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山宣鉴

明空法师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德山宣鉴


唐代德山宣鉴禅师(780—865),四川人,俗姓周,童年出家。因对佛教经典很有研究,又常讲《金刚经》,加之他俗姓周,故当时的人们称他为“周金刚”。因参谒龙潭崇信禅师而契悟,并成其法嗣。开悟后住持鼎州(在今湖南省常德市)德山,故称“德山宣鉴”。他的法嗣有雪峰义存、感潭资国等6人。

 

德山宣鉴在未入禅门之前,听说南方禅宗十分兴盛,便不平道:“佛学如此博大精深,即使修行一辈子,也难以成佛。南方的妖魔竟敢胡诌什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要捣毁他们的老巢,灭绝这些邪种,以报答佛恩。”

 

于是挑着行李和他作的《金刚经注疏》(即《青龙疏钞》),从四川出发,前往参访。他不知行了多少路,终于到达了澧州。

 

一天,他在途中,遇见一个卖饼的老太婆在路旁歇肩休息。此时,饥肠辘辘的德山宣鉴见到香气扑鼻的饼,垂涎三尺,于是上前买饼充饥。

 

老太婆指德山宣鉴挑的担问道:“师父,你这挑担中装的什么?”

 

德山宣鉴答道:“装的是我写的《金刚经注疏》”。

 

老太婆说道:“既然你精通《金刚经》,那我就向你提一个问题,答对了,我送饼给你吃,如果没答对,就请你到别处去买。”

 

德山宣鉴答道:“那好,请老施主提问吧。”

 

老太婆问道:“《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师父今天用何种心来吃饼?”

 

德山宣鉴听后,不知所措,无言以对。

 

于是老太婆担饼便走。德山宣鉴急忙上前追问道:“请问老施主,附近可有大德宗师(即德行学问很高的禅师)?”

 

老太婆回头答道:“此去5里外有一位龙潭崇信禅师,你可去向他求教。”

 

在这则公案中,德山宣鉴虽对《金刚经》了然于字句,但当下他的心却被“买饼充饥”利欲熏心,被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所左右,而看不清心的本来面目,所以被老太婆问得瞠目结舌。此处的“老太婆”暗指龙潭崇信禅师,而且“老婆心切”,德山宣鉴后经点化而开悟。

 

※※※※

 

随后,德山宣鉴到龙潭崇信禅师那里去。他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答道:“龙潭!”

 

德山禅师逼问道:“既然名为龙潭,为什么我巡回既不见龙,又不见潭呢?”

 

龙潭禅师直截了当地说道:“你非常辛苦,这里就是龙潭!”

 

夜里,德山禅师向龙潭禅师请示,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休息!”

 

德山禅师道过晚安,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回来说道:“外面漆黑,学生初到,不知方向。”

 

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禅师伸手接拿,蜡烛被龙潭禅师吹灭了。德山禅师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龙潭禅师问道:“你看到什么了?”

 

德山禅师答道:“从此,我不在会怀疑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

 

第二天,德山禅师遂将疏钞取出焚烧,当火焰上升时,他说道:“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

 

有一天,龙潭崇信禅师登上法堂,对众弟子说道:“诸位,在你们当中有一个人,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他不回头。今后他将在孤峰顶上,弘扬禅教大法。”

 

德山宣鉴听罢,立即将自己花费了多年心血写的《金刚经注疏》堆放在法堂前,举起火把说道:“苦思冥想去穷究玄奥的理论,如同毫发悬于虚空。世上事物的关键,却像一滴水落入巨大的水坑。”

 

随即将著作烧为灰烬,然后施礼拜谢,直奔湖南沩山灵佑禅师处参谒。

 

德山宣鉴未开悟之前,执著于理性思维,言语文字,在“经典”中讨生活,尽管解得“经义”,但自己始终未能开悟。他经师父龙潭崇信的点化,深知玄奥的理论,如同毫发悬于虚空,上不触天下不着地,于己何用?真正对禅的了悟,必须直截本源心性,应具平常心,如滴水入巨坑,融会而打成一片。因此,他将自己所作的书稿付之一炬。

 

※※※※

 

龙牙禅师问德山禅师道:“如果现在我手中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准备要砍下您的头,您有何感想?”

