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十空性论今诠——本颂诠释(22)

赵跃辰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编者按:赵跃辰居士显密兼修,有著作《花出青嶂》等,在网络佛学界颇负盛名显密均有关于空性的讨论,虽然实修是证悟空性的唯一途径,但是关于空性理论的学习对实修也有一定的帮助。转载此文,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第七章  根、境、识等

 

第一节  境、识

第一条  色境

第一款  约能生四破

 

第一项  大种生色色即无自性

 

问:此中说色是大种生故有,余非色诸法亦应是有。

答:色从大种生,则从非真生,非从自性生。

 

若说色是大种所造,色则从非真实生。从非真者,谓非从自,是故色非从自性生。

 

摄曰:既说色从大种生,则知色非自性有。

 

第二项  色无自性色不从他生

 

彼无非他生。(四五)    

 

问:是事实尔,非从自性生,是从他生,以诸大种是他故。破日:彼无非他生,谓色非从他生。何以故?以彼无故。彼无,即他无。云何他无?谓自性不成故从他非理:说无从他生固非理,说无之他亦非理故。

 

摄曰:自无自性之诸色,岂复需依有性他!

 

本颂四十五: 色从大种生,则从非真生,

非从自性生,彼无非他生。

 

[释名]

 

大种:即四大,地、水、火、风。古印度人认为四大是世界的基本元素,又称四大种。

 

五蕴:色、受、想、行、识。蕴又作阴,为集聚、覆盖意。

 

[分析]

 

广义的色,是指我们感受到的,为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的境,这包含了色(狭义)、声、香、味、触。颜色,形状,软硬,大小等都属于色。色法由四大组合集聚而显现。色从四大生,注意,色也从五根生——这点颂里略过未提——是观待割裂取舍而成,所以色不可能是自性有。色不可能自己生出自性来,又因为四大无自性,色也不能从四大获得自性。

 

第三项  所依无性,能依亦无性

 

复次:大种非有故。若说大种从相生,彼相在大种前,不应正理。若无能相,则所依之大种亦不得成。

 

复次:一中非有四,四中亦无一,依无四大种,其色云何有。(四六)

 

由四中无一、一中无四故,依止无体之四大种,其色如何得有耶?无者,谓非有也。

 

摄曰:大种能相非有故,自且不成色宁有;一中无四四无一,大种体无色性无。

 

本颂四十六: 一中非有四,四中亦无一,

依无四大种,其色云何有。

 

[分析]

 

此颂在说:色是一,四大是四。一里面不能有四,四里面也没有一,依靠非实有的四大而显现的色,自己怎么能够实有呢?此颂重复上一颂结论:色无自性,结论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这里使用的推理,为现代观念无法接受。

 

就纯数量的比较而言,“一中无四,四中无一”是成立的。但对不同的东西,不可以这样比较。比如一头牛,不可以跟四个苹果比较。一中有四,比如,牛肚子里刚吃进四个苹果是完全可能的。四中有一,比如,物质四态,固、液、气和等离子态,四态中的物质相同是一。对现代人说明“色”非实有并不需要一、四悖论。所以此颂的推理不必详加推敲。

 

这就引发出一个现代人学习中观见的方式问题。佛典中记录了古代人大量的认识错误以及中观论师破斥错误的技巧与方法,其中很大一部分错误现代早已不存在了。复现古人的错误、校正方法及技巧,对学术研究、佛教史、人类思想史等无疑有很大意义;对志在传承佛法,久续般若明灯的佛门龙象,更是不可不学。但对仅欲粗通中观为学佛进阶的学人来说,花大量时间读书,先读古代的知识、文化背景,再读古人的思维习惯,再读古人犯的错误,再读古人的推理方式,再读用古人的推理与技巧去破除这些古人的错见,读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读罢抬头,两目茫茫,古今难辨,不知今夕何夕。如果不巧,花费如此精力时间,解决的竟是一个现代不复存在的错误,则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另外在思维方式与论证技巧方面,现代人已经与千五百年前的古人有显著不同,继续沿用古人的逻辑推理,现代人难以接受,并且说服力不大。这样的事情上所花的时间精力,似可节省。现代学人当就自己已有之错见,寻求破斥与校正。而以现代认识论方式为工具的破斥与纠正,更为精确、方便、顺手并易于广为接受。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santmat.cc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