,也分明可见时代的、民族的印记。她的诗显得与大时代的脉搏远了些,但也终受时代所左右,并逐渐显示出与时代的一致性。
林徽因属于后期新月派的一个诗人。
在新派的影响下开始诗歌创作的。她最初写诗,也具有新月派所倡导的“新格律诗”的种种特点,注重诗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注重情感与意境的相互融合,而以语言文字的声音、意义来描画和表达。与其他新月派诗人所不同的是,她不写豆腐干式的方块诗,她写的格律诗也比较自由,诗写得清莹温婉,整齐自然,在热情的絮语中透露出一种宁静恬美的“情绪”。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就表现出她曾与新月派诗人同步,倾心于英国浪漫派诗人华滋华斯、雪莱的诗篇,也做过富有浪漫热情的梦,不禁对莽莽宇宙发出深沉的叹息。
但真正能显示作者的才情与气质的,是《笑》这首诗: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笑的是她惺松的卷发,散乱的挨着她耳朵。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全诗两节,每节七行,形式整饬而又有动感。女诗人所写女性的笑,高雅纯洁,富有教养,使你在被深深吸引的同时,精神上得到净化。全诗依次写了女性的笑容、笑声、笑意。有描述,有比喻,造成一个诱人的情境。这笑“艳丽如同露珠”,是透明的,清新的。这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是轻巧的,温柔的。这笑连她“惺忪的卷发”也散乱了,笑得天真,自然,我们不禁为之吸引:“软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这真是高尚的笑,是“诗的笑,画的笑”,如同“云的留痕,浪的柔波”,将永伫人们心头。诗人在表现美好事物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应该说,林徽因写得最动人的,还是那几首情诗。
这里面自然包含着许多她自己的身世经历,比如她同徐志摩的未果的爱情(据说她一直保存着徐志摩的两本英文日记而不肯让其面世),金岳霖且为她终身不娶,等等。而这些情诗,好像都是写给过去的情人的。
“情绪”一词多次出现在林徽因的诗中,成为林诗中一种可虚可实的意境。她的诗也正如一朵朵“披着情绪的花”。借着这“情绪的花”,诗人寄托着对往事的回味。正如在《记忆》一诗中所咏叹的: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无名的展开野荷的香馥,每一瓣静处的月明。
有时“情绪”则是诗人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静院》诗,写夜中静院之美,静中却又有动,诗人运用“戏剧性情境”的艺术手法,使现实的静夜与以往的静夜交叉出现,表现出对宇宙万汇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关系的哲理性的思考:
这掬静,院子深深的—有人也叫它做情绪—情绪,好,你指点看有不有轻风,轻得那样没有声响,吹着凉?
纵观林徽因在三十年代所写的诗,以怀旧怀远的个人情绪的表现居多。
如《无题》中,写诗人沉浸在回忆中,往事牵人,故三节均以“什么时候”起句:“什么时候再能有”,“什么时候还能那样”,“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心/才真能懂得”,缠绵悱恻中,时有激昂伤感处。诗人常由着个人情绪,去追味生活和爱的哲理,是诗人的恬静生活中的一种内向的精神世界的挖掘。
林徽因在中外文学方面均有较高修养,写起诗来在表现形式上和手法上具有清新、完美和多样化的特点。她的诗歌语言或明快净朗,或含蓄蕴籍,显得多姿多彩,富有变化。她善于准确、生动地捕捉和描绘出瞬息即逝的意境的幻动和思绪的微妙变化,并有着鲜明的韵律性。如《深笑》一诗: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灿烂,分散!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那样轻盈,不惊起谁。细无意中,随着风过,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挂着留恋。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
这是最能代表林徽因风格的一首诗。诗共三节,每节六行,形式上是“参差变化中求整齐,整饬而又有流动感。以比喻性意象写深笑,层层递进,令人应接不暇。由于诗人对中国古建筑的热爱与了解,诗中蕴有深深的“建筑意”。总之,在我国三十年代群星灿烂的新诗坛上,林徽因也还是一个有特色的女诗人。但是也毋庸讳言,在大时代里,如果诗人仅作个人哀咸的咏叹,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林徽因又是一个正直的、爱国的、具有强烈民族感情的知识分子。
在全民抗战的大潮中,她与时代更加贴近,颠沛流离的生活,战乱和疾病缠身的痛苦,对社会现实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使林徽因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在她四十年代的十几首诗作中,以往那种安逸、婉约的调子逐渐为沉郁、激愤的声音所代替。诗人渐渐从对个人情绪的捉摸中走出,而更清醒地面向社会现实。这种思想感情的重大转变在总题为《病中杂诗》的九首诗中有着明白的反映。
很显然,严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了林徽因早年的梦幻。“轻纱似的情绪”也被击撞得布满补丁,她终于看清了“黑压压沉下现实的真相”,终于颇有感悟地说:“还是赤脚方便去认取新的辛苦”。她的诗中终于出现了新的声音:否定过去,直面现实的一种积极进取的要求。当然,在新旧冲突中她的思想感情还经常处于矛盾状态。《恶劣的心绪》写于1947年12月“病中动手术前”。里面便发出了晦暗的绝望的呼喊。同年的《写给我的大姊》更象是一篇告别辞。
当我去了,还有没说完的话,像钟敲过后,时间在悬空里暂挂,你有理由等待更美好的继续;对忽然的终止,你有理由惧怕。但原谅吧,我的话语永远不能完全,亘古到今情感的矛盾做成了嘶哑。
绝望的心绪,矛盾的感情溢于言表,这当然也由于她被病魔缠身之故。但是个人的不幸与国家之痛交织在一起使她的思想出现新的升华也是必然的。为哀悼在与日寇空战中捐躯的弟弟而写的《哭三弟恒》一诗表明了她的这种转变。她在诗中发出了“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的响亮话语。
她终于等到了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建国后,她的知识和才干真正找到了施展的天地,她表现出了高度的劳动和创造热情。她逝世以后,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她为人民共和国做出了无私奉献,人民也永远记着她。