 

德山禅师听后,伸出脖子,往前走了几步,说道:“您砍吧!”

 

龙牙禅师哈哈大笑道:“您的头已经落地了!”

 

德山禅师也哈哈大笑道:“我的头已经落地了。”

 

后来,龙牙禅师在洞山良价禅师处参学时,将砍德山禅师头的经过说了一遍。

 

洞山良价禅师问道:“当时,德山禅师说了些什么?”

 

龙牙禅师说道:“德山禅师也跟我哈哈大笑,说头已砍下了。”

 

洞山良价禅师说道:“你不可以说你把德山禅师头砍下来了,其实,现在你的头才被德山真正砍下来了!”

 

龙牙禅师一听,辩解道:“老师!我的头在这里,并没有被德山砍去。”

 

洞山良价禅师哈哈大笑,说道:“德山被你砍下的头,你亲自拿给我看!”

 

龙牙禅师听后,顿然大彻大悟。

 

※※※※

 

德山宣鉴悟道后上堂说道:“说得出来也三十大棒,说不出来也三十大棒。”德山的棒与临济的喝,形成禅宗特有的棒喝交加。

 

临济义玄禅师对此有所闻,即对弟子洛浦元安说道:“洛浦,你去问德山宣鉴禅师,能说出禅机者为什么也要挨三十棒?等到他打你时,你便接住棒送一送(即挡胸一拄),看他怎么样?”

 

洛浦元安按照师父的指示,前往德山宣鉴禅师处参问,德山宣鉴举棒打他,于是他接住棒送一送,德山宣鉴便收棒回方丈室去了。

 

洛浦元安返回后,把此事告诉了师父。师父说道:“我从来怀疑这汉子,尽管这样,你还了解德山宣鉴禅师吗?”

 

洛浦元安正在犹豫,临济义玄举棒便打。

 

“德山三十棒”,是被历来禅门所称颂的,其源自黄檗希运禅师“三十棒”,可见“德山棒”不过是在“黄檗棒”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临济义玄教洛浦接棒送一送,也是临济在黄檗希运禅师处所悟得而使用的,体现了临济家风。

 

※※※※

 

德山呵佛骂祖,棒打佛祖,可谓厉害!

 

有人问道:“什么是菩萨?”

 

德山宣鉴就用棒子打他,说道:“出去!别到这里来拉屎!”

 

有人问道:“什么是佛?”

 

德山宣鉴答道:“佛是西天老骚狐。”

 

一天,德山宣鉴在堂上对众弟子说道:“我这里没有佛,没有祖,达摩是老骚狐,释迦牟尼是干屎橛,文殊、普贤是挑粪工,什么等觉、妙觉都是凡夫,菩提智慧、涅?境界都是系驴的木桩。十二类佛经是阎王簿,是擦疮的废纸,什么四果三贤、初心十地都是守坟的鬼,自身难保。”

 

众人听了惊得发呆。

 

德山宣鉴这段话是典型的呵祖骂佛,在他心目中是无祖无佛,惟存本体心性的真实。

 

菩提,是对佛教“真理”的觉悟,是通往涅?(不生不死的最高境界)之路,是佛教徒的终极关怀,而被德山宣鉴说成是路边拴驴马的木桩,即永久束缚。十二分教,即指十二部经,是佛教经典的分类,而德山宣鉴把佛教经文典籍说成是阎罗殿的鬼神簿,是擦拭毒疮脓水的草纸。四果,是小乘佛教声闻乘的修行圣果;三贤,是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修行方法;初心,即初发之心亦即未经深入修行之心;十地,这是大乘菩萨修行的十地,必须修十胜行,断十种障碍,证十种真如。以上四果、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初心十地的修行方法,均被德山宣鉴骂成是守古坟的鬼。进而认为佛、祖、经典、修行果位、法门等均不能解救自己,那什么才能解救自己呢?只有“无祖无佛”,直悟本体心性,才能任运无碍,达到超越一切的绝对自由,即真如的境界。

 

德山宣鉴临终时,告诫徒子徒孙道:“扪空迫响,劳汝心神。梦觉觉非,竟有何事!”

 

更多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