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沩山灵佑

明空法师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禅宗公案:沩山踢瓶


唐代沩山灵佑禅师(771—853),俗姓赵,十五岁,十八岁时于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学大、小乘经律。曾先后遇寒山、拾得禅师,受到启发。二十三岁时到江西参见百丈怀海禅师,成为入室弟子,很快便跃居参学者之首(即上首)。开悟后,又到潭州沩山独隐七年,后建同庆寺,受到了当时的相国裴休的推崇,前往沩山受学的僧人很多,世称沩山灵佑禅师。并与其弟子仰山慧寂一起共创沩仰宗,成为中国禅宗五大宗之—的开山鼻祖。

 

沩山灵佑最初在百丈怀海禅师门下学禅时,一次他侍立在百丈怀海禅师身旁,百丈怀海问道:“谁?”

 

沩山灵佑答道:“灵佑。”

 

百丈怀海吩咐道:“灵佑,你拨一拨炉中,看看有火没有?”

 

沩山灵佑拨了拨,答道:“师父,炉中无火。”

 

于是,百丈怀海站起来,走到炉边往下深深地一拨,拨出一点火星,取出来给沩山灵佑看,并说道:“灵佑,你说没有火,这是什么?”

 

沩山灵佑禅师惭愧地说道:“我只是未能深深一拨!”

 

沩山灵佑由此而得到启发,随即施礼谢过师父,并陈述了自己的见解。百丈禅师安慰他说道:“你认识佛性要看时机因缘,时机到来灵佑,你先前未悟只是暂时走了弯路而已,这是修行过程中暂时现象,慢慢就能真正达到心无一物的境界了。经书上说:要了悟佛性,当观时节因缘,时节因缘一到,就可以从迷忽顿醒,从遗忘中忽然忆起,至此方知自己的东西不是从别人处得来的。所以祖师说;悟了同未悟,无心也无法,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体心性自身就具备。你今天已经有所认识,自己应好好地爱护。”

 

翌日,沩山灵佑随师父百丈怀海上山劳动。百丈怀海问沩山灵佑道:“灵佑,带火来了吗?”

 

沩山灵佑答道:“师父,带来了。”

 

百丈怀海又问道:“在什么地方?”沩山灵佑随即拾起一根柴吹了两下,递给师父。

 

百丈怀海赞叹道:“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灵佑住持沩山后,收了两位高徒,即仰山与香严。在禅堂内,沩山对他俩说道:“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佛理都是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解脱之道。”

 

仰山就问道:“什么是人人解脱之道?”

 

沩山灵佑回头看看香严,说道:“寂子提问,你为何不回答他?”

 

香严说道:“如果说过去、现在和将来,我倒是有个说法。”

 

沩山问道:“你有个何说法?”

 

香严打了一声招呼就走出去了。

 

灵佑又问仰山道:“他如此回答,合你的意吗?”

 

仰山答道:“不合。”

 

灵佑又问道:“那你意思如何?”

 

仰山也告别一声就出去了。

 

沩山灵佑呵呵大笑,叹道:“真是水乳交融啊!”

 

※※※※

 

有个和尚问沩山道:“什么是道?”

 

沩山答道:“无心是道。”

 

和尚说道:“我不懂!”

 

沩山说道:“要想明白,还是去问那个不明白的好。”

 

和尚反问道:“谁是那个不明白的人?”

 

沩山说道:“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接着,沩山又说道:“现在的人只要当场体会不领会的,正是你的心,正是你的佛。如果向外求得一知半解,当做禅道,却不相干。并且,还污染了你的心田,所以说向外求道,是背道而驰。

 

※※※※

 

唐宣宗大中七年(853)正月初九,沩山灵佑禅师登上法堂,对众门人说道:“老衲去世后,将于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左肋下写五个字:‘沩山僧灵佑。’应当在何时,叫做沩山僧又是水牯牛,或叫做水牯牛又是沩山僧,到底叫做什么才是?”

 

仰山慧寂站出来施一个礼便退下了。

 

云居膺说道:“师父没有其他异号来资助这福极之宝的。”

 

沩山灵佑说道:“但当时作此圆相相托呈之,新罗和尚作相托呈之。同道的人方知芭蕉彻作相托呈之说也说了,注也注了,还得好好地领悟。”于是说了一偈:

 

不是沩山不是牛,

一身两号实难酬;

离却两头应须道,

如何道得出常流。


更多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