林 徽 因 年 谱

1904年/1岁

是年。6月10日,林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陆官巷住宅。

原籍福建闽县,祖父林孝恂,光绪己丑科(1889年)进士,初为政知县候选,历任浙江海宁、石门、仁和各州县。他资助青年赴日留学的学生,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祖母游氏,生有子女七人。

林徽因父林长民(1876年生),字宗孟,为孝恂长子,1906年赴日留学,不久回国,在杭州东文学校毕业,后再度赴日早稻田大学,习政治法律;叔林天民(1887年生),字希实,早年亦留学日本,习电气工程;大姑林泽民,嫁王永昕;二姑生一女后去世;三姑林嫄民,嫁卓定谋;四姑林丘民,嫁曾仙舟;五姑林子民,嫁李石珊。

林徽因之堂叔林觉民、林尹民均为黄花冈革命烈士。

1909年/5岁

是年。迁居蔡官巷一宅院,林徽因随祖父母、姑母等居此,由大姑母林泽民发蒙读书。

1910年/6岁

是年。林长民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善诗文、工书法,回国后与同学刘崇佑创办福州私立法政学堂,并任校长。

1911年/7岁

是年。祖母游氏因心脏病逝世于杭州。武昌起义后,林长民赴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宣传辛亥革命。

1912年/8岁

是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林长民为福建代表,任参议院秘书长。并与汤化龙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共和建设讨论会”。4月13日,正式成立“共和建设讨论会”,拥在日的梁启超为领袖。10月27日,将“共和建设讨论会”、国民协会等团体合并,林长民参与组织民主党。

是年。林长民住北京,全家由杭州移居上海,住虹口区金益里,徽因与表姐妹们入附近爱国小学,读二年级,并侍奉祖父。

1913年/9岁

是年。林长民被选为众议院议员,任秘书长。母亲何雪媛(1882—1972,林长民第二夫人,浙江嘉兴人)带妹妹麟趾(后夭折)去北平,住前王公厂旧居,徽因留沪。林长民与第三夫人程桂林(上海人)成婚,一说1912年。

1914年/10岁

是年。林长民任北京政府国务院参事,全家迁居北京。

祖父林孝恂因胆石症病逝。二娘程桂林生妹燕玉。

1915年/11岁

是年。二娘程桂林生弟桓(曾任美国俄亥俄州美术学院院长)。

1916年/12岁

是年。4月,袁世凯称帝后,全家迁居天津英租界红道路,林长民仍留北京。5月,林长民去津,又同二娘程桂林回京。秋,举家由津返京。9月,在梁启超支持下,林长民参加并组织“宪法研究会”。林徽因与表姐们同在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二娘程桂林生弟恒。

1917年/13岁

是年。张勋复辟,全家迁居天津,唯徽因留京。后徽因同叔叔林天民至津寓自来水路,诸姑偕诸姊继至。林长民由宁归,独自回京。7月17日,因支持段祺瑞讨伐张勋复辟,林长民被任命为司法总长。8月,举家由津返京。11月15日,“安福系”崛起,林不再受重视,辞司法总长之职。

1918年/14岁

是年。3月24日,林长民与汤化龙、蓝公武赴日游历。家仍居北京南长街织女桥,徽因自信能编字画目录,及父归,阅之以为不适用,颇暗惭。但徽因料理家事,屡得其父褒奖。

后认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1919年/15岁

是年。林长民任巴黎和会观察员,著书立说,抨击亲日派,反对日本承认德国在华权益。二娘程桂林生弟暄。

1920年/16岁

是年。春,林长民赴英讲学,林徽因亦随父去读中学。3月,林长民赴瑞士开国联会,由法去英,居阿门二十七号。7月,林徽因随父到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等地旅行,9月回伦敦,以优异成绩考入St.Mary's College(圣玛丽学院)学习。9月24日,徐志摩由美到英。10月上旬,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徐志摩初次相遇。

1921年/17岁

是年。8月,徽因随柏烈特全家赴英南海边避暑。林长民独居伦敦。9月14日,租屋期满,因归期延至10月14日,徽因借住柏烈特家,林长民住他处。

10月14日,徽因随父由英赴法,乘“波罗加”船归国。11、12月间,林长民、林徽因抵上海,梁启超派人接林徽因回北京,仍进培华女中读书,林长民暂居上海。

1922年/18岁

是年。在培华女中读书。3月,徐志摩赴柏林,经金岳霖、吴经熊作证,与张幼仪离婚。春,林徽因、梁思成婚事“已有成言”,但未定聘。9月,徐志摩乘船回国,10月15日抵达上海,不久北上来京,林、徐暂告不欢。二娘程桂林生弟垣。

1923年/19岁

是年。在培华女中读书。

春,新月社在西单石虎胡同七号成立,林长民、林徽因等参加并祝贺。5月7日,梁思成带梁思永骑摩托车去追赶“国耻日”游行队伍,至南长街口被一大轿车将左腿撞断,住协和医院。彼时林徽因到医院探望。7月出院后,留下终身残疾。林长民任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曹锟贿选总统时,他在沪参与反直运动。林徽因经常与表姐王孟瑜、曾语儿参加新月社俱乐部文学、游艺活动。林徽因毕业于培华女中,并考取半官费留学。

1924年/20岁

是年。4月23日,印度诗翁泰戈尔来华访问,在天坛草坪讲演,林徽因搀扶上台,徐志摩担任翻译。文载:“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一时成为京城美谈。

5月8日,为庆祝泰戈尔先生六十四诞辰,林徽因、徐志摩等在东单三条协和小礼堂演出泰翁诗剧《齐德拉》,林徽因饰公主齐德拉,徐志摩饰爱神玛达那。演出前,林徽因饰一古装少女恋望“新月”,以示是新月社组织的这场演出活动。泰戈尔在京期间,由林徽因、徐志摩等陪同,前往拜会了溥仪、颜惠庆。

6月,林徽因、梁思成和梁思永同往美国留学。7月7日抵达康奈尔大学。林选户外写生和高等代数;梁选水彩静物画、户外写生和三角。

9月,结束康校暑期课程,林、梁同往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同月,梁思成母亲李惠仙病故。

1925年/21岁

在宾大(宾夕法尼亚大学简称,下同)学习。1月18日,林徽因与闻一多等在美参加“中华戏剧改进社”。11月22日,郭松龄在滦州倒戈反奉,通电张作霖,林长民受邀为“东北国民军”政务处长。12月24日,郭部兵败,林长民被流弹击中,死于沈阳西南新民屯,年49岁。

1927年/23岁

9月,林徽因结束宾大学业,得学士学位,后转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贝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半年。12月18日,梁启超在北京为梁思成、林徽因的婚事“行文定礼”。

1928年/24岁

是年。3月,结束舞美学业。3月21日,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姐姐家结婚。之后按照其父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参观古建筑,于8月18日回京。9月,梁思成、林徽因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分别为主任、教授。林徽因回福州探亲,受到父亲林长民创办的私立法政专科学校同人的欢迎和宴请。11月,梁启超病重住院,梁思成、林徽因赶赴北京。

1929年/25岁

是年。1月19日,梁启超病故,梁思成、林徽因为其父设计墓碑。8月,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在协和医院生下女儿,取名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祖父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张学良以奖金征东北大学校徽图案,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中奖。

1930年/26岁

是年。秋,徐志摩到沈阳,劝林徽因回北平治病。12月,林徽因肺病日趋严重,协和医院大夫建议到山上静养。

1931年/27岁

是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以及短篇小说《窘》。

9月,梁思成、林徽因应朱启钤聘请,离开东北大学,到中国营造学社供职。梁任法式部主任,林为“校理”。秋,林徽因病愈下山。

11月19日,林徽因在协和小礼堂为驻华使节讲中国古代建筑。同日,徐志摩为听林徽因学术报告,乘机遇雨触济南党家庄开山身亡。

11月22日,林徽因、梁思成得悉徐志摩坠亡,即以铁树、白花编制小花圈,梁思成随与金岳霖、张奚若赶到徐遇难处处理后事。同月,由林徽因等主持,在北平为徐志摩举行追悼活动。

12月7日,发表散文《悼志摩》。

1932年/28岁

是年。元旦,正月初一,分别两次致胡适信。6月中旬,林徽因再次到香山养病。夏,林徽因、梁思成去卧佛寺、八大处等地考察古建筑,并发表《平郊建筑杂录》。7月至10月,作诗《莲灯》《别丢掉》《雨后天》。8月,子从诫生,意为纪念宋代建筑学家李诫。在一次聚餐时,林徽因结识美籍学人费正清、费慰梅夫妇。

1933年/29岁

是年。林徽因参加朱光潜、梁宗岱举办的文化沙龙,每月集会一次,朗诵中外诗歌和散文。秋,林徽因与闻一多、余上沅、杨振声、叶公超等筹备并创办了《学文》月刊。9月,林徽因同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去山西大同考察云冈石窟。10月7日,发表散文《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11月,林徽因同梁思成、莫宗江去河北正定考察古建筑。

11月18日,发表诗《秋天,这秋天》。同月,林徽因请萧乾、沈从文到北总布胡同谈《蚕》的创作。12月,作诗《忆》。

1934年/30岁

是年。1月,中国营造学社出版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林徽因为该书写了《绪论》。2月、5月,发表诗《年关》《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年初,为叶公超主编的《学文》月刊1卷2期设计了富有建筑美的封面。夏,林徽因、梁思成同费氏夫妇、汉莫去山西汾阳、洪洞等地考察古建筑。9月5日,发表散文《窗子以外》。10月,林徽因、梁思成应浙江建设厅邀请,到杭州商讨六和塔重修计划,之后又去浙南武义宣平镇和金华天宁寺作古建筑考察。

1935年/31岁

是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合著《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一文。6月,发表诗《吊玮德》,短篇小说《模影零篇:一、钟绿,二、吉公》。10月,作诗《灵感》《城楼上》。11月19日,发表散文《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冬,林徽因经常与费氏夫妇到郊外练习骑马。

1936年/32岁

是年。1至11月,发表诗《深笑》《静院》《风筝》《记忆》《无题》《题剔空菩提叶》《黄昏过泰山》《昼梦》《八月的忧愁》《冥思》《空想外四章:你来了、“九一八”闲走、藤花前、旅途中》《过杨柳》《静坐》;散文《蛛丝和梅花》《究竟怎么一回事》;短篇小说《模影零篇:三、文珍》。5月28日,林徽因、梁思成等去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封及山东历城、章丘、泰安、济宁等处作古建筑考察。9月,担任《大公报》文艺作品征文评委。

10月,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的宣言》中,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日救亡八项要求,林徽因是文艺界发起人之一,并在宣言上签名。是年,选编《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并为之作序。

1937年/33岁

是年。1至7月,发表诗《红叶里的信念》《十月独行》《时间》《古城春景》《前后》《去春》;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模影零篇:四、绣绣》。任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编委。

林徽因、梁思成应顾祝同邀请,到西安做小雁塔的维修计划,同时还到西安、长安、临潼、户县、耀县等处作古建筑考察。7月,林徽因同梁思成、莫宗江、纪玉堂赴五台山考察古建筑,林徽因意外地发现榆次宋代的雨花宫及唐代佛光寺的建筑年代。

7月12日,林徽因一行到代县,得知发生“卢沟桥事变”,于是匆匆返回北平。9月,林徽因一家从天津乘船去烟台,又从济南乘火车经徐州、郑州、武汉南下,10月中旬抵长沙。11月下旬,日机轰炸长沙,林徽因一家险些丧生。不久,他们离开长沙,经常德、晃县、贵阳、镇宁、普安、曲靖到昆明。

1938年/34岁

是年。1月,林徽因一家住昆明翠湖前市长巡津街住宅,不久,莫宗江、陈明达、刘志平、刘敦桢也到昆明,经与中美庚款基金会联系,组建营造学社西南小分队。作诗《昆明即景:一、茶铺,二、小楼》。

1939年/35岁

是年。年初,因日机轰炸,林徽因一家搬至郊区龙泉镇麦地村。2月5日,发表散文《彼此》。6月28日,发表诗《除夕看花》。秋,梁思成、刘敦桢等去云南、四川、陕西、西康等地作古建筑考察,林徽因为云南大学设计女生宿舍。

1940年/36岁

是年。初冬,营造学社随史语所入川,林徽因一家亦迁四川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不久,林徽因肺病复发,从此抱病卧床四年。

1941年/37岁

是年。在李庄镇。春,三弟恒在对日作战中身亡。

1942年/38岁

是年。在李庄镇。春,作诗《一天》。梁思成接受国立编译馆委托,编写《中国建筑史》。林徽因为写作《中国建筑史》抱病阅读二十四史,作资料准备。她写了该书的第六章:五代、宋、辽、金部分,并承担了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充工作。11月4日,费正清、陶孟和从重庆溯江而上,去李庄访问林徽因、梁思成。

1944年/40岁

是年。在李庄镇。作诗《十一月的小村》《忧郁》《哭三弟恒》。费慰梅到李庄访问林徽因。

1945年/41岁

是年。在李庄镇。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梁思成陪林徽因到重庆检查身体,大夫告诉思成,徽因将不久于人世。

1946年/42岁

是年。2月,林徽因在费慰梅陪同下乘机去昆明拜会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建议清华大学增设建筑系,住唐继尧后山祖居一座花园别墅,与张奚若、钱端升、金岳霖等旧友重聚。7月31日,同西南联大教工由重庆乘机返回北平。为清华大学设计胜因院教师住宅。10月,梁思成应聘赴美耶鲁大学做访问教授。11月24日,发表散文《一片阳光》。作诗《对残枝》《对北门街园子》。

1947年/43岁

是年。夏,饱经欧战浸染的萧乾,由上海来清华园探望林徽因,二人长谈七年来各自的经历。作诗《给秋天》《人生》《展缓》《病中杂诗·小诗(一)、小诗(二)》《写给我的大姊》《恶劣的心绪》。

12月,做肾切除手术。

1948年/44岁

是年。2月18日,作诗《我们的雄鸡》。2—5月,发表诗《空虚的薄暮》《昆明即景》《年青的歌》《病中杂诗九首》《哭三弟恒》。11月,国民党当局迫使北平高校南迁。清华园展开反迁校斗争,林徽因说:“我们不做中国的‘白俄’。”大军攻城前夕,张奚若带两名解放军到林徽因家,请梁、林画出保护古建筑目标,为此深感新政权对他们的信任。是年,叔林天民故。

1949年/45岁

是年。北平解放,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2月,为百万大军挥师南下,与梁思成等编印《全国建筑文物简目》。春,送女儿再冰参加南下工作团。7月,政协筹委会决定把国徽设计任务交给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由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畅中等七人参加设计工作。

1950年/46岁

是年。6月,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设计的国徽图案完成并在中南海怀仁堂评选。经周总理广泛征求意见,清华小组设计图案以布局严谨、构图庄重而中选。6月23日,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国徽图案命令。是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是年,妹燕玉故。

1951年/47岁

是年,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与高庄、莫宗江、常莎娜、钱美华、孙君莲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为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苏联文化代表团献上一批礼品,深受与会人员欢迎。

1952年/48岁

是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抱病参加设计工作,与助手关肇邺一起,经过认真推敲,反复研究,终于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

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应《新观察》杂志之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我国古建筑的文章。

1953年/49岁

是年。10月,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被邀参加第二次全国文代会,江丰在美术家协会的报告上,对林徽因和清华小组挽救景泰蓝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954年/50岁

是年。6月,林徽因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秋,林徽因不抵郊外风寒,由清华园搬到城里去住。不久,因病情恶化住同仁医院。

1955年/51岁

4月1日6时20分,病逝于同仁医院。4月2日,《北京日报》发表讣告,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十三人组成。4月3日在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追悼会,遗体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推荐阅读:

徐志摩《云游》

徐志摩《沙扬挪拉》

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

徐志摩《呻吟语》

徐志摩《去吧》

徐志摩《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徐志摩《偶然》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残破》

徐志摩《沪杭车中》

徐志摩《石虎胡同七号》

徐志摩《为要寻一个明星》

徐志摩《再不见雷峰》

徐志摩《在Excter教堂前》

徐志摩《海韵》

徐志摩《月下雷峰影片》

徐志摩《火车擒住轨》

徐志摩《起造一座墙》

徐志摩《最后的那一天》

徐志摩《黄鹂》

徐志摩《阔的海》

闻一多《二月庐》

闻一多《幻中之邂逅》

闻一多《风波》